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瘋瘋34

    回去讀一下田忌賽馬,就明白了。很多故事確實只是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但是田忌賽馬的故事交代特別全面……

    你真會挑故事。

  • 2 # 悟空83027745

    春秋前期君子間的競技,國家間的戰爭都是有周禮來貫徹其中的。田忌賽馬從另一個方面說明周禮的沒落,君主更加重視權謀。

  • 3 # 天津大師

    用自己長處對付對方的短處,田忌知道個屁,他喜歡賽馬由於齊威王的馬每個等級都比田忌多,比賽幾次都慘敗而歸,很掃興垂頭喪氣。在無助的時候孫臏給出來個好辦法就是用上等馬對齊的中等馬,勝一局,用中等馬對齊的下等馬,再勝一局。用下等馬對齊的上等馬負一局,不是直接對等比,調理一下順序三局兩勝,就轉敗為勝的結果。田忌沒有多少本事,是三十六計的作者孫臏用智魔給予幫助的結果,對現在生活來講是很有借鑑意義。在職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 4 # arrowroothover

    田忌賽馬是個反面教材結果現在卻當成正面故事。本來田忌就是臣而且賽馬也不如齊王,非要耍手腕贏得虛名,結果就是被君王猜忌排擠。類似故事還有晏子使楚,完璧歸趙,在更大的視角看,晏子和藺相如就是在強大實力面前跳舞的小丑。強調小聰明而忽視提高自身實力,最終就是被實力碾壓。清末外交就是這樣,清廷總想耍些小聰明來挽回一些顏面,結果就是一次又一次被列強胖揍。

  • 5 # 蓍草之能

    歷史故事只告訴你一個道理。除了回到那個時候,沒人知道當時情況。

    人家告訴你從南天門砍到蓬萊東路眼都沒眨一下。不是要告訴你眼痠澀與否的問題。文字記載如此。

    所謂知道對方的出牌順序只是告訴你,當時已經有很高的心理學揣摩術了。那個時期,鬥勇氣,鬥智慧,鬥心眼兒,都國力。合縱連橫,百家齊鳴,是大亂世,也是神仙出沒的時代。

  • 6 # 帶血的玉石

    三局兩勝,你不知道對方情況,難道你不先用最好的馬出征,先拿下兩局就贏了。所以這是大部分人的思維方式。真正兵者詭道也,就少多了。

  • 7 # TOKI季

    長大以後才知道田忌賽馬就是不守規則的典型,還有什麼聰明的阿凡提之類的。也就是因為這樣,老實人總是吃虧,吃的虧多了,所有人都變得不守規則了

  • 8 # 面具後的

    這個田忌只是利用了人的慣性思維,那麼什麼是慣性思維呢?慣性思維也叫思維定勢,是由先前的活動而造成的一種對活動的特殊的心理準備狀態,或活動的傾向性。在環境不變的條件下,定勢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

    所以這個故事先不論真假,只是告訴我們一種思維方式。有時候換一種思維方式結果會截然不同

  • 9 # 陸沉於俗

    以前的禮儀制度就是如此,最好的和最好的比,大家都遵守這個制度。

    然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不守規矩了。

    就像現在的拳擊比賽,根據體重有各種級別,大家都預設遵守,可是有一個在這上面玩花活,重量級的跑去參加輕量級的比賽,這是不守規矩。

  • 10 # 小雨點讀書

    不論什麼出場順序只要是對方先出馬,按孫臏的方法,我們都贏定了。

    田忌可能是一個直腸子,不會發散思維,孫臏這個方法說出來了也沒什麼,好像很簡單的樣子,其實這是個策略。

    我方是根據對方出的馬,來決定自己出什麼馬,只要是對方先出馬,無論對方什麼樣的出馬順序,按田忌說的都能贏。

    如果我方先出馬,那就不一定了。

    我想了一下,題主可能說的是對方的馬臉上沒有寫著一個大大的“優”“良”“劣”,那我方怎麼知道他出的什麼馬?

    OK,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國王有100匹馬,分三等,滿分100分,0-60的是劣等馬,60-80的是中等良馬,80-100的是優等馬。

    我方也一樣,馬分三等,只是我方數量上質量上不及對方,三等都不及,舉例說明:國王的最好的是99分,我方最好的是95分。

    古代人擅長相馬,特別是養馬的人,對方馬一出,馬的狀態就看出來了,國王出了個100分的,噢,隨便去找匹30分以下的的出來應戰,算棄權認輸。

    國王又出了個95分的,舉報他犯規,只能出一次優等馬。

    國王換了個80分的,我方出個90分以上的,完勝。

    國王出60分的,我方出80分的,完勝。

    就這樣三局兩勝,我們贏了。

    兵者,詭道也。孫臏要靠著田忌在國王面前閃亮登場,混個臉熟,這個時候就不要說什麼誠信狡詐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滑膜皺壁切除術後膝蓋窩酸脹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