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陳平似乎一生很順暢,為何從沒有遭遇波折?
5
回覆列表
  • 1 # 姬不凡

    先說說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這三個人為什麼是漢初三傑?

    這個評定基本上是按照開國建朝的功勞來平定的,是劉邦說的“我之所以有今天,那是得力於三個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應糧草,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基本上這三個人的功勞,劉邦這位漢朝開國皇帝已經說的很明確了,可以說,他們對於大漢王朝而言,是功勞甚大的;

    那麼我們來說說陳平,陳平並不是跟隨劉邦從沛縣走出來的老一幫子,他跟韓信其實挺像的,都是原來在項羽那兒工作的,後來投奔劉邦的;

    陳平是在鴻門宴上見到的劉邦,再經過於咸陽將劉邦救出來以後,劉邦對他感謝萬分;

    公元前205年春,陳平受盡委屈後投奔了劉邦,二人一見如故,十分投機,再後來,陳平“六出奇計”奪取天下,成為西漢王朝很重要謀臣;

    這樣看來,陳平是相當牛的,功勞很大,但是為何劉邦不把他列入漢初三傑呢?因為劉邦認為“陳平智有餘,然難獨任。”

    所以在這一點上,陳平雖然功勳赫赫,但是依舊是比不上那三個人,張良,蕭何,韓信三個人都具有獨擋一面的能力,都是經天緯地的鬼才,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劉邦要對付他們的緣故了。

  • 2 # 金旗文旅

    所謂的三傑,只是泛指幫助劉邦得天下的那幫傑出人物,陳平雖不在三傑之列,卻不輸於三傑。他曾與韓信一樣均負汙辱之名、有見笑之恥,不同的是,後來韓信以驕見殺他卻靠智善終…

    他也與張良一樣,出謀劃策。劉邦問鼎天下後,張良大隱於世外,他卻依舊穿梭於廟堂…

    韓信兩軍對壘,可以戰無不克、攻無不勝,陳平卻可以不費一兵一卒,決勝千里之外。

  • 3 # 中孚鑑

    陳平,是劉邦帳下的謀士,是西漢開國功臣功臣,他歸附劉邦後,為劉邦獻出不少計謀,同時在西漢建立後,亦曾為大漢立下不少功勞,比如和周勃等除去諸呂之亂,和周勃一起匡扶漢室。他曾獻出的計策,比如有離間項羽、范增之間的關係,解白登之圍等。

    陳平在漢文帝時期,亦受到漢文帝的重視,同時又曾做過丞相。陳平去世後,諡號為獻侯。

    那陳平為什麼沒成為漢初三傑呢?陳平的一生過得怎麼樣呢?

    漢初三傑是蕭何、韓信和張良。蕭何善安撫、治理。韓信用兵如神,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張良計謀過人,深受劉邦的信任,他運籌帷幄之中,決戰千里之外。

    他們三人一個在政事、治理上是很厲害的。一個是用兵厲害。一個是著名的謀士。陳平當時亦是屬於謀士。

    劉邦取得關中之地後,讓蕭何鎮守、治理關中。關中在蕭何的治理下,成為了劉邦最堅實、牢固的後方。從而讓劉邦沒有後顧之憂。解決了劉邦的糧草等重要補給問題,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打仗要是糧草不能得到保證,是很難取得勝利,也很難長久的。

    因為蕭何給劉邦治理的大後方十分穩固,這也是劉邦在楚漢相爭時,能屢敗屢起的一個關鍵原因。

    韓信用兵如神,他攻城拔寨、所向披靡。是楚漢相爭時的重要人物。為劉邦建立大漢是立下大功的。張良計謀過人,可以說是劉邦最為信任的謀士。

    他們三人在兵事上、政事上、計謀上都是屬於翹楚。而陳平雖然也很有計謀,但是他和張良都是屬於謀士,當時陳平的影響是謙遜於張良的。

    謀士上從張良、陳平選一人,也就是張良了。所以陳平沒有能成為漢初三傑。不過陳平雖然沒有成為漢初三傑,但這並不是否定了他的地位和功勞。畢竟所謂漢初三傑就三個人。

    在當時的人中,有資格被後來的司馬遷列入“世家”的,只有陳勝、蕭何、曹參、張良、陳平、周勃幾個人而已。由此也可說明陳平的功勞和對漢朝的貢獻。

    而陳平的一生過的還是不錯的,他開始的時候。家裡很貧困,後來能成為漢朝的開國功臣,並且之後又封侯拜相,這可謂是很尊貴了。並且在漢文帝時期,陳平還是頗受讚賞、重視,

  • 4 # 寶寶大了

    大機率是因為陳平的穩吧,他沒有韓信的嬌縱張揚,蕭何的勞苦功高,張良的謀劃千里之外,他更類似於一個他們的綜合體,但是也沒有他們那麼突出,所以要想活得久,還是得低調

  • 5 # 歷史簡單說

    我們先來看看漢初三傑的說法是怎麼來的,劉邦打敗了項羽之後,封了七個異姓諸侯王,而這些異姓諸侯王又勸劉邦稱帝,劉邦開始建都於洛陽,他在洛陽的南宮擺下了酒宴與群臣共飲。

    劉邦就問大家:大家實話實說,都要說真話,你們認為,為什麼是我獲得了天下?項羽為什麼會失去了天下呢?有兩個大臣,分別是高起和王陵,他們倆說:陛下賞罰分明,能與天下人共分天下,而項羽不論功行賞,不肯與別人分享勝利果實。

