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二點建
小平背川
折三點建
小平對錢
小平
2、建炎元寶
3、建炎重寶
4、紹興元寶,通寶
母錢
折十
5、隆興元寶,通寶,重寶
重寶
折二
6、乾道元寶
背裕鐵錢
折二大字
金
背“正”
7、乾道通寶,重寶
乾道通寶僅見小平楷書鐵錢、折二篆書背安鐵錢和折三型銅錢,銅錢罕見,鐵錢亦頗不易得,近年國內無上拍記錄。乾道重寶據傳為江西出土,目前為僅見,該品後出現在2010年嘉德秋拍古錢幣專場,成交價格為50.4萬元人民幣。
8、純熙元寶
南宋孝宗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冬至,改明年年號為純熙,僅六天後又改為淳熙,由於當時通訊不便,舒州同安監在得到改元淳熙的詔書時已預鑄了部分“純熙元寶”小平背同鐵錢,存世罕見。純熙元寶雖不是南宋鐵錢中最罕見的品種,但因鑄造背景特殊,具有很高的綱目地位,2008年嘉德春拍一枚純熙元寶小平背同鐵錢,成交價格為43.68萬元。
9、淳熙元寶
折二背泉
折二背同十二鐵母
折二背正
折二背星月小字篆書
10、淳熙通寶
11、紹熙元寶,通寶
折二背光二鐵錢
折二背定三篆書鐵母
折二背春四鐵母
12、慶元通寶,元寶
通寶折二背二
慶元通寶背四
折三光背
13、嘉泰通寶,元寶
折三
14、開禧通寶,元寶
南宋寧宗朝時韓侂冑主持的北伐金朝的戰爭。宋寧宗時,韓侂冑漸掌大權,力主抗金,得到著名的抗戰派辛棄疾、陸游、葉適等人的支援。宋寧宗對南宋的屈辱地位不滿,也支援韓侘胄的抗金政策。開禧二年(1206),身任平章軍國事的韓侂冑未作充分準備,便貿然發動北伐。宋軍紛紛出擊,山東京東招撫使郭倪派兵攻宿州(今屬安徽)、建康府(今江蘇南京)都統制李爽率部攻壽州(今安徽鳳台)、江陵府(今屬湖北),副都統制皇甫斌攻唐州(今河南唐河),江州(今江西九江),都統制王大節攻蔡州(今河南汝南)。
然金軍方面早有準備,故上述宋軍進攻皆以失敗告終,只有鎮江副都統制畢再遇連戰皆捷,但也無法轉變敗局。金軍乘勝分路南下。四川宣撫副使吳曦叛宋降金,割讓關外四郡,金封吳曦為蜀王。面臨這種不利局勢,韓侂冑只好向金朝求和,但因金人提出要斬韓侂冑等人而未果。開禧三年(1207),吳曦之叛被平定,淮南形勢也漸平穩,金大將僕散揆又病死軍中,形勢對宋有利。但宋廷內主和派開始陰謀活動,禮部侍郎史彌遠與楊皇后、楊次山等勾結,殺死韓侂冑,宋、金罷兵議和。嘉定元年(1208),宋、金訂立嘉定和議。
折二背漢元鐵錢
15、聖宋元寶,重寶
南宋寧宗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鑄,僅見折五鐵錢,較為稀見,目前僅發現一種,因是鐵錢,知名度較低,但實際殊不易得。
聖宋重寶背利壹五鐵錢
聖宋重寶背川壹五鐵錢
16、嘉定通寶,元寶
“開禧北伐”失敗後,主和派得勢,宋金達成和議;南宋破棺取韓侘胄首級函至金廷以換取失地,每年增加歲幣絹、銀各三十萬,並賠償戰爭賠款犒師銀三百萬兩,金罷兵把大散關及濠州歸還南宋,雙方維持舊有疆界,史稱此為“嘉定和議”。之後,寧宗安於一時之穩定,怠於政事,由史彌遠任宰相,長期專擅朝政,官場中結黨營私,腐敗奢靡,政治更加黑暗。
