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的陪伴者

    劉邦憑什麼網路天下英才,統一天下呢?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我們的印象中,劉邦就是一個市井小混混,吃喝玩樂樣樣精通。既然劉邦再很多人印象中是個無賴,為什麼又有那麼多人來投靠他呢?

    第一、劉邦性格豪爽

    劉邦年輕的時候最崇拜的人是戰國四大公子之一——信陵君。但是,遺憾的是劉邦出生的時候信陵君早就過世。即使信陵君不在人世,也阻擋不了劉邦對他的敬仰。所以劉邦年輕時追隨信陵君的重要門客張耳,這就造就了劉邦豪爽的性格。劉邦在四處遊蕩期間,他經常樂善好施,幫助他人,這為自己贏得了“仁而愛人”的美稱。

    因為劉邦有著豪爽的性格,使他吸引了不少的英雄豪傑。比如樊噲、周勃等人,這些人不僅成為了劉邦的鐵哥們,也成為了劉邦後來開創帝業的重要人才。這些兄弟的幫襯,才讓劉邦在楚漢相爭中奪取最後的勝利。

    第二、劉邦志向遠大

    劉邦去咸陽的時候,正好看到威風凜凜的秦始皇出行,他不禁感慨到:大丈夫當如此!這句話看似普通的話,其實已經暴露了他的雄心壯志。試想,如果劉邦真是一個不知上進的小混混,怎麼可能吸引那麼多人才投奔呢?很顯然,劉邦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他不甘平庸一輩子,而是想轟轟烈烈的幹一番大事。平時劉邦那流氓相,很有可能是想隱藏自己的野心。

    當大秦體制開始崩潰的時候,劉邦才顯露自己的雄心大志,因為他知道碌碌無為的庸才是幹不了大事,更吸引不了天下英才。而劉邦的胸懷大志令許多的英雄豪傑產生共鳴,因而情緣跟隨他一起打天下。比如蕭何就是其中一位,他對劉邦的不離不棄,讓劉邦他非常的信任。以至於後來在漢中有很多人都逃亡了,劉邦都不相信蕭何會離開自己。那蕭何為什麼情願跟著世人眼中的“無賴”劉邦呢?因為蕭何知道“無賴”只不過是劉邦的表象,胸懷大志才是劉邦的真面目。但是,劉邦青年的時候秦始皇已經統一天下,他豈敢暴露心中的野心呢?所以,他只好偽裝成“無賴”,以至於讓世人對他的誤解。

    第三、劉邦是一位知人善用的領導

    論帶兵打仗,劉邦不如韓信;論運籌帷幄,劉邦不如張良;論籌備後方,劉邦不如蕭何。那劉邦憑什麼可以駕馭他們呢?那就是領導能力。作為領導不一定什麼事情都非常要精通,也不一定什麼事情能搞定,但是一定要知道用怎麼樣的人可以把自己的事情解決。這就是領導最基本的素質之一,那就是知人善用。

    用人是一門藝術,像袁紹那樣,明明有許多英才投奔自己,卻不懂得善於運用,導致人才都投靠曹操;像建文帝朱允炆,自己擁有龐大的資源,卻不知人善用,結果靖難之役一敗塗地。劉邦卻是一位用人大師,他各方面都不是拔尖的,但是他知道如何使用那些拔尖的人才為自己服務,這就劉邦的厲害之處。因為劉邦知人善用,讓很多頂尖人才施展自己的能力,所以才有許多的精英從項羽陣營中投奔劉邦的陣營。比如陳平、韓信等人,這些都是當時的高階人才,能影響當時的時局人物。但是,項羽像袁紹一樣,同樣不懂得使用高階人才,最後導致自己兵敗名裂。

    第四、劉邦從諫如流,不恥下問

    劉邦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為之奈何”,正是因為這句話體現了劉邦善於提出問題,並且謙虛的向自己的部下不恥下問。這也是領導最重要的素質之一。但是,現在的多少領導能像劉邦那樣善於接納手下的建議和意見呢?他們都擺出領導的樣子,其實是最不合格的領導。

