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柒月的媽媽

    1

    在我們大人眼中,乖孩子往往就是那種不愛亂說話,在公共場合不調皮不吵鬧的孩子,而那些適度的熊孩子,脾氣壞,愛調皮的孩子,讓大人操碎了心。記得在一本研究心理學的書裡面看到,孩子三歲以內能發脾氣,各種反抗或者大聲哭鬧,比那些受到委屈而不會表達的孩子心理更加健康,更加的有利於孩子未來在學習中和生活中穩健的成長。而那些聽話的乖孩子,往往是沒有自己的主見的人,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未來走入社會以後,很容易做出一些偏激的行為。

    2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的表達能力有限,不能好好的去表達出自己的一個想法。或者孩子有情緒內心有委屈的時候,可能會用大人難以接受的方式來表達,令大人非常的反感。而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大人來給給正確的引導,只是每個孩子在發起脾氣的時候,是不一樣的,也就出現了我們大人口中的乖孩子和熊孩子。

    3

    無論我們大人還是小孩,都會有情緒的高潮和低落期,而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大人先擺正態度,不要總是居高臨下的去俯視的態度對孩子講話,而是要作為朋友一樣,接納孩子傳遞出來的資訊。

    我們大人也不要一味的去埋怨孩子的脾氣不好,應該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在這方面我為孩子準備了一個拳擊手帶,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我就會告訴他,可以對著拳擊在打拳擊,可以用正確的方式發洩出來。

    4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記得如果孩子會鬧一些小情緒,不被我關注到,這個時候孩子就會拍打一些東西,或者是碰撞一些東西製造出響聲,好像就是在引起我的關注。可當時我也非常生氣,我就是不去理會他。現在我懂了,如果這些小情緒不被媽媽或者是爸爸關注到,那麼他的這些委屈和憤怒就會加倍。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父母只需要用一些巧妙的方法來幫助孩子疏導一下,讓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帶給他的愛,這樣孩子在以後成長過程中,可能會認識到自己當時身上的壞脾氣,從而能夠更加健康的成長。

  • 2 # 大號哥哥小號妹妹

    大家好 這裡是大號哥哥和小號妹妹

    孩子不是好動就是安靜,那麼好動的孩子和文靜的孩子都要怎麼帶呢?我來簡單說說吧。

    俗話說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不是多動症就行了,並不一定需要寶寶文靜。好動的寶寶只是在需要安靜活動的時候能集中注意力就行,比如看書,寫字等等。學習圍棋,練鋼琴,畫畫,一些思維訓練等都可以訓練孩子的注意力的。

        淘 氣 是 孩子 的 本 性 不 要 去 抑 制 , 但 家長可 以 引 導 她 孩子對 音 樂 、畫 畫 、 書 法 等 方 面 的 興 趣 中 和 一 下 , 以 利 培 養 較 完 美 的 性 格 。

       家長還 可 以 帶 她孩子去 看 看 你 家長覺 得 孩子可 能 喜 歡 的 事 情 ,發 展一下 其它方 面 的 愛 好 , 這 樣 要 是 找 到 了 孩子喜 歡 做 的 事 情 就 會 將 好 多 精 力 放 在 這 上 面 不 會 淘 氣 了 。

         記 住 : 越 淘 氣 的 孩 子 越 聰 明 ~

    相反,有些孩子不愛說話,過份安靜,我覺得這可能是孩子缺乏了安全感,不願把自己的內心傾訴給別人,對別人產生了防備感。這時候,父母不要只知道工作、掙錢,一定要多抽出時間關心、呵護、陪伴孩子,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愛他在乎他的人。

    家長多陪孩子說說話、讓孩子多和朋友一起玩耍、尊重孩子的一些選擇、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擁有自信感,不要打擊孩子的自尊心、給孩子一些獨立做事的空間、孩子的內向,有些縱使是先天性格使然,但也有些是後天環境的因素,不過這都不是絕對的,只要家長能夠多抽出時間來耐心地去引導,孩子內向的性格就會有所改變。

  • 3 # 思嘉2020

    其實對於普通的孩子,孩子就是孩子,單純得像一張白紙,父母長輩往上面描畫是什麼就是什麼樣的圖畫,一般大人看孩子性格外向就歸納為"熊孩子",性格內向就歸為安靜的"乖孩子",而這種人為的標籤,對孩子來說影響還蠻大的,性格這東西是與生俱來的,但是人為新增標籤以後,父母長輩再當著孩子面強調一下,比如很多老人會逼孩子叫人,當面說孩子性格內向,害羞,幾次之後會加深這樣的印象,孩子會不自覺變得更加內向更乖!思嘉認為,孩子就是孩子,沒必要區分那麼清楚,每個孩子都生而不同,都是小天使,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做孩子感興趣的事,培養適合孩子的興趣愛好,陪孩子一起玩,跟孩子一起成長就好,要知道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 4 # 聽雨軒記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也沒有一模一樣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特點,有孩子安靜有的孩子活潑,有的孩子比較溫柔,有的孩子比較調皮,作為家長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也就是要看到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要因材施教,針對安靜的“乖孩子”和活潑好動的“熊娃娃”孩子要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1.安靜的“乖孩子”

