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魚
石斑魚的常見種類
1、點帶石斑魚:點帶石斑魚吻短鈍,基底無黑斑,體側有5條不明顯橫帶,體側及各鰭上分散著斑點,為熱帶中、下層魚類,喜棲息於岩礁底質海區,性兇猛,肉食為主,喜食魚、蝦、蟹,飢餓時自相殘殺,可生活在鹽度11~41‰水域,最適水溫22~28℃,18℃以下食慾減退,15℃以下魚體失去平衡,可進行網箱養殖,分佈於中國東海、南海等海域。
2、赤點石斑魚:赤點石斑魚背鰭基底具一黑斑,體棕褐色,頭、體、奇鰭有許多橙黃色斑,暖溫性中、下層魚類,成魚攝食魚、蝦、蟹,雌雄同體,雌性先成熟,體長231~295毫米時,從雌性轉變為雄性,大部分6齡魚體長340~400毫米,絕對生殖力為10萬~25萬粒,產卵期為5~9月,盛期為5~6月,肉鮮美,可供出口,現已進行人工繁殖,是網箱及淺海養殖物件,分佈於中國臺灣,東海、南海,以及印度和日本。
3、青石斑魚:青石斑魚體下部具若干橙紅色斑點,僅尾鰭具斑點,暖水性中、下層魚類,仔稚魚攝食浮游生物,成魚攝食魚、蝦、蟹,雌、雄同體,雌魚先性成熟,體長250~400毫米時性逆轉,雄魚6齡全部性成熟,絕對生殖力為8萬~25萬粒,產卵期為5月下旬至7月,肉味鮮美,活魚大量銷往香港及澳門,為中國及東南亞淺海養殖物件,可以用網箱養殖,分佈於中國臺灣,東海、南海,以及日本。
4、斜帶石斑魚:斜帶石斑魚身體延長,在頭和身體的背部呈棕褐色,腹部底紋呈白色,無數橙褐色或是紅褐色的小點分佈於頭、身體和鰭條的中部,身體上有5大不規則的、間斷的、向腹部分叉的黑斑,第一個黑斑在前背鰭棘的下方,最後的黑斑在尾柄上,2個黑斑在中鰓蓋,而另外的1~2個在次鰓蓋和中鰓蓋的邊接,當暴露於空氣中時橙色的點變為褐色,而在防腐劑中則變得模糊。
石斑魚的營養價值
1、石斑魚蛋白質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體代謝所必須的氨基酸外,還富含多種無機鹽和鐵、鈣、磷以及各種維生素。
2、石斑魚皮膠質的營養成分,對增強上皮組織的完整生長和促進膠原細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稱為美容護膚之魚。尤其適合婦女產後食用。
3、石斑魚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D、鈣、磷、鉀等營養成分,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被港澳地區推為中國四名魚之一。
4、中醫認為石斑魚味甘,性平,無毒,除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外,還具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具有活血通絡等功效。
石斑魚的池塘養殖
1、養殖條件:池塘可在墾區內的低、中潮區挖地建池或利用原有的對蝦養殖池修建而成,條件要求如下。
①底質以沙質、半沙質為好,硬泥底也可以。
②周圍海區水質無汙染,透明度高。
2、清塘及人工魚礁投放:魚池經曝曬、清淤後,在池底鋪設一些亂石或投放些有穿空的廢舊輪胎,瓦水筒等,以適應石斑魚喜鑽洞的習性。
