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關山萬里之紅中

    國風,自然是中國文化的傳承,有關內涵,很多隻是打個高大上的旗號,沒有達到那個境界,正面的叫宣傳,負面的叫炒作

  • 2 # 考古軍中馬前卒

    國風是個筐,啥都往裡裝。

    如果要讓答主評價如今“國風文化”泛娛樂化的現象,答主覺得,大多數不過是舊瓶裝新酒,還只裝了一瓶底兒。

    如今,在文化界、娛樂界乃至遊戲、旅遊、商業領域,都流行所謂的“國風”,從鋪天蓋地的“古風歌曲”到鋒芒畢露的“漢服運動”,真可謂呼喇喇動地而來。最近好像還推出了一個神奇的節目,叫《國風美少年》。。。

    那到底,啥叫個“國風”?

    國風這個詞,本是來自於《詩經》,大家都知道《詩經》可分風雅頌,其中有十五個國家的民間詩歌,統稱為國風。《詩經》開篇的關關雎鳩就是來自於《國風·周南》。

    現在娛樂界的“國風”,顯然不等同於詩經裡面的這個概念,答主也沒有精力去詳細地考鏡源流,但是總覺得這詞兒跟文化界正熾的“國學”一詞很相似,可以說是孿生兄弟一般,或者有可能,娛樂界的國風概念,就是從國學演化出來的。

    關於國學,答主一向很贊同北大中文系李零先生的看法,即“國學是國將不國之學”。文化圈,很多人都在談國學,但究竟國學有什麼內涵呢?如何定義這個學科呢?沒人說得清,似乎把一切關於古代歷史、文化的學問都往裡邊套,最後成了“不中不西之學,不新不舊之學”(李零語)。

    正經的學問,理應按照研究方法和研究物件,分為歷史學、考古學、語言學等等,界限清楚、目標明確,不過這樣一來,渾水摸魚冒充大師的二道販子們就不好過了。

    (這篇文章不錯,大家可以搜來看看)

    同樣的,在比文化圈還要“看得開”的娛樂界,這個國風啊,能往裡邊套的就更多了。開個玩笑,如果說像節目裡那樣穿長袍、拿摺扇再一臉憂鬱念些詩詞就是國風少年,那我們這種讀古籍、看拓片研究歷史的,是不是可以直接叫國風教授了?

    反正就是,一開始呢,跟古代沾邊的就算國風,後來乾脆“擺脫束縛”,自我創作,具體的,大家看看國風歌曲就知道了。不是說每句話最後一個字押韻就能叫詩詞,也不是把什麼“韶華、長夜、長劍、琴簫、琴瑟、邂逅、相思、嘯傲”這些詞兒堆在一起就是有文化。有些作詞的,整一堆華麗麗的東西,卻連基本的意思都沒有表達清楚。“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心在天山,身老滄州”,好作品有那麼佶屈聱牙麼?

    不過跟某些古風運動比起來,古風歌曲那還算是好的了。啥叫漢服?是古代人穿的都算麼?還是要具體到漢族?華夏族?那金代統治疆域內的漢人、清代留辮子的漢人,他們的髮型、衣服算不算國風?你穿長袍手拿摺扇一身貴氣算國風,我學《水滸》的白日鼠,穿一身短打挑一擔酒,口唱“赤日炎炎似火燒”,就不算國風了?

    如何看待這些亂象?

    答主以為,也不必憂慮,用長遠的眼光看,這都是一陣一陣的。

    復古風不是今天才出現的,古人也玩兒,比方說宋代人,特別喜歡先秦彝器,不僅收藏,還仿製。不過這仿製的跟真正的古器相比,總是差著味道,我們不妨看看這兩件銅鐘。上邊是春秋時期的秦公鎛,下邊是宋徽宗時期製作的“大晟編鐘”,二者一比較,在整體造型的氣勢以及具體細節的描繪上,還是高下立判的。

    所以,現在所謂的復古終究只是在各種利益驅使下的仿古甚至“造古”,但是再折騰也不能回到過去。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沒人記得那些塵埃。

  • 3 # 易凡堂

    首先,國風文化流行,被推廣、被傳播是件大好事,這是國風文化走向世界、矗立世界之巔的必然趨勢,誰也無法抵擋。

    國風文化泛娛樂化在當前階段其實有些無奈之舉,也有它背後必然的歷史原因。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國風文化能正氣凜然、堂而皇之走向康莊大道,走向更高殿堂,可歷史留給我們的是太多的遺憾:

    新中國成立後,有一時期,國風文化斷層,離我們越來越遠;

    改革開放以後,又以經濟為風向標,崇洋媚外,學習西方文化,認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而全民向“錢”看的結果是物質水平提升了而精神文化層面卻下降了;

