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8884210797

    論玉米秸稈飼草加工儲存產業化發展方向

    摘要: 玉米秸稈是發展畜牧養殖業的重要飼草資源,透過調查研究國內玉米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的發展,針對大同市發展畜牧養殖業飼草資源嚴重短缺的現狀,提出開發推廣玉米秸稈飼草加工儲存機械化技術的設想和措施,全面實施“三儲一化“技術,並朝著集約化、規模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

    關鍵詞: 玉米秸稈 飼草 機械化加工 推廣

    1 國內玉米秸稈綜合利用概況

    玉米是中國的主要糧食作物,平均每年種植面積約5972h㎡ 。玉米秸稈作為玉米生產的副產品其產量約22398萬t。由於玉米秸稈不易腐爛且產量大,給農民帶來了收集、運輸和存放的困難,玉米秸稈的利用率不高,有一大半堆置於田間或焚燒,汙染環境,影響機場飛機起落,公路發生交通事故,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秸稈焚燒現象還嚴重浪費了生物資源,如黑龍江省1998年有3000萬t玉米秸稈被焚燒,經測算相當於燒掉10萬t尿素、20萬t磷酸鈣、20萬t硫酸鉀,直接經濟損失5.8萬元。

    秸稈焚燒屢禁不止的根源是剩餘秸稈沒有得以充分利用。正如2002年,溫家寶總理在“西安周邊大量焚燒玉米秸稈,漫天濃煙,威脅飛行安全“的資訊上批示:“此事已強調多年,仍未得到解決,看來關鍵是給秸稈找個出路,農業部要予以重視,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繼續研究治本的措施。“2003年12月,國家環保局、農業部、財政部、交通部、中國民用航空總局五部委以環發[2003]98號檔案對全國秸稈焚燒情況進行了通報並對秸稈綜合利用的工作做出安排,明確指出要繼續加大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力度。

    之後兩年,國家就該專案累計投入3.67億元,地方政府配套近4億元,在全國已建立13個示範區、380個示範縣,直接推動了中國草食家畜生產的發展,成為保護環境、改善生態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2003年,中國山東省萊州、泰安、棗莊,新疆的昌吉,北京的延慶,陝西的關中,河北的石家莊等地區在玉米秸稈飼草機械化開發方面已取得了顯著成效。以山東省重點區域內的5市24縣(市、區)為例,秸稈的綜合利用率達71.2%,全年為農民增加收入9億多元。在能源緊缺的江蘇贛榆、陝西咸陽、北京懷柔、甘肅敦煌、河北永年等地區,在玉米秸稈氣化技術的推廣應用方面取得明顯效果。陝西省咸陽市在2001年總投資580萬元,建成10個秸稈氣化站,每年可向2900戶農民提供生產、生活用氣15萬mз,為農民節約燃料開支近百萬元。在河北永年縣利用秸稈作燃料建立小型發電廠,每天可利用4h㎡的玉米秸稈發電1.2萬kw.

    h,可供800戶居民用電。在四川省只有小學文化的農民周興和將秸稈加工成可以替代實心磚的新型牆材,5年贏利1億元,被稱為“化腐朽為神奇“的“四川秸稈王“。目前,周興和受埃及政府邀請將他的“點草成金術“帶到了埃及,一舉拿下2000多萬美元的合同。可以說,目前玉米秸稈的機械化綜合利用技術在中國正處於示範推廣的關鍵階段。

    2 大同市玉米秸稈生產及利用及現狀

    大同市玉米秸稈每年種植面積約7萬h㎡,以水地或地膜覆蓋為主,相對集中連片,產量高,平均產量12000kg/h㎡,玉米秸稈作為玉米生產的副產品,其產量更大,若按平均經濟系數0.42(即穀草比1:1.38)來計算,玉米秸稈的幹物質產量為16560kg/h㎡,全市年產玉米秸稈約120萬t.但玉米秸稈利用率不足20%。

    近兩年隨著養殖業的發展,玉米秸稈被大量的飼餵牛羊,但因加工、儲存方法和手段極其落後,絕大多數農戶延用整稈飼餵的傳統方式,大量的玉米秸稈透過牛羊踩踏後放棄,環境汙染嚴重,資源浪費大。部分養殖大戶是透過普通鍘草機粗加工後飼餵牛羊,由於普通的鍘草機對玉米秸稈的蠟質層、堅硬的皮和結沒有完全破壞,採食後消化吸收相當有限,營養損失很大。玉米秸稈的儲存多是在房前院後、田間露天路旁堆放,時間長達4個月~8個月。風吹、雨淋、日曬以及灰塵灑落,導致玉米秸稈資源的嚴重浪費。據有關部門測算,其營養成分損失高達50%,且發黴變質,絕大多數達不到飼餵標準,牛羊採食率和消化吸收率低。

