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
病因症狀
便血又名“血便”、“下血”、“瀉血”,以血便或便後下鮮為特徵。多見於上消
化道潰瘍出血、胃腸息肉、小腸出血、腫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性傳染藥、寄生蟲等。此處指的是由於痔瘡破損、肛裂、肛竇炎、直腸結腸粘膜損
傷引起的便血。大便軟而成形或硬結,鮮血附著於糞便表面,有的先血後便,有的
先便後血,血色大多鮮紅,也有的黯紅混濁。血量多時淋漓不盡,大便後肛口疼痛
加重。
中醫認為便血是腸中積熱(夾溼),或者脾氣虛損,不能統攝血行所致。可用清腸
熱、止血和補氣攝血方法治療。
自療注意事項
(1)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大便以稀糊狀為佳。
(2)減少增加腹壓的姿態,如下蹲、屏氣。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勞累過度。
(3)忌食辛熱、油膩、粗糙、多渣的食品,忌菸酒、咖啡。
(4)多食具有清腸熱,滋潤營養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荸薺汁、蘆根汁、芹菜汁、胡蘿蔔、白蘿蔔(熟食)、苦瓜、茄子、黃瓜、菠菜、
金針菜、捲心菜、蛋黃、蘋果、無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5)要心情開朗,勿鬱怒動火。心境不寬,煩躁憂鬱會使腸粘膜收縮,血行不暢。
(6)減少房事,房事過頻會使腸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自治療法
1.成藥自療法
(1)雲南白藥,每次0.3克,每日2-3次。溫水吞服。
(2)脾約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溫水吞服。
(3)髒連丸,每次9克,每日2次,溫水吞服。
2.驗方自療法
(1)大黃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溫水吞服。
(2)茄子葉瓦上烘乾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湯吞服。
(3)旱蓮草60克,煎湯代茶。
(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風炭10
克、大黃炭10克、黃柏10克,每日1劑,分2次,煎服。用於腸中積熱夾溼、
血色紅而混濁、口苦、舌苔黃厚、大便不暢者。
(5)灶心土30克、黨參10克、焦白朮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炒芪12克、阿膠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貼,分2次煎服。用於脾氣虛
弱、面色蒼白、疲倦無力者。
3.飲食自療法。
(1)豬大腸250克、鮮槐花15克,煮食喝湯。
(2)每日食數只柿餅。
(3)白木耳10克、紅棗15克,小火燉爛服。
(4)金針菜30克,紅糖適量,煎湯服。
(5)生薑、艾葉各15克。艾葉同生姜煎濃汁,每服1杯。艾葉溫經止血,生薑
祛寒,用於治療虛寒性出血,主治糞後下血。
(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曬乾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腸痔下血。
4.外治自療法
(1)燻洗。阿膠加醋浸沒軟化後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開,
加熱燒開後先燻後洗肛門,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於肛裂、痔瘡出血者。
(2)塗藥。清涼油拌珠黃散2支,塗肛門內外。
(3)野艾(蒿子葉)搗爛如泥敷肛門口。
(4)雞蛋黃油塗肛口。(適合肛口粘膜乾燥破裂者。)
雞蛋黃油製法;取熟蛋黃數只,放非鐵器餐具內小火翻炒,待油滲出過濾即得。
5.其他自療法
(1)揉腹。每日早晚(醒後睡前)兩次揉摩腹部,逆順時針各100次。
(2)提肛。每日2-3次作縮肛動作,每次30-50次。
避免誤診
過去無肛腸疾病突然出現便血,或者少量黯紅混濁便血時有出現,經久不愈;或者
便血中帶有壞死腐敗組織、濃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應赴醫院檢查。
由於怕大便引發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會造成大便秘結,熱毒內生,加重便血癥
狀。
未婚女青年月經期必須注意休息,必須重視陰部清潔衛生,否則容易導致肛門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消化道出血經腸道排出後,糞便帶血或全血便,顏色可以是鮮紅色、暗紅色和柏油樣。血便的顏色取決於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時間。下消化道(小腸、結腸、直腸、肛門)出血,大便常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腸)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樣。
(一) 病因
便血一般分為鮮血便、柏油樣便和隱血便,現將常見病因分述如下。
1 鮮血便:一般來自迴腸下端、結腸、直腸、肛門,大便顏色鮮紅或暗紅,可混有粘液和膿血。常見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瘡便血在排便時噴射狀流出或便後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門疼痛較劇。直腸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時糞便變細呈條狀或有壓跡。痢疾便血呈膿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2 柏油樣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嘔出,血液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與腸內的硫化物結合成硫化亞鐵,硫化亞鐵使大便發黑而發亮,像柏油一樣。出現柏油樣便,表明出血量已經達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藥物可以使大便發黑,用大便隱血試驗可以鑑別。
