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雍正王朝之中雍正的生母在他繼位以後升級為皇太后,之後不久死去,那麼太后咋死的?跟親生兒子雍正有什麼關係?
6
回覆列表
  • 1 # 日小堯茗居

    官書野史不但對雍正皇帝登基提出質疑,還把雍正皇帝的生母,孝恭太后烏雅氏的死強加於雍正帝的身上,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皇帝也不例外。

    康熙帝娶的這位烏雅氏是護軍參領威武的女兒,出生於順治十七年,滿洲正黃旗人。

    康熙十七年,十九歲的烏雅氏生皇四阿哥胤禛(雍正帝)康熙十八年冊封德嬪,康熙十九年生皇六阿哥胤柞,胤祚六歲死。

    康熙二十年底被康熙帝冊封為德妃,康熙二十七年生皇十四阿哥胤禵。 德妃烏雅氏還生有三女,二女早死,留下一女為皇十二女,下嫁舜安顏,可謂是一位生育能力較強的女人,並被康熙皇帝寵愛。【圖片:烏雅氏小像】

    康熙六十一年,六十九歲的康熙帝駕崩,雍正帝於暢春園繼皇帝位,是為“雍正皇帝”。

    因為受“九王奪嫡”的影響,在雍正帝繼位的問題上遭到了質疑,最為突出的是沒有在乾清宮舉行繼位大典,而且走的是“側門”,這就引起了更多的猜想!

    皇四阿哥胤禛繼位,後宮最高貴的就是“德妃烏雅氏”,母以子貴,雍正帝的生母自然是當仁不讓的皇太后,接受後宮及百官跪拜。

    可問題來了:烏雅氏不受太后封號,不受拜,這就意味著不承認自己的兒子是皇帝。

    【圖片:烏雅氏朝服像】

    德妃烏雅氏的說辭:

    一、要隨康熙老爺子去陪葬,是因為烏雅氏與康熙帝的感情深厚嗎?也可以這樣理解,幾十年與康熙帝的相濡以沫也不至於陪葬。

    二、不受拜,不接受太后封號,雖然最後接受了,可為什麼提出這樣違背常理的事情,兒子已然當了皇帝,難道不希望兒子胤禛是皇帝?解釋不通。

    三、當得知四阿哥胤禛繼位皇帝位置,烏雅氏的第一句話是:跟做夢似的,沒想到皇帝是“他”,這是什麼意思,在烏雅氏看來這皇帝還應該是另一個人?麻煩了!【圖片:雍正帝在太后靈前】

    太后烏雅氏的以上做法是在是有悖常理,也實在絕情,雍正皇帝登基為什麼沒有舉行大典,為什麼進大殿要走偏門?

    這些都是太后烏雅氏對他這個兒子有意的刁難,喜慶的登基典禮一推再推,最後簡單了事,讓雍正皇帝非常為難,畢竟是自己的母后。

    烏雅氏生四阿哥胤禛的時候還沒有資格撫養,一直在“孝懿仁”皇后身邊長大,親母子難得見上一面,當烏雅氏生皇十四阿哥胤禵的時候,雍正已經十歲了,就是說四阿哥胤禛十八歲的時候,十四阿哥胤禵才八歲,這樣年齡差距必然生疏。【圖片雍正帝與親弟胤禵】

    雍正元年六月,太后烏雅氏突然死了,發現得病不到十幾個小時的時間死了,這又引起了猜忌,其實太后烏雅氏身體狀況一直不好,加上看到小兒子胤禵一直受氣,越發嚴重,突然來病也是有可能的。

    電視劇《雍正王朝》是這樣演繹的,本就奄奄一息的太后烏雅躺氏在病榻,見到了雍正皇帝本想交待幾句如何照顧他的弟弟的話。

    可是親弟弟胤禵也在,兩句話又發生了口角,這時候的太后烏雅氏眼見親兄弟如此這般,自己有話又無力說出,一口氣沒上來,死了!

    太后烏雅氏此刻的死讓雍正皇帝措手不及,讓天下臣民浮想聯翩,不久;雍正皇帝氣死母親的謠言四起,被雍正皇帝得罪的文人墨客又有了新的談資。【雍正皇帝在為太后守靈】

    八爺黨及其黨羽也有了攻擊雍正皇帝的藉口,雍正皇帝的登基真正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總是在風口浪尖上拼搏著!

    至於“太后烏雅氏”的死是否與雍正皇帝有關係,當然有,親哥倆在老母親面前吵架到底是誰的道理,皇帝當然強硬,但是君臣有別,都是自己的兒子,太后烏雅氏為什麼是這樣對待雍正皇帝。

    即使偏愛小兒子也必然有禮儀存在,有綱常家法,難道這對在康熙駕崩,雍正皇帝繼位存在著秘密嗎?到底在什麼時候能真正用事實來佐證雍正皇帝登基這一難以解開的謎底,歷史學家任務很重。

  • 2 # 凡1795294

    死亡成了迷,肯定和雍正有關。雍正生下來,烏雅氏地位太低,沒權養育(清朝嬪以下,都沒有固定的地方住的,晚上打地鋪),要交給妃以上的人養育,剛好皇后佟佳氏的孩子夭折,很悲痛,皇帝就把雍正交給皇后佟佳氏撫養。和生母的關係很疏遠,雖然過段時間要給生母請安,也是禮節性的,感情淡漠。隨著烏雅氏生的孩子越來越多,加封到德妃,有權利撫養十四子以後,好像十四子是親生的,而雍正覺得他是皇后佟佳氏的孩子,比較傲慢,看不起地位很低的母親,母親對雍正很有看法,甚至有怨氣。以下省略800字,有興趣的可以百度一下,恕不貼上。