    現階段的社會的主流年輕人更是網路科技時代的產物,一部分人沉迷網路、物慾橫流、精神空虛,在遊戲與娛樂當中尋找生命的意義。

    國風文化本身就晦澀難懂,不易被接受、被傳播,而現在的年輕人離國風文化太遠太遠了,到西方世界兜了一圈回來後還是覺得我們國風文化好,到但為什麼好,好在哪裡卻不知道。而年輕人更願意看到或聽到娛樂化的內容,老古董也會遇到新時代,不用娛樂化的方式去傳播實在是不好走通。

    凡事皆有個度,可以適當採用娛樂的方式去傳播國風文化,但不可扭曲化、歪斜化、妖魔化。

  • 4 # 春水積木

    國風就是歷史,仁,義,忠,孝,信,德,智,體,美,勞,這是基本,變臉,戲曲,這些也是古人以前以唱歌,和絕活表演出來,所表達的含義的也是歷史,因為所表達的內容關及到歷史所以是國風,古風是懷念以前先輩的情懷,像李白寫詩,畫畫那個就是古風,

  • 5 # 信仰245350076

    國風泛娛樂化我不反對,畢竟當今娛樂圈新生代都快沒法看了,歌曲口水歌盛行,能改變一點算一點吧!

    但是國風美少年這個節目,雖然是綜藝,你也要用點心吧,畢竟選手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是宣傳者,是代言人。怎麼著也應該找一些民族藝術世家傳承子弟或者學習並努力了多年的少年,可節目組找了些什麼人,感覺大多數是帶資進組的,沒有半點民族文化底蘊,穿一身古風裝,唱一曲他人寫的帶點古風的歌就來參賽了!

    “國風俠”也說要給予鼓勵,別要求那麼嚴,以便推廣國風文化。可是選手表現的這麼次,這種“文化”推廣起來是不是就跑偏了。而且這種弱弱的表演(愛好者水平)得不到大眾的認可!怎麼推廣!

  • 6 # 擼貓或者被貓擼

    國風?什麼叫國風?穿個漢服,把歌詞寫的俗不俗,雅不雅的叫國風麼?不說中國通史,中國簡史看過沒?儒釋道文化做過了解沒?沒事多看看書比什麼都強,內裡子沒裝東西,外衣披的再好看,讓人看了笑話。

  • 7 # 清流歷史

    過去還挺喜歡那些古風音樂,現在一聽就起雞皮疙瘩,包括看漢服黨。。。

    真的玩復古,咱們先把連襠褲脫了再去穿漢服,吼不吼哇?

    有些東西,放在博物館裡就行了,沒必要整天推廣,還不準人批評。。。

    王莽、袁世凱倒是喜歡這一套,嗯嗯。

  • 8 # 好奇怪的事情

    這是現代社會的潮流。不要把所謂的國風文化隔離於現實,有些文化現象不是你哪個人感覺不舒服,就應該抹殺的,2000年以前的國風與現在一樣嗎?上世紀八十年代與九十年代比,又一樣嗎?你們把國風文化與現實的結合扣上所謂的娛樂化,就是自我封閉。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文化符號,國風文化之所以能夠傳承數千年,與時俱進是其最大的生命力。

  • 9 # 洲嬡

    國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傳統文化的發揚,現在人對傳統的一種認可,但不得不承認,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是因為跟風抓眼球的,我相信隨著時間會淘汰糟糠的一部分,留下好的,並且繼續讓人關注傳統

  • 10 # 千千千里馬

    謝謝提問。歷史的精華都是從現實的糟粕中選舉出來的,你是隻看選舉結果不可選舉過程。動不動就不夠格。唐代至少兩百多年,每年一萬首詩,至少兩百多萬,但是《全唐詩》有多少?今天的小說每天幾千部在創作,每年將近一萬部小說,二十年後能有多少?五十年以後還能有多少?文化是人民的文化,人民是文化的唯一載體,也是唯一的創造者,但是,在創造的過程中,也不免精粗不一,需要去粗存精。最近一個研究書法的大罵魏碑是低俗書法,二人轉是低俗文化,我真不知道這博士是怎麼讀出來的。“國風”來了,這是好事,但是,熱風冷風,適應者不同,最後還得創造真風雄風,這需要一點“選舉時間”,杜甫在唐代並沒有被選舉,這就是國風歷史。

    娛樂就娛樂。畢竟所謂的國學走出書齋,面對大眾,這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初步看只是圖個熱鬧,慢慢也會會嚴肅起來的。

    當然,如果真的以國學為娛樂,那倒不如沒有娛樂的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年出演《愛情公寓》的女演員們,早已不再是當初的模樣,現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