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地獄之卒

    蘇軾是公元1101年去世的,李清照是1084年岀生的。李清照小時候應該知道蘇軾的大名,蘇軾應該不會知道李清照的。

  • 2 # 借草還魂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被稱為蘇門“後四學士”,算是蘇軾的門徒,所以說李清照算是蘇軾的孫子輩兒。

    李清照知道蘇軾,但蘇軾不知道李清照,蘇軾去世的時候,李清照也就十幾歲吧。

  • 3 # 七月流火140400643

    宋代最著名的大詞人李清照和蘇軾在生活中相互認識嗎?我覺得,他們應該是認識的。但因為年紀相差比較大,蘇軾比李清照大了47歲,這種認識應該沒有什麼意義。

    蘇軾是四川眉山人,李清照,是山東濟南人。他們相識或見面的地方,在當時北宋的京城汴梁。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生於宋仁宗慶曆五年(公元1045年),比蘇軾小八歲。以任用王安石變法聞名於世的宋神宗去世後,他的兒子宋哲宗繼位,改年號為元祐。這在歷史上是個著名的年號。因為這一時期,王安石的新法被全盤否定,這些否定新法的人,結成一黨,就是所謂元祐黨人。與變法派的“熙寧黨人”形成政爭。

    李格非於元祐元年入京為官,任太學錄。元祐六年,升為太學博士。因為李格非的文章很好,受到蘇軾的賞識。是當時的蘇門“後四學士”之一。

    宋哲宗一朝,分為前後兩部分。前九年號“元祐”,皇帝年少,高太后主政。王安石被否定。高太后去世後,皇帝親政。大約覺得自己父親當年改革變法的想法是對的。於是,朝廷的政策發生變化,反對王安石的保守派失勢。熙寧黨人重新上臺。於是,年號改為“紹聖”。紹是繼承的意思,聖,是聖上,就是哲宗皇帝的爹宋神宗。

    李格非的政治傾向大概和熙寧黨人相似。所以,紹聖元年,章惇為相的時候,開展了一個國家工程叫“編類元祐諸臣疏”。讓李格非當檢討,也就是負責編輯。這是熙寧黨人清算元祐黨人的一個工程。李格非是有政治操守的,當然不願意向自己當年的同志舉起屠刀。於是就拒絕了章惇的“好意”,得罪了章惇,因此被貶為廣信軍通判。也就是說,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在元祐年間,九年的時間裡,都是在當時的京城,也就是中央工作。

    我們都知道,蘇軾因為與王安石政見不一,在宋神宗一朝,一直遭到貶斥。在黃州做通判,就是這時的事。元豐八年,宋神宗去世。高太后主政,蘇軾被召還朝。先任起居郎,後轉中書舍人。再升為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也就在這個時間,蘇軾和李格非工作上有了交集。蘇軾成為李格非的上級領導。

    但是,蘇軾在政治上可以看出是個異類。在當時拉邦結派的政治團伙中,蘇軾誰也不依附。堅持在事實的基礎上,制訂國家政策。這樣,與新黨和舊黨都合不來。於是,元祐四年,被排擠出中央,任杭州知府。到元祐六年,蘇軾又調回中同,幾個月後,又被排擠出去。之後,再也沒有回到京城。

    李清照出生於元祐三年三月十三日。這時,蘇軾與李格非同在中央工作,李格非是蘇軾的下屬。同時,李又是“蘇門後四學士”之一,說明他們的關係是很不錯的。既然是這樣的關係。李清照出生的時候,李格非沒有理由不通知蘇軾到家裡喝個“滿月酒”或是“百歲宴”的。畢竟“弄瓦之喜”也是喜。因此,無論蘇軾是否見過李清照。但李格非在元祐三年生了個女兒,蘇軾一定知道。

    元祐四年蘇軾被貶出京的時候,李清照也就是兩週歲上下。蘇軾離京的時候,李格非是否相送過,相送的時候,有沒有抱著李清照,就不得而知了。但此時的李清照,就算是抱在父親的懷裡給蘇東坡送過行。大約自己也記不住。

    元祐六年,蘇東坡回朝。與李格非是否見過,沒有見過記載。依理而論,應該是見過。這一年,李清照四歲。幾個月後,蘇東坡再被排擠出京後。他與李格非就再無見面機會了。等到宋徽宗繼位的靖中建國年間。蘇東坡從海南赦還。沒有走到京城,就在常州病逝。這一年,李清照十八虛歲,與趙明誠結為夫妻。這大約就是大清照與蘇東坡的交集。十八歲的李清照,應該頗有詞名了。但是,是否為蘇東坡所知。就不得而知了。

    李清照當然是知道蘇東坡的。從李清照記事起,蘇東坡就是名滿天下的大文豪了。而且,這個大文豪曾經是自己父親的同事和上級。這就更不能忽視了。做為宋詞大家,李清照對宋代自己之前的詞人是相當瞭解的。沒有吸取眾家之長,也不可能自成一家。李清照對於蘇東坡,是尊重和佩服的。這一點是不說的。但是,對於東坡詞,李清照的評價卻並不高。李清照在《詞論》中說:“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晏元獻,是晏殊;歐陽永叔,是歐陽修。再加上蘇東坡,他們三個人都是才大如海,學究天的。但是,他們做的詞,不能叫做詞。只能算是句讀不齊的詩。

    李清照為什麼會這樣說蘇東坡。這與她的文學觀念相關。她認為,詞與詩最大的不同就在於,詞是用來唱的,所以,詞必須要諧與音律。如果不諧律,詞做的再好,也不過是詩而已。

    李清照這個說法對不對呢?從詩與詞的最初區別來說,無疑是對的。但從更長遠的文學視角來看。李清照就不免狹隘了一些。到今天。大多數詞牌的樂譜都已經失傳了。留下的只有文學。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蘇東坡和李清照一樣偉大。金庸曾說,蘇東坡與文人四藝中,琴書畫樣樣俱佳。唯有棋藝不行。所以留下了“勝固欣然敗亦喜”的詩句。現在看來,全才型大文豪蘇東坡還有一樣不行的。音樂不行。據說李清照下棋賭博,樣樣精通。這樣看來,李清照起碼有兩樣比蘇東坡略勝一籌。一是音樂,二是棋藝。當然,蘇東坡也有超過李清照的地方。做詞時的不拘一格,本身就是一種創新。沒有這種創新,也就不會有宋詞中的豪放派。

    以上,算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沙特國家隊乘坐的客機引擎著火,機組有何緊急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