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輝

    先說一說一成不變的重疾險。

    首先你說的應該主要是有儲蓄性質的終身重疾險。

    很多人都覺得買重疾險不合適,因為貨幣一直在貶值,一直在通貨膨脹,現在的保額幾十萬,可能過了20多年之後就不值錢了。實際上錢不管放在哪裡都會貶值,並不是購買保險才貶值。你放在銀行裡做5年期的定存,也只有百分之二點幾的收益率。而你所要交的保險費,也不是一次性就付完的,而是分成20年30年交費的。隨著人民幣的貶值,你每年所要交的保費的也在貶值。你的保費負擔也減輕了。所以不要抱怨,你需要做的就是,隨著通貨膨脹,隨著個人收入的增加和保障缺口的增加,定期的審視自己現有的保單和保額,定期逐步增加你的保障。

    其次,你可以考慮交一年保一年的消費型重疾險。每年可能幾百塊或者1000多塊錢,就可以有五六十萬的保額。當然你的保費也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當你的保障需求從50萬增加到500萬的時候,你就把你的保費按照年齡對應的費率,也增加10倍好了。舉個例子,比如你今年需要交1000塊錢保障50萬保額,明年會增加到1100塊錢保障,50萬保額,但是你覺得50萬不夠了,你需要500萬,那麼你就購買,以11,000塊錢保費對應的500萬保額好。因為500萬,對於你來說,不那麼值錢了,同樣的11,000塊錢的保費對你也不那麼值錢了。

    再者,目前大陸的重疾險,不允許帶分紅投資功能,也是銀保監會統一規定。也是避免大眾被誤導到收益上,迴歸保障本源。如果你非要帶投資分紅功能的保險,那麼就去香港購買好了。不過演示的收益都是不確定的,沒有保底。而且透過美元購買貶值風險很大。現在美國欠全世界的債務數額龐大,不可能還完,所以只能透過美元貶值才能解決債務。就算你的香港美元保單數字上增加了,可能實際上也相對人民幣大大貶值。這個看你自己個人把握,有錢的話可以適當的做一做全球資源配置。

    綜上所述,長期的終身重疾險,每隔幾年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保障缺口進行加保。購買一部分,短期的消費型重疾險,隨著缺口的增加,逐步增加保額和保費。把更多的錢節省下來,學習長期的理財投資,讓自己的本金錢生錢才是最好的抵禦方法。如果在二三十年的時間裡,你已經積累了足夠的本金和滾動出足夠的收益,那麼也就不需要在高齡高費率的時候再購買保險了。

  • 2 # 吉祥明保

    您的問題是說,重疾的保額,一層不變,無法應對未來的醫療費用對嗎?

    那麼我回答您的是,重疾險不是用來應對醫療費用的險種。如果您為了應對醫療費用而購買重疾險,那麼,建議您重新審視您購買的保險。

    重疾險是收入損失補償險

    換句話說,也就是,重疾得病了,三五年內不能工作上班,就會損失收入,並且,還需要人照顧,還需要支出家庭生活的費用,還要買一些身體恢復的用藥。這些都可以用重疾險來覆蓋風險。

    重疾險保額的通脹

    先說通脹問題,事實上沒有任何一種金融工具可以完全抵禦通脹,因為通脹是由國家的經濟政策、貨幣政策、和市場經濟情況所決定的。像委內瑞拉,可以想到的抵禦方法就是你不要持有它的貨幣,你可以擁有美元來抵禦過快的通脹。

    而重疾險是收入補償險,如果你的收入,在幾年內增長很快,那麼,你是否應該加保呢?重疾的保額,是和收入有一定聯絡的,如果你幾年內的收入已經完成了像王健林那樣的財富,其實,你的保險方案都需要重新規劃了,絕不是簡單的增加重疾險的保額了,本身您的風險都變化巨大了,以前的保險配置就會失效了。

    醫療險才是解決醫療費問題的保險

    重疾險和醫療險是搭檔,而醫療險是用來解決在醫院裡醫療費用報銷的問題。也是解決看病花錢的問題。所以,千萬不要認為,我花了幾千元甚至上萬元買的重疾險,是用來看病的。

    醫療險的普通低端醫療險是很便宜的,大概200元到700元一年,就可以擁有300萬到600萬的就醫額度。

    醫療險的價格會根據年齡的增大而上漲。並且不會絕對保證續保。

    重點不是保額通脹的問題

    我們配置保險的時候,需要關注的是,你買的保險適不適合你自己,你自己的風險都在哪裡?哪些是緊急且必須要的?買對保險很重要。

  • 3 # 馮三談保障

    題主問的這個問題也是一部分人的疑惑,有這種疑問的一方面是客戶的問題,一方面是業務員的問題。

    先上答案:如果題主從產品思維角度看這個問題是找不到答案的;如果題主是站在保障規劃的角度打造個人保障體系,那麼這個問題就灰飛煙滅了。

    舉個例子,一個家庭房貸月供是1萬,連續供10年;孩子目前支出一年3萬,還有10年大學畢業;家庭其它生活支出一個月1萬;也就是這個家庭未來10年負債是:10年房貸+10年孩子教育+10年生活支出=120萬+30萬+120萬=270萬。這是一個簡單假設,僅供說明問題。