3、魚種放養:養殖的魚種要求活力強,無病,體色偏黑色,並進行大小分養,放養密度必須因地制宜,一般魚種規格100克/尾左右,每平方米可放養0.5尾左右。
4、飼養管理
①餌料投餵:餌料以新鮮小雜魚為主,最好為活餌,並依魚種規格,切成大小適宜的塊狀投餵。投餵時,採取定量投餵,一般前期佔魚體重的10-15%,後期為5-10%,投餌時間以早上5-6時和晚上7-8時為佳,為了節約成本,可以在養殖石斑魚的魚池中投入白蝦自繁自養或羅非魚夏花魚種混養,石斑魚的殘餌和糞便作為白蝦和羅非魚的餌料,而白蝦和羅非魚是石斑魚的優質餌料,使魚塘生態取得平衡。
②日常管理:石斑魚對水環境條件的變化很敏感,日常管理要注意,養殖時要求水溫在14-30℃,鹽度12-35%,PH值7.8-8.4,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並要求日變化幅度不能過大,日換水量一般要求1/3-1/4,在養殖過程中,如果水的交換條件差,放養密度又過大,就容易發生缺氧浮頭,要及時採取機械抽水或增氧機增氧。另外,要經常巡塘,注意安全生產。
石斑魚的網箱養殖
1、養殖季節:石斑魚的生長期在浙江海區一般為5-11月,從50-100克體重的魚種養到400-600克商品魚需要14-16個月時間,一般採用二種養殖週期安排生產,一種是從第一年5-7月份收購的100克左右魚種養到入冬前體重達到150-200克,經越冬養到第二年冬前上市,另一種是4-5月份投放體重200克的大規格魚種,當年在入冬前可養到400-600克商品魚出售。
2、養殖密度:網箱養殖石斑魚的放養密度,根據多年的生產實踐和試驗結果,認為規格為3×3×3米網箱其年放養密度為10千克/平方米為宜,這一放養密度可達到較高的成活率,總增重率和淨產率都高,而且餌料係數低。
3、投餌技術:魚種經運輸,分養入箱後需7-10天的時間適應環境條件,才能開始攝食。在正式投食前應進行馴食,其餌料主要為下雜魚,餌料係數一般為7-8:1,採用配合餌料時需注意幾個問題。
①石斑魚對攝食餌料的習慣性較強,以投餵下雜魚到改喂人工配合餌料有一個較大的適應和過渡過程。
②配合餌料的配方要合理,其蛋白質含量不宜低於40%。
④需製成軟顆粒,其大小應與石斑魚的口徑一致。
⑤石斑魚性多疑,對餌料選擇性強,因此,投餌技術對石斑魚攝食影響很大,投餌時間為上午8-11時,投餵量約佔魚體重的5-10%,投餵方式應慢投,待魚吃完再投,一般不食沉入網箱底部的餌料。
4、越冬管理:每年12月份至翌年4月份水溫下降至15℃以下,石斑魚基本不攝食不遊動,進入越冬階段。
①越冬海區選擇:選擇流速緩,風浪小,最低水溫在8℃以上的海區,為減輕潮流、風浪對越冬魚的影響,在越冬網箱的四周應設定一些空網箱來減緩水流和風浪對越冬網箱的衝擊,同時在網箱中設定一定數量的越冬器材,倒掛麻袋或附設硬質塑膠籠和管子。
②魚種放養密度:一般放養規格200克/尾的魚種,密度為350-400尾/箱。越冬期投食應選擇在風和日暖天氣,投餵量少一些,但餌料質量要好一些,儘量投餵活餌料。
石斑魚的做法大全
1、清蒸石斑魚
【材料】石斑魚(鱠魚),黃洋蔥,姜,料酒,白酒,生抽蒸魚豉油,鹽。
【做法】①石斑魚去內臟去鰓去鱗,剪去魚鰭和魚尾,清洗乾淨,魚身劃2-3刀,放姜和料酒醃漬20分鐘左右。②黃洋蔥切去兩頭去外皮洗淨切絲。③蒸鍋加水燒開,隔水放入石斑魚上蓋蒸5分鐘左右,把蒸出的湯水倒掉,放適量鹽,少許白酒,生抽,蒸魚豉油,撒上洋蔥絲,中火續蒸8分鐘左右,澆上熱油即可。