是時,地處漠北的蒙古汗國崛起,成吉思汗大舉南侵,進掠金國境地。在蒙古軍的進逼之下,金不得已把都城從中都(今北京)遷到汴京(今開封)。南遷後由於疆土日漸縮小,國用不足,財政困窘,金採取了北面失地南面擴張的方法,開始攻侵南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金分路進攻,遭到宋軍反擊。戰爭伊始,寧宗惑於和戰之爭議,瞻前顧後,生怕重蹈覆轍,不敢對金宣戰。後看到邊關將士屢屢獲勝,各路抗金義軍紛紛湧起,遂下詔伐金,開始了宋金之間持續六年之久的戰爭。自開禧、嘉定以來,由於鉅額軍費及賠款帶來的財政危機日趨嚴重,朝廷逐漸拋棄了穩健的貨幣政策,除大量發行楮幣外,又廣鑄銅、鐵錢以應市用。其幣制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錢文有通寶、元寶、重寶等,尤以川爐所鑄“嘉定諸寶”最為特色,寶文名稱達十幾種之多。
嘉定永寶
嘉定元寶
萬寶
洪寶
真寶
17、寶慶元寶
南宋理宗寶慶元年(公元1225)鑄,鑄期僅7個月,僅見小平、折二、折三鐵錢,較為少見。
據《宋史·理宗本紀》載“寶慶元年七月,乙酉。詔行大宋元寶錢。”可知寶慶元寶錢鑄於此詔令下達之前的寶慶元年(公元1225)元月至七月間,因鑄期短,故均少見。
18、大宋元寶,通寶
19、紹定元寶,通寶
20、端平通寶,元寶,重寶
宋理宗趙昀,太祖10世孫,山陰尉趙希盧子。寧宗原立趙詢為太子,後趙詢夭折,另立宗室子趙宏為太子。趙宏因與權臣史彌遠不和,又被史彌遠廢黜。史彌遠從浙東訪得趙昀,便將他接回臨安,由寧宗收為養子,在宮中受教育,後封為沂王,立為太子。寧宗於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閏8月病死,他於同月即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寶慶”。
理宗即位後,仍由史彌遠專權,他只顧沉湎於酒色,享樂於後宮。紹定六年(公元1233年)史彌遠死後,他才親政。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正月,南宋聯合蒙古攻滅了金朝。又乘蒙古軍主力北還之際,向蒙古人發起了進攻,幾乎沒有經過戰鬥就重新佔領了原北宋的西京、東京、南京(今河南洛陽、開封、商丘)。不過很快就被蒙古軍所驅逐,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蒙古大汗窩闊臺決定南下征服宋朝,從此拉開了蒙宋戰爭序幕。
21、嘉熙通寶,重寶
22、淳佑通寶,元寶
南宋自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蒙古大汗窩闊臺發動大規模侵宋戰爭,川蜀地區的宋軍始終處於劣勢;蒙古軍曾數次攻入四川境內,每次都是大肆燒殺擄掠,滿載財物北退,猶如出入無人之境。全川幾乎遍遭蒙古軍鐵蹄蹂躪,給社會經濟造成嚴重毀壞。
淳佑元年(公元1241年),窩闊臺病死,蒙古內部一度發生汗位繼承權的爭鬥,蒙宋雙方的戰爭也就此暫告一段落。