    劉邦說:你們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張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他,蕭何安撫百姓,治理內政,他不如他,率軍攻必克,戰必勝,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的俊傑。

    我就是因為有他們三個,也任用了他們三個,所以我才能奪得天下,而項羽連他的亞父范增,都不能信任他,都被項羽給氣走了,這就是他們失敗的原因。

    這個就是漢初三傑的由來,如果劉邦這時候也提到了陳平,那麼就會有漢初四傑了,那為什麼劉邦沒有提到陳平呢?這裡面有幾個原因,第一,陳平與張良都是謀臣,但是張良是謀主,而陳平是謀士,張良是大策略,而陳平是計策。

    第二,張良是陽謀,而陳平是陰謀,陳平自己都說自己使陰謀太多,他的侯爵傳不了幾代的,陽謀自然能擺在檯面上,而陰謀就只能私下講,不能當眾講。第三,陳平在劉邦的心目中是不如張良的。

    那陳平一生過得很順利嗎?只能說,相對順利一些,他在年少的時候還是比較貧困的,不過他有一個好哥哥,能夠資助他去遊學,而不需要從事勞作,陳平先是投奔了魏王,後來又投奔了項羽,但是因為劉邦打下了殷地,項羽要殺陳平,陳平只能離開項羽,投奔劉邦。

    陳平到了劉邦這裡,劉邦很器重他,引起了周勃與灌嬰的嫉妒,他們就說陳平多次背叛,而且受金盜嫂,不值得信任,不過陳平成功的說服了劉邦,這時候應該看中的是能力,而不是品行,劉邦反而更加器重陳平。

    劉邦猜忌樊噲,讓陳平和周勃去斬樊噲,陳平也陷入了兩難之地,因為如果真的殺了樊噲,那麼劉邦沒多久就會死了,到時候掌權的是呂后,呂后到時候肯定不會放過他,陳平就沒殺樊噲,而是將他帶回來,走到半路上,聽說劉邦死了,就趕緊到呂后面前解釋事情的經過。

    呂后想要立呂氏宗親為王,就問王陵可以不可以,王陵堅持說不可以,因為有白馬之盟,非劉氏者不能為王,否則天下共討之,而陳平卻說可以,不過,最後平定呂氏之亂的卻是周勃與陳平。

    其實陳平也遇到很多麻煩事情,不過陳平實在太聰明,成功的化解了每次危機,所以讓人感覺,陳平就沒有過不去的坎,過得特別順利的樣子。

  • 6 # 知史說史鑑史

    由於陳平投奔劉邦時間比較晚,他是在魏王,項羽手下屢次得不到重用之後才投奔的劉邦,而且他出的主意多是上不了檯面的陰謀詭計,對財物非常看重劉邦只能將他放到第二批功臣集團中。漢初三傑指的是張良,蕭何,劉邦這三位輔佐劉邦打天下的頂級人才,他們三個人都有獨當一面的才華,張良是出謀劃策運籌帷幄的謀士為劉邦亡秦滅楚出了眾多良計,蕭何治理有方有條不紊的為劉邦提供財力,物力,人力支援楚漢戰爭取得了勝利,韓信統帥百萬軍隊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陳平一生非常傳奇,是一個美男子儘管家裡非常貧困但他熱愛讀書,學習黃帝,老子的學說,哥哥承擔起了所有農事活動資助他讀書。一次,在祭祀的活動上大家把他推舉為為大家分肉的社宰,每一個人都非常滿意,然而他的志向卻不在此說出了要官拜丞相的願望。到了婚嫁年紀,窮人家看不上,富人家又高攀不起,高不成低不就這時候有一個大戶人家看中了他的才華,將自己嫁了五次死了五任丈夫的孫女許配給了他。從此他便廣交天下好友開闊視野,身逢亂世,為一展自己的抱負,先後投奔魏王,項羽都沒能成就一番功業,直到選擇了劉邦有人詆譭他說他與嫂子有私情,貪汙受賄,不能重用解釋了其中緣由打消了劉邦對自己的顧慮才開啟了他不凡的晉升之路。楚漢戰爭時期,滎陽之圍情況危急時刻為劉邦出了反間計,使得項羽與范增的關係不和,緊接著又讓人假冒漢王劉邦引誘項羽使得劉邦逃過一劫。到了楚漢戰爭後期,劉邦聽取了陳平張良的建議窮追不捨圍追堵截使項羽兵敗自殺。劉邦建立大漢王朝對異性諸侯王心懷不滿,陳平建議劉邦出遊會見各方諸侯擒拿韓信,在剿滅韓王信叛亂時被匈奴重重包圍用陳平的計策匈奴退兵,最後在劉邦彌留之際下令讓殺死樊噲陳平將樊噲只是押入京城,博得了呂后的青睞。呂后當政之時,陳平官拜丞相,呂后死後成功剷除了呂后的政治勢力,漢文帝時期陳平死了。陳平可以說是政壇不倒翁,一生經歷了漢高祖劉邦,漢惠帝劉盈,呂后,漢文帝這四朝,最後老死在任上,洞察人性,善於揣摩人心,處事圓滑,在政治權力中心遊刃有餘,享盡榮華富貴死後名留青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已經過了戀愛的年齡,相處不累才是關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