回覆列表
-
1 # 影視圈Magazine
-
2 # 虎牙丶迪迪喂
時間的移動會造成獎項的不同。華語影壇三大獎項,金像獎,金馬獎和金雞獎。其實是不分軒輊的。
金雞獎因為是國內政府的獎項,所以相對來說很多人會覺得不夠權威,但其實金雞獎是非常難獲得的,我們先不說
金像獎是香港影壇的權威獎項,而金馬獎是臺灣影壇的權威獎項本一最開始都是屬於地方的獎項但由由於後期不斷的有國內以及地區性的獎項設定,所以二者的影響力漸漸擴大。
相對來說在八九十年代的時候,香港娛樂圈鼎盛,所以香港金像獎的影響力更大,但隨著香港娛樂圈的沒落,香港金像獎的影響力已經漸漸不那麼重要,但反之金馬獎卻漸漸殺出一條血路,以多元化包容以及代表華語影壇的架勢而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品質
相對來說,時至今日,金馬獎的影響力已經超越了金像獎,所以在一些區域性的華語影壇來說。金馬獎的影響力現在是最大的,而每年的金馬獎盛典也會博得更多的明星的關注。
曾經金像獎與金雞獎、金馬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但無疑現在金馬的影響力和公信力是最大的。
4月15同日開戰,金像獎被北影節搶走不少星光。
昨晚金像獎最暖心的一幕莫過於,持續頒發了十幾年的“專業精神獎”,由成龍親手頒給茶水阿姨楊蓉蓮。她從業30餘年,服務過百部影片茶水部的工作,可以說見證了香港電影興衰史。
另外,“勞模”古天樂終於眾望所歸的將金像影帝收入囊中,拿下他演藝生涯重要的一座表演獎盃。一項深受香港愛戴的許鞍華攜新作《明月幾時有》,拿下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五個獎項。
整個頒獎過程沒有驚險,也並沒有什麼驚喜,靠著一眾香港影人聊天硬撐到快午夜12點,就這麼不鹹不淡的結束了。
隨著香港電影本身逐漸喪失生命力,37歲正值壯年的金像獎顯得老態龍鍾。資深影人北上,年輕一輩苦撐,提名限制多多,論資排輩明顯。許多人不僅要問,照這樣發展下去,金像獎還能撐多久?
金像獎還回得去嗎
如今快“活沒了”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創立於1982年,與中國電影金雞獎、臺灣電影金馬獎並稱為“華語三大電影獎”,但不同的是,金馬、金雞是華語範圍內的獎項,並致力於表彰、推廣華語電影,而金像獎則是香港區域範圍的行業獎,往小了說,“自娛自樂”的成分比較高。
金像獎影片的參選資格要求是,凡在香港做首輪公開放映的香港電影,均可自動參選。那麼何謂“香港電影”呢?影片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中的兩項:
1.導演須是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香港居民;
2.出品公司須有一間為香港合法註冊公司;
3.影片最少有六個工作專案的工作人員為香港居民,以十六個工作專案計算:監製、編劇、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新演員、攝影、動作設計、美術指導、服裝造型、剪接、原創電影音樂、原創電影歌曲、音響效果及視覺效果。每個工作專案只計算一位香港工作人員;若「原創電影歌曲」的作曲、填詞及主唱多於一位為香港工作人員,亦只會計算其中一位。
至於單個獎項的參選資格又分別有不同的規定和要求,可見金像獎的頒獎範圍實在是小之又小。它之所以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有巨大的影響力,與那個時代異常活躍的香港電影本身是分不開的。
曾幾何時,香港電影被稱為“東方好萊塢”,那時候美國好萊塢大片根本無法攻佔香港市場,港片的型別豐富、質量頗高、工業化水平發達、不僅產量高,存活率也超高。
彼時的成龍憑藉《蛇形刁手》《醉拳》等影片,打開了喜劇動作片的市場,奠定自己在國際上“功夫小子”的定位,成為最受歡迎的亞洲演員。在百家爭鳴的年代,周星馳憑藉《賭聖》開啟票房與口碑神話,他的影響力至今鮮有人匹敵。徐克、吳宇森、李連杰、周潤發一個個閃亮的名字成為香港鼎盛時期電影的代名詞。
90年代後期,可以說是香港電影的巨大轉折點,諸多優秀電影人不是遠赴好萊塢就是頻頻北上內地,曾經港片的中流砥柱一時間都成了香港的“匆匆過客”。
80年代的黃金時期,他執導了21部影片,票房累計達2.7億港幣,而那時的內地,萬元戶就是大土豪了,電影市場也是剛剛開始冒頭,《芙蓉鎮》《黃土地》《紅高粱》等開始走上大銀幕。
到了90年代,王晶迎來自己的高產期,總共執導影片近40部,票房累計超過7億港元,成為當時香港累計票房最高的導演。
但2000年以後,王晶執導的近30部電影,在日漸衰落的香港,票房累計僅僅1.68億,但他此時早已轉戰內地,僅2014年到2016年的《澳門風雲》三部曲,就為他在內地賺取了超過26億的票房。
新世紀的分水嶺,讓香港市場與內地市場此消彼長。
缺少了資本的湧動、流失了大量的人才,產量和口碑處於穩定下滑狀態,沒有港片支撐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顯得清冷,無所適從。
港片江湖漸行漸遠
所謂江湖,歸根結底是人的江湖。張國榮故去,梅豔芳離世,青霞曼玉隱退、成龍徐克出走。星光開始暗淡,新生青黃不接,世道已經變了。
如今的香港電影市場,彷彿身體被掏空!
