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枝頭吐新綠出自哪首詩?
又見枝頭吐新綠是流行於網路受到廣泛認可的中學生作文考試命題_抽象類或詩意化的作文題目。
《又見枝頭吐新綠》——雖然這篇文章所給標題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句子。這樣的題目,要比一般的記敘文難寫。一般的記敘文,就是我們從前寫過的敘事類文章。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我們寫得比較多,相對更為擅長。 那麼碰到“抽象”類的詞,我們怎麼辦? 第一步,這是很關鍵的一步。要弄清楚,“抽象”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抽象,抽象是從眾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質性的特徵,而捨棄其非本質的特徵。例如蘋果、香蕉、生梨、葡萄、桃子等,它們共同的特性就是水果。得出水果概念的過程,就是一個抽象的過程。要抽象,就必須進行比較,沒有比較就無法找到在本質上共同的部分。 共同特徵是指那些能把一類事物與他類事物區分開來的特徵,這些具有區分作用的特徵又稱本質特徵。因此抽取事物的共同特徵就是抽取事物的本質特徵,捨棄非本質的特徵。所以抽象的過程也是一個裁剪的過程。在抽象時,同與不同,決定於從什麼角度上來抽象。抽象的角度取決於分析問題的目的。 為什麼特意說“抽象”的概念? 第一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明白,抽象的作文題為什麼難寫。因為抽象是提取過的,它本身就是一個“本質化”或昇華過的東西。 第二,在這個概念的基礎上,我要給大家加一個概念:抽象和具體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譬如,前邊說“水果”是對“蘋果、香蕉、梨子、桃子”等的抽象。那麼,我們可以以此類推,“蘋果”是對“紅蘋果、青蘋果、黃蘋果”的抽象。從這裡可以看到, 具體的東西,在某種前提下,又成了抽象。為什麼要說這點呢?就是告訴大家,其實很多名詞是既具體(或形象)又抽象的。我們傳統的對抽象的定義,某種程度上 束縛了我們的思維。“痕跡”也是既具體又抽象的。怎麼認識到這點的呢?想想跟“痕跡”有關的詞語就知道,打個比方說,別人重重地打了你一巴掌,那巴掌印還 是鮮活的呢。這“巴掌印”算痕跡吧;踩在沙灘上或泥土上面,留下的印記無疑也算“痕跡”;朱自清《匆匆》裡邊說,“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裡,在千門萬戶的世界 裡的我能做些什麼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裡,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 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遊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這裡邊提到的“痕跡”是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經歷或存在,所謂歲月的“痕跡”,成長的“痕跡”,都是如此。但也不盡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我們的照片裡就可以看到歲月的 “痕跡”、成長的“痕跡”。為什麼要詳析這點呢?就是想告訴你,面對多數“痕跡”類的文章,我們要把握它的兩面性。