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人民2256

    1、著名中醫學家萬全(1482—1597)

    萬全(1499-1582),古代醫家名。又名全仁,字事,號密齋。明代著名中醫學家。江西南昌縣人,生於湖北羅田。其祖父杏城以幼科聞名鄉里。萬氏因科舉失意,乃矢志醫學。

    2、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1518—1593)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後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院判,去世後明朝廷敕封為“文林郎”。

    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後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並拜漁人、樵夫、農民、車伕、藥工、捕蛇者為師,參考歷代醫藥等方面書籍925種,考古證今、窮究物理”,記錄上千萬字札記,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三易其稿,於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鉅著《本草綱目》,此外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多種。

    3、徐春甫(1520—1596)

    徐春甫,明代醫學家,祁門(今屬安徽)人,字汝元(或作汝源),號思鶴,又號東皋。有《古今醫統》、《內經要旨》、《婦科心鏡》、《幼幼彙集》、《痘疹洩秘》等著作,其中以《古今醫統》影響最大。家世業儒。因多病,乃從師於名醫汪宦。博覽醫書,通內、婦、兒等科。曾在太醫院任職。

    隆慶初(1568年)參與組織成立醫學學術團體“一體堂宅仁醫會”。對李杲的脾胃學說很為推崇,並主張良醫應當兼通針藥,認為用藥不可泥守古方,臨證應會變通加減等,他的醫論和著述對後世有一定影響。

    4、大明太醫院龔廷賢(1522—1619)

    龔廷賢(1522~1619),古代醫家名。字子才,號雲林山人,又號悟真子。江西金溪人。父龔信,字西園,一說字瑞芝,任職太醫院,撰有《古今醫鑑》8卷。廷賢幼攻舉業,後隨父學醫。他承家學,又訪賢求師,醫名日隆。曾任太醫院吏目。1593年,治癒魯王張妃臌脹,被贊為“天下醫之魁首”,並贈以“醫林狀元”扁額。

    5、大明太醫院御醫楊濟時(1522—1620)

    楊濟時,字繼洲,浙江三褐縣(今衡縣)南鄉六都楊村人。約生於明嘉靖元年(1522年)卒於泰昌元年(1620年),享年約98歲。楊氏幼年學習儒學。後改習歧黃。楊濟時精於針灸,曾任太醫院御醫。

    主要著作為《針灸大成》10卷。此書資料豐富,編排較為合理,故而流傳較廣,對中國針灸學的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書中提出了“十二字次第手法”與“下手八法”的針刺手法,至今仍為針灸醫家所習用。

    6、明代著名針灸醫家楊繼洲(1522—1620)

    楊繼洲(約公元1522~1620年),字濟時,明代三衢(今浙江省衢州市六都楊村)人,是明代著名針灸醫家。主要作品有《針灸大成》。

    7、方有執(1523—1593)

    方有執(1523~1593),字中行(一行仲行),號九龍山人。安徽歙縣人。兩番以中風、傷寒、喪妻,五次以中風殤子,遂發憤學醫。著《傷寒論條辨》8卷,後附《本草鈔》1卷、《或問》1卷、《痙書》1卷(1592)。

    方有執一生篤志《傷寒論》研究,推崇張仲景,認為,因年代久遠,經王叔和編次,原文次序有改變,再經成無己註釋,又多更竄,錯簡益多,扦格難讀。須重新整理編排,恢復《傷寒論》原貌。因此稱方氏所開創的流派為錯簡重訂派。

    8、大國醫繆希雍(1546—1627)

    繆希雍(約1546-1627年),字仲淳,明嘉靖、天啟間人。17歲患久瘧,自檢方書治癒,遂嗜醫。生平好遊,尋師訪友,旨在蒐集方藥,切磋學問,探討醫理。曾增益群方,幾經修訂,撰《先醒齋醫學廣筆記》及多部醫學典籍。

    9、吳昆(1552—1620)

    吳昆,字山甫,號鶴皋,又號鶴皋山人、參黃子、參黃生,徽州府歙縣澄塘村人,明代醫家,新安醫學名家之一,生於1552年,卒年不詳。

    吳昆師從餘午亭,以醫為業,從三吳出發,遍歷江浙、荊襄、燕趙等地,“師醫道賢於己者”,自此之後醫學大進。共撰述醫書6種,其中《醫方考》6卷、《脈語》2卷、《素問吳注》24卷、《針方六集》6卷4種現存於世,《十三科證治》、《藥纂》2種成書年代不詳,已經亡佚。

