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雪之道理財

    其實你所謂的“掠奪”窮人,這些窮人有存款,才可以掠奪得了。如果這些人沒有存款,基本就掠奪不了,我舉個例子。一個人第一年收入20萬,存10萬,第一年的攢到10萬塊,可以買一輛小車,他沒有買。第二年,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同一款小車,原來10萬可以買得到,一下變成20萬才可以買得到。這時他買不起了,因為他手上只有10萬塊錢,不夠,要再找十萬才可以。這時,他的收入還是20萬,又做了一年,賺到10萬,有20萬存款,這時想買20萬的不車,結果,小車價格又升到了30萬了。第一年辛苦賺了十萬,不買小車,結果買不起了,相當白打工了。富人怎麼有優勢呢?比如第一年小車才10萬,富人一下買了10輛小車,漲到20萬是一下賣掉,從中賺了100%利潤。也就是說,他拿10萬錢,幾個月就變20萬,但是你手上的10萬,存在銀行還是10萬,買不了什麼東西的。

    所以錢存在銀行,是要貶值的,去年委內瑞拉,通貨膨脹一千多倍,可想而知,超市的東西全倍被搶空了,因為通貨膨脹準備來,有實物才是最厲害的,有錢沒有用,會貶值。

  • 2 # Sunny下沒暗影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人的父母一生節儉,辛勤工作。在工廠幹了一輩子,積攢了50萬的存款被子女繼承。而由於通脹以及社會的發展你在一個還不錯的企業工作,級別中層,年入20-30萬。

    是不是你兩年收入就比父母倆個人一生的積蓄還多。相對於你的父母來說他們一生的勞動價值就被通脹盤剝的變成了兩年了。可畢竟中層管理者是少數。

    我們不要認為年年普遍大幅的漲工資就是好事,如果你十年積蓄30萬,下個月大家普漲到月薪30萬,就相當於你十年攢了一個月工資。

    我們需要的是不通脹,物價穩定。工資可小幅度緩慢增長。而且不是所有人按比例增長,最好是按等數普漲。這樣才是生活水平提高和改善。為什麼呢?有人月1000有人月10000好像按比例大家都好一樣。可我們看看如果按比例10%一人就是1100一人是11000,通脹對誰都是一定的。但支出就不一樣了。你的生活支出由500可能變為800,另一個人的支出是由3000增長到3900。你就多支出200人家就剩餘100,差距逐漸變大。

  • 3 # 財智成功

    通貨膨脹首先是一種稅,鑄幣稅,使得貨幣購買力越來越低,財富向國家手中匯聚。

    理論上通貨膨脹對於富人的財富影響更大,畢竟富人有更多的資產,損失更大。但是從最終結果來說,一定是窮人受影響更大。

    富人不僅僅資產更多,有更多嘗試的能力和機會,通過投資使得資產得到保值增值。窮人往往收入來源單一,每年掙到的的錢有限,人脈缺乏,既沒有足夠的資金投資,創業的難度又大,有限的資產很難做到增值保值,生活會受到更多影響。

    富人存款500萬元,窮人砸鍋賣鐵5萬元,富人可以拿出一部分資金炒房炒股,博取高收益,還可以拿出幾十萬元創業,一次不成再來一次,創業成功就獲得更高的回報。而窮人資金有限,只能小本創業,即使成功,也很難獲得高收益,而輸了就一無所有了。投資也是如此,富人虧兩三次不會傷筋動骨,窮人虧一次就得需要幾年的時間恢復元氣。

    通貨膨脹的表現就是物價持續上漲,窮人處於社會最底層,沒有定價權,沒有足夠多的資源,有限的收入應付完不斷上漲的日常支出,存錢會越來越難,存款也不斷貶值。

    面對通貨膨脹時,富人可以投資幾套房產,在房價上漲的過程中資產得到保值增值,還可以投資股票,甚至還可以投資海外資產,免受國內通貨膨脹影響。窮人沒有選擇,在房價快速上漲時,一年的漲幅,就要增加幾年時間不吃不喝才能攢下這筆差額。

    房價快速上漲,本來就是通貨膨脹在單一領域的具體表現。在房價上漲的過程中,毫無疑問窮人的日子最為悽慘,揹負著高昂的房貸,首付就要掏空“六個錢包”,還貸過程中不敢生病,擔心失業,甚至不敢生孩子。從這些層面講,通貨膨脹是在“掠奪”窮人,非常正確。