認識到具體面,才不至於無從說起;認識到抽象面,文章才可能有深度。 第三,“抽象的角度取決於分析問題的目的”。那麼,我們要思考,如果把“痕跡”當作一個抽象名詞看,那抽象出“痕跡”來是為了什麼呢?對,它是一種本質特徵的描述。那對於我們寫作者而言,我們為什麼要關注這種“痕跡”呢?它有什麼意義呢?也就是說,對於“痕跡”類題,都要深思它的象徵意義。 第四,還要在此基礎上附加一個概念:抽象與具體是相互依存的關係。也就是說,沒有“蘋果、香蕉”等,我們何從談“水果”呢?同樣,由“水果”,我們可以逆推出很多有類似性質的具體的水果。從具體推導抽象,從抽象逆推具體,雙向思維,便於發掘新素材,或者使立意新穎。 2、立意 審題與立意常常被放在一起說。我把它分開,主要為了更清晰地呈現思維過程,也為了使我們的思維過程顯得更為縝密。審題,“審視題目”,旨在弄清題目的意思。只有弄清題目本身的含義,才可能更好地“立意”。 1)審題時講過,“抽象”是相對的,實質一般情況下,一個詞語往往既抽象又形象。 在兼有這二個特點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分頭立意。當我們把“痕跡”當作一個具體化的名詞對待時,我們容易想到的,便是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一些印記,最平常的如留下的手印、腳印;再如“疤痕”,“傷痕”等,也都算痕跡。一抹痕跡背後就有一個故事,寫故事總不是難事,選擇你熟悉的來寫。再由抽象的“痕跡”提示,像成長的“痕跡”與歲月的“痕跡”一樣,這種“痕跡”的共性就是一種經歷的見證,一種過去存在而留存至今的形式或面貌。那麼由此逆推,類似的“痕跡”的見證物是什麼呢?譬如,“書”是歷史的痕跡 (具體什麼書書寫怎樣的歷史,有很多內容可寫);“詩歌”是詩人的痕跡(具體什麼詩,是哪個詩人的什麼痕跡,可寫的內容很多);“照片”是生活的痕跡(每 一張照片後封存了怎樣的生活,又可寫很多東西);“文字”是生命的痕跡。(你用怎樣的文字,書寫過怎樣的時光,怎樣的生命……)原來,每一樣事物身上都留下過痕跡,甚至,每一樣事物本身就是一種動態的痕跡。而且,這種痕跡可能有很厚重的文化或社會意義。想到這,文章容易深刻起來。 2) 審題時,講到“痕跡”有明顯的抽象性。這點我們是由“歲月的痕跡”這類短語想到。這提示我們,任何一種立意,都應由我們想到的相關的具體事物出發,而不是 從抽象概念本身出發。這是開啟思維的法寶。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寫“歲月的痕跡”中的這種痕跡呢?已經說了,它是一種存在,我們活著也是一種存在。但活著的 人也終將成為無,成為空,只有“痕跡”可以見證我們存在的價值或意義。如果說,前面具體的“痕跡”可以體現很多具體的感受,那麼這裡的抽象的存在就可囊括 以上所有具體感受。這就是所謂抽象與具體的依存關係。 綜合以上兩種立意法,如果說前者是從具體到抽象;那麼後一種就是從抽象到更抽象了。 3、快速構思成文技巧。 通過幾個詞語快速找到思想的通道。 When 什麼時候的痕跡。圍繞某個時候的痕跡來寫。 What 什麼是痕跡。可參考以上提到的具體的痕跡。 Where 在哪裡留下的痕跡。如果是太空,那就可寫人類探索的痕跡。有新意,有難度。 Why 為什麼留下痕跡。痕跡後的故事,你重點說說。 How 怎麼辦?怎麼對待痕跡?或者有什麼意義。可參考以上所提抽象類的“痕跡”的寫法。 這幾個詞很容易記。它便於我們快速組織材料。圍繞這幾個詞去取材、選材,可能會遇到思路交叉的情況。自己綜合考慮,找到有利於自己發揮的點來寫。同時也要注意選擇自己熟悉的、能駕馭的題材來寫。
又見枝頭吐新綠(範文作文)
