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非文灼灼
-
2 # 東方評史
在中國歷史上,由司馬氏建立的晉朝,基本上可以說不能算是一個強大的王朝,但卻應該說是一個比任何朝代都腐化墮落的多的王朝。
這是一個比較幸運的王朝,華夏民族最強勁的對手——匈奴,早在它的前朝期間被徹底降服,一半歸順中原、一半西遷歐洲,再也難以興起大的風浪。
在華夏民族內部,歷經三國時期短暫的分裂,它的前身——三國中最強大的魏國,於公元前263年至280年滅掉其他兩個國家,最終完成了華夏民族的大一統。
但是這個透過政變獲得政權而建立的王朝,並未給華夏民族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利益,它既未像趙宋王朝那樣成為一個經濟帝國,也沒有像強大的隋朝那樣生產了直到唐朝建立以後都沒有吃完的糧食。
並不算超強的國力並沒有使這個王朝的貴族停止它那拼命的搜刮,堂堂數千多萬人口的帝國養活一批像石崇和王凱那樣鬥富的貴族還是可以承受得起的。
但這無疑會激起民眾的憤怒,乃至由八王之亂引起的社會鉅變,導致了王朝政權的迅速垮臺。
而由其它王室子弟新成立的政權在健康得以成立,後人稱之為東晉。
晉王朝造成的巨大混亂,為生活在這個帝國北部的夷族帶來了重大的歷史機遇、
這些生活在中原地區北部的少數民族,大部分是融入了讓華夏民族的匈奴人的後裔,以及其它融入了華夏民族的其他民族。
他們生活在中原地區並接受了漢文化的思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也算是華夏民族的一部分。
他們接受了漢文化,但並不說明和漢人真正地融為一體,而是絕對的離心離德,從兩晉時期的五胡亂華就已經很好的說明了一切。
西晉政權的腐敗和崩潰導致了混亂局面嚴重失控,在這個帝國之內,漢人以外的夷族乘機做大做強,而其中由氐族苻堅建立的前秦政權最為強大。
統一了中國北部的氐族政權並不想終止它那征服的步伐,而此時未被征服的便是在長江以南、由王室子弟建立的東晉政權。
剛剛成立的東晉政權是一個在匆匆忙忙之中建立的政權,一個絕對算不上強大的政權。
其國力、人口、以及國土面積遠遠佔不到整個晉王朝的一半,而晉王朝的實力在歷朝歷代之中,除了趙宋王朝以外遠不及由漢人建立的其它朝代強大。
由北方殺至而來的前秦政權,那絕對是一支強大的、令人生畏的軍事力量,它是由異族和漢族文化的混合體,“投鞭斷流”並不僅僅是說明它的軍事力量已經強大到令人感到了巨大的恐懼,繼而說明陸地作戰中的中堅力量騎兵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優勢。
能夠在戰爭中投入80萬軍隊的作戰力量在戰爭史上那絕對不是最多的,而在淝水地區傾盡所有僅能投入8萬兵力的東晉政權,在人類史上也絕對不是最少的。
但在一次戰役之中由8萬對陣80萬的懸殊如此之大,這樣的戰例在人類戰爭史上絕對沒有過。
但凡有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在單兵作戰中一個人可以對陣十個人,並不意味著一萬人可以對陣十萬人,而八萬對陣八十萬更遠遠的不是一對十那樣簡單。
而擁有80萬兵力之巨的前秦政權,那絕對不是一群沒有戰鬥經驗的烏合之眾,它既不是被少數歐洲人征服的印第安人,也不是一群食草的綿羊,而是一支橫掃了北方地區、征塵未洗的雄師勁旅。
沒有人能夠想象到東晉政權的君臣上下是在怎樣的焦慮和恐懼中度過的!
但是人們看到了這樣的一個事實,這個充滿恐懼的君臣上下無論如何都要進行堅決的抵抗。
盡最大努力所能投入的8萬軍隊已是東晉政權的全部家底,先不說最後的結果怎樣,單說面對著80萬軍隊的重壓而敢於言戰,就足以說明他已經不是煽動和戰前動員那樣簡單,如果此時的血管裡流淌的不是殺氣十足的血液,還能贏得戰役最後的勝利?
由8萬軍隊對陣80萬的軍隊,無論是誰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即便是號稱“虎狼之師”的秦軍也絕對沒有贏的把握,無論是哪一個政權面對如此的大軍壓境,就算投降歸順也不能說沒有民族氣節,而如果堅決抵抗就算是戰敗也會顯得合情合理!
在這樣的大軍壓境之下,在世界上有幾個民族能夠做到堅決抵抗?在堅決抵抗的情況之下又有哪個民族會贏得戰爭的勝利?
有人說俄羅斯是一個戰鬥的民族。
其實戰鬥的民族又何止僅僅是俄羅斯,在趙宋王朝以前的華夏民族也是一個戰鬥的民族,而且還是一個很會戰鬥的民族,一個善於把勇氣和智慧有效結合的戰鬥民族、一個殺氣十足的戰鬥民族!
戰鬥民族,不是你說自己是戰鬥民族你就是一個戰鬥民族!
