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鸞驚鴻
-
2 # 鯤鵬塗筆
韋應物的祖上是官運亨通的顯赫家族,居於首都長安。他的曾祖父韋待階官至武則天的宰相,(今天的國務院總理級別),祖父和父親都是司法系統裡的官員。
家庭的廕庇使他15歲時就被鱗選為玄宗待衛,出入皇宮,可以說是皇帝的大紅人。
正所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韋應物是一個成色十足的紈絝子弟,在他的自傳詩中描述,在市井中惹是生非,百姓敢怒不敢言,和狐朋狗友飲酒,下棋吵鬧,窩藏殺人犯朋友,更絕的是,晚上潛入鄰居家中竊取人家妻女的美色。
正所謂好事沒一樁,壞事幹盡。
即便如此,也不會有識趣的官員緝捕他,畢竟他有皇帝老爺和富貴家族罩著。
正當他想這樣逍遙霸道地滋潤下去時。
靠山山倒。安史之亂的爆發和後來的玄宗駕崩,使他猶如一條喪家之犬。家境日漸式微,加上失業,他的人生來了個180度反轉。出來混,遲早要還,輪到別人對他欺凌了。
痛定思痛,從酒池肉林抽身的他,反思自已的人生,悟出唯有讀書濟世才是人生的正道。
於是他加入了京城一個補習班,掃地,反思,研讀四書五經。來了個脫胎換骨的大進修。
只可惜也沒能中中央一級的殿士,但憑藉自己在詩歌和文學上的表現,朝廷還是錄用他當地方官。
從一個放蕩不羈的少年到一個清廉的地方官,起主導作用的無疑是儒家思想。有詩為證,
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
不過,韋應物在歷史長河中的閃光點應採擷於他的山水田園派詩歌,例證,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
3 # 銀湖豪宅部劉強
"為賦新詞強說愁"。古人如此,詩人更是如此。先抑後揚是通用的手法。當不得真。
韋應物是官宦子弟不假,官六七代。韋家乃關中世族大姓。遠非"我爸是李鋼"那樣的地痞可比。
-
4 # 費玉山
應贊儒家教化功,
分清善惡歸正宗。
脫胎換骨譜新曲,
史冊詩集留美名。
-
5 # 老街味道
問題:韋應物是如何從地痞逆襲成著名詩人的?
前言:韋應物是一個挺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年輕時候是個官二代,漢唐有“城南韋杜,去天尺五”的諺語,可見韋姓的出身之高貴。韋應物有點像清朝的才子納蘭容若,很自然的成為了皇宮中的年輕侍衛。但是韋應物不像納蘭那樣從小飽讀詩書,他的經歷有點像《世說新語》中的三害之一週處。
唐朝從唐高宗開始考詩賦以後,透過進士科考試作官的讀書人無一不是詩人。但是也有例外,有些人天生就是當官的身份,即使不讀書也能當官,例如清朝的納蘭容若,比如唐朝的韋應物。
作為唐玄宗的侍衛,安史之亂時,皇帝逃跑卻沒有帶著他。”憔悴被人欺“的韋應物中年開始折節讀書,紈絝子弟後來成為了唐朝時的一流詩人,竟然吟出了"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一、 《逢楊開府》中的少年無賴韋應物從韋應物的這首詩中,能夠看到過去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簡直判若兩人。
少事武皇帝,無賴恃恩私。身作裡中橫,家藏亡命兒。
朝持樗蒲局,暮竊東鄰姬。司隸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驪山風雪夜,長楊羽獵時。一字都不識,飲酒肆頑痴。
武皇昇仙去,憔悴被人欺。讀書事已晚,把筆學題詩。
兩府始收跡,南宮謬見推。非才果不容,出守撫煢嫠。
忽逢楊開府,論舊涕俱垂。坐客何由識,惟有故人知。
在這首自傳式的古體詩中,韋應物記載了自己年輕時的所作所為:”
身作裡中橫,家藏亡命兒。朝持樗蒲局,暮竊東鄰姬。“樗蒲是一種賭博,白天賭博晚上美女相伴,還是偷偷摸摸用了一個”竊“字。韋應物自己倒也知趣,給自己的評價是:
“無賴恃恩私。”南北朝時期的周處年輕時橫行鄉里,被稱為三害之一, 後來周處殺虎斬蛟,改過自新。陸雲曾經勸他:“
古人貴朝聞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憂名之不彰。”周處後來戰死沙場留名於青史。而當年“一字都不識”的韋應物,在安史之亂以後,終於知道“讀書事已晚,把筆學題詩”,沒想到竟然成了唐朝山水詩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二、韋應物被收入《唐詩三百首》裡兩首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滁州西澗》