    3 推廣玉米秸稈飼草加工、儲存新技術勢在必行

    省委、省政府把大同市9個農業縣(區)列入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建設範圍,大同市也相應制定了“畜牧強市“的戰略目標。近幾年畜牧業在農業中佔的比例逐年增加,養殖業發展方興未艾,勢頭強勁。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奶牛養殖園區63個,養羊專業村100個,建成舍飼養羊示範點273個。2003年全市大牲畜存欄34.2萬頭(其中奶牛4萬頭),羊飼養量達250萬隻。因此,發展優質飼草、保障供給已成為大同市畜牧養殖業穩定、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

    目前,大同市草業發展的主要品種是苜蓿。但水地苜蓿的發展受到“保障糧食安全生產“政策等多種因素的制約。而旱地、緩坡地、草林間種植的苜蓿雖然面積大,但是,由於受品種和機械化程度低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產量極低,要改良和提高至少需要3年~5年。所以,無論從近期還是長遠發展的需要看,大同市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飼草供給存在著相當大的缺口。

    玉米秸稈在大同市產量高、資源豐富,是飼草加工發展的首選品種。有關化驗結果表明,玉米秸稈含有3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2%~4%的蛋白質,0.5%~1%的脂肪。可消化能為2235.8kJ/kg,其營養成分、總能量與牧草相當。若將全市120萬t玉米秸稈加工成優質飼草,相當於發展水地苜蓿7萬h㎡,若作為商品草銷售,可為農民增收1億多元(按增值100元1t計)。所以,引進和開發玉米秸稈飼草加工、儲存機械化技術,對建設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勢在必行。

    4 對大同市發展玉米秸稈飼草機械化加工儲存技術的設想

    4.1 必須以技術推廣為先導,全面實施“三儲一化“技術示範工作

    玉米秸稈飼草加工儲存機械化技術主要包含有玉米秸稈青儲、黃儲、微儲、氨化4部分。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養殖規模和經濟承受能力,以扶持示範戶為重點,以點帶面,逐步推進。

    4.1.1 。青儲技術就是透過對青鮮玉米秸稈收穫、鍘切後儲於窯、缸、塔、池及塑膠袋中,壓實密封儲存,使其在缺養條件下自然利用乳酸菌厭氧發酵,產生乳酸,使其內部pH值降到4.0左右,大部分微生物停止繁殖,而乳酸菌由於乳酸的不斷積累,最後被自身產生的乳酸所控制而停止生長,既可以保持其營養物質不受損失,又可使飼草保持青鮮多汁,且具有酸香味,牲畜愛吃,儲存時間長。該項技術的關鍵是適時收割和即時鍘切及密封儲存,對機械化作業要求較高。在大同市因受傳統農業習慣的影響。青玉米的種植面積不大,應適當引進推廣。

    4.1.2 玉米秸稈黃儲技術。玉米秸稈黃儲技術就是待秋後玉米摘穗後,將玉米秸稈收穫,一是將玉米秸稈拉絲、揉搓成絲狀,自然晾曬烘乾,透過機械打捆儲存;二是將玉米秸稈拉絲、揉搓、切碎後攪拌、烘乾、壓制成草餅或草塊;三是以玉米秸稈為基料9約佔30%~50%),根據不同用途加入不同的新增輔料製作各種專用顆粒飼料。應首選拉絲、揉搓、打捆在大同市大力推廣。

    4.1.3 玉米秸稈袋裝微儲技術。玉米秸稈微儲技術就是將玉米秸稈拉絲、揉搓後加入活性菌,用打捆機打捆,並進行密封包裝,袋內飼草在厭氧和酸性環境中得以長期儲存。由於成本略高,可以在奶牛養殖園區適當示範推廣。

    4.1.4 玉米秸稈氨化技術。氨化技術是玉米秸稈最為適當的化學處理方法。其技術路線是:秸稈收穫--打捆或堆成垛--塑膜密封--注入液氨或尿素--密封發酵。該項技術操作簡便,成本較低,可以廣泛推廣。

    4.2 必須以民營企業為依託,向集約化和規模化的方向發展

    目前山西省對該項技術的財政支援環節比較薄弱。有限的專案資金只能在技術引進和關鍵技術環節上做做示範工作。要想使玉米秸稈飼草加工儲存向集約化、規模化的方向發展,就必須依託民營企業和養殖大戶,政府給予政策支援和資金扶持,培養一批示範點,以良好的經濟效益,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擴大加工利用的規模,加速玉米秸稈的轉化利用。

    4.3 積極培養秸稈加工的龍頭企業,形成產業化發展的格局。

    在全市應培養3個~5個玉米秸稈飼草加工的龍頭企業,以定單的形式保障養殖戶的飼草供給。在玉米主產縣區或鄉鎮建立玉米秸稈加工“基地“,為龍頭企業保障草源。加工基地可以直接為農民提供加工服務,草產品可以產地利用,也可以作為商品草銷售,增加農民收入,逐步形成“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格局。

    單位:山西大同市農機推廣站

    希望有幫助。實在不懂可以向農科站質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書法課演講稿怎麼寫有沒有模板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