“玉瘦香濃,檀香雪散”,——又見枝頭吐新芽。 ——題記 殘冬濃烈的氣息,另老樹本就光裸乾枯、高聳紛繁的枝條更顯得高深莫測。 我低頭不語。良久,只發出一聲輕嘆,驚動了在老樹上棲息的鳥兒。我似笑非笑,獨倚樹幹深深思忖。一年光陰,如指尖流水,嫣然流逝。一年前,我立下的目標實現了嗎?沒有。信誓坦坦地說要超越別人,做到了嗎?沒有。努力過,可是終究還是落後於人,就像枯葉永遠無法逃離落葉歸根的宿命。我搖頭,輕撫著老樹幹硬的樹皮,那上面滿是歲月的痕跡。我還可以怎樣做呢?繼續裝作若無其事,繼續發揮所謂的阿Q精神無休止地鞭策自己前進嗎?但是,真的很累,儼然一個永遠無法停滯的陀螺,每時每刻都在奮力地旋轉。聽天由命?自甘墮落?那不是我。 如今的我,彷彿在萬丈深淵之底,沒有翅膀,更沒有飛出去的信心。難到只有束手無策了麼? 我抬頭,看見老樹的軀幹周圍正萌動著無孔不入的春天。我輕蔑地笑了——細弱的春天,怎麼可能敵過強大的寒冬?再怎麼無孔不入,不也是徒勞嗎?看看這裡寸草不生的土地,還有這些滿懷敵意的老樹,這不是不自量力嗎? 我離開這裡,回家去了。接連幾天,房間裡總有一股股溫潤的氣息直衝鼻子和心靈深處。春天身披新裝,帶著忍冬的香氣,長驅直入。果真是無孔不入。 幾天之後,我又來到了這片老樹林。可是,眼前的景象讓我不由的懷疑自己是否走錯了地方!那天還是沒有葉子的枝條,卻冒出了一個羞怯的嫩芽。它從樹梢高處遠遠地、小心翼翼地探出頭來看我,隨後出來了更多的綠芽。我就呆呆地佇立在老樹的枝條下,看著那從枝杈好奇地探出來的、無數個嫩綠色的小腦袋。原來,春天真的戰勝了寒冬!她還在這裡安了家。我不經意地撫摸了樹幹,卻驚愕地發現,原本乾癟的樹皮,如今卻能在我的指縫間滲出新鮮的汁液。春天的到來,無疑是給這片土地注入了源源不斷的血液。這裡的一切都像是活了起來! 春天,她不在乎我的輕蔑,不在乎寒冬的強大,也不在乎老樹的頑固,毅然地鑽進每一個了無生氣的角落,給世界耕耘出一派生機與希望。不論每一年的冬天有多麼寒冷,春天都會到來,都會以她的堅持不懈令寒冬忍讓。即使希望渺小,她也做到了,那我呢?我不也應以不懈的奮鬥為自己耕耘出一片天地嗎? 又見枝頭吐新芽——“這是忍冬的芳香,這是春天的第一個吻”。
又見枝頭吐新綠出自哪首詩?
又見枝頭吐新綠是流行於網路受到廣泛認可的中學生作文考試命題_抽象類或詩意化的作文題目。
《又見枝頭吐新綠》——雖然這篇文章所給標題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句子。這樣的題目,要比一般的記敘文難寫。一般的記敘文,就是我們從前寫過的敘事類文章。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我們寫得比較多,相對更為擅長。 那麼碰到“抽象”類的詞,我們怎麼辦? 第一步,這是很關鍵的一步。要弄清楚,“抽象”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抽象,抽象是從眾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質性的特徵,而捨棄其非本質的特徵。例如蘋果、香蕉、生梨、葡萄、桃子等,它們共同的特性就是水果。得出水果概念的過程,就是一個抽象的過程。要抽象,就必須進行比較,沒有比較就無法找到在本質上共同的部分。 共同特徵是指那些能把一類事物與他類事物區分開來的特徵,這些具有區分作用的特徵又稱本質特徵。因此抽取事物的共同特徵就是抽取事物的本質特徵,捨棄非本質的特徵。所以抽象的過程也是一個裁剪的過程。在抽象時,同與不同,決定於從什麼角度上來抽象。抽象的角度取決於分析問題的目的。 為什麼特意說“抽象”的概念? 第一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明白,抽象的作文題為什麼難寫。因為抽象是提取過的,它本身就是一個“本質化”或昇華過的東西。 第二,在這個概念的基礎上,我要給大家加一個概念:抽象和具體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譬如,前邊說“水果”是對“蘋果、香蕉、梨子、桃子”等的抽象。