3 隱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顏色改變,僅在化驗時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者,稱為隱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發生隱血便,常見胃潰瘍、胃癌。
(二) 救護措施
救護措施與嘔血基本相同。安靜臥床,減少活動,觀察出血量,適當使用止血藥,發生暈厥、休克及時送醫院急救。
如何掛號就診
1.肛腸外科:便後有鮮紅色血,或排鮮紅色血便,一般不伴劇烈腹痛的病人,應掛肛腸外科。
2.普通外科:便鮮血,伴劇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應掛普通外科。
3.腸道門診:急性起病,排膿血樣便的病人,應掛腸道門診。
4.消化內科:排黑便、暗紅色血便,或有慢性結腸炎史,經常排鮮紅色血便的病人,應掛消化內科。
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傾向者,應掛血液科進一步檢查。
6.腎內科:原有腎炎史,又出現血便者,應掛腎內科。
7.傳染科:便血出現在發熱之後,並有疫區生活史的病人,應掛傳染科。
血液從肛門排出稱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時滴血、噴血或大便帶血。一般來說,肉眼可見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別是結腸與直腸)出血。出血部位離肛門越接近顏色越鮮紅。
人們一般認為,便血都是痔瘡所致,這是不正確的。痔,特別是一、二期內痔多以便血為主要症狀。便血一般發生於排便時,便時及便後滴血或有噴射狀出血,血與糞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為數毫升至數十毫升。反覆出血可導致嚴重貧血。痔的診斷比較容易,但必須指出,臨床上常將具有便血癥狀的肛管直腸疾病,如直腸腺瘤、直腸癌誤診為內痔。因此確定痔的診斷時,必須排除其他疾病。對便血病人進行指檢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狀結腸檢查鏡進行常規檢查是一種方便、經濟、安全、準確的檢查方法。
肛瘻常有膿性分泌物流出,較少為血性。因疾病反覆發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術治療較為可靠。
直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其主要臨床表現是:
1.便血。
2.膿血便和粘液血便。
3.大便習慣改變,包括便秘、腹瀉或二者交替、排便不盡等。
4.大便形狀改變。
5.腹痛、腹部不適、腹部腫塊等。
對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狀結腸檢查鏡進行常規檢查可以及早發現直腸及低位乙狀結腸癌,必要時行全大腸鏡檢查。對大腸癌必須提倡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癌前病變:
1.腺瘤:腺瘤屬癌前病變已得到公認,常見症狀有便血、大便習慣改變、瘤體脫出肛門外、腹痛等。應使用一次性乙狀結腸檢查鏡早期診斷,儘早手術切除。
2.慢性潰瘍性結腸炎:主要症狀是便血、排便次數增多、腹痛。
其他:
1.全身病變:如血液系統疾病。
2.肛門損傷等。
總之,出現便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誤病情。(
便血:血從肛門而出,或
便血
病因症狀
便血又名“血便”、“下血”、“瀉血”,以血便或便後下鮮為特徵。多見於上消
化道潰瘍出血、胃腸息肉、小腸出血、腫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性傳染藥、寄生蟲等。此處指的是由於痔瘡破損、肛裂、肛竇炎、直腸結腸粘膜損
傷引起的便血。大便軟而成形或硬結,鮮血附著於糞便表面,有的先血後便,有的
先便後血,血色大多鮮紅,也有的黯紅混濁。血量多時淋漓不盡,大便後肛口疼痛
加重。
中醫認為便血是腸中積熱(夾溼),或者脾氣虛損,不能統攝血行所致。可用清腸
熱、止血和補氣攝血方法治療。
自療注意事項
(1)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大便以稀糊狀為佳。
(2)減少增加腹壓的姿態,如下蹲、屏氣。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勞累過度。
(3)忌食辛熱、油膩、粗糙、多渣的食品,忌菸酒、咖啡。
(4)多食具有清腸熱,滋潤營養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荸薺汁、蘆根汁、芹菜汁、胡蘿蔔、白蘿蔔(熟食)、苦瓜、茄子、黃瓜、菠菜、
金針菜、捲心菜、蛋黃、蘋果、無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5)要心情開朗,勿鬱怒動火。心境不寬,煩躁憂鬱會使腸粘膜收縮,血行不暢。
(6)減少房事,房事過頻會使腸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自治療法
1.成藥自療法
(1)雲南白藥,每次0.3克,每日2-3次。溫水吞服。
(2)脾約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溫水吞服。
(3)髒連丸,每次9克,每日2次,溫水吞服。
2.驗方自療法
(1)大黃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溫水吞服。
(2)茄子葉瓦上烘乾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湯吞服。
(3)旱蓮草60克,煎湯代茶。
(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風炭10
克、大黃炭10克、黃柏10克,每日1劑,分2次,煎服。用於腸中積熱夾溼、
血色紅而混濁、口苦、舌苔黃厚、大便不暢者。
(5)灶心土30克、黨參10克、焦白朮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炒芪12克、阿膠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貼,分2次煎服。用於脾氣虛
弱、面色蒼白、疲倦無力者。
3.飲食自療法。
(1)豬大腸250克、鮮槐花15克,煮食喝湯。
(2)每日食數只柿餅。
(3)白木耳10克、紅棗15克,小火燉爛服。
(4)金針菜30克,紅糖適量,煎湯服。
(5)生薑、艾葉各15克。艾葉同生姜煎濃汁,每服1杯。艾葉溫經止血,生薑
祛寒,用於治療虛寒性出血,主治糞後下血。
(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曬乾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腸痔下血。