回顧九十年代,1993年,吳宇森率先赴美髮展,1995年,成龍憑藉《紅番區》成功打入好萊塢,隨後,李連杰和徐克在96年合作的《黑俠》上映,引起美國電影公司的關注,98年前後,周潤發的《替身殺手》也衝突亞洲。當他們紛紛在好萊塢站穩腳跟,祖國內地迎來了空前的經濟繁榮和文化繁榮,已經帶著好萊塢光環的他們又回到國內,開啟了兩岸電影合作的熱潮。
僅以近幾年的電影為例,2013年,周星馳的一部《西遊降魔篇》票房高達12.5億,開啟了內地賀歲檔的市場,此後五年,每年春節檔的最高票房紀錄影片都有港人身影,《西遊記之大鬧天宮》《澳門風雲》《美人魚》,他們以極其敏銳的市場嗅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票房奇蹟。
一度我們將香港電影的衰落歸結為人才流失,但是如今看來,或許正是其本身市場的萎靡才讓影人們喪失信心,紛紛出走,奔赴更大的舞臺。
比如2016年擁抱內地執導了《湄公河行動》的香港導演林超賢,他一向以拍攝警匪動作片著稱,昔日港片《江湖告急》《證人》《線人》等,樹立了自己獨具特色的導演風格,嫁接內地資本,他執導的第二部內地片《紅海行動》更是狂收超過36億人民幣的票房,成為內地影史票房第二。
但其實最早嘗試合拍片的導演,卻是最不具有商業氣息的文藝片女王許鞍華。早在80年代內地電影市場還未真正形成時,她就已經北上。
由她執導剛剛獲得第37屆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5項大獎的《明月幾時有》,便是內地與香港的合拍片。該片背後的出品方同樣也是《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的出品方,博納影業集團。
香港影人紛紛北上,內地資本又無孔不入的滲透入港,港片的繁榮不復存在,金像獎還會繼續故步自封嗎?
堅守還是變革
關於金像獎何去何從,這個問題現任主席爾冬升,前任主席陳嘉上等分別表達過態度,並且他們的觀點幾乎一致:金像獎就是香港電影人自己的一個小獎而已,不會擴大成華語片獎。爾冬升更表示,“香港電影市場也不至於萎縮到一年連十部片都拍不出來。”
但嚴酷的現實是,自2010年來,獲獎名單就一直是那幾個熟面孔,輪流拿獎,自娛自樂。
昨日的頒獎典禮上,獲得終身成就獎的楚原一番感言,話語雖然不多,卻是香港影視的一份重要描述和見證,他表示在自己漫長的人生中,既破過香港的賣座紀錄,又做過公司最難堪的員工。賺錢的時候,老闆立刻加十倍工資,而連續拍了幾部撲街片後,被高層毫不諱言的指責:楚原你根本就不會拍電影。
香港電影歷來以“實際”為主,可是為什麼到了金像獎就顯得如此固執!
與越來越沒存在感的金像獎相比,金馬獎這幾年倒越來越得到華語電影人的認可。它並不是一個行業獎,而是面向整個華語電影圈。
其實多年前,金馬獎也如當下的金像獎一樣,面對產量極低,質量參差不齊的市場,幾乎進入絕境,那時,金馬決定轉型,向外敞開懷抱,致力於推介整個華語藝術片,也努力扮演伯樂的角色,對新人進行扶植和肯定,其獎項的權威性也得到充分認可,在國際上公信力越來越強,也越辦越紅火。
TO BE OR NOT TO BE,這是一個問題,金像獎未來將向何處走去,或許不需要當下人主觀意念的思索,最終市場會給出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