2、紅燒石斑魚
【材料】石斑魚600克,食鹽適量,醬油適量,醋適量,蔥適量,姜適量,花椒適量,料酒適量,調和油適量。
【做法】①將石斑魚洗淨,加入鹽、料酒、薑絲、花椒醃製一小時左右,蔥薑蒜切絲待用。②鍋內放適量油,燒至九成熱滑入石斑魚。③文火煎燒。④兩面煎燒至微黃色。⑤放入乾花椒、乾紅辣椒、蔥薑蒜、糖、香醋、生抽醬油、胡椒粉。⑥燒煮一會入味,再加入清水中火燜燒待收湯時放少許鹽。⑦裝盤,撒上青紅椒絲即可。
3、香炸石斑魚塊
【材料】淨斑魚300克,精鹽1.5克,芝麻油5克,幹澱粉40克,淨雞蛋40克,麵包糠300克,烹調油1500克(實耗油100克)。
【做法】①常規宰殺石斑魚,去鱗,去腮,剖腹去內臟,去頭尾,改兩片,剁成長5釐米、寬3釐米的長方塊。②用精鹽、麻油醃過,將雞蛋打散加澱粉,攪打成蛋糊,均勻的裹在魚塊上。③每塊上拍麵包糠渣。④旺火燒熱炒鍋,加烹調油,燒至五成熱(約125℃)時,放入魚塊,用中火炸浸至金黃色。
4、茄汁石斑魚
【材料】石斑魚600克、油適量、鹽適量、大蒜2克、姜2克、香蔥5克、番茄醬20克、味級鮮2克、料酒2克、辣皮子2克。
【做法】①石斑魚收拾乾淨,把魚身切花刀,用鹽醃製一會。②大蒜切片,薑切片,香蔥香蔥辣皮子洗淨切末。③熱鍋涼油加姜石斑魚,煎到一面發硬發黃,翻面繼續煎到兩面金黃色撈起。④鍋裡留底油,加辣皮子薑片和香蔥大蒜片炒出香味,倒入蕃茄醬翻炒一下。⑤加入適量水和魚。⑥加少許料酒,味級鮮鹽和糖調味。⑦小火煮10分鐘左右至魚入味,再轉大火收汁出鍋,裝盤撒上香菜末即可。
【技巧】魚煎的一面發硬才能翻面,這樣魚不碎。
石斑魚
石斑魚的常見種類
1、點帶石斑魚:點帶石斑魚吻短鈍,基底無黑斑,體側有5條不明顯橫帶,體側及各鰭上分散著斑點,為熱帶中、下層魚類,喜棲息於岩礁底質海區,性兇猛,肉食為主,喜食魚、蝦、蟹,飢餓時自相殘殺,可生活在鹽度11~41‰水域,最適水溫22~28℃,18℃以下食慾減退,15℃以下魚體失去平衡,可進行網箱養殖,分佈於中國東海、南海等海域。
2、赤點石斑魚:赤點石斑魚背鰭基底具一黑斑,體棕褐色,頭、體、奇鰭有許多橙黃色斑,暖溫性中、下層魚類,成魚攝食魚、蝦、蟹,雌雄同體,雌性先成熟,體長231~295毫米時,從雌性轉變為雄性,大部分6齡魚體長340~400毫米,絕對生殖力為10萬~25萬粒,產卵期為5~9月,盛期為5~6月,肉鮮美,可供出口,現已進行人工繁殖,是網箱及淺海養殖物件,分佈於中國臺灣,東海、南海,以及印度和日本。
3、青石斑魚:青石斑魚體下部具若干橙紅色斑點,僅尾鰭具斑點,暖水性中、下層魚類,仔稚魚攝食浮游生物,成魚攝食魚、蝦、蟹,雌、雄同體,雌魚先性成熟,體長250~400毫米時性逆轉,雄魚6齡全部性成熟,絕對生殖力為8萬~25萬粒,產卵期為5月下旬至7月,肉味鮮美,活魚大量銷往香港及澳門,為中國及東南亞淺海養殖物件,可以用網箱養殖,分佈於中國臺灣,東海、南海,以及日本。
4、斜帶石斑魚:斜帶石斑魚身體延長,在頭和身體的背部呈棕褐色,腹部底紋呈白色,無數橙褐色或是紅褐色的小點分佈於頭、身體和鰭條的中部,身體上有5大不規則的、間斷的、向腹部分叉的黑斑,第一個黑斑在前背鰭棘的下方,最後的黑斑在尾柄上,2個黑斑在中鰓蓋,而另外的1~2個在次鰓蓋和中鰓蓋的邊接,當暴露於空氣中時橙色的點變為褐色,而在防腐劑中則變得模糊。