4.外治自療法
(1)燻洗。阿膠加醋浸沒軟化後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開,
加熱燒開後先燻後洗肛門,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於肛裂、痔瘡出血者。
(2)塗藥。清涼油拌珠黃散2支,塗肛門內外。
(3)野艾(蒿子葉)搗爛如泥敷肛門口。
(4)雞蛋黃油塗肛口。(適合肛口粘膜乾燥破裂者。)
雞蛋黃油製法;取熟蛋黃數只,放非鐵器餐具內小火翻炒,待油滲出過濾即得。
5.其他自療法
(1)揉腹。每日早晚(醒後睡前)兩次揉摩腹部,逆順時針各100次。
(2)提肛。每日2-3次作縮肛動作,每次30-50次。
避免誤診
過去無肛腸疾病突然出現便血,或者少量黯紅混濁便血時有出現,經久不愈;或者
便血中帶有壞死腐敗組織、濃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應赴醫院檢查。
由於怕大便引發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會造成大便秘結,熱毒內生,加重便血癥
狀。
未婚女青年月經期必須注意休息,必須重視陰部清潔衛生,否則容易導致肛門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便血
消化道出血經腸道排出後,糞便帶血或全血便,顏色可以是鮮紅色、暗紅色和柏油樣。血便的顏色取決於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時間。下消化道(小腸、結腸、直腸、肛門)出血,大便常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腸)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樣。
(一) 病因
便血一般分為鮮血便、柏油樣便和隱血便,現將常見病因分述如下。
1 鮮血便:一般來自迴腸下端、結腸、直腸、肛門,大便顏色鮮紅或暗紅,可混有粘液和膿血。常見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瘡便血在排便時噴射狀流出或便後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門疼痛較劇。直腸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時糞便變細呈條狀或有壓跡。痢疾便血呈膿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2 柏油樣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嘔出,血液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與腸內的硫化物結合成硫化亞鐵,硫化亞鐵使大便發黑而發亮,像柏油一樣。出現柏油樣便,表明出血量已經達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藥物可以使大便發黑,用大便隱血試驗可以鑑別。
3 隱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顏色改變,僅在化驗時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者,稱為隱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發生隱血便,常見胃潰瘍、胃癌。
(二) 救護措施
救護措施與嘔血基本相同。安靜臥床,減少活動,觀察出血量,適當使用止血藥,發生暈厥、休克及時送醫院急救。
如何掛號就診
1.肛腸外科:便後有鮮紅色血,或排鮮紅色血便,一般不伴劇烈腹痛的病人,應掛肛腸外科。
2.普通外科:便鮮血,伴劇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應掛普通外科。
3.腸道門診:急性起病,排膿血樣便的病人,應掛腸道門診。
4.消化內科:排黑便、暗紅色血便,或有慢性結腸炎史,經常排鮮紅色血便的病人,應掛消化內科。
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傾向者,應掛血液科進一步檢查。
6.腎內科:原有腎炎史,又出現血便者,應掛腎內科。
7.傳染科:便血出現在發熱之後,並有疫區生活史的病人,應掛傳染科。
血液從肛門排出稱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時滴血、噴血或大便帶血。一般來說,肉眼可見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別是結腸與直腸)出血。出血部位離肛門越接近顏色越鮮紅。
人們一般認為,便血都是痔瘡所致,這是不正確的。痔,特別是一、二期內痔多以便血為主要症狀。便血一般發生於排便時,便時及便後滴血或有噴射狀出血,血與糞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為數毫升至數十毫升。反覆出血可導致嚴重貧血。痔的診斷比較容易,但必須指出,臨床上常將具有便血癥狀的肛管直腸疾病,如直腸腺瘤、直腸癌誤診為內痔。因此確定痔的診斷時,必須排除其他疾病。對便血病人進行指檢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狀結腸檢查鏡進行常規檢查是一種方便、經濟、安全、準確的檢查方法。
肛瘻常有膿性分泌物流出,較少為血性。因疾病反覆發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術治療較為可靠。
直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其主要臨床表現是:
1.便血。
2.膿血便和粘液血便。
3.大便習慣改變,包括便秘、腹瀉或二者交替、排便不盡等。
4.大便形狀改變。
5.腹痛、腹部不適、腹部腫塊等。
對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狀結腸檢查鏡進行常規檢查可以及早發現直腸及低位乙狀結腸癌,必要時行全大腸鏡檢查。對大腸癌必須提倡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癌前病變:
1.腺瘤:腺瘤屬癌前病變已得到公認,常見症狀有便血、大便習慣改變、瘤體脫出肛門外、腹痛等。應使用一次性乙狀結腸檢查鏡早期診斷,儘早手術切除。
2.慢性潰瘍性結腸炎:主要症狀是便血、排便次數增多、腹痛。
其他:
1.全身病變:如血液系統疾病。
2.肛門損傷等。
總之,出現便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誤病情。(
便血:血從肛門而出,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