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562339713923

    福州線面生產,始於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悠久歷史。福州線面截面為圓形,細度為0.7毫米,長度為190釐米左右。原料以精粉或專有面粉,輔以鹽、薯粉、生油、雞蛋等。每100公斤麵粉可製作線面120公斤左右。品種有:銀絲線面、雞蛋線面、龍鬚線面和線尾面。 原料配方 麵粉50公斤 水22.5~25公斤 鹽3.5~4公斤 油、薯粉適量 製作方法 1.和麵:將麵粉、水、鹽(鹽、水量要考慮當天天氣溫度進行適量變動)放在和麵機裡攪拌。 2.油條:取出攪拌過的麵糰揉成圓團形,放在大陶盆內發酵二三十分鐘,然後在大板上劃成長條,用手沾油,將麵糰揉成直徑2~2.5釐米的麵條,再放在大陶盆裡發酵20~30分鐘。 3.粉條:將油條再用手揉搓,要邊搓,邊撒薯粉,搓至直徑5~7毫米,再發酵一些時間。 4.串面:將粉條繞在兩條33釐米長的竹筷上,叫面筷,每筷55~60條,串好後,放在發酵櫃裡。要平掛,使之垂長,在面櫃靜放2小時後進行拉麵。 5.拉麵:將兩根面筷,一根固定在特製的面架上。用手拉另一端。經過反覆拉長,長度一般要達190釐米左右,細度要達0.67毫米,曬乾後成品含水分13%。 近年來國內外爭相仿製,以機械代替手工,但其味平淡,沒有手工線面那樣煮時不糊,柔韌潤滑、嚼不粘齒、味中有味的特點。但為社會化生產,有必要進一步探討線面製作的發酵過程的化學性質和線面表皮形成的物理性質,以便以機制線面代替手工線面。 福州線面特點是一煮就熟,久煮不糊,筷剪就斷,攪也不亂,柔韌滑潤,嚼不粘齒。線面的煮食方便簡單,將線面投入開水鍋中,待線面浮起後撈起,放入燉好的羊肉或雞肉、上排等高湯中就好了。線面還有其他煮法。如“炒酒蛋”,泡麵的湯是炒雞蛋時加些老酒,香氣撲鼻。生病吃素湯線面,容易消化。閩南是把細長的線面弄成短短的碎面,煮入肉湯中,成為“面線糊”。莆田的線面煮好後,還放些紫菜和油炸花生等,稱“媽祖面”。一些酒樓裡把線面油炸後,煮成炒線面,也別有風味。 鼓樓和前嶼的線面都比較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掀起反秦風暴的陳勝吳廣,是底層百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