    當項羽在霸上兵鋒直指關中時,劉邦馬上問張良一句話:為之奈何?意思就是我該怎麼辦?張良馬上提出系列的補救措施,打消項羽對劉邦的猜疑。而劉邦也接納張良的建議,並馬上付出行動。先是和項伯結為親家,令他在項羽說自己的好話;其次,親自赴約鴻門宴,當面向項羽賠罪和解釋;最後,用一對玉贈送項羽,並且拍項羽的馬屁。如此一來,劉邦才走出險境。當韓信向劉邦索要“假齊王”的名號時,劉邦暴跳如雷開始爆粗口,在一旁的張良馬上踩他的腳提醒道:不能和韓信翻臉。劉邦的態度馬上180度的轉彎,答應韓信使者的要求,同時他還真給了韓信“齊王”的封號。劉邦的從諫如流的故事有很多,這也證明了劉邦善於納諫的領導,而不像項羽那些剛愎自用。

    因此,劉邦的人格魅力和領導藝術吸引了當時的英才,這才造就了他統一天下的帝業。

  • 2 # 南閣水哥

    劉邦是一位被低估的開國之君。

    即使面對光彩奪目的項羽,他也毫不遜色。為何這麼多優秀的將領都願意為他效力,這叫做人格魅力或者是領袖氣質。

    在劉邦身上我們看到了並不是一個完人,但他依然能夠成為君王。

    劉邦的優點:仗義疏財

    劉邦沒有錢,但是總是裝出有錢的樣子。至少在對待朋友方面非常的豪爽。這一點在民間人士中就顯得格外的重要,畢竟絕大多數人都是窮人。而富人又不願意和窮人玩耍。

    所以一旦有人願意出錢請他們吃喝玩樂,這就是交朋友的最好辦法。

    所以,劉邦就有了許多的朋友。

    這些朋友將會成為他未來成功路上的最重要的輔佐之人。

    可以這麼說,劉邦一出場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就已經擁有了一個比較有團結的團隊。

    寬仁愛人

    史書上把“寬仁愛人”四個字送給劉邦,這一部分原因是作為開國皇帝必然要有的仁德。

    更重要的是,這是未來皇帝的基本指標。

    漢代以孝治天下。孝的前提是就是寬仁。

    約法三章 就是一種寬仁。

    從平民而來更加切身理解到對待百姓的仁愛之心的重要性。

    這種品性是根植於內心不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史書上是一個完美的劉邦,從結果來看他至少也是一個善良的平凡人。

    有的時候平凡是鑄造不平凡的基礎。

    魅力和魄力

    呂雉會愛上這麼一個糟老頭子 ,關鍵在於她發現了劉邦身上的魅力 。

    呂太公也不是一個平常人,他選擇人的角度和看法也是讓人信服。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承認自己的不足,也看到自己的長處。能夠正確的分析和認識局勢這些就是劉邦能定天下的最關鍵的特質。

    呂雉也是如此。她為自己的幸福投下了一筆賭注。這個落魄的男人最終帶著她成就了偉業。你能說他眼光不好嗎?是劉邦的魅力吸引了他們。

    從善如流

    劉邦有一點很像齊桓公。

    自己可以沒有本事,但是手下人都是大牛人。只要聽他們的話就行了。

    齊桓公聽從管仲的辦法最終稱霸

    劉邦聽三傑的話也成為了霸業

    作為領導人最根本的效應就是聽得進去話,下的了決斷。失敗不可避免,但是要吸取教訓不要下次翻船。

    劉邦幾乎沒有打過什麼大型的敗仗。但是就一場差點讓他翻車。

    但是他緩過來,開始用防守策略最終翻盤成功。

    韓信要稱王,開始他不高興。但是聽了張良的話,所以很快就答應這個條件。

    這些明快的決斷最終為他們贏得了生機。

    總結

    人之成功必然有其先決條件。

    從成功走向卓越,最後靠的就是個人的品格。

    劉邦就是最後走向卓越的人。

  • 3 # 肖邦老師的課堂

    回答這個題目其實很簡單,因為劉邦自己就給出了答案。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原因是劉邦善於用人。

    漢高祖正確地總結了他取得戰爭勝利的成功經驗和項羽的失敗教訓,即“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劉邦在當了皇帝后,於洛陽召開的慶功會上對群臣所說:“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羽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之予之,與天下同利也。

    項羽嫉賢妒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劉邦說:“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而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從劉邦的這段話,就證實了,劉邦能夠得天下,收攏英傑就在於他能知人善任,聽取他人的建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嫦娥問桂花叫什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