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鹹菜胡豆
-
2 # 菲菲定律
首先呢,給我們的孩子多聽聽音樂,播放一些節奏比較歡快的歌曲,讓他先感受一下音樂的美好,享受一下這種節奏是多麼的美妙。培養一個好的習慣即開始。慢慢的,慢慢的,我們在人為的給他傳送一些關於音符的。發音。等到他們有了一定的瞭解及認識之後,我們再把他帶到鋼琴旁邊,讓他親自用自己的耳朵聽一聽,我們給他在演奏一遍。讓他親眼看一看,這樣可以加深他的認知及理解。最後讓他實際操作一下就可以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了。
幼兒開始學琴常常為識譜和視奏所困,這是教師所面臨的難題之一,但又常常被忽視。
我班上常接到一些已學琴幾年的孩子,但讓他彈奏新譜時仍找不著音,回家還要父母幫助認譜,練一首曲子,要花很長時間,在下一堂檢課時,還有很多錯誤要糾正。在業餘考級中也會遇到考5、6級甚至7、8級的學生視奏不及格,有的連起碼節奏都搞不清。咎其原因,是教師沒有在幼兒學琴伊始,就注意培養識譜和科學的視奏方法,把認譜和如何彈下一首新曲的工作甩給了家長,而家長出於望子成龍心切,常常不引導孩子動腦去識譜而是直接告訴他某個音,久而久之養成孩子的賴性,造成學生視奏能力的低下。因此培養幼兒的識譜和視奏能力是至關重要的,而且必須從學琴開始就做為課堂教學中的重要課題來進行。
一、識譜前的準備
幼兒學琴入門,大多依據教師所掌握的教材。過去中國鋼琴教師所用幼兒鋼琴教本,大多都是從認五線譜並從中央C開始認識音名。幼兒一上琴,面對一大堆要記住的符號,如高低音譜號、拍號、小節線、音符形狀和時值等,還要照顧雙手的指法去學會正確的彈奏方法,經常顧此失彼,經過很長一段時期的學習,僅逐漸認識中央C上下兩個八度內的音名。然而,鋼琴教學不斷髮展,幼兒學琴的年齡提早,新教材大多不採用此法,國外的眾多教育家或作曲家設計出各種各樣的不同教材,有不少教材是從認識鍵盤開始的,如巴斯提安、奧爾遜、李赫特等,這些教材的進度都很慢,旨在適應幼兒的接受能力。中國前兒年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幼兒鋼琴啟蒙教程》,也是從認識鍵盤入門,該書在沒有接觸五線譜前用看圖彈琴的辦法,讓幼兒獲得如下如識,為後面認識五線譜做準備。
1、首先讓幼兒根據鍵盤圖所示認識鍵盤上4個八度內的7個白鍵音名。並記住包括中央C在內的上下5個C音位置;詞時根據圖上的音符排列和所標指法掌握非連音奏法,懂得音階排列和學會音階唱名。
2、在直接看五線譜前先講解“線上音”和“間上音”,讓幼兒懂得畫在高低不同線上或間上的音符,表示著不同音高這一概念;進一步理解音的三種進行,即同音重複、級進和跳進,以及這三種進行在樂譜圖上是如何用“線上音”或“間上音”來表示音程和走向的。繼而透過彈奏掌握同音、級進和跳進的指法規律,使幼兒的視覺和指法聯絡起來。這種把線和間的觀念教給幼兒對利用線間的關係教認音符及音名是很有幫助的。
3、在看圖彈琴階段,還要認識最初接觸到的音符時值,學會數拍子。
有了上述準備,再去認識五線譜大譜表就容易多了。
二、識 譜
教幼兒認識五線譜,可以有多種辦法,每個教師也都可用自己的辦法來教會幼兒認識線譜上的音名,我這裡提出幾種可供綜合採用:
1、首先讓幼兒認識並記住大譜表上的5個“C”音位置以及高音譜表上的“G”音和低音譜表上的“F”音,這些音在大譜表上的位置呈對稱關係。它們是5個線上音,2個間上音,以這些音為座標,再運用已學過的級進和跳進的音程關係,就能很快識別在座標音附近的音。例如:要認識高音譜表第三線是什麼音,即可以上三間的“C”音為座標,向下級進或以“G”音為座標向上跳進都能得出是“B”音。以此類推,如果再運用級進和跳進的指法原則,就很容易找到恰當的手指去彈奏。
2、在遊戲中識別線譜上的音名。讓幼兒用製作的音符或衣服紐扣在繪製的大譜表上擺音位讀音名,並在鋼琴上彈出這個音來;或者在鍵盤上指出一個音,讓幼兒在五線譜上找出位置,並把音符放上。
3、記住高音譜表第一線上的音是 “E”,第五線上的音是“F”,低音譜表最低線是“G”,上五線是“A”,正好構成“E”“F”“G”“A”這4 個音名,唱名分別是mi、fa、so、la;同時,幼兒知道,每向上一線,就是跳過一個音名。例如,低音譜表最底線是“G”,第二線就是“B”。以此類推,找出所有的線上音名,用同樣的辦法,再去記住間上的音名。當然還有其他的識譜辦法,例如在《幼兒鋼琴啟蒙教程》中的“音樂博士的試題”,就有各科試題幫助認譜。
