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橘子皮夕夕

    樓上是典型的忽略環境和大體,用個例誤導整體。漢昭帝確實受到漢武帝的寵愛。但是對他的寵愛,史書並沒有提出是因為他聰慧。漢武帝有六個兒子,嫡長子劉據因為巫蠱冤屈自殺:次子劉閎因為母親王夫人受到漢武帝格外的寵愛【尤愛之】,封地也是最好的齊國,但是年紀很小就死去了:劉旦劉胥,母親李姬不受寵,以憂死,他們倆的封地還是很差的,可見他們並不受寵愛:劉髆,李夫人的兒子,以少子受到漢武帝寵愛。封地昌邑也不錯。不過不如齊王。而巫蠱之禍發生之後,嫡長子劉據已經自殺。劉閎已經死去。劉髆提前在漢武帝之前一年死去。所以最後只剩下兩個不受寵的兒子劉旦劉胥,和晚來的少子劉弗陵。所以劉弗陵能夠在最後的幾天被選為太子在那個環境下不難理解。下面論述一下漢昭帝的天資和政績。漢昭帝他實際上一輩子也沒有得到親政。史書寫霍光在他21歲的時候也沒有歸政。按照古代的禮儀,輔政到18歲,天子即冠之後就必須歸政,而霍光沒有。可見他這一生也沒有掌權過。實際上還是個傀儡。他的一生之中只有一天是例外,就是在上官桀勾結燕王謀反,準備誣陷霍光的時候,因為權力鬥爭的空前激烈產生一個短暫的權利真空。他在這次鬥爭中得到了唯一一次做政治決定的機會。他的選擇是對的。不少人看到這裡拍案說這個小皇帝英明無比。不過且慢,這是一道二選一的題,在此前燕王已經造謠昭帝非武帝子。簡直謀反之心昭然若揭。做出這個正確決定恐怕不算什麼難題。不過他應對還是冷靜得體的。這點加分。不過從此以後他的權利,更加的受到了沒有制衡的霍光全面的掌控。直到他成年理應得到親政權之後。他這一生都在做霍光的傀儡,幾乎沒有對國家政策有過什麼實際上的政治影響,因為他從未掌過權,親過政。所以判斷他的政治天賦是很難說的。只能說他有明君的潛質,但是說他如果繼續當皇帝肯定能勝過漢武帝這樣的雄主也太武斷了。漢昭帝的政治才華被現代的言情小說《雲中歌》和一些現代學者劃分時期所創立的名詞昭宣中興所誤導,以為他是雄才大略的,開創中興的英主。實際上是一種很大的錯誤。【史書上只有孝宣中興】古代人對他的評價其實很客觀,就是他有成王不疑周公之明。也總是拿他和周成王作比。而霍光則被比喻為周公。他是一個被輔佐的,沒有親政的顯露過一次識人之明的君主。但是因為代行他權利的霍光英明的緣故,他在位時期,漢朝的社會治安得到持續的發展。所以他被列為明君。以上。---------------------------------------------------------------------------------樓上 的回覆我看了下。感覺您學識非常淵博。但是我還是難以改變我的看法。逐個回答。1 首先是昭帝的得寵問題。史書中漢武帝的三位得到特殊眷顧的皇子,戾太子劉據,齊王劉閎,昌邑王劉髆都已經死亡的情況下。只剩下兩位成年的無寵李姬生下的兩位屢次犯錯的皇子劉胥和劉旦。還有一位年幼壯大多知的少子劉弗。你學歷史肯定也知道古人對少子都是格外的偏愛。之前劉髆就是因為這點得寵。那麼劉弗成為漢武帝最後的寄託也不難理解。在三位有寵的皇子已逝的情況下。漢武帝對他奇愛之,把他選為繼承人很難理解麼?在和屢犯錯誤的本身沒有寵愛的劉旦劉胥的對比下勝出,是非常值得誇耀的事情麼?還有一個細節,就是漢武帝立劉弗為太子非常倉促,在他死的前三天才把他立為太子。而在他死前幾個月在甘泉宮會見宗室諸王都沒提到立太子這回事。可想而知,劉弗即位後,劉旦為什麼會質疑昭帝的合法性了。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就是後元二年,大概離他死前一個月不到。發生了一件天子氣事件。武帝本來想把長安獄所有人都殺掉。但是卻因為得知皇曾孫在內的訊息。說了一句意味很特別的話:“天使之也。”然後赦天下。皇曾孫得以被送到祖母家。之後漢武帝遺詔讓劉詢歸掖庭養視,署籍宗正。劉詢得以得到宗室的身份,生活也有了保障。這個事件裡注意一個問題。漢武帝得知劉詢在長安獄中所以決定赦天下,不顧這個“天子氣”可能對皇位產生威脅了。那麼將來即位的劉弗情何以堪?假如劉弗不是在正常死亡的情況下被另一個天子取代,更可能發生什麼呢?2 關於《鹽鐵論》,= =據我看到的各種論文。好像都提到鹽鐵會議是霍光倡導的。就算鹽鐵會議桑弘羊言論佔很大的比重,那證明得了什麼?桑弘羊也是武帝委命的輔政大臣之一。是昭帝下詔就代表是他自己的想法?當時上官桀這樣的勢力未被掃除。霍光的權利受到周圍權臣的一定製衡也是可以理解的。3 關於大將軍忠臣。和霍光後來維護昭帝的行為。我認為沒必要刻意解讀為昭帝英明的選擇和霍光互相利用,做傳聲筒什麼的。