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兵哥129472092

    謝史先生邀答。關羽在華容道放走了曹操,於是,天下便出現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劉備也趁機襲取了荊州,從而有了立足之地。

    假設關羽把曹操殺了,會是什麼結果呢?首先北方的局勢不穩定,也許東吳周瑜趁勢北上搶奪地盤。這時,劉備也積極擴大勢力,與周瑜一較高下。北方的勢力也趁機突起,中原又逢亂世。這時,最主要的是劉備與孫權兩大集團的競爭,孫權的兵力強過劉備,但劉備有諸葛亮,關張趙,實力也不容小視,究竟鹿死誰手,歡迎大家評論。

  • 2 # 波浪壯闊任我秀

    謝史先生邀答!

    《三國演義》中關羽私放曹乃小說杜撰情節,真實的歷史是曹操兵敗赤壁後直接退回荊州,並無敗走華容道一說。但羅貫中既然安排了這齣戲,自然有他的道理。下面筆者就從兩個方面為大家剖析。

    曹操活著是劉備擠身三國鼎立的基礎

    赤壁大戰前,曹操實力雄厚,孫劉弱小,為了抵禦曹操南下的腳步,只有抱團取暖聯合抗曹。大戰後,曹雖敗但勢力仍優於孫劉,如曹操活著,則孫劉聯盟穩固,吳蜀仍是友軍;曹死,則曹操集團有可能瓦解。一旦曹操集團瓦解,就會形如董卓集團瓦解一樣,分成多股勢力,各自為政,中原大地將再次陷入戰火紛飛中,於國家和百姓都不利。

    曹死後對劉備更不利。大戰前,劉備本部不足萬人,將不過關張趙,加上收編劉琮人馬也不超過兩萬,更嚴重的是劉備無立身之地,也就是說劉沒有自己的地盤。而孫權則不同,不但坐擁江東八十一郡,經濟、軍事都強劉好多倍。曹死,則孫權沒有壓力,孫劉聯盟有可能瓦解,甚至孫有可能吞併劉。實事證眀,曹活著孫劉聯盟穩固,孫反而借荊州與劉備安身,最終形成鼎足之勢。

    放走曹操是關羽封神的主要緣由

    《三國演義》中塑造了很多義士,如張飛,同樣也是一生追隨劉備,不離不棄,雖百折但也不摧其心,但他脾氣暴燥嫉惡如仇,無寬厚之心;趙雲與劉備也是義氣相投,但他畢竟先事公孫瓚;還有陶謙三讓徐州,陳宮私自放曹,太史慈酣鬥小霸王,徐元直走馬薦諸葛等都是義之表率,但他們都沒有被封神,主要原因是他們的義很單一,他們只對兄弟義,對友人義。

    而關羽則不同,他不僅對兄弟義,對友人義,對敵人也義。憑心而論,關羽是瞧不起曹操的,國賊嘛,人人得而誅之,但他又披著大漢丞相的皮,於是才有下坯城下約法三章,才有斬顏良、誅文丑報答曹操。如今時過境遷,關曹二人重新為敵又狹路相逢,他忘不了那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恩遇,忘不了那紅袍寶馬相贈的關愛,忘不了那加官進爵的封賞;他猶豫、他糾結,但他寧願甘受軍法也不願對一個曾經有恩於己的人施向刀斧,於是他讓軍士讓出了一條道……

    是他開創了兄弟首義,是他延續了朋友情義,也是他嫡造了對敵人的厚義,這樣的人才有資格封神,成為萬世敬仰的武聖。

  • 3 # 大蔥侃侃侃

    個人評價是,諸葛亮真聰明,這個安排用心頗深,成全了曹操和關羽二人。

    實際上,華容道能不能殺曹操,我覺得不能,誰殺了曹操,必將遭致曹氏集團的瘋狂報復,就當時的天下格局來看,沒有任何一個軍閥,能擋住曹操潮水般的攻擊,也就是孫權靠著周瑜和長江可以自保罷了。你讓他們北伐試試看,張遼曹仁李典樂進哪一個好惹,都是狠人。

    更加弔詭的是,赤壁之戰,孫吳集團可以說贏得了全面勝利,正是宜將剩勇追窮寇的時候,居然把這麼好的機會給了劉備,還說什麼都是聯軍作戰,皇叔也該出力這種站不住腳的廢話,不覺得幼稚嗎?

    站在我的角度,我倒覺得,這就是周瑜下的套,如果沒有更大的好處,他怎麼捨得放過已經被打殘的曹操而讓劉備逞威風?這個時候,誰殺了曹操,誰就是天下名氣最大的牛人啊。

    周瑜難道沒想到?不可能。恰恰是因為想到了,衡量了敵我雙方的實力,審時度勢判定不能追,讓劉備追,借刀殺人。

    從演義的描述可以看到,赤壁之戰打完,周瑜對劉備尤其是諸葛亮產生了嚴重的敵意,但畢竟是聯軍作戰,剛打完仗就滅掉友軍,輿論壓力太大,可週瑜又非常清楚,劉備集團日後必定成為江東禍害,考慮到他一直為難諸葛亮,讓劉備截擊戰敗曹軍,不失為又一招借刀殺人的狠招。

    形式上看,周瑜此舉算得上是對各方都有交代,硬骨頭是自己啃的,自己打贏了,對領導孫權有交待,為了打贏此戰,東吳方面消耗甚大,理應讓友軍發揮一下作用,刷刷存在感,給了劉皇叔戰功和麵子,等於說他裡外裡都做了人。

