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亮妃

    比目魚

    魚國裡沒有秩序,魚們早已不滿意了。沒有一條魚關懷別的魚,它們左右游泳,想怎樣就怎樣,有些魚想聚在一起,它從中間闖過去,或者擋住它們的路,力氣大的魚用尾巴打擊力氣小的魚,要它遊開,或者把它打傷。它們說:“如果我們有個魚王,在我們這裡執行法律,那就好了。”於是大家商量。選那個在潮水裡遊得最快,能夠幫助弱者的魚來做魚王。它們在岸邊排隊,鯨魚用尾巴做一個記號,大家看到訊號一起用力遊。鯨魚像箭一樣地去了,同它一起的有青魚、海底魚、鱸魚、鯉魚以及其他各種各樣的魚。比目魚也跟在一起遊著,希望達到目的。

    忽然有魚叫喚道:“青魚上了前!青魚上了前!”那扁平的、猜忌的比目魚落在後面很遠,急躁地喊道:“誰在前面?誰在前面?”回答是:“青魚,青魚。”那妒忌的叫道:“是赤條條的青魚嗎?是赤條條的青魚嗎?”從此,比目魚就受到懲罰,口是歪的。

  • 2 # 再回首浮華似夢

      比目魚因形狀得名,有人說它形似鞋底,就叫它鞋底魚,有人稱它為狗舌,因為它全身薄薄一片,也有人叫它薄扁魚。說來也是,在整個水族中,這種魚生來就與眾不同,它腹白背褐,身軀大的如巴掌,小的像樹葉,不僅沒有顯露的鰭,嘴巴也歪在一邊,也因為它的長相不像樣,故不敢輕易露面,只生活在海底裡。

      其實,這種魚原先不叫比目魚,也不是這般難看的模樣,它和其他魚類一樣,有長條的身段,厚實的肉體,上下有鰭,嘴巴端正,那因何變成現在這般模樣呢?故事還得從頭說起:

      相傳古時候有一天,南海龍王不知何故大發脾氣,颳起了大海嘯,狂風惡浪,飛沙走石,拔樹毀屋,幾乎要把整個南澳島吞沒。海嘯過後,海里的魚蝦不知被趕到哪裡去了,漁夫出海打魚,連一隻水蚊也撈不到,連續幾個月都是如此,漁夫們的生活比海水還要苦。

      再說海島的澳頭村有一戶姓阮的漁家,母子兩人相依為命,孩子名叫阿水,是個善於觀雲察風、聽潮辨浪、見魚判汛的捕魚能手,又是個勤勞樸實、忠厚善良、事母順孝的好後生,村裡人無不誇獎他。他母親每當聽到誇獎的言語,總是謙虛地說:“自己仔,眾人孫,都是靠眾位愛惜和教導哩。”

      不幸的是,在這次大海嘯過後,魚蝦絕跡,在這山無上、海無落的艱難年頭,阿水的母親突然病倒了。這可急壞了阿水,他四處尋醫覓藥,求神問卜,但母親的病不僅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終日昏昏迷迷,不省人事,阿水坐立不安,日夜守候在母親的身邊。

      一天,家住海邊的朋友來報信,說尾港村近日來了一位外地醫生,不論什麼疑難雜症,經他診治,藥到病除,勸阿水前去請他。阿水聞訊,馬上動身,他翻山越嶺,涉港過渡,幾經跋涉來到尾港村找到那位醫生。

      阿水的孝道,這位醫生早有聞,今日見面,想試試他的心,便說,只需介紹病情,便可開藥。阿水一聽急了,懇切地說:“我是專程來請您到我家去的呀!我母親昏迷不醒,病情可嚴重了!求醫師辛苦走一趟,仔細檢查一下吧。”醫生搖搖頭說:“澳頭村距離那麼遠,還要爬山涉水,起碼要走好幾個鐘頭,走不得。”阿水苦苦央求:“只要醫生您願意去,爬山涉水我來背您。”這時,在場的一位漁婦插嘴說,阿水孝順母親,遠近皆知,醫生您就答應吧,要不,他會愁得吃不下睡不安的。醫生讚許地點點頭,背起斗笠,跟著阿水啟程了。

      阿水把醫生帶回到家裡,掀開母親的被單,俯下身說:“母親,醫生來看您了,您睜睜眼吧!”母親微弱呻吟一聲,似覺非覺,醫生把她從頭到腳檢查了一遍,又用手輕輕掰開她那深陷的眼皮,然後按按脈搏,皺著眉頭沉思起來。阿水心急如焚,忙問:“我母親的病要緊嗎?”醫生搖搖頭:“嗯!這病有點特別,看來是食物失調所致。”阿水焦急地問:“那該怎麼辦?”“別急,聽說你是個孝順兒,這會兒就看你的了。”說著,醫生拿著一張處方紙,寫下了四個字:魚到病除。然後遞給阿水說:“你老母親的病,只要能吃上魚,哪怕是喝幾口魚湯也行,保證即時生效,轉危為安。要不然呀,恐怕最多也活不上十幾天了。”

      可不是!整整好幾個月,山空海空,連片魚鱗也沒撈到。哪裡去覓一塊魚肉幾口魚湯給母親吃?