昭帝對自己皇權有危機感是很正常的。因為他被立的時間很倉促。他本身非嫡非長。所以他的兄弟會不服氣燕王才會散步他非武帝子的謠言。他剛即位沒幾天,就發生假冒衛太子的事件,引起長安的轟動,如果不是雋不疑果斷的行為,可能會釀起很重大的事件。之後又有隨之而來的莫名其妙的人請他禪讓。眭弘乘上蟲食文:“公孫病已立。”【順便吐槽一下,這個公孫病已哪裡說得是霍光,而是一個姓公孫的人。而且奇葩的是沒有人想到公室內的宣帝身上去。= =】。這些昭帝朝發生的詭異現象,可以想見很多人在對昭帝的統治產生了動搖的思想。所以昭帝缺乏安全感也不是不可以理解。這些底下的暗流難道沒有宦官提醒過他麼?而且遇到這種不知所謂的人要求皇帝禪讓的情況,不論情況如何,都是要殺的吧。再理所當然不過的政治行為,有這麼需要特別解讀麼?4 霍光的不學無術以及昭帝的學術。我們整體來看。史書中霍光的不學無術的記載,首先肯定了霍光的功績和才幹【雖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後才是【然光不學亡術,暗於大理,陰妻邪謀,立女為後,湛溺淫溢之慾,以增顛覆之禍.】這段話顯然是特指霍光不懂為臣之道,縱容妻子謀害許平君皇后,還一直擅權,導致被滅族的禍患。是特指發生在宣帝朝的這一個事件的。是他作為臣子逾越底線,而非他的學術【理論】上存在什麼問題。至於昭帝幼年受業的學術。史書寫了他的兩次從師學習的經歷:【韋賢:自孟至賢五世。賢為人質樸少欲,篤志於學,兼能《禮》、《尚書》,以《詩》教授,號稱鄒魯大儒。徵為博士,給事中,進授昭帝《詩》,稍遷光祿大夫、詹事,至大鴻臚。】韋賢是通《禮》《尚書》《詩》的博學高才,最後只給昭帝講了《詩》【蔡義:上召見義,說《詩》,甚說之,擢為光祿大夫給事中,進授昭帝。】蔡義覲見昭帝之後,又給昭帝講了遍《詩》然後並沒有他從師,學通了什麼的記載。他比起他的哥哥劉據【詔太子受《公羊春秋》,由是《公羊》大興。太子既通,復私問《穀梁》而善之。】在即冠前學完《公羊》《穀梁》並且產生對《穀梁》的學術偏好。他的另一個哥哥劉旦【為人辯略,博學經書、雜說,好星曆、數術、倡優、射獵之事,招致遊士。】多才多藝。他的繼任者劉詢【至今年十八,師受《詩》、《論語》、《孝經》】後來宣帝還找過樑丘賀說過《易》,產生對《穀梁》,還有刑名律法的學術偏好。和這些人對比起來,只通了一個古代基礎學科《詩》的劉弗來講,他的多知也是被誇大其詞了。5 昭帝的個人能力歷史評價至昭帝【時】,流民稍還,田野益闢,頗有蓄積。【到了昭帝的時候】孝昭幼衝,【霍光秉政】,承奢侈師旅之後,海內虛耗,【光】因循守職,無所改作。至於始元、元鳳之間,匈奴鄉化,百姓益富,舉賢良文學,問民所疾苦,於是罷酒榷而議鹽鐵矣。【做事的是誰?】孝昭幼衝,冢宰惟忠。燕、蓋譸張,實睿實聰,罪人斯得,邦家和同。【好吧,這段算。】人君之德,莫大於至明,明以照奸,則百邪不能蔽矣。漢昭帝是也。【這段完整的話我看過,應該是特指昭帝在燕王上官桀謀反一事的識人之明。還特別以偏概全。拿漢文帝漢高祖的一個例子說漢文帝漢高祖沒有識人之明。】漢昭帝年十四,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書之詐,誅桑弘羊、上官桀,後世稱其明。【這個也算】聖文周達,漢昭帝是也。【這個算】總體來說,古人對他個人能力的評價側重於那一天的識人之明。但是他的功績和霍光的功績古人還是拎得清。或者是稱讚他這個時代的成果。他這個時代是好的,是向上發展的。一起概括在了他的身上。ps:還有一個昭帝是霍光傀儡的重要證據。【光欲皇后擅寵有子,帝時體不安,左右及醫皆阿意,言宜禁內,雖宮人使令皆為窮褲,多其帶,後宮莫有進者】有皇帝連x生活都被管控到這個地步的麼?漢獻帝也拍馬難及。還有霍光為什麼不提出給昭帝歸政呢?哪怕像和漢宣那樣來個形式也好啊。看到昭帝我真的感覺他真的是最幸運的明君了,一輩子做一次決定,就可以輕鬆成為明君了。劉阿斗和漢獻帝如果早點死,不知是否能得到明君的評價。再ps,還有一個重要的證據。霍光是【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尚書是做什麼工作的?就是幫皇帝起草文書的。那麼昭帝的詔書都是誰下的可想而知。霍光簡直就是沒有名義的“皇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歌手2019》要是被聲入人心男團獲得歌王會不會很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