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歲月是把殺你刀02
-
2 # 午夜電影城
當然不算。首先,這些英國後裔雖然他們的祖先來自英國,但是他們從小在美洲大陸長大,在同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慢慢形成了新的民族和文化。而且,經過好幾代人的發展和完善,這些後裔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國家意識,而這種認同感顯然比對英國宗主國的認同感來得更強烈。最後,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英國國王的君權侵犯到了殖民地人民政治、經濟乃至自由的等人身權益,宗主國的政策在殖民地不得民心仍要強行推行。人民迫不得已起來反抗壓迫,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戰。
-
3 # 使用者5386194424961
這個問題不錯,贊下。只從題面就可以看出西方特別是英美虛偽的本質。就像動物世界一樣,骨子裡就是利益決定一切!
-
4 # 陳大舍
向英國軍隊拔刀相向的英裔移民算不算“英奸”的問題完全是看你是一何種立場來看待“國”與“民”的關係。美帝的“國父”們在新大陸上跟自己的“祖國”鬧分家,這種情況要是以孔孟之道來看,那絕對是沒毛病——因為儒家思想的根本就是“民為邦本”、“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所以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老百姓起來搞事情,在儒家眼裡是天經地義。
美帝的雛形是大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A.D.),一批原本住在英格蘭諾丁漢郡的斯克魯比村(Scrooby)的清教徒因為反對英國國教聖公會的教區制度和沿用天主教儀式的做法,而被稱為“不信奉國教者”和“分離派”。為了不在英國受氣,這些貧下中農就整村的搬家跑到信奉新教、敵視天主教的荷蘭。結果誰成想,剛在荷蘭落腳不到十年, 荷蘭跟前宗主國、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帝國之間十二年的休戰期就到了。西班牙帝國對“叛教者”,也就是新教徒的態度一直非常嚴肅。不是掛路燈就是點天燈,甚至還有更可怕的懲罰——重稅!於是這些清教徒就決定再次跑路,他們設法湊了一筆錢,到英國同倫敦弗吉尼亞公司談判——這是對殖民活動感興趣的唯一機構——獲得了移居弗吉尼亞殖民地的特許書。說白了,就是類似“闖關東”。
他們在1620A.D.登上“斯皮德威爾”(Speedwell)號帆船離開荷蘭的代爾夫特港,準備前往北美洲。 在英國的南安普頓,“斯皮德威爾”號和另一艘從普利茅斯出發的清教徒移民船“五月花”號(Mayflower)會合,準備結伴前往美洲,但是在德文郡海面,因為“斯皮特威爾”號漏水,於是所有的移民都擠到了“五月花”號上。此時全船乘客一百零二人,其中分離派教徒也就是清教徒三十五名,餘為工匠 、漁民、貧苦農民及14名契約奴——也就是包身工。四個月之後,一行人終於到達北美。並且簽署了著名的《五月花號公約》(Mayflower Compact)公約的內容,這實質上不過是一篇充滿奴性的對國王的效忠誓詞:
“以上帝的名義,阿門。我們,下面的簽名人,作為奉天承運大不列顛及法國國王、愛爾蘭領主、國教的捍衛者詹姆斯一世的忠順臣民,為了給上帝增光,發揚基督教的信仰和我們祖國和君主的榮譽,特著手在弗吉尼亞北部這片新開拓的海岸建立第一個殖民地。我們在上帝的面前,彼此以莊嚴的面貌出現,現約定將我們全體組成公民政體,以使我們能更好地生存下來並在我們之間創造良好的秩序。為了殖民地的公眾利益,我們將根據這項契約頒佈我們應當忠實遵守的公正平等的法律、法令和命令,並視需要而任命我們應當服從的行政官員。”
看了沒?這些老百姓一點點兒“反骨”都沒有,大家就是混口飯吃想活命。五月花號的移民如此,之前和之後的移民也是如此。
但是英國政府,無論是斯圖亞特朝廷抑或是克倫威爾的共和國再不然就是漢諾威朝廷,在人家眼力英國本地的老百姓都是二等公民,爾等移民窮光蛋就連人都不算。一方面讓這些移民盡著英華人應該盡到的“義務”,另一方面又把他們當做化外之人,是“棄民”。就這種讓人接茬割韭菜的悲慘命運,美帝的老祖宗們竟然不聲不響的忍了先後將近二百年,沒有“血性”和“奴化”的程度堪比飽受封建思想禁錮的古代中國的愚夫愚婦們。
但是,人類文明史證明,最好的啟蒙者不是孟子或伏爾泰,而是苛捐雜稅。
到了十八世紀中後期,英國的大國企,東印度公司發現自己的茶葉滯銷了。於是乎就求主子開恩想辦法救救急。自己家生的奴才,不能不管啊,於是乎英國政府就出面救市。方法很簡單,就是在1773A.D.頒佈《救濟東印度公司條例》,對東印度公司茶葉稅進行大量減免,只保留了小額的象徵性的茶葉稅並允許東印度公司在北美殖民地傾銷積壓的庫存。在原來的貿易壁壘取消掉以後,運到北美的茶葉的價格正好低於殖民地本土茶商所出售的價格,於是茶商憤而“鬧事”,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
所以,此時我們再來看看這個所謂的“義舉”——“波士頓傾茶事件”,我們可以發現一些不一樣的意義——美帝追求“自由”的建國神話,從某種角度上說就是一些小買賣人為了自己繼續能有口飯吃,而不想讓茶葉價格被東印度公司所壟斷,併為此發動的一次民變。不過走私商畢竟只是“一小撮兒”。真正掀起百姓們“潢池弄兵”,並進而揭竿而起的,乃是英國政府對這些茶商的處理方式。因為信不過當地的陪審團,英國政府決定把他們押回倫敦受審,這直接違背了英國曆代君王的祖制《大憲章》中“同階層陪審團審判”的原則。於是殖民地的移民們不得不拿起刀槍,要求他們作為英華人的自由。
而交手之後,這些富百姓、窮百姓們才發現:自打老祖宗踏上新大陸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已經不被英國政府算做英華人了——於是大家就只能去獨立建國。
先儒薛福成有云:“美華人是古代的英華人,而英華人是古代的華人”。信哉斯言矣!