淳佑二年(公元1242年),理宗詔命南宋著名軍事家餘玠出鎮四川,全面負責四川地區的軍政事務,餘玠曾慷慨自許,十年內手攜全蜀歸還朝廷。其蒞任期間,曾大革弊政積習,屯田積糧,教練軍旅。並在帥府衙門左側設招賢館,廣納賢才,提出“集眾思,廣忠益”的口號。尤其是採納冉璡、冉璞兄弟“擇險、任人、積粟、駐兵、徙城”之建議,遷合州(今四川合川)於釣魚山,築城建壘,使之成為軍事重鎮;後又陸續修建了十餘座堅固的山城作為軍事要塞,並將各州治所移入山城,廣積錢糧財物,以策對蒙古軍之侵犯。
淳佑十一年(公元1251年),蒙古諸王推戴蒙哥為大汗。權柄歸一,蒙哥開始積極實施滅亡南宋的戰略。次年,蒙古軍進入吐蕃,進而又攻滅大理,不到兩年時間就完成了對南宋的包圍形勢。而這時理宗卻聽信讒言,自毀長城,罷免守蜀有功的餘玠官職,召其回朝,餘玠迫於無奈服毒自盡,此時南宋將面臨蒙古軍發動更大規模入侵的嚴峻時刻。
當百小型
淳佑通寶小平
當百小樣大字光背
23、皇宋元寶
24、開慶通寶
25、景定元寶
折二背八
折二背九折二試鑄原母
附:臨安府錢牌
南宋末年因通貨膨脹,政府鑄行的虛值錢牌,分銅、鉛兩種,呈條形,上端有圓穿。正面鑄“臨安府行用”五字楷書,銅牌背銘“準二佰文省”,“準三佰文省”及“準五佰文省”,鉛質面額較低。“省”意“省陌”,即以不足百數這錢作百數使用。存世均罕。正面均鑄錢文“臨安府行用”五字楷書,銅質牌背銘“準二佰文省”,“準三佰文省”及“準五佰文省”;鉛質則低額,記“準一十文省”“準四十文省”等。
目前發現的面值有十文、二十文、六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數種。臨安府錢牌形制特殊,存世稀見,銅錢牌鑄造精美,為古錢名珍,2008年嘉德秋拍一枚五百文銅錢牌成交價格為13.4萬元。
臨安府行用準叄百文省錢牌
折二點建
小平背川
折三點建
小平對錢
小平
2、建炎元寶
3、建炎重寶
4、紹興元寶,通寶
母錢
小平
折十
5、隆興元寶,通寶,重寶
重寶
折二
6、乾道元寶
背裕鐵錢
折二大字
金
背“正”
母錢
7、乾道通寶,重寶
乾道通寶僅見小平楷書鐵錢、折二篆書背安鐵錢和折三型銅錢,銅錢罕見,鐵錢亦頗不易得,近年國內無上拍記錄。乾道重寶據傳為江西出土,目前為僅見,該品後出現在2010年嘉德秋拍古錢幣專場,成交價格為50.4萬元人民幣。
8、純熙元寶
南宋孝宗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冬至,改明年年號為純熙,僅六天後又改為淳熙,由於當時通訊不便,舒州同安監在得到改元淳熙的詔書時已預鑄了部分“純熙元寶”小平背同鐵錢,存世罕見。純熙元寶雖不是南宋鐵錢中最罕見的品種,但因鑄造背景特殊,具有很高的綱目地位,2008年嘉德春拍一枚純熙元寶小平背同鐵錢,成交價格為43.68萬元。
9、淳熙元寶
折二背泉
折二背同十二鐵母
折二背正
折二背星月小字篆書
10、淳熙通寶
11、紹熙元寶,通寶
折二背光二鐵錢
折二背定三篆書鐵母
折二背春四鐵母
12、慶元通寶,元寶
通寶折二背二
慶元通寶背四
折三光背
13、嘉泰通寶,元寶
折三
14、開禧通寶,元寶
南宋寧宗朝時韓侂冑主持的北伐金朝的戰爭。宋寧宗時,韓侂冑漸掌大權,力主抗金,得到著名的抗戰派辛棄疾、陸游、葉適等人的支援。宋寧宗對南宋的屈辱地位不滿,也支援韓侘胄的抗金政策。開禧二年(1206),身任平章軍國事的韓侂冑未作充分準備,便貿然發動北伐。宋軍紛紛出擊,山東京東招撫使郭倪派兵攻宿州(今屬安徽)、建康府(今江蘇南京)都統制李爽率部攻壽州(今安徽鳳台)、江陵府(今屬湖北),副都統制皇甫斌攻唐州(今河南唐河),江州(今江西九江),都統制王大節攻蔡州(今河南汝南)。