  • 3 # 文史磚家

    對於烏雅氏的死亡,民間多有“雍正帝逼死”說,不過這種說法荒誕不經,不值得采信。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史上真正的烏雅氏。

    此人是雍正帝的生母,本應該也是後者最親近、最信賴的人,但讓人大感意外的是,她非但沒有和兒子形成一種親密的關係,反而處處跟他作對,害得後者差點沒當成皇帝。這位“奇葩”的女人,便是孝恭仁皇后烏雅氏。

    烏雅氏是滿洲正黃旗人,護軍參領威武之女,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入宮,當時只有14歲。雖然烏雅氏起初只是個端茶倒水的宮女,但為人卻頗有心計,僅僅用了三四年左右的時間,便成功地獲得皇帝的臨幸,並於康熙十七年(1678年)誕下皇四子胤禛(雍正帝)。烏雅氏因為有誕育皇子之功,在次年單獨獲封為德嬪,當時她才只有20歲。

    當時宮中有規定,品級較低的妃嬪無權養育皇子,要交由品級最高的佟貴妃撫養(當時宮中不設皇后,佟貴妃是實際上的六宮之主),所以胤禛生下來沒多久,便成了佟貴妃的養子。由於佟貴妃沒有兒子,所以對胤禛視若己出,以至於後者長大成人後,很自然便跟她關係親密,反而跟親媽生分的很。

    作為一個母親,德嬪生下兒子卻不能親自撫養,見他在別的女人面前承歡膝下、呼媽喊娘,反而跟自己形同陌路,心中的氣惱、不平可想而知。漸漸地,德嬪由對佟貴妃的怨憤便轉移到胤禛身上,對他的態度一天冷過一天。

    在誕下胤禛後的10年間,烏雅氏又先後生下過兩位皇子和三位公主,由此晉升為德妃,並有了撫養兒女的權力。由於次子早夭(皇六子胤祚),烏雅氏便將全部的母愛集中在幼子身上(皇十四子胤禎,雍正帝即位後更名為允禵)。

    胤禎自幼聰明過人、才能出眾,很受康熙帝厚愛,從少年時代起,就頻繁地扈從其父出巡。胤禎雖然跟胤禛是親兄弟,但前者生性灑脫,後者為人深沉,由於性格迥異,再加上胤禛跟母親關係淡漠,所以兄弟二人的關係不僅不能說親密,甚至可以說很冷很僵。

    在康熙帝末年的“九子奪嫡”爭鬥中,胤禎先是依附於八阿哥胤禩,待胤禩徹底失勢後,便走上前臺,成了哥哥胤禛最大的競爭對手。只可惜,就在胤禎領兵西征準噶爾之際,康熙帝駕崩,留在京師的胤禛繼承帝位,成了這場曠日持久的奪嫡鬥爭的勝利者。

    對於胤禛的勝出,極度失望者不僅只有胤禎一人,連烏雅氏也不能接受。當烏雅氏得知訊息後,第一反應不是高興,而是半是吃驚半是不滿地說到:“將我子為皇帝,不但我不敢望,夢中亦不思到”。不僅如此,她隨即又做出一個驚人舉動,絕食抗議胤禛即位,並要求為先皇殉葬(“決意從殉,不飲不食。”兩處引文均見《永憲錄》)。

    這還不算,胤禛正式登基前需要先到母親那裡朝賀,但烏雅氏卻拒絕接受朝賀,並且甩給兒子一句冷冰冰的話:“皇帝誕膺大位,理應受賀,與我行禮,有何緊要?”(引文同上),擺明想攪黃他的登基大典,讓他做不成皇帝。儘管胤禛動員滿朝文武才說服烏雅氏接受朝賀,使得登基大典如期舉行,但氣氛卻搞得很僵硬,讓雍正帝心中十分窩火。

    烏雅氏之所以不識時務地跟親兒子對著幹,給他難堪,固然是出於母子關冷淡僵化,也跟她擔心胤禛會加害親弟不無關係。她這樣做,無非是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做著無謂的掙扎而已。果不其然,雍正帝上臺後,便將允禵軟禁於景陵讀書,使其形同囚徒。

    烏雅氏見雍正帝不肯寬恕弟弟,對他的憤恨自然不可能消解,雖然因為兒子榮登太后之位,但她不僅拒絕這項稱號,而且還拒絕移居寧壽宮。這場僵局,從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開始,到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為止,持續半年多時間。最終,烏雅氏口頭上答應接受尊號,但既沒有舉行正式的冊立典禮,也沒有舉行移宮儀式。

    世宗即位,尊為皇太后,擬上徽號曰仁壽皇太后,未上冊。雍正元年五月辛丑,崩,年六十四。葬景陵。見《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傳第一·后妃》。

    就在口頭上答應接受尊號的當月,烏雅氏便撒手人寰,終年64歲。由於烏雅氏生前處處跟雍正帝作對,而且就在接受尊號後沒幾天便薨逝,所以民間一直有傳言,說是雍正帝逼死了生母。不過這說法過於荒誕不經,在此不予採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米開朗基羅的建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