你如果是一個細心的華人,你如果是一個學識淵博的外國學者,你可以細心的查閱一下中國的歷史資料,在趙宋王朝以前的中國那是相當強勢的時代,也是一個有著相當強悍性格的民族。
亞洲就不必說了,如果把西方的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和亞歷山大的軍隊,以及在馬拉松地區擊敗波斯帝國軍隊的希臘雅典軍隊拉過來與其做一比較的話,你可以假設一下他能不能組織一次像淝水之戰這樣的戰役?
歷史教科書已經向人們交代了淝水之戰的最終結果,而且也大概粗略的說明了晉軍取勝的簡單過程。
但是其中間過程絕對沒有馬拉松戰役描述的那樣精彩!
如果僅僅是因為苻堅的驕傲輕敵和軍隊的離心離德導致了前秦軍隊的失敗,顯然不能成為前秦軍隊打敗仗的理由。
而東晉政權的僥倖和運氣是能夠取勝的因素也顯得難以自圓其說和滑稽可笑。
一個擁有8萬軍隊的力量向一個擁有80萬軍隊力量的對手提出,讓其退出一箭之地以便渡河交戰,這樣的戰例在西方國家的戰史上從來就沒有過。
精明的東晉統帥不會不明白,渡河交戰將會使自己一方陷入怎樣的不利之地,不會不明白在渡河時會受到怎樣的衝擊,而渡河後的背水一戰也同樣充滿了巨大的風險。
淝水之戰不是華夏民族內部的一場戰爭,而是華夏民族與異族之間的一場戰爭,它的勝利絕不是一場愛國教育和思想動員那樣簡單。
它已經在向世人展示:華夏民族不僅也是一個戰鬥的民族,而且還是一個把戰爭智慧與戰鬥精神結合有效發揮最好的民族,能夠組織這樣的一次成功的戰例,在世界上不是任何一個民族都可以做到。
華人但凡提到以少勝多的戰役、人們第一個便會想到著名的赤壁之戰,其次便是它此前不久的官渡之戰、以及劉秀與王莽的昆陽之戰、商代的牧野之戰。
但很少有人會去研判一下我們的淝水之戰,,它才是我們民族最大的驕傲和自豪,它是兩個民族之間誰優誰劣最有實力說話的裁判。
淝水之戰是一場被華人嚴重忽視的一場重大戰役,它是體現華夏民族戰鬥的一次精品,它的勝利說明了鼎盛時期的華夏民族也是一個強悍的民族,當這種強悍消失之後才輪到了下一批的蒙古、俄羅斯這些戰鬥民族。
但你去問問呢些戰鬥民族,他們有沒有打過像淝水之戰這樣的戰役?
弘揚華夏民族精神,還原一個真實的華夏民族!
回覆列表
先簡略介紹一下淝水之戰的背景及經過。淝水之戰是發生於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前秦苻堅對偏安一隅的東晉發動的旨在統一政權的戰爭。雖然前秦朝中大部分人反對,但苻堅認為前秦經過30 年的發展,自己已足夠強大,百萬雄師,可投鞭斷流,而東晉政權乃蕞爾小國,淝水之戰其結果前秦應該是碾壓式勝利。所以規定百姓每十人抽一人充軍,各州馬匹無論公私一律徵用為軍馬。豪門子弟入伍者授於羽林郞之官。苻堅授苻融,慕容垂為先鋒,率騎兵二十五萬。總髮動兵力80萬。前秦軍隊從長安出發,前後千里,旌旗蔽日。前部從長安出發已經到了項城,後部從涼州出發才到長安。
東晉方面,桓溫死後,謝安掌握大權,欲成立新軍充實長江防線以御胡人南下侵擾,百姓紛紛入伍,名將劉牢之就是此時入選禦敵大軍的。晉武帝任命謝石為徵虜大都督,謝玄為前鋒都督。總兵力八萬。
秦軍逼進淝水擺開陣勢,東晉隊伍無法渡過淝水,謝玄派使者對苻融說,如果貴軍後退而讓晉軍渡過淝水,兩軍可以對壘決戰,一分勝負。苻堅認為,秦軍可後退以讓晉軍渡河,到時可以在晉軍渡河時出擊(半渡而擊),可以輕鬆取勝。苻融也認為是個好主意。於是指揮部隊後撤。晉軍在渡河時,派人大叫“秦軍敗了”於是秦軍前後不明真相,爭於逃跑相互踐踏,屍體遍野,而那些僥倖逃跑的人一路風聲鶴唳,飢寒交迫死者十之八九。苻融被亂軍踩死,苻堅中箭單人匹馬而逃。
總結而言:
淝水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的著名以少勝多的戰例,以八萬克敵八十萬,世界戰爭史上也同樣有名
淝水之戰後,前秦因之衰敗,東晉贏得了難得的休養
東晉方面任用了謝安,謝玄等抗戰派,意志堅定,未雨綢繆
東晉隊伍上下一心,戰鬥力強
東晉方面謝安,謝玄指揮得當
秦主苻堅剛愎自用,用人失當
秦軍戰線太長
秦軍隊伍數量多,太人員構成不穩定,戰鬥力不強
秦軍將士輕敵,隊伍部署不合理
秦軍將領在戰役指揮中返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