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江一浪

    雖說李林甫,楊國忠都是奸臣。但是李林甫畢竟還算是有能力的;楊國忠完全是依靠妹妹楊玉環的裙帶關係上位,就是一個無才無德無恥的膿包。

    李林甫,唐玄宗朝廷後期權臣,居相位19年,長期把持朝政卻深受皇帝信任。其人也頗有能力,據說安祿山早有造返心,但是就忌憚李林甫,在其活著安祿山能規矩。

    楊國忠,本名楊釗,在楊玉環得寵於唐玄宗之後,依靠貴妃的兄妹關係飛黃騰達,任宰相,身兼40餘職,楊國忠與安祿山的矛盾導致了安史之亂,也因此被殺。

    楊國忠對安史之亂的發生,要負大部分責任,在哥舒翰守潼關時,楊國忠出於私利,陰謀迫使哥舒翰離開潼關,潼關失守,哥舒翰被俘,長安不保。所以,楊國忠的危害更大。

  • 2 # 國學微知

    李林甫和楊國忠誰對唐王朝衰敗的危害更深更大,這近似於一個數學上無解的題。畢竟歷史不是數學,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無法量化的那樣精確。但是從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角度看,也不妨做一點不那麼精確的比較。

    電視劇裡的李林甫形象

    先打個比喻,譬如園丁的任務是為花木施肥澆水,剪枝修頁,讓花木茁壯成長。可李園丁不這樣,他不僅施肥澆水時偷工減料,還亂修枝葉,這樣一干就是19年,幸虧花木以前根深葉茂,還沒被他搞死。李園丁死了,可是他也提攜了一把楊園丁。楊園丁接任後,不僅沒能讓奄奄一息的花木復活,還在李園丁的基礎上變本加厲。結果不過三年多時間,這棵花木就快被搞死了。安祿山帶兵殺來,唐王朝這棵大樹遭受重擊,此後再也沒有緩過來,貞觀、開元的治世在大唐王朝成為絕響。

    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圖》區域性:安祿山來了,唐玄宗顛了

    李林甫不學有術,但他的術主要是權術。他在相位19年,推行的政策,不能說完全是負面的。但他在相位上大權獨攬,阻塞言路,排斥人才,造成唐王朝的腐敗和人才荒。客觀的說,安史之亂爆發後,如果有一個李林甫這樣水平的人主持平亂,也不會糟糕到那樣的地步。可惜,有本事的人都不在其位,安祿山焉能不勢如破竹?大唐王朝衰敗的“根子”,是李林甫種下的。安祿山能反,與李林甫重用胡將備邊防胡的政策有莫大關係,這是李林甫留下的一份“有毒”的政治遺產。

    楊國忠不學無術,他繼承了李林甫留下的爛攤子,不懂得認證修補,反而變本加厲,比如對南詔用兵失敗,在朝廷裡大權獨攬排斥異己,搞的朝野上下民怨沸騰,比李林甫還 不如。特別是他讓安祿山之類的邊將看透朝廷的虛弱,等於在勾引安祿山直流發動叛亂。楊國忠被唐玄宗的禁軍殺死,足見此人招恨到何等地步。

    電視劇裡的楊國忠形象

    唐王朝的衰敗,在李林甫當政時期就開始了,楊國忠推動著唐王朝更加衰敗。這種衰敗最初還躲在開元盛世的影子裡。當安祿山起兵的時候,它才大白於天下。李林甫種下了衰敗的“根”,楊國忠收到了衰敗的“果”。蘇洵在《管仲論》中說,齊國大治的首要功臣是鮑叔牙,因為他推薦了管仲這位能臣;齊國衰敗的首要罪臣是管仲,因為他放縱了豎刁、易牙、開方三個奸臣在自己死後亂政。從類似於這樣的角度看,李林甫對唐王朝衰敗的危害更深更大。

  • 3 # 小八戒愚論

    工欲興其事必先利其器,國有賢臣利於行。一個朝代國家興衰榮敗於有賢臣忠士有很大關係,賢臣是朝代君王之幸,是天下百姓之福,真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呀。

    在唐朝唐玄宗(唐明皇)剛開始當政期間,也算的上是為勤政愛民的好皇帝,畢竟老祖宗留下的家業還是很殷實的,唐玄宗初期也算是國泰民安一派繁榮景象,皇帝只需要每天上朝批閱奏摺,聽聽百官的意見即可。

    唐玄宗為什麼要讓李林甫總攬國政?

    楊玉環的出現讓唐玄宗愛的忘乎所以,每天就是和美人在後宮尋歡作樂一刻也分不開,對於朝政國事就顯沒時間處理了,全部委託給了丞相李林甫。

    唐王朝衰敗原因——相信口蜜腹劍之宰相李林甫

    為什麼要用口蜜腹劍來形容李林甫呢?李林甫這個人文采學識沒有多少但是善交際,而且特別貴察言觀色,揣摩別人的心意,而且嘴巴特別甜專撿別人愛聽的說。這也是他能從一個地方小官一路做到宰相的位置,而且一做就是一二十年。李林甫在任宰相期間特別妒忌才華文采比他好的,怕別人的風頭蓋過他。只要唐玄宗賞識那個能人異士被李林甫直到,他總是想方設法的把對方除掉或只開,不讓唐玄宗接觸到。有年全國公開招賢納士,李林甫作為宰相親子監督,考試的結果竟然是沒有一個文采出眾的。後來李林甫對玄宗說有文采的都在京城了,唐玄宗為此還大擺宴席慶祝。著也就是後來“野無遺賢”一詞的來歷了。李林甫做了多年的宰相把國之根本的賢能異世全部拒之門外,國家沒有好的人才管理自然落寞。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之專權跋扈宰相楊國忠