那麼,我們可以以此類推,“蘋果”是對“紅蘋果、青蘋果、黃蘋果”的抽象。從這裡可以看到, 具體的東西,在某種前提下,又成了抽象。為什麼要說這點呢?就是告訴大家,其實很多名詞是既具體(或形象)又抽象的。我們傳統的對抽象的定義,某種程度上 束縛了我們的思維。“痕跡”也是既具體又抽象的。怎麼認識到這點的呢?想想跟“痕跡”有關的詞語就知道,打個比方說,別人重重地打了你一巴掌,那巴掌印還 是鮮活的呢。這“巴掌印”算痕跡吧;踩在沙灘上或泥土上面,留下的印記無疑也算“痕跡”;朱自清《匆匆》裡邊說,“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裡,在千門萬戶的世界 裡的我能做些什麼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裡,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 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遊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這裡邊提到的“痕跡”是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經歷或存在,所謂歲月的“痕跡”,成長的“痕跡”,都是如此。但也不盡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我們的照片裡就可以看到歲月的 “痕跡”、成長的“痕跡”。為什麼要詳析這點呢?就是想告訴你,面對多數“痕跡”類的文章,我們要把握它的兩面性。認識到具體面,才不至於無從說起;認識到抽象面,文章才可能有深度。 第三,“抽象的角度取決於分析問題的目的”。那麼,我們要思考,如果把“痕跡”當作一個抽象名詞看,那抽象出“痕跡”來是為了什麼呢?對,它是一種本質特徵的描述。那對於我們寫作者而言,我們為什麼要關注這種“痕跡”呢?它有什麼意義呢?也就是說,對於“痕跡”類題,都要深思它的象徵意義。 第四,還要在此基礎上附加一個概念:抽象與具體是相互依存的關係。也就是說,沒有“蘋果、香蕉”等,我們何從談“水果”呢?同樣,由“水果”,我們可以逆推出很多有類似性質的具體的水果。從具體推導抽象,從抽象逆推具體,雙向思維,便於發掘新素材,或者使立意新穎。 2、立意 審題與立意常常被放在一起說。我把它分開,主要為了更清晰地呈現思維過程,也為了使我們的思維過程顯得更為縝密。審題,“審視題目”,旨在弄清題目的意思。只有弄清題目本身的含義,才可能更好地“立意”。 1)審題時講過,“抽象”是相對的,實質一般情況下,一個詞語往往既抽象又形象。 在兼有這二個特點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分頭立意。當我們把“痕跡”當作一個具體化的名詞對待時,我們容易想到的,便是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一些印記,最平常的如留下的手印、腳印;再如“疤痕”,“傷痕”等,也都算痕跡。一抹痕跡背後就有一個故事,寫故事總不是難事,選擇你熟悉的來寫。再由抽象的“痕跡”提示,像成長的“痕跡”與歲月的“痕跡”一樣,這種“痕跡”的共性就是一種經歷的見證,一種過去存在而留存至今的形式或面貌。那麼由此逆推,類似的“痕跡”的見證物是什麼呢?譬如,“書”是歷史的痕跡 (具體什麼書書寫怎樣的歷史,有很多內容可寫);“詩歌”是詩人的痕跡(具體什麼詩,是哪個詩人的什麼痕跡,可寫的內容很多);“照片”是生活的痕跡(每 一張照片後封存了怎樣的生活,又可寫很多東西);“文字”是生命的痕跡。(你用怎樣的文字,書寫過怎樣的時光,怎樣的生命……)原來,每一樣事物身上都留下過痕跡,甚至,每一樣事物本身就是一種動態的痕跡。