    而背後的考慮,如同上面所說的,就是希望劉備為了爭功,殺了曹操,然後引發劉備和曹操繼任者的大戰,以劉備當時小得可憐的地盤,他將別無選擇成為孫吳的附庸,或者乾脆直接被孫吳利用矛盾直接絞殺。

    這既是妙計,又是毒計。

    可惜,他遇到了諸葛亮。

    諸葛亮是如何破局的呢?首先,滿足各位將軍刷戰功的渴望,張飛趙雲人人都有登場機會。其次,有意做出懷疑關羽的姿態,激他立下軍令狀,實際上要真的是懷疑他,幹嘛把他放在最後一個截擊曹操的人選上呢?應該放第一啊。以諸葛亮對關羽的瞭解,他敢肯定關羽是一定要放跑曹操的,如果不做出這樣一個姿態,直接答應關羽,好你去吧,結果關羽把曹操放了,打臉的還不是自己。這齣戲一演,大家都清楚,軍師早都料到了,是關將軍礙於情義才放的曹操,等於說諸葛亮自己也得以解脫。

    然後,在關羽失敗後,裝作發怒,要以軍令狀殺他,這是演戲要演全,劉備就很識做,馬上來求情,加上張飛在那瞎嚷嚷,諸葛亮正好借坡下驢。

    等於說,這齣戲演完了,關羽的人情還了,以後可以毫無牽掛得打曹操(比如水淹七軍,乖乖),也成全了二爺的忠義大名,在己方還沒有實力吃掉曹操的時期,賣他一個人情,也不壞。

    所以,我的評價是,關羽釋放曹操,這在演義的設定裡面是肯定的,關羽是個大俠一樣的人,動不動讀《春秋》,是忠義的典範,這種人不放曹操,那才是奇怪。

    真正值得玩味的,是在背後悄悄撥弄棋局的諸葛某人和周某人,以及一邊逃命一邊心裡卻如明鏡般透亮的曹某人。

  • 4 # 4點59分

    純屬個人觀點.

    華容道關羽放走曹操.是孫劉集團不和的最大失誤..也是唯一一次失去了殺死曹操的機會..站在諸葛亮和孫權任何一方的立場上看.貌似放走曹操對他們很有利.可是歷史證明這是他們日後滅亡的鋪墊.這裡我要說明一下.我個人認為孫劉兩家在此戰役中只站在雙方各自立場上..憑藉自己主觀的判斷用客觀的形式去考慮得小利而失大勢.然而並沒有看清曹操這個人的價值和北方的實際狀況就下結論.也體現出孫劉雙方自視甚高沒有把曹操放在眼裡.他們都錯看了曹操...曹操的政治才華軍事能力.太強了.劉備和孫權.包括諸葛亮都比不了.看曹操周圍的人就能看出當時曹操用人的能力是另外兩家所不及的.只要給曹操時間很快就會強大.而且經歷此次慘敗.以曹操的性格不會再發生這麼大的失誤.而且曹操的北方根基並未因此受挫.依然堅固..

    如果曹操死於華容道..北方會陷入大亂西涼馬騰這些人就有機會趁虛而入..而且曹操一方貌似很和諧.但不要忘了這個一號人物是曹操..他的唯才是舉是什麼意思..你有才華可以幫我打江山我就用你.而且會把你放到一個你能勝任的崗位上.你的人品方面我可以忽略..這也是曹操的智慧和能力的最大體現..曹操身邊什麼人都有包括很多的小人.這群人都圍在曹操身邊無論說話辦事都是以曹操為中心.難道他們沒有別的心思.不是沒有而是不敢.曹操死了沒有這個絕對洞若觀火的一號領導人.沒了這麼強的支柱北方格局就會發生很大變故.原本圍繞著曹操的人就會變成圍繞著自己想事情.就會成一盤散沙.要知道曹操本人的出身和手段加上旁邊的天子.內部反對他的人很多.擁漢的人視曹操為國賊.刺殺行動也時有發生的.更能說明曹操死後北方集團會成如何混亂的局面...報復會報復.估計也是敷衍.但不會像孫劉那邊想的如此糟糕..若真來犯孫劉繼續聯合抵禦絕對可以.孫劉一方也不是吃素的.但北方集團的軍事鬥爭一定會在報復中體現出來.荀彧也阻止不了.荀彧和曹操是相互成全.荀彧更依賴曹操.因為曹操的能力他一清二楚..不然荀彧不會在曹操最低谷就跟隨他..

    曹操不死是北方集團的大幸是孫劉集團的大不幸.為了堅持穩固三國鼎力這個規劃圖.卻失去了一統天下的機會.因為曹操隨後的修養生息的階段北方更加穩固強大...為日後天下一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5 # 校外老師

    三國演義中華容道,關羽放曹操,不一定是真事。但是,這個故事給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

    關羽放曹操是不是就是通敵了呢?關羽放曹操是不是關羽忘記了劉備的大業呢?其實都不是,關羽沒有通敵,也沒有忘記劉備的大業。只不過是關羽把“義”放在了第一位。把利或者說其它的東西放在了第二位。

    劉備也是一個非常重“義”的人。所以,關羽放了曹操,劉備也沒有過多責怪關羽。

    這個故事深刻的道理是,真正的“義”,上升到一定高度,會拋棄“利”,會跨越敵我之間的界限。

    就跟善良一樣。善良也會跨越敵我之間的界限。在中日戰爭中,有一個將軍與孤女的故事。這個戰爭中的日本孤女並沒有被當成鬼子的狗崽子殺掉。而是被聶榮臻收養了。是一個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全麥饅頭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