    都知道楊國忠是靠著楊貴妃上位的,李林甫死後他就坐上了宰相的位置。這位雖然沒有李林甫城府深,但也是為好大喜功、自以為是的主。其在選拔官員上更是我行我素,只要看著順眼錢花到位了,不需要稽核都能做官。結果導致了一大批的酒囊飯袋當官主事,也是導致唐朝落寞的一個原因。楊國忠在其任宰相期間發動兩次討伐南詔,兩次均以失敗告終將士傷亡慘重,國力虧空,民間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這也讓安祿山找到造反的藉口。

    唐朝走向衰敗和唐玄宗的用人有很大的關係,用李林甫把國家的有識之士全部扼殺在路上。用楊國忠把國家的家底給敗光了。用安祿山等於是給自己養了一隻狼,到最後經過安史之亂把唐朝給葬送了。

  • 4 # 鄧海春

    晚唐兩位鼎鼎大名影響唐朝國運的宰相李林甫和楊國忠,誰對唐王朝衰敗的危害更大更深呢?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下兩個人的生平事蹟。

    李林甫(683-753),祖籍隴西,唐朝宗室,位居宰相,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肅王李叔良曾孫,畫家李思訓之侄。

    李林甫出身於唐朝宗室郇王房,早年曆任千牛直長、太子中允、太子諭德、國子司業、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黃門侍郎,後以禮部尚書之職拜相,加授同三品。

    開元二十四年(736),李林甫接替張九齡,升任中書令,後進封晉國公,又兼尚書左僕射。天寶十一年十一月(753),李林甫病逝,追贈太尉、揚州大都督。然而死後被楊國忠誣告謀反,遭削官改葬,抄沒家產,子孫流放。

    李林甫擔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他大權獨握,蔽塞言路,排斥賢才,導致綱紀紊亂,還建議重用胡將,使得安祿山做大,被認為是使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之一。

    楊國忠(約700—756),蒲州永樂人,唐代權臣。他是東漢太尉楊震之後,張易之外甥,楊貴妃族兄。

    楊國忠出身於弘農楊氏河中房,早年落魄,在楊玉環得寵後飛黃騰達,直至升任宰相,封衛國公,身兼四十餘職。他任相期間,專權誤國,敗壞朝綱,與安祿山的矛盾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

    天寶十五年(756),楊國忠隨唐玄宗西逃入蜀,中途在馬嵬驛被亂兵所殺。

    對於李林甫,後世有一種“李林甫不死,安祿山不反”的說法。李林甫其實是一個口蜜腹劍的大奸之人,他一生難逢敵手,其陰險狡詐,即便是勇猛彪悍的邊將胡將在他面前都是俯首稱臣,比如李林甫制服驕橫的安祿山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唐玄宗對安祿山深信不疑,讓他身兼三鎮的節度使,可謂是掌握了最精銳的邊軍。楊貴妃還收安祿山為養子,使他可以出入後宮,隨著地位的變換,安祿山也開始狂妄自大,對朝廷大臣也無禮起來。

    李林甫作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是一個說一不二的人,他排除異己,對於不聽自己的話的人,一定會進行無情的打擊,決不手軟,但是在他當朝時,安祿山是被他收服的,安祿山是不敢反的。

    天寶十二年(753),李林甫病逝。在他屍骨未寒之時,安祿山與楊國忠聯合起來即誣告李林甫與鐵勒人阿布思勾結叛亂。安祿山這招可以說是一箭雙鵰,既解了自己多年來對李林甫的驚懼之恨,又打擊了與自己不和的朔方軍節度副使阿布思。

    年老昏庸的唐玄宗太相信安祿山了,玄宗立即命人調查,而李林甫女婿楊齊宣擔心受累,便順著楊國忠之意,證言安祿山所言不虛。

    於是,唐玄宗追削李林甫官爵,子孫有官者除名流放,財產充公,並開李林甫之棺,取出其含在口中的明珠,剝下金紫朝服,改用小棺以庶人之禮安葬。

    李林甫死後,安祿山已經完全沒有了威脅,於是晚唐的安史之亂爆發了。這都拜楊國忠所賜。

    這樣看來要論這兩人誰對唐王朝衰敗的危害更大、更深,應該當屬楊國忠,歷朝歷代不乏嫉賢妒能的宰相,怪只能怪楊國忠靠裙帶關係上位,還沒收服胡將的本事就向李林甫開炮,這是最不明智,最看不清形勢的做法。

    被安祿山利用排除異己,靠裙帶關係上位卻缺乏才能,不能挽救大唐危機,也不能自救於水火。這就是楊國忠。要說唐王朝的衰敗從皇帝到臣屬都難辭其咎,但對唐王朝衰敗影響更深更大的,應該屬楊國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氣自動化適合報鐵路工務段嗎,馬上就面試了,看了下名單報工務段的都是鐵道工程專業的,心裡很忐忑啊,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