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每日點兵

    1、美國C-17

    採用大型運輸機常規佈局。機翼為懸臂式上單翼,前緣後掠角25°,NASA翼梢小翼高2.90米。懸臂式T形尾翼。垂直安定面與機身連線處向前伸有小背鰭,嵌入式方向舵分為上、下兩段,升降舵分為兩段。液壓可收放前三點式起落架,可靠重力應急自由放下。前起落架為雙輪,主起落架為6輪。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機身,主起落架旋轉90°向裡收入機身兩側整流罩內。可在鋪設與未鋪設的跑道上使用。起落架裝有碳剎車裝置。

    C-17空中不加油時,轉場航程可達8700公里。C-17的動力裝置為普惠公司的F-117-PW-100發動機,就是波音757飛機用的PW2037的軍用型,每臺靜推力185.5千牛。它與民用型發動機的差別是其反推力噴氣流是向前上方噴出的,因此不會吹起地面的砂石與塵土。這是因為設計要求C-17能降落在場地條件很差,野戰機場上往往遍佈沙子、礫石。

    C-17飛機的機組只需3個人,即正副駕駛員和貨物裝卸員。用人如此少,因為座艙採用先進數字式航空電子系統,包括4個陰極射線管顯示器和兩個通用電氣公司電子部的平顯儀,集中顯示各種資訊,減輕了駕駛員的工作負擔。

    2、俄羅斯伊爾-76

    伊爾-76機身為全金屬半硬殼結構,截面與安-124不同,基本呈圓形。機頭呈尖錐形。機艙後部裝有兩扇蚌式大型艙門,貨艙內有內建的大型伸縮裝卸跳板。機頭最前部為安裝有大量觀察窗的領航艙,其下為圓形雷達天線罩。採用全金屬多梁破損安全結構懸臂式上單翼。上單翼不阻礙機艙空間,後掠角不變,1/4絃線後掠角25°。機翼包括一段中央翼板,兩段內翼壁板,兩段外翼壁板。副翼為靜態質量平衡式,並有兩段三縫後緣襟翼,共有16個擾流片。整個機翼前緣共有10段前緣縫翼。全金屬半硬殼式機身的截面基本呈圓形,前機身有兩扇艙門,後機身底部有兩扇蚌殼式艙門,向下開的中間壁板可作為貨橋。

    動力裝置為4臺索洛維耶夫設計局生產的D-301M(俄文代號:Д-30K)渦扇發動機,分別吊裝在兩側內翼之下,單臺推力117.6千牛。每臺發動機都裝有蚌殼式反推力裝置。內翼和外翼前後梁之間為整體油箱,總燃油量81830升。Д-30K是前蘇聯索洛維也夫設計局在Д-30的基礎上改型研製的前蘇聯第一種大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儘管其編號與Д-30相近,但要大得多,兩者之間沒有多少通用零件。基本型Д-30KY於1974年取代HK-8-4用於伊爾-62M旅客機。Д-30KYⅡ降額到10400daN,可保持到ISA+15℃。Д-30KП推力為11770daN,可保持到ISA+15℃。1980年KП型被KПⅡ型取代,但後者推力可保持到ISA+23℃。

    軍用型機尾裝有炮塔,後期部分改用民用伊爾-76機尾的機尾。懸臂式全金屬T型尾翼的平尾安裝角可調,方向舵和每側升降舵上都有調整片。軍用型機翼下有4個外掛點,每個可掛500千克炸彈、照明彈、標誌彈。伊爾-76還具有改裝成飛行醫院的能力。機上裝有全天候晝夜起飛著陸裝置,包括自動飛行操縱系統計算機和自動著陸系統計算機。機頭雷達罩內裝有大型氣象和地面圖形雷達。伊爾-76安裝有電子對抗裝置,包括雷達告警接收機、箔條紅外誘餌發射裝置、外掛電子對抗吊艙。多種伊爾-76的改進型上裝有雷達瞄準的2門23mm自衛火炮。在許多民用的伊爾-76上也有這一火炮系統,這是因為蘇聯/俄羅斯希望民用的伊爾-76在戰時也能迅速為軍方所用。

    3、歐洲A-400M運輸機

    A400M採用懸臂式上單冀和T形尾翼式的常規氣動佈局,機冀採用超臨界翼型設計,後掠角為18°機翼下裝有4臺功率達11000軸馬力的TP400-D6渦輪螺旋槳發動機,這是西方目前功率最大的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每側機翼的兩副螺旋槳旋轉方向相反,既可以抵消螺旋槳轉動產生的扭矩,又改善了螺旋槳滑流對機翼升力分佈的影響,增加了機翼升力係數。憑藉優秀的氣動設計和功率強大的發動機,A400M的巡航速度高達0.68~0.72馬赫,與裝用渦扇發動機的大型運輸機相比也不遑多讓。為了適應在野戰機場起降,A400M採用承載力強的多輪式前三點起落架。前起落架為並列雙輪,主起落架為串列式6輪,左右共12個輪子,寬達6.2米的主輪距和低壓輪胎有利於飛機在前沿野戰簡易跑道上起降和轉向。