然金軍方面早有準備,故上述宋軍進攻皆以失敗告終,只有鎮江副都統制畢再遇連戰皆捷,但也無法轉變敗局。金軍乘勝分路南下。四川宣撫副使吳曦叛宋降金,割讓關外四郡,金封吳曦為蜀王。面臨這種不利局勢,韓侂冑只好向金朝求和,但因金人提出要斬韓侂冑等人而未果。開禧三年(1207),吳曦之叛被平定,淮南形勢也漸平穩,金大將僕散揆又病死軍中,形勢對宋有利。但宋廷內主和派開始陰謀活動,禮部侍郎史彌遠與楊皇后、楊次山等勾結,殺死韓侂冑,宋、金罷兵議和。嘉定元年(1208),宋、金訂立嘉定和議。
折二背漢元鐵錢
15、聖宋元寶,重寶
南宋寧宗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鑄,僅見折五鐵錢,較為稀見,目前僅發現一種,因是鐵錢,知名度較低,但實際殊不易得。
聖宋重寶背利壹五鐵錢
聖宋重寶背川壹五鐵錢
16、嘉定通寶,元寶
“開禧北伐”失敗後,主和派得勢,宋金達成和議;南宋破棺取韓侘胄首級函至金廷以換取失地,每年增加歲幣絹、銀各三十萬,並賠償戰爭賠款犒師銀三百萬兩,金罷兵把大散關及濠州歸還南宋,雙方維持舊有疆界,史稱此為“嘉定和議”。之後,寧宗安於一時之穩定,怠於政事,由史彌遠任宰相,長期專擅朝政,官場中結黨營私,腐敗奢靡,政治更加黑暗。
是時,地處漠北的蒙古汗國崛起,成吉思汗大舉南侵,進掠金國境地。在蒙古軍的進逼之下,金不得已把都城從中都(今北京)遷到汴京(今開封)。南遷後由於疆土日漸縮小,國用不足,財政困窘,金採取了北面失地南面擴張的方法,開始攻侵南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金分路進攻,遭到宋軍反擊。戰爭伊始,寧宗惑於和戰之爭議,瞻前顧後,生怕重蹈覆轍,不敢對金宣戰。後看到邊關將士屢屢獲勝,各路抗金義軍紛紛湧起,遂下詔伐金,開始了宋金之間持續六年之久的戰爭。自開禧、嘉定以來,由於鉅額軍費及賠款帶來的財政危機日趨嚴重,朝廷逐漸拋棄了穩健的貨幣政策,除大量發行楮幣外,又廣鑄銅、鐵錢以應市用。其幣制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錢文有通寶、元寶、重寶等,尤以川爐所鑄“嘉定諸寶”最為特色,寶文名稱達十幾種之多。
嘉定永寶
嘉定元寶
萬寶
洪寶
真寶
17、寶慶元寶
南宋理宗寶慶元年(公元1225)鑄,鑄期僅7個月,僅見小平、折二、折三鐵錢,較為少見。
據《宋史·理宗本紀》載“寶慶元年七月,乙酉。詔行大宋元寶錢。”可知寶慶元寶錢鑄於此詔令下達之前的寶慶元年(公元1225)元月至七月間,因鑄期短,故均少見。
18、大宋元寶,通寶
19、紹定元寶,通寶
20、端平通寶,元寶,重寶
宋理宗趙昀,太祖10世孫,山陰尉趙希盧子。寧宗原立趙詢為太子,後趙詢夭折,另立宗室子趙宏為太子。趙宏因與權臣史彌遠不和,又被史彌遠廢黜。史彌遠從浙東訪得趙昀,便將他接回臨安,由寧宗收為養子,在宮中受教育,後封為沂王,立為太子。寧宗於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閏8月病死,他於同月即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寶慶”。