英國在北美殖民地,共十三個郡。
歷史上最著名的“窮幫窮”,感恩節的由來。但是一代人以後雙方就開始互相傷害。
簽署《獨立宣言》,事實上當時美帝的國父們是在給法國的波旁王朝“帶路”。說路易十六為美國太祖,其實也不為過。
-
5 # 魚眼貓眼鷹眼
問這個問題,說明華人不關心正義性,只關心互相之間的社會關係,並假定只要有某種自然社會關係,比如同屬一國子民,即天然具有侵害對方的權利。如果你反抗這種侵害,即被認定背叛,而不問這種反叛是否具有正義性。
美國獨立戰爭具有正義性,在於它是反抗殖民地宗主國英國對殖民地無情的剝削,殖民地只有納稅義務,卻沒有相應的權利,處於被英國無情剝削的境地。
毫無疑問,反抗這種剝削,是正義的。
因此,美國獨立戰爭不是殖民地人民對英國的背叛,而是對製造不公平的英國的反抗,是正義的。
而我們的價值觀是,只要有某種社會關係,大至一個民族,小到一個家庭,就是一張可以豁免正義拷問的牌照,維持關係是唯一的正義,從而賦予了包括家庭暴力在內的很多暴力合法性。
-
6 # 字典A
道義的取向是正義,在正義的前提下,大義滅親是一種崇高的行為,比如在抗日戰爭中幫助過中國的日本德國等國的義士,他們人性的光輝照耀著世界歷史。
-
7 # 羅西小南多
所謂英奸是為虎作倀,成為英帝國在英屬北美13塊殖民地的更好統治的爪牙。恰恰相反,這些英國後裔們做到了真正自己當家做主人,而不是紙面說說而已,不是跪久的人想的那樣。北美殖民地英國後裔們之所以切斷和母國的關係,主要是英帝國為加強中央集權和北美英屬殖民地謀求地方自治的矛盾。1763年,英、美聯合完勝法國,本來是件值得慶幸的事,但隨著法國威脅的解除,英屬殖民地獨立意識日漸加強,民選的議會和英帝國委派的總督和官員衝突不斷。英國政府認為本次趕走法國花了很多錢,未來北美疆域的保護同樣花費頗多,羊毛出在羊身上,為了將此財政負擔轉給英屬殖民地,制定諸多財政措施,如“糖稅法”、“印花稅法”、“湯森稅法”。但英屬殖民地居民認為自己跟隨英國對法國作戰已損失很多,憑什麼還要額外徵稅?號召大家抵制英貨以表示反抗。其實,此時的北美殖民者中,很多人是不贊成暴力革命的,保守派希望恢復以前和母國的關係,激進派則希望完全自治,並且將政治權利往平民轉移,比如公民權擴大到全體成年男性。但英帝國諸多政策失誤直接導致北美激進派得勢,諸如1763年宣佈禁止英屬北美移民們越過阿巴拉契亞山,只能蝸居在大西洋沿岸。於1774年宣佈《魁北克方案》,為法裔加拿大劃定邊界為俄亥俄河以北廣大地區。就在大家互不相讓時,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一船滯銷茶葉運到波士頓,本打算廉價出售給同樣有飲茶喜歡的當地居民,結果被直接倒掉。波士頓傾茶事件直接導致雙方矛盾激化,英國遂制定《強制法案》以示懲罰。雙方矛盾不可調和,萊剋星頓的擦槍走火直接導致獨立戰爭爆發。我是歷史小玩家,關注我哦,一起分享更多精彩!文中圖片均來自網路,如侵權速刪。謝謝!
回覆列表
算 以美國為例 美國鬧獨立時候 雖說白人都是英國過去的 但其中有很多是蘇格蘭 愛爾蘭人 這些人其實和英格蘭並不一心 因此美國內部也爆發矛盾 也有不少英格蘭後裔不願意背叛祖國 英軍登陸後隨即幫助祖國軍隊鎮壓其他叛變的殖民地 後來戰敗後還有怕被清算 隨軍隊一起攜家帶口乘船返回英國的 這些人無疑是愛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