而且,這種痕跡可能有很厚重的文化或社會意義。想到這,文章容易深刻起來。 2) 審題時,講到“痕跡”有明顯的抽象性。這點我們是由“歲月的痕跡”這類短語想到。這提示我們,任何一種立意,都應由我們想到的相關的具體事物出發,而不是 從抽象概念本身出發。這是開啟思維的法寶。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寫“歲月的痕跡”中的這種痕跡呢?已經說了,它是一種存在,我們活著也是一種存在。但活著的 人也終將成為無,成為空,只有“痕跡”可以見證我們存在的價值或意義。如果說,前面具體的“痕跡”可以體現很多具體的感受,那麼這裡的抽象的存在就可囊括 以上所有具體感受。這就是所謂抽象與具體的依存關係。 綜合以上兩種立意法,如果說前者是從具體到抽象;那麼後一種就是從抽象到更抽象了。 3、快速構思成文技巧。 通過幾個詞語快速找到思想的通道。 When 什麼時候的痕跡。圍繞某個時候的痕跡來寫。 What 什麼是痕跡。可參考以上提到的具體的痕跡。 Where 在哪裡留下的痕跡。如果是太空,那就可寫人類探索的痕跡。有新意,有難度。 Why 為什麼留下痕跡。痕跡後的故事,你重點說說。 How 怎麼辦?怎麼對待痕跡?或者有什麼意義。可參考以上所提抽象類的“痕跡”的寫法。 這幾個詞很容易記。它便於我們快速組織材料。圍繞這幾個詞去取材、選材,可能會遇到思路交叉的情況。自己綜合考慮,找到有利於自己發揮的點來寫。同時也要注意選擇自己熟悉的、能駕馭的題材來寫。
又見枝頭吐新綠(範文作文)
“玉瘦香濃,檀香雪散”,——又見枝頭吐新芽。 ——題記 殘冬濃烈的氣息,另老樹本就光裸乾枯、高聳紛繁的枝條更顯得高深莫測。 我低頭不語。良久,只發出一聲輕嘆,驚動了在老樹上棲息的鳥兒。我似笑非笑,獨倚樹幹深深思忖。一年光陰,如指尖流水,嫣然流逝。一年前,我立下的目標實現了嗎?沒有。信誓坦坦地說要超越別人,做到了嗎?沒有。努力過,可是終究還是落後於人,就像枯葉永遠無法逃離落葉歸根的宿命。我搖頭,輕撫著老樹幹硬的樹皮,那上面滿是歲月的痕跡。我還可以怎樣做呢?繼續裝作若無其事,繼續發揮所謂的阿Q精神無休止地鞭策自己前進嗎?但是,真的很累,儼然一個永遠無法停滯的陀螺,每時每刻都在奮力地旋轉。聽天由命?自甘墮落?那不是我。 如今的我,彷彿在萬丈深淵之底,沒有翅膀,更沒有飛出去的信心。難到只有束手無策了麼? 我抬頭,看見老樹的軀幹周圍正萌動著無孔不入的春天。我輕蔑地笑了——細弱的春天,怎麼可能敵過強大的寒冬?再怎麼無孔不入,不也是徒勞嗎?看看這裡寸草不生的土地,還有這些滿懷敵意的老樹,這不是不自量力嗎? 我離開這裡,回家去了。接連幾天,房間裡總有一股股溫潤的氣息直衝鼻子和心靈深處。春天身披新裝,帶著忍冬的香氣,長驅直入。果真是無孔不入。 幾天之後,我又來到了這片老樹林。可是,眼前的景象讓我不由的懷疑自己是否走錯了地方!那天還是沒有葉子的枝條,卻冒出了一個羞怯的嫩芽。它從樹梢高處遠遠地、小心翼翼地探出頭來看我,隨後出來了更多的綠芽。我就呆呆地佇立在老樹的枝條下,看著那從枝杈好奇地探出來的、無數個嫩綠色的小腦袋。原來,春天真的戰勝了寒冬!她還在這裡安了家。我不經意地撫摸了樹幹,卻驚愕地發現,原本乾癟的樹皮,如今卻能在我的指縫間滲出新鮮的汁液。春天的到來,無疑是給這片土地注入了源源不斷的血液。這裡的一切都像是活了起來! 春天,她不在乎我的輕蔑,不在乎寒冬的強大,也不在乎老樹的頑固,毅然地鑽進每一個了無生氣的角落,給世界耕耘出一派生機與希望。不論每一年的冬天有多麼寒冷,春天都會到來,都會以她的堅持不懈令寒冬忍讓。即使希望渺小,她也做到了,那我呢?我不也應以不懈的奮鬥為自己耕耘出一片天地嗎? 又見枝頭吐新芽——“這是忍冬的芳香,這是春天的第一個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