  • 4 # 清風吹笛

    通貨膨脹被認為是在 “掠奪”窮人,原因在於其加劇了社會的貧富差距,使窮人變得越來越窮,富人缺越來越富。在此我從通貨膨脹為什麼會造成貧富差距擴大和增發貨幣的再分配過程來分析通貨膨脹是怎麼 “掠奪”窮人的。

    一、通貨膨脹為什麼會造成貧富差距擴大

    大多數普通人財富都是收益率低、風險小的銀行存款或貨幣基金,他們沒有額外的資金去購買不動產、股票等風險較大但收益率高的資產;而富人們則進行組合投資,將資產分散於銀行存款、不動產、股票、黃金等各個領域。當通貨膨脹發生時,各種資產開始迅速上升,普通人銀行存款收益無法抵禦通貨膨脹帶來的貨幣貶值,他們手中財富的實際購買力下降了;而富人們投資了大量的資產,資產價格上升的幅度遠大於貨幣貶值幅度,他們手中財富的實際購買力反而上升了。另外由於富人們財富的收益率大於通貨膨脹率和銀行存款利率,他們會積極向銀行貸款進行投資,銀行放貸的錢恰好就是普通人的存款。所以每一輪通脹中,富人的財富不但沒有貶值反而賺得盆滿缽滿,而窮人存在銀行的錢成了富人賺錢的工具,這是一個劫貧濟富的過程。

    由上表,2008年至2018年平均廣義通貨膨脹率為6.51%(中國CPI計數不含房價等商品價格),平均銀行存款利率低於5%,所以錢存在銀行或者每年實際收入增長少於6.51%,財富實際上在貶值,而同期房價平均增幅遠大於通貨膨脹率,持有房產等資產的富人在通貨膨脹率中受益了。

    二、增發貨幣的再分配過程

    通貨膨脹實質是貨幣超發的後果,在此我們來分析增發的貨幣是怎麼分配的,再分配過程中哪些人受益了、哪些人受損害了,就對此有個更清晰的認識了。

    首先要明白兩個事實:一是錢是長眼睛的,貨幣增發後放在商業銀行,而商業銀行出於安全考慮會更傾向於把錢貸給那些有擔保實力和還貸能力富人和大型企業;二是貨幣增發導致物價上漲至穩定狀態需要一段時間。

    我們來舉例說明:假設未增發貨幣前市場上有1萬件商品、10萬元的貨幣,此時商品價格10元,政府規定的稅率為10%,政府債務1萬元。政府突然決定增發10萬元的貨幣,市場上還是隻有1萬件商品,6個月後商品價格上升至20元。在這個過程中哪些人收益了呢?哪些人受害了呢?

    政府:增發貨幣前政府只能收到10*10%=1萬元的稅,但債務就有 1萬元,政府債務壓力很大。增發後,政府可以收20*10%=2萬元的稅了,而債務還是1萬元,政府還債後還有結餘1萬可用,政府的債務被稀釋了。所以政府從中獲益了。

    富人:在物價上升前,富人會先行從銀行得到這些增發貨幣,以10元的價格購買商品,待物價上漲後可以以20元的價格賣出而從中獲利。所以富人受益了。

    窮人:窮人無法獲得這些增發貨幣,只能眼睜睜看著物價上漲,物價上漲至20元后,他們的實際財富縮水了一半。所以窮人受損了。

    綜上,通貨膨脹的確是在 “掠奪”窮人,所以 這需要政府通過稅收政策、轉移支付等手段去調節社會貧富差距、彌補在通貨膨脹中受損的人們。

  • 5 # 河小葵話理財

    有人說,通貨膨脹是富人變得更富,窮人變得更窮的過程。那麼什麼是通貨膨脹,它又是怎麼影響人們手中的財富呢?

    舉個例子,1990年的100元錢,能買30斤豬肉(豬肉3.3元/斤),能看250場電影(電影票0.4元/張),能請6個人吃麥當勞套餐(麥當勞16.8元/份)。

    2019年的100元錢,也就能買4斤豬肉(豬肉25元/斤),情侶看1場電影(影票50元/張),2人吃一頓麥當勞都不夠。

    這就是通貨膨脹的力量,人們手中的錢不斷貶值,人們的收入增長速度低於物價的上漲速度。

    對於富人來說,手握大量財富,可以通過多種投資手段,投資黃金、房產等硬通貨,使自己的資產不斷增值,跑贏通貨膨脹,更加富有。對於窮人,收入增長有限,沒有原生家庭的支撐,工資覆蓋溫飽還行,想要資產增值難上加難。

    俗語有云“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作為“富人”,更應該讓自己手中的錢轉起來,使其增值保值。作為“窮人”,更應努力奮進,使自己的財富從零到有,不斷累積,不管結果如何,當無愧於心。