    A400M的貨艙長度為23.2米(含貨橋),貨艙高度為3.85米,貨艙地板寬度為4米,貨艙容積達356立方米,比C-130J的貨艙容積還要高出兩倍。A400M的“寬體化”貨艙甚至比C-141運輸機的貨艙寬度和高度還要大得多,並且機翼的中央翼盒避開了貨艙,從機身上部穿過,不會佔用貨艙內部高度。為便於大型裝備的裝卸和空投,A400M的尾部明顯上翹,並採用兩扇貨艙門,前貨艙門放下後作為裝卸貨橋。貨橋長5.4米、寬4米,可在貨橋上堆放6噸重的貨物,後貨艙門向內向上開啟。在側舷突出部的後端裝有兩個液壓操縱的支撐裝置,以防止裝運重型貨物時飛機“後翻”。除機尾的大貨艙門外,A400M機身上另有四個門,每側兩個。前機身兩個門左邊是機組乘員登機門,右邊是應急出口,機翼後的兩個側門可用於空降傘兵。在駕駛艙和貨艙的頂部還佈置了3個應急出口,並可作為通往機翼上翼面的檢修通道。

    4、日本C-2運輸機

    C-2運輸機由日本川崎重工業公司研製,是為了接替日本於上世紀70年代啟用的C-1型中國產運輸機。新一代運輸機在設計上謀求實現大型化,該機全長43.9米,翼展44.4米,高14.2米,最大運載重量達30噸,約為C-1運輸機的4倍,而且續航能力也有大幅提高。

    2010年5月份左右日本川崎重工業公司將一架C-2大型運輸機交付日本航空自衛隊進行試飛測試,這標誌著C-2大型運輸機正逐步走入正軌。C-2運輸機還是個"多面手"。如果軍方需要,它還可立即"漂亮轉身",成為空中預警機、空中加油機、遠端偵察機或者戰略轟炸機。日本C-2大型運輸機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140 噸左右。

    5、中國運-20

    運-20採用常規佈局,機翼為懸臂式上單翼,主翼為大展弦比、中等後掠翼,機翼的前緣後掠角恆定(1/4絃線後掠角大約在24~26度左右),機翼的後緣採用兩種後掠方式--中外翼段的後緣後掠角要大一些,而機翼內翼段的後掠角明顯減少,無翼梢小翼。懸臂式T形尾翼。垂直安定面與機身連線處向前伸有小背鰭,嵌入式方向舵分為上、下兩段,升降舵分為兩段。液壓可收放前三點式起落架,可靠重力應急自由放下。前起落架為雙輪,主起落架為6輪。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機身,主起落架旋轉90°向裡收入機身兩側整流罩內。該機為大展弦比超臨界翼型,採用包括前緣縫翼及外吹式襟翼系統等增升裝置。運-20以伊爾-76運輸機的設計為基礎,但是體積更大,運載能力更強,電子裝置也十分先進。此外,運-20還參考了美國C-17"環球霸王"運輸機的部分設計,如垂直尾翼、超臨界機翼等。

    運-20將採用超臨界翼和提高複合材料使用比例,這樣可以降低飛機的結構重量。由於飛機升力增加,升阻比提高,因此即使發動機推力、最大起飛重量維持不變的情況下,其載重也會增加。而伊爾-76採用的是臨界翼,運載/起飛重量比低。

    針對中國空軍的要求,運-20在伊爾-76基礎上加寬、加高貨艙以便適應新時期大量的出現的超寬、超高貨物。伊爾-76貨艙寬度和高度小,裝載適應性差,而中國新運的貨艙容積增加到320立方米,超過伊爾-76三分之一。因此,中國產軍用大型運輸機看起來會覺得比較短、粗,這也是新時期軍用運輸機一個普遍的外觀特徵。

    在動力系統方面,運-20原型機將使用進口的俄羅斯的D-30KP2發動機,隨後會採用成都發動機有限公司仿製的渦扇18(WS-18,D-30KP2仿製型號)發動機。WS-18各方面的效能應該和CFM-56相近,重量為2000公斤,而伊爾-76採用的D-30KP的重量為2300公斤,特別是前者的耗油量比後者要低20%。這樣,在載油量不變的情況下,中國產軍用大型運輸機的航程顯然要比伊爾-76更大。或者在相同的航程情況下,運載量比其要多。WS-18發動機單臺推力117.6千牛,帶有蚌殼式反推力裝置。最終運-20運輸機的配套發動機將是渦扇-20(WS-20)發動機,單臺推力160千牛左右。

    運-20採用中國產綜合航電系統,以ARINC429匯流排為骨幹,將電子飛行儀表、飛行控制、導航、通訊、氣象及發動機資料及指示等系統有相連,實現資料的綜合處理,並且在座艙的彩色顯示屏進行顯示。另外可能會新增自衛干擾系統,包括導彈逼近告警系統、干擾發射機和投放架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一段時間不知為什麼!總有一隻大大的馬蜂在我家窗外每天飛來幾次.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