    10、關中儒醫武之望(1552—1629)

    武之望(1552—1629年)字叔卿,號陽紆,明陝西臨潼阜廣裡廣陽屯(今西安市閻良區武屯鎮廣陽村)人。明朝著名醫學家,著有《濟陰綱目》和《濟陽綱目》,同時在方誌、文學等領域也多有建樹,被譽為關中鴻儒,也被稱為儒醫。

    11、棄政從醫王肯堂(1552—1638)

    王肯堂(1549—1613年),字宇泰,一字損仲,號損庵,自號念西居士,金壇(今屬江蘇)人。王肯堂出身於官宦之家,父王樵是進士出身,官至刑部侍郎。

    王肯堂博覽群書,因母病習醫。萬曆十七年(1589年)中進士,選為翰林檢討,官至福建參政。與傳教士利瑪竇有往來。

    萬曆二十年(1592年)因上書直言抗倭,被誣以“浮躁”降職,遂稱病辭歸。重新精研醫理,能做眼窩邊腫瘤切除手術,又能治癒瘋疾。歷11年編成《證治準繩》44卷,凡220萬字。另著有《醫鏡》4卷、《新鐫醫論》3卷、《鬱岡齋筆塵》等,輯有《古代醫統正脈全書》。今人輯有《王肯堂醫學全書》。

    12、著名外科學家陳實功(1555—1636)

    陳實功(1555~1636年),字毓仁,號若虛,江蘇南通人,明代著名外科學家,自幼精研外科醫術,“心習方,目習症,或常或異,輒應手而愈”。

    陳實功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於1617年編著《外科正宗》一書,全書共12卷157篇對癰疽、疔瘡、流注、瘰癧、癭瘤、腸癰、痔瘡、白癜風、燙傷、疥瘡等外、傷、面板、五官科疾病,“分門逐類,統以論,系以歌,淆以法,則微至疥癬,亦所不遺”。分析詳盡,論治精闢,治法得當,並附若干醫案,令人信服。《外科正宗》向以“列症最詳,論治最精”著稱,反應了明朝以前中國外科學的重要成就。

    13、傳染病學家吳有性(1561—1661)

    吳有性(1582—1652),字又可,漢族,吳縣東山人。明末清初傳染病學家。1642年,大明崇禎15年,全國瘟疫橫行,十戶九死。南北直隸、山東、浙江等地大疫,五六月間益盛,“一巷百餘家,無一家僅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僅存者”。醫生們都用傷寒法治療,毫無效果。

    吳又可親歷了每次疫情,積累了豐富的資料,推究病源,潛心研究,依據治驗所得,撰寫成了全新的《溫疫論》一書,開中國傳染病學研究之先河。他以畢生的治疫經驗和體會,大膽提出“癘氣”致病之學說,在世界醫傳染病學史上也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因此贏得後人的廣泛尊重。

    14、古代中醫溫補學派創始者張景嶽(1563—1640)

    張景嶽(1563-1640),明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名介賓,字惠卿,號景嶽,因其室名通一齋,故別號通一子。

    同時因為他善用熟地,有人又稱他為“張熟地”。他是傑出的醫學家,古代中醫溫補學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實際的創始者。

    時人稱他為“醫術中傑士”、“仲景以後,千古一人”,其學術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

    著有《類經》、《類經圖翼》、《類經附翼》、《景嶽全書》(含《新方八陣》)、《質疑錄》等中醫學經典著作。

    15、抗倭捐軀的名醫李中梓(1588—1655)

    李中梓(1588~1655年),字士材,號念莪,又號盡凡,漢族,上海浦東惠南鎮人。他父親是萬曆十七年(1589年)進士,故中梓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幼年時擅長文學、兵法,因屢試不第,加之體弱多病,乃棄仕途而學醫。

    他悉心鑽研醫學名家的著作,深得其中精要,對中草藥物的藥性進行反覆研究,並用於臨床實踐,在實踐中創立了自己的醫學理論,成為一代名醫。曾祖李府,字一樂,為抗擊倭寇而捐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患靜脈曲張一級後,應該如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