  • 6 # 沉默的投資者

    我們做一些假設,舉一個例子看看。假設老李是個單身漢,居住在一線城市,每月房租2000元。這肯定就是租比較偏的,條件比較差的房間而已。假設老李一年的收入5萬元,已經工作20多年,沒有結婚,沒有買房,只有存款20萬元。很明顯,這是一個標準的窮人。

    另一方面,作為一名窮人,他的20萬元存款因為金額較小,自身也缺乏相應的知識,更沒有良好的人脈,不可能做一些比較好的理財投資。通貨膨脹對其的影響就是,存款也趨於貶值。

    可見,對於窮人來說,通貨膨脹既從收入的方面,對其產生了掠奪的效果,也從窮人非常有限的結餘存款或者是資產中對其產生了掠奪的效果。所以,我們可以說通貨膨脹是掠奪窮人。

    通貨膨脹的表現是物價上漲,產生的機制是貨幣的供應大於生產生活對貨幣的需求,但通貨膨脹的本質,實際上是一種收入的再分配。少數富裕的人群可以取得社會財富分配中的相當大一部分,這是很多國家很多社會制度下都難以避免的一個問題。

    雖然有的老闆有的生意人會失敗破產,但最終仍然是老闆這個群體獲得了社會的大多數財富,那些破產者的財產,也被同樣的分配機制給予了其他富人。通貨膨脹的結果也是如此。

    這一點告訴我們,對於一個窮人來說,如果你想擺脫貧窮的命運,除了你必須辛勤的工作之外,還必須向富人學習他們的思維,去利用好你所在社會的分配機制。

  • 7 # 徐偉hsuwei

    通脹會讓窮人更窮 ,富人更富。 為什麼?我用一個極其通俗易懂的例子來解釋:

    假設有兩個人,一個窮人,一個富人。 從以往客觀的理財觀來看,窮人比富人更喜歡存錢,窮人用勞動力,積累金錢,存銀行並獲得利息,而富人更喜歡,把窮人存銀行的錢貸款出來,創造持續生產力並支付利息。這一切看起來沒有問題,可一旦通脹,問題就來了:

    通脹來臨後,意味著貨幣購買力下降,也就意味著貶值,原來一塊錢買兩顆糖,現在只能買一顆。窮人存銀行的十萬元,三年後存期到了,可能這十萬只有三年前一半的購買力,也就等於只有了5萬,相當於窮人蒸發了5萬,利息就更是微不足道。而富人三年前問銀行借了十萬元去投資房地產 做生意 或者消費也好 這三年持續還款,在一個通脹期內的話,雖然額度那在,但因為在用貶值的錢去還過去值錢的錢,所以越還越輕鬆,最重要富人用貸款的錢投資的房地產,做生意是一個持續生產力,可以為富人帶來持續財富。

  • 8 # 坤鵬論

    窮人,許多時候都沒有話語權,可以說,百分之八十的財富都是窮人創造的,而卻只掌握著20%的財富甚至更少。而富人依靠窮人創造了百分之八十的財富卻都聚集在自己手裡,成為了富人。往往有時是富人導致了通貨膨脹,而通貨膨脹使富人更富。

    平時的生活中,有無數的例子可以體現,最簡單拿漲工資來說,每次凝工資都會導致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大家可以發現,工資越少的人往往漲得工資也最少,工資越高的人往往漲的工資也最高,但對於工資高的富人來說,就佔通貨膨脹的便宜了,因為通貨膨脹率是相同的,窮人漲的工資可能抵不上通貨膨脹率,而富人漲的工資可能超越通貨膨脹率的二倍。

    再來舉兩個近年來與老百姓息息相關且漲價最厲害的兩個專案,一是房價;二是補課費。現在的房價比二十年前翻了數倍,富人早早的都買了房子,而當時有條件可以交首付買房子的,隨著通貨膨脹,貸款很輕鬆地還完了,要是多買幾套的話也成為了小富人。而連首付交不起的窮人只將錢存銀行,越來越貶值,最終混個動遷房。

    二十年前沒有補課費,或者補課費一節課只有十元,而現在一節課一百元,單補可能達到五百甚至一千元。這也是通貨膨脹的體現,但是窮人沒錢補課,所以據統計,清華、北大的農村學生越來越少。而富人可以請最好的老師,上最好的學校,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最終也更優秀,成為富人的機率也越大。

    由上所述,通貨膨脹對富人沒有影響但卻真的在“掠奪”窮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目的地適合一個以“吃”為目的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