    安靜的乖孩子平時表現不太活躍,但是專注力一般較好,在保持孩子優點的基礎之上,我們可以帶他去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學習一些節奏感強的樂器,比如架子鼓之類的,慢慢地引導實現性格互補。

    2.活潑的“熊孩子”

    “熊孩子”一般情況下很喜歡活動,很難安靜下來,成人看來這類孩子大多比較調皮,這類孩子的專注力比較差,會影響孩子以後得學習。因此,家長要多帶孩子參加一些安靜的活動,比如帶孩子到書店去參加閱讀活動,家長和孩子在家玩一些手工活動,送孩子去參加美術繪畫類的學習,這些都可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 5 # 德雲老女孩

    熊孩子,在熊的時候其實不介意家長帶著孩子一起熊,畢竟在整個過程中,家長能夠控制孩子的三觀,以及整個事情的走向,並且能及時制止!控制分寸!而且在你領他玩盡興的時候,適當引導靜下來做其他事情,他會更聽你的話!

    乖孩子,還是適當多引導走出家門更好!

  • 6 # 晴天麻麻

    孩子除了熊孩子,就是乖孩子,除了先天的性格,還有後期的教育都會影響孩子成為熊孩子還是乖孩子。

    熊孩子的一般生活在一個被父母約束較少的家庭,從小家庭紀律性比較寬鬆,孩子對社交的邊界認識模糊,表現行為是眼裡只有自己沒有別人,比如我不高興了,推倒一個小朋友使我高興我就推倒他;比如沒有得到想要的,我就使勁折騰父母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得到我想要的東西。

    乖孩子確是相反的,乖孩子一般生活在紀律比較嚴格的家庭,表現行為是眼裡總是有別人而沒有自己,比如孩子在客廳玩的好好的,父母覺得不舒服,害怕孩子會磕著碰著,太吵了會影響鄰居等,然後就會教育孩子不要大吵大鬧,教育後,孩子就知道這種事不能做,最好安靜的待著,長此以往乖孩子就練成了。看到父母不高興了,就調整自己,或者希望自己的表現能讓父母高興起來。

    教育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平衡”,任何一種性格都是雙面的,所以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能讓熊孩子別那麼張狂,又能讓“乖孩子”不受欺負。熊孩子們一般自私、任性、過於好動、反叛等,家長老師不好管教,但是他們身上的優點是:樂觀、積極、自信,為了自己喜歡的東西義無反顧。而乖孩子一般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特別是長輩父母的看法,所以內心比較敏感、自尊心強、缺少主見、少言寡語,但是他們身上的優點是:有耐性、聽話、安靜、有上進心。

    不管是“熊孩子”還是“乖孩子”映射出來的都是孩子背後的家庭教育,帶熊孩子先要從禮貌規矩開始,告訴孩子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有界線的,莽撞的打破這個界限就有可能帶來很多麻煩;還要鍛鍊孩子的注意力,畫畫玩拼圖等遊戲可以很好的鍛鍊孩子的注意力,家長也要在生活中跟孩子鬥智鬥勇,比如孩子想要一個玩具,就要延遲滿足,利用延遲的這段時間給孩子提要求。而帶乖孩子就要讓孩子大膽去做自己想做的,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要大膽的維護自己內心的想法,孩子在玩的高興的時候家庭不要打斷孩子而去教育孩子的對與錯,家長要做的更多的是觀察孩子,孩子玩完之後再跟孩子溝通。

  • 7 # 悠然自得的悠然

    熊孩子和乖孩子,父母要怎樣帶?近幾年來,關於熊孩子的新聞層出不窮,但是念在是親生的,父母也只有忍了。

    1、熊孩子如果不是多動症的話,僅僅是運動量大這一項來說,不必過多遏制。孩子多運動有助於神經末梢的發育,會更聰明。運動量大的孩子,身體也好。

    2、如果熊孩子不僅僅是運動量大,而且是在別的方面走上熊這條道路,越熊越遠,那就得管制管制了,不能任其熊出新境界。萬一闖禍了怎麼辦?禍小能瞭解,大禍怎麼辦?

    3、孩子從小的品行,是透過模仿身邊最親近的人建立的。家長要做到以身作則,凡事有度,不能給熊孩子提供借鑑、模仿的機會。

    4、相對來說,乖孩子就比較安靜了,這類孩子一般比較內向,作為父母,我們要適時的引導孩子,去跟外界接觸,去跟其他孩子一起做遊戲、玩耍,培養乖孩子的溝通能力,和應付各項事務的能力。

    總得不管是熊孩子,還是乖孩子,都需要父母悉心教育,不能假手他人,也不能指望送到學校,老師來教育孩子。任何教育,都不上父母的言傳身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詹姆斯的運動能力是不是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