理宗即位後,仍由史彌遠專權,他只顧沉湎於酒色,享樂於後宮。紹定六年(公元1233年)史彌遠死後,他才親政。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正月,南宋聯合蒙古攻滅了金朝。又乘蒙古軍主力北還之際,向蒙古人發起了進攻,幾乎沒有經過戰鬥就重新佔領了原北宋的西京、東京、南京(今河南洛陽、開封、商丘)。不過很快就被蒙古軍所驅逐,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蒙古大汗窩闊臺決定南下征服宋朝,從此拉開了蒙宋戰爭序幕。
21、嘉熙通寶,重寶
22、淳佑通寶,元寶
南宋自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蒙古大汗窩闊臺發動大規模侵宋戰爭,川蜀地區的宋軍始終處於劣勢;蒙古軍曾數次攻入四川境內,每次都是大肆燒殺擄掠,滿載財物北退,猶如出入無人之境。全川幾乎遍遭蒙古軍鐵蹄蹂躪,給社會經濟造成嚴重毀壞。
淳佑元年(公元1241年),窩闊臺病死,蒙古內部一度發生汗位繼承權的爭鬥,蒙宋雙方的戰爭也就此暫告一段落。
淳佑二年(公元1242年),理宗詔命南宋著名軍事家餘玠出鎮四川,全面負責四川地區的軍政事務,餘玠曾慷慨自許,十年內手攜全蜀歸還朝廷。其蒞任期間,曾大革弊政積習,屯田積糧,教練軍旅。並在帥府衙門左側設招賢館,廣納賢才,提出“集眾思,廣忠益”的口號。尤其是採納冉璡、冉璞兄弟“擇險、任人、積粟、駐兵、徙城”之建議,遷合州(今四川合川)於釣魚山,築城建壘,使之成為軍事重鎮;後又陸續修建了十餘座堅固的山城作為軍事要塞,並將各州治所移入山城,廣積錢糧財物,以策對蒙古軍之侵犯。
淳佑十一年(公元1251年),蒙古諸王推戴蒙哥為大汗。權柄歸一,蒙哥開始積極實施滅亡南宋的戰略。次年,蒙古軍進入吐蕃,進而又攻滅大理,不到兩年時間就完成了對南宋的包圍形勢。而這時理宗卻聽信讒言,自毀長城,罷免守蜀有功的餘玠官職,召其回朝,餘玠迫於無奈服毒自盡,此時南宋將面臨蒙古軍發動更大規模入侵的嚴峻時刻。
當百小型
淳佑通寶小平
當百小樣大字光背
23、皇宋元寶
24、開慶通寶
25、景定元寶
折二背八
折二背九折二試鑄原母
附:臨安府錢牌
南宋末年因通貨膨脹,政府鑄行的虛值錢牌,分銅、鉛兩種,呈條形,上端有圓穿。正面鑄“臨安府行用”五字楷書,銅牌背銘“準二佰文省”,“準三佰文省”及“準五佰文省”,鉛質面額較低。“省”意“省陌”,即以不足百數這錢作百數使用。存世均罕。正面均鑄錢文“臨安府行用”五字楷書,銅質牌背銘“準二佰文省”,“準三佰文省”及“準五佰文省”;鉛質則低額,記“準一十文省”“準四十文省”等。
目前發現的面值有十文、二十文、六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數種。臨安府錢牌形制特殊,存世稀見,銅錢牌鑄造精美,為古錢名珍,2008年嘉德秋拍一枚五百文銅錢牌成交價格為13.4萬元。
臨安府行用準叄百文省錢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