      過了片刻,阿水霍地站起來,緊握拳頭,下定決心,一定要打到魚,一定不讓母親因沒能喝上幾口魚湯而死去。

      第二天一早,阿水背起綾網下海了。竹筏劃到雞袋澳海面,把網放下去,結果漲潮捕無魚,退潮也是空。他仍不灰心,暗自思忖:可能是這裡平流死水,魚蝦沒趣,到急流那兒去了。他把竹筏劃到破嶼角,在急流中放下網,但除了撈起點點水珠,網還是空空的。就這樣,上頭流、下頭潮,內頭潮、外頭流,阿水使盡所有的本領,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白費勁。他面對茫茫大海,掉下了一串串的眼淚。

      到了第九天,眼看母親骨瘦如柴,只剩下一口氣絲,阿水咬緊牙關,掙扎著出海捕魚,他堅信好心一定會有好報,要不然,跳下海到龍宮向龍王論理,好流好水都捕不到魚蝦,這樣下去,叫漁夫如何活下去呀!阿水站在竹筏上,手拉著網,對著大海發問:“這樣汪洋闊海,生存千千萬萬魚蝦,我難道就打不到一尾,救我母親的一條命?!”

      突然,他聽到竹排尾 “啪”的一聲響,轉頭一看,原來是一條魚躍上竹排!他趕快把它緊緊地捧到懷裡,看著這尾厚實肥胖的好魚,他高興得跳躍歡呼:“好呀,母親得救啦,母親得救啦!”竹排失去平衡,他差點掉下海去,他把魚兒放進筐裡,把竹排劃得似箭離弦,恨不得馬上回到母親身邊。

      到了家裡,他一步並作兩步跑到母親床前說:“打到魚了,打到魚了!”他先把魚送給母親眼前,讓她嗅一嗅。接著,他把魚往砧板上一放,剛舉起刀,卻突然停下來。心想,“醫生說喝幾口魚湯也能救活母親。眼看海里的魚種這麼少,殺一條就少一條。這條魚不是我打的,是它跳上排的,不如割下魚的半片肉救母親,然後把它放回海里去。讓它活著繁衍生殖,日後漁夫們就有魚可捕了。”

      主意已定,他小心翼翼地把魚剖成兩片。也是那魚命大,切去一半肉後,它還活蹦亂跳的。阿水忙著煮魚肉給母親吃,又忙著把有背脊的魚放回海里去。

      她聽了阿水殺魚的事,連連稱讚說:“孩子,你看得遠想得深,漁家人就以魚為生嘛,早知道這樣,就應該把整條魚放回海去。母親老了,遲早要走這條路。只要海里有魚,大家生活就不用愁哩。”

      再說放回大海的那片魚,真的活了下來,春去秋來,年復一年,它繁衍生殖,子子孫孫,直到現在都依了它那個老樣子,體扁肉薄,褐色的背部,白色的肚,連在一起的短鰭,歪斜的嘴巴,據說是當年阿水用刀切成兩片的緣故。

  • 3 # 華軍abc

    關於比目魚和老虎的故事?

    故事《老虎和魚》裡的魚就是比目魚。

    動物故事:老虎和魚

      從前,有一隻兇猛的老虎,它性格殘暴,貪得無厭,自認為是林中之王。森林裡的小動物們見了它,都怕他,感到恐懼,躲得遠遠的。

      有一天,老虎餓了,想找魚吃,它就來到了河邊。見幾條小魚在歡快的遊動,它見了直流口水,它迫不及待地想撲過去。可是它卻不會游泳,它急得直打轉。突然,它靈機一動,想出了一條妙計。它好聲好氣的對小魚們說:“小魚們,我願意拜你們為師,請你們教我游泳,收我為徒吧。”小魚們聽了很不對勁,便商量了起來。有的說:“它可是我們動物王國裡最殘暴,最貪心的壞傢伙啊!

      我們不能收它為徒。”有的說:“是呀!

      我們不能收它為徒,這簡直是引狼入室啊!

      ”這時魚長老來了......“你們都別吵了,我說應收它為徒。”長老莊重的`說。所有的小魚都愣住了。長老接著說:“我們把錯誤的游泳方法告訴它,也好好收拾一下這個‘大壞蛋’!

      ”岸上,老虎早就等得不耐煩了。它想:會不會它們真的不收我為徒了?那我得計劃就不能得逞了!

      老天保佑我吧。······不一會兒,一條魚遊了過來,對老虎說:“你已是我們的徒弟了,‘恭喜’,‘恭喜’啊!

      ”   第二天,老虎下了水,它感覺這水冰涼冰涼的真舒服啊!

      一開始,老虎假裝練的十分刻苦,過了幾天,它覺得自己遊的很好了。可是,它卻不知道這是錯誤的游泳方法。這一天深夜,老虎又到了魚的“家門口”,喊著:“你們這些魚給我出來,不然我就要砸‘門’啦!

      ”小魚們護這魚長老遊了出來。老虎剛要把它們抓住,不料,因為游泳姿勢不當,導致了溺水,猛嗆了幾口水。老虎這下懵了,它對小魚們說:“求求你們,拉我上去吧!

      我不吃你們了,行不行!

      ”小魚們齊聲說:“你作惡多端,貪得無厭,這就是你的下場!

      ”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要多做好事,不做壞事。否則會被懲罰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印度為何會被美國威脅制裁?面對美國的施壓,印度會妥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