石斑魚的營養價值
1、石斑魚蛋白質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體代謝所必須的氨基酸外,還富含多種無機鹽和鐵、鈣、磷以及各種維生素。
2、石斑魚皮膠質的營養成分,對增強上皮組織的完整生長和促進膠原細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稱為美容護膚之魚。尤其適合婦女產後食用。
3、石斑魚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D、鈣、磷、鉀等營養成分,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被港澳地區推為中國四名魚之一。
4、中醫認為石斑魚味甘,性平,無毒,除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外,還具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具有活血通絡等功效。
石斑魚的池塘養殖
1、養殖條件:池塘可在墾區內的低、中潮區挖地建池或利用原有的對蝦養殖池修建而成,條件要求如下。
①底質以沙質、半沙質為好,硬泥底也可以。
②周圍海區水質無汙染,透明度高。
2、清塘及人工魚礁投放:魚池經曝曬、清淤後,在池底鋪設一些亂石或投放些有穿空的廢舊輪胎,瓦水筒等,以適應石斑魚喜鑽洞的習性。
3、魚種放養:養殖的魚種要求活力強,無病,體色偏黑色,並進行大小分養,放養密度必須因地制宜,一般魚種規格100克/尾左右,每平方米可放養0.5尾左右。
4、飼養管理
①餌料投餵:餌料以新鮮小雜魚為主,最好為活餌,並依魚種規格,切成大小適宜的塊狀投餵。投餵時,採取定量投餵,一般前期佔魚體重的10-15%,後期為5-10%,投餌時間以早上5-6時和晚上7-8時為佳,為了節約成本,可以在養殖石斑魚的魚池中投入白蝦自繁自養或羅非魚夏花魚種混養,石斑魚的殘餌和糞便作為白蝦和羅非魚的餌料,而白蝦和羅非魚是石斑魚的優質餌料,使魚塘生態取得平衡。
②日常管理:石斑魚對水環境條件的變化很敏感,日常管理要注意,養殖時要求水溫在14-30℃,鹽度12-35%,PH值7.8-8.4,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並要求日變化幅度不能過大,日換水量一般要求1/3-1/4,在養殖過程中,如果水的交換條件差,放養密度又過大,就容易發生缺氧浮頭,要及時採取機械抽水或增氧機增氧。另外,要經常巡塘,注意安全生產。
石斑魚的網箱養殖
1、養殖季節:石斑魚的生長期在浙江海區一般為5-11月,從50-100克體重的魚種養到400-600克商品魚需要14-16個月時間,一般採用二種養殖週期安排生產,一種是從第一年5-7月份收購的100克左右魚種養到入冬前體重達到150-200克,經越冬養到第二年冬前上市,另一種是4-5月份投放體重200克的大規格魚種,當年在入冬前可養到400-600克商品魚出售。
2、養殖密度:網箱養殖石斑魚的放養密度,根據多年的生產實踐和試驗結果,認為規格為3×3×3米網箱其年放養密度為10千克/平方米為宜,這一放養密度可達到較高的成活率,總增重率和淨產率都高,而且餌料係數低。