三、視 奏
認譜是視奏的前提,但能認識線譜上的音並不等於視奏一定會好,學生沒有很好的視奏訓練,即使他們已經彈到很深的程度,視奏仍跟不上去。因此,教師必須在幼兒一開始學琴便要注意視奏訓練,可放在下課前的十幾分鍾內進行,在留新曲目的同時,由教師指導,對新曲目進行視奏。
1、從一開始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習慣必需養成,就是眼睛要注視著樂譜。孩子們彈琴總願意用眼睛盯著鍵盤和手,看完譜上的音符便憑記憶在琴上彈,很快背下來,便再也不看譜了,這是造成視譜慢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學琴一開始,教師便要有意識地用手或筆指著書上的音符,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在音符上,而手指只需找到第一個音的位置,便可根據最初的五指位置憑感覺來彈奏。最初的樂曲都是用五指位置來定的,是不易出差錯的,這樣經過一段耐心訓練,很快就會使幼兒的眼睛和手分工,不再盯著鍵盤而能注視樂譜了。
2、視奏用分手彈的辦法是不可取的,兩手分別彈熟兩行譜再在腦中進行並軌,對人的思維和動作記憶來說並不科學。這樣做要比一開始就用兩手來彈慢得多,所以只要樂譜已出現雙行譜,就應該要求學生同時看上下兩行譜,也即改橫向看譜為縱向看譜,雙手同時彈奏同一時間出現的所有音符,讓幼兒聽到的不是單音,而是立體的音響。儘管人們的初級欣賞能力習慣聽橫向單旋律,不習慣和聲,但一開始就讓幼兒去習慣多音的和聲效果,正是培養幼兒更深層的聽覺習慣。最初的樂曲,大多是簡單的,偶爾出現和聲或多聲部,要求幼兒用雙手同時捕捉同一瞬間的多個音,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儘管這種在課堂視奏的辦法很花時間和精力,但只要堅持一年或兩年後,學生的視奏能力便很快與他所學曲子的程度同步,那時教師再佈置新曲目就不必再費時幫助學生視奏了,而且回課時錯誤也少多了。
3、視奏訓練申耍注意的幾個問題:
(1) 視奏在最初階段一定要遵循五指位置和級進、跳進的指法規律,養成正確的指法習慣。程度進入擴指位置和移位指法時,更要嚴格要求學生掌握和運用好的指法習慣,混亂的指法一定會影響視奏速度。
(2) 根據線上音和間上音的音程關係迅速識別和聲是加快視譜的好辦法。當你看到兩個線上音中間隔一線時或兩個間上音中間隔一間時它肯定是一個五度和聲音程,你只要一個手指找準其中一個音,用1指和5指彈下去必無誤。一串4個間上音或線上音,它肯定是一個七和絃,掌握這樣的指法規律,便適用於琴上的每個位置,那麼,兩個間上音一個線上音的四六和絃以及其他和絃都有它的規律,以此類推。在彈連續和絃的過程中要引導幼兒去注意和絃前後音符的變化和指法的走向。例如,C大調C、D、E 三和絃的I、IV、I、V7 、I 和絃連線,它們的聲部走向和指法的變換都有規律可循,讓幼兒懂得並去運用,避免孤立地尋找每一個和絃。
(3) 視奏中還應引導幼兒除去應注意音準、指法外,還必須注意音符上的各種記號,例如連音記號,它關係到句尾的抬手動作、跳音記號、保持音記號、臨時升降記號、特別是休止符以及其他各種記號,要儘可能在視奏時也彈出來。
(4) 視奏中還要著重提出注意的就是節奏和慢彈的問題。首先要看清拍號、明確以什麼音符時值為基本拍子,避免節奏上的錯誤,由於視奏是眼、手、耳受大腦控制、互相協調而逐漸訓練成“自動化”的過程,所以開始只能放慢速度彈,而幼兒掌握慢拍子要比掌握中等拍子難得多,然而視奏決不能離開節奏,因此我們可以採取以一小節中的最小時值音符為單位進行彈奏。例如,一拍中有4個十六分音符,那我們就可以用1234,2234 的辦法幫助幼兒數拍子進行視奏,附點音符也可這樣,化繁為簡,幼兒便不難掌握。
(5) 幼兒在視奏時,總希望把音樂連起來聽,而眼睛和手又來不及馬上做到將下面的音彈出來,於是當他們彈了第一個音,還沒有真正辨別出第二組音的時候,為了把前面和後面的連起來,再一次重複彈奏第一組音,因此常常形成反反覆覆,結結巴巴,這是最不好的習慣。要知道這種重複,就是不斷在鞏固錯誤的過程,這就是有些孩子彈琴總出錯的原因,而我們應該是不斷鞏固正確的彈奏,才能使這種良性反射變成“自動化”。其做法就是:以最慢的速度去彈奏,眼睛看譜,必須確屬無誤再下手,一且聲音發出就要考慮下面的音,絕不去重複己彈過的音,堅持下去便能養成一種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