這首詩大概是韋應物最著名的作品了,被收錄進了《唐詩三百首》,成為《唐詩三百首》中少見的出律的七絕。2、3句失黏,這種詩被稱為折腰體。
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被其“恬淡閒雅”的詩風所折服, 幾十年後的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特別指出了韋應物的詩”才麗之外,頗近興諷“。
韋應物被收入唐詩三百首的詩達到12首,說明在後人大多眼裡,韋應物的地位頗高。
《寄李儋元錫》唐代:韋應物
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讀過韋應物: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再回想其“身作裡中橫”少年時代,很難想象一個人的修養會有如此的轉變。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傳統的詩教之風對於華人的改變可見一斑。
三、為什麼會得到白居易的讚賞白居易寫給元稹的 《與元九書》中,專門提到了一個詩人,用以作為自己詩論的依據。這個人竟然就是韋應物。信中寫到:
如近歲韋蘇州歌行,才麗之外,頗近興諷;其五言詩,又高雅閒淡,自成一家之體,今之秉筆者誰能及之?然當蘇州在時,人亦未甚愛重,必待身後,人始貴之。
韋應物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他(737~792)比白居易(772年-846年)早生四十餘年,白居易進士及第的那一年(806年),韋應物已經過世十幾年了。
信中“自成一家之體,今之秉筆者誰能及之?”的評價極高,白居易還記載了“當蘇州在時,人亦未甚愛重,”可見韋應物在世時名聲不甚顯赫,但是對於後輩的白居易影響頗深,成為元白新樂府運動中的文化前輩。
白居易看重的韋應物“才麗之外,頗近興諷”, 他認為自己的詩風和韋應物有共同點,當時的人並不理解自己:
“今僕之詩,人所愛者,悉不過雜律詩與《長恨歌》已下耳。時之所重,僕之所輕。至於諷諭者,意激而言質;閒適者,思澹而辭迂。以質合迂,宜人之不愛也。
意思是,我白居易引以為傲的諷喻、閒適詩世人不愛,喜歡的卻是我的”雜律詩與《長恨歌》“一類。時人之所看重的,卻是我白居易所輕視的,因此白樂天對於詩中”頗近興諷“韋應物有惺惺相惜之感。
結束語王孟韋柳被稱為唐朝四大山水詩人,韋應物和孟浩然、王維、柳宗元被後人相提並論,對於半途出家的學詩人是一個莫大的鼓勵,入門不在早晚,修行還看個人。
結束時再錄一首押入聲韻的古體詩, 《寄全椒山中道士_》: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回覆列表
韋應物,唐代詩人,流傳下來的詩歌很多,但散文卻僅存一篇。而且曾經當過蘇州刺史,所以好多文朋詩友又把他叫做“韋蘇州”。他的詩歌以恬淡高遠為名,善於寫景和隱逸生活。
比如他的《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就這樣一位人物,卻有著傳奇一樣的勵志故事,曾經橫行鄉里,被人稱作無賴,但到最後,卻走了正道,做官寫詩,芳名流傳。
他橫行霸道與出身有關。
韋應物是文昌右相韋待價的曾孫,就是宰相家的小小少爺,是京兆韋氏逍遙公房的後人。韋氏是關中望姓之首,多出文學方面的人才。有這樣雄厚的後臺,所以年紀輕輕就成了唐玄宗的近侍,跟著李隆基進出皇宮,還出遊大好江山美景,這種榮耀,是個人都會驕傲,更何況,年少輕狂。
他轉性成才與安史之亂有關。
正因為陪著唐明皇這裡那裡走,所以安史之亂來時,他也是親眼所見,戰火燃燒,民不聊生,唐朝似乎也是搖搖欲墜,而唐玄宗逃亡屬地,唐肅宗時,韋應物失去了官職,過著近乎飄零的生活。
生活的無奈,自己前二十多年的輕狂,兩相對比,便收心養性,在長安太學讀書。韋氏的基因,加上自己的勤奮,韋應物從一個輕狂少年,富貴無賴,慢慢的因為讀書而變得忠厚仁愛,成了一代大家,也是韋氏在文學方面成就最高的人。
韋應物讀書時,可謂刻苦,吃得少,也不留戀兒女之情,經常是“焚香掃地而坐”。後來代宗在位,韋應物便先後任洛陽丞,京兆府功曹參軍,鄂縣令等職務,到德宗貞元七年退職,任職期間也是仁愛體恤百姓,名聲遠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