    這個負債說的什麼意思呢,也就如果萬一出現大病事故,我們除了治療康復相關費用外,還需要解決這些必須的家庭開支。

    但是,這些必須的家庭開支是一輩子的嗎?當然不是,比如房貸是10年,孩子上完學是10年,對吧?那我們在制定保障規劃的時候就不一定都保終身吧?因為10年後房子就是自己的了,不存在風險,孩子上完學自己打工掙錢,短時間也不存在資金支出也沒有風險了,那我們這一塊保障還需要嗎?當然是不需要了!

    所以我們在制定保障規劃的時候講的是:考慮未來10年的家庭情況和消費水平提升問題,我們的大病保障規劃在未來10年所需要的額度是270萬+醫療費用;(當然你可以做的細些,5年,10年,20年)

    270萬是支撐未來10年的,不是一輩子,並且這個是單純重疾,是定期的,可以是消費型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做保障規劃的時候首先確保的是額度,額度不能打水分,想想270萬如果是終身的是不是會增加客戶的支出,這筆錢也不少的,而且沒必要。那麼比較好的選擇是什麼呢?那就是投保消費型的定期大病保險保10年,或者消費型的一年期大病保險續保10年,這樣幹估計很多代理人不答應了。

    270萬保額多少錢呢?撐死過不了1萬,5000塊錢也可以買到,你說10年時間每年扔5000塊錢,保270萬的風險10年,幫你撐過還房貸和孩子上學的10年,你願意嗎?

    這裡就是簡單拿出一個片段分享,告訴很多買保險的朋友:買保險是有規劃的,大病規劃是大病保險和醫療險相結合的,配置大病保險是短期,定期和長期相結合的,是返還型和消費型相結合的,大病保險是隨情況退保和加保的,不是一成不變的!那些一成不變的賣的是產品,不是保障規劃!

  • 4 # 香港好日子

    你好,首先我來說說我自己的看法,我也是一個從事了5年的保險代理人,對保險也瞭解一二,對於你說的這個固定保額問題,這是國內保險的一個統一的重疾險產品,但現在也有的保險公司產品開始有遞增保額的,但遞增的很少,也起不到真正的作用,我想要有在一生當中,有足夠的保障,一隻能每十年或二十年加單再次新增重疾險保額,二是買能遞增保額的重疾險產品,比如香港重疾險,你現在買50萬保障,三十年後就遞增到150萬保障了,六十年後遞增到400萬保障!這樣就能用遞增的部分來對沖通貨膨脹了!

  • 5 # 松鼠大叔一枚

    重疾險保障的風險並不是醫療費,而是收入中斷風險。

    還有就是保險規劃是一輩子的事兒,別想著一步到位。國外發達國家成熟的保險市場也需要用30-50年完成保險規劃,您憑什麼買一次保險就能管一輩子???

    松鼠看來,一次保險規劃可以保證3-5年的風險覆蓋就可以了。畢竟保險產品現在發展這麼快。

    隨著外資獨資保險公司進入中國市場,保險市場產品結構一定會更加最佳化。所以千萬不要想著一步到位的規劃保險計劃。除非你買的不是保險,而是保險公司!

    以上

    關注松鼠,和松鼠一起避險?

  • 6 # 明悅怡星

    打破你的認知觀點。

    有遞增式重疾險。況且,重疾險也不是針對醫療費用的支出。

    重大疾病保險是解決因為生病而導致的經濟損失。只要你的收入在增長,就應該定期增加重疾保額以及壽險保額。

    2018年重大疾病保險理賠額,最低4萬保額。最高只有20萬。可謂打破常規了。年輕的時候不考慮保險,等某一天需求的時候,不是太貴,就是身體不允許,這些都是讓重疾險難以成為家庭中的工具。

    缺少認知觀

    保險是騙人的,當子女以後考慮為父母買保險的時候,價格又是嚇人…無形中增加子女的負擔。

    所以說,保險應該趁早,只有足額的保障規劃,才可以解決問題

    保險經紀人獻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有常熟理工學院的十二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