3、投餌技術:魚種經運輸,分養入箱後需7-10天的時間適應環境條件,才能開始攝食。在正式投食前應進行馴食,其餌料主要為下雜魚,餌料係數一般為7-8:1,採用配合餌料時需注意幾個問題。
①石斑魚對攝食餌料的習慣性較強,以投餵下雜魚到改喂人工配合餌料有一個較大的適應和過渡過程。
②配合餌料的配方要合理,其蛋白質含量不宜低於40%。
④需製成軟顆粒,其大小應與石斑魚的口徑一致。
⑤石斑魚性多疑,對餌料選擇性強,因此,投餌技術對石斑魚攝食影響很大,投餌時間為上午8-11時,投餵量約佔魚體重的5-10%,投餵方式應慢投,待魚吃完再投,一般不食沉入網箱底部的餌料。
4、越冬管理:每年12月份至翌年4月份水溫下降至15℃以下,石斑魚基本不攝食不遊動,進入越冬階段。
①越冬海區選擇:選擇流速緩,風浪小,最低水溫在8℃以上的海區,為減輕潮流、風浪對越冬魚的影響,在越冬網箱的四周應設定一些空網箱來減緩水流和風浪對越冬網箱的衝擊,同時在網箱中設定一定數量的越冬器材,倒掛麻袋或附設硬質塑膠籠和管子。
②魚種放養密度:一般放養規格200克/尾的魚種,密度為350-400尾/箱。越冬期投食應選擇在風和日暖天氣,投餵量少一些,但餌料質量要好一些,儘量投餵活餌料。
石斑魚的做法大全
1、清蒸石斑魚
【材料】石斑魚(鱠魚),黃洋蔥,姜,料酒,白酒,生抽蒸魚豉油,鹽。
【做法】①石斑魚去內臟去鰓去鱗,剪去魚鰭和魚尾,清洗乾淨,魚身劃2-3刀,放姜和料酒醃漬20分鐘左右。②黃洋蔥切去兩頭去外皮洗淨切絲。③蒸鍋加水燒開,隔水放入石斑魚上蓋蒸5分鐘左右,把蒸出的湯水倒掉,放適量鹽,少許白酒,生抽,蒸魚豉油,撒上洋蔥絲,中火續蒸8分鐘左右,澆上熱油即可。
2、紅燒石斑魚
【材料】石斑魚600克,食鹽適量,醬油適量,醋適量,蔥適量,姜適量,花椒適量,料酒適量,調和油適量。
【做法】①將石斑魚洗淨,加入鹽、料酒、薑絲、花椒醃製一小時左右,蔥薑蒜切絲待用。②鍋內放適量油,燒至九成熱滑入石斑魚。③文火煎燒。④兩面煎燒至微黃色。⑤放入乾花椒、乾紅辣椒、蔥薑蒜、糖、香醋、生抽醬油、胡椒粉。⑥燒煮一會入味,再加入清水中火燜燒待收湯時放少許鹽。⑦裝盤,撒上青紅椒絲即可。
3、香炸石斑魚塊
【材料】淨斑魚300克,精鹽1.5克,芝麻油5克,幹澱粉40克,淨雞蛋40克,麵包糠300克,烹調油1500克(實耗油100克)。
【做法】①常規宰殺石斑魚,去鱗,去腮,剖腹去內臟,去頭尾,改兩片,剁成長5釐米、寬3釐米的長方塊。②用精鹽、麻油醃過,將雞蛋打散加澱粉,攪打成蛋糊,均勻的裹在魚塊上。③每塊上拍麵包糠渣。④旺火燒熱炒鍋,加烹調油,燒至五成熱(約125℃)時,放入魚塊,用中火炸浸至金黃色。
4、茄汁石斑魚
【材料】石斑魚600克、油適量、鹽適量、大蒜2克、姜2克、香蔥5克、番茄醬20克、味級鮮2克、料酒2克、辣皮子2克。
【做法】①石斑魚收拾乾淨,把魚身切花刀,用鹽醃製一會。②大蒜切片,薑切片,香蔥香蔥辣皮子洗淨切末。③熱鍋涼油加姜石斑魚,煎到一面發硬發黃,翻面繼續煎到兩面金黃色撈起。④鍋裡留底油,加辣皮子薑片和香蔥大蒜片炒出香味,倒入蕃茄醬翻炒一下。⑤加入適量水和魚。⑥加少許料酒,味級鮮鹽和糖調味。⑦小火煮10分鐘左右至魚入味,再轉大火收汁出鍋,裝盤撒上香菜末即可。
【技巧】魚煎的一面發硬才能翻面,這樣魚不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