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艾灸、運動、桑拿、汗蒸、足浴,究竟哪個更有效?同樣是出汗有什麼不同?
8
回覆列表
  • 1 # 秀春說健康

    究竟哪種排溼更有效?

    中醫有一句“千寒易除,一溼難去”,就知道溼氣有多難以祛除了。我們分別瞭解一下。

    1、艾灸透過燻烤人體的穴位,達到溫通經絡,驅散寒邪。溫陽補虛,補中益氣等效果。

    其中大血管部位,心臟部位,孕婦的腹部、腰骶部都不能溫灸;頭面部五官區域不能溫灸;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或婦女經期忌灸。

    施灸的時間長短原則:

    灸從久,必須長期施行方能見功,這是指慢性病而言。一般前三天,每天灸一次,以後間隔一日灸一次,或間隔兩日灸一次,可連續灸治一個月、二個月、三個月,甚至半年或一年以上。

    如果用於健身灸,則可以每月灸三五次,終生使用,效果更好。

    2、運動要適量,出汗太多也不好。夏天要注意防暑降溫,其他季節可能又不會出太多汗,所以有個網友說她一直運動,還有溼氣。

    溫馨提示:運動結束後,補充一點淡鹽水。

    3、桑拿和汗蒸兩者有很大的區別。

    溫度:汗蒸是恆定的溫度,42--45攝氏度之間,而桑拿的溫度高達60--70℃;

    排汗原理:汗蒸是由內而外的正確排汗,是利用電氣石的的能量使身體達到養生保健美容美體的目的,而桑拿則是透過高溫由內而外的表皮排汗;

    排汗效果:汗蒸排出的汗是沒有味道的,待汗幹了後面板非常光滑,還不用洗澡,而桑拿就不一樣了,必須洗澡後才能消除汗臭味。

    但是桑拿不適合未生育的年輕人,因為蒸的時候溫度過高會導致精子死亡,造成不育。

    注意汗蒸結束後6小時內不宜淋浴,淋浴會減損汗蒸的保健效果。有心臟病、肺結核、嚴重面板病、高血壓、腫瘤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不能汗蒸。

    4、足浴是保健療法中的一種,可以促進人體腳部血液迴圈,促進新陳代謝,改善睡眠,美容養顏,增加抵抗力,改善腳部經絡,促進人體健康的目的。

    一年四季都可以泡,每次泡到微微出汗就可以了。需要堅持。

    不適合足浴的人群:

    嚴重心臟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腦溢血未治癒者;足部有炎症,面板病,外傷或面板燙傷者;出血性疾病,敗血病等患者;對溫度感應失去知覺者;嚴重血栓患者;心臟病患者;孕婦;小孩(應在成人幫助下使用);對溫度感應遲鈍者(應控制好溫度,避免燙傷),就不適合足浴。

    看完之後,沒法說哪種更好,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適合自己的去溼養生方法最好。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去溼的同時要健脾,除了艾灸,這幾種方法都沒有健脾的效果。

    因為脾虛不能化水溼,還會有溼氣,這就是那個朋友說一年四季跑步還有溼氣的原因。內調理也很重要。

    可以用炒制的薏米煮湯,不是炒制的,薏米是寒涼的,只能去溼,不能健脾。長期吃寒涼的薏米,傷害脾胃。

    芡實去溼健脾強腎的效果也非常好。

    山藥健脾強腎,潤肺效果好。很多中成藥裡都有山藥,河南溫縣的鐵棍山藥藥效最好。淮山藥差些,我們平時吃得一般是菜山藥。

    夏天吃冬瓜也可以如溼熱,溼寒嚴重的人還是少吃寒涼的東西。

    馬齒覓也可以去溼氣,馬齒覓是野菜一般都是寒涼的,去火效果好,所以寒溼嚴重的人要少吃。

    想要去溼氣還要了解溼氣是怎麼來的?掌握了以後儘量避免,不要一邊去溼氣,一邊還在產生溼氣。

    由於篇幅不短了,直接上一張圖片。

  • 2 # 艾灸養生達人張海霞

    艾灸出汗是怎麼回事?

    艾灸用艾草作原料,製成艾柱或艾條,點燃後懸置或者放置於人體的病變部位或者穴位上,進行溫熨、燒灼,借灸火的熱力以及藥力的作用,達到治病保健目的一種中醫外治療法。大家應該都知道艾草是一種純陽之物,本草綱目記載“ 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危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溼,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艾灸具有六大功效: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散結、祛溼逐寒、回陽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過程中及艾灸以後,很多人會有大汗淋漓的情況,這種現象是艾灸改善體質、扶正祛邪、祛病療疾的效果反應,千萬不要驚慌,要有正確的認識,可以繼續施灸。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艾灸補充人體陽氣、祛除身體溼寒的效果是最好的,目前還沒有藥物可以替代。

    艾灸療法是先補充臟腑正氣(陽氣),艾灸貴在堅持,艾灸到一定時間和數量後,就會有量變到質變的效果發生,這是臟腑元氣(陽氣)充足,身體的機能恢復,人體元氣和艾草的純陽之氣聯合作用,使體內病邪(濁水、濁氣)透過經絡、血管、關節、面板毛孔,使體內的病邪之氣以汗液的形式不斷地排出。當然體內的病邪(一些濁物)會和糞便一起排出體外。

    運動、桑拿、汗蒸、足浴出汗是怎麼回事?

    好多朋友應該都有過一些經歷,大家可以認真分析一下,運動、桑拿、汗蒸、足浴等發熱出的汗,是不是都是表層肌膚的汗水?有經歷的朋友應該都有感受的,運動、桑拿、汗蒸、足浴出大汗後,人有明顯的感覺就是很累。原因就是這種汗出的太多會耗損人體的精、津、液和元氣,人體會虛脫。

    艾灸療法作用是恢復並強大臟腑功能,此時佔據臟腑的病邪(濁水消耗人體血液,是上火、炎症的主因;濁氣消耗人體元氣,阻塞經脈,是腫瘤、肌瘤、結塊的主因)被強大的正氣趕出臟腑,排出體外,這就是施灸時大汗淋漓的表現。艾灸療法使人體大量出汗,排出的是臟腑、血液和細胞裡的濁水。

    夏天祛溼建議:艾灸+適量運動

    “千寒易去,一溼難除,溼性黏濁,如油入面”。溼邪過重是導致各種疾病的重要原因,夏季是祛溼逐寒的最好時機。

    在中醫裡祛寒除溼治療妙法就是艾灸,而且夏季正是天地陽氣最盛之時,透過艾灸,雙重陽氣注入體內,即可快速達到溫陽驅寒,排出溼氣的的效果。建議溼氣重的朋友夏天多做艾灸,尤其是三伏天艾灸效果更佳。

    現在大家應該明白了,同樣是出汗,顯而易見艾灸出汗排溼氣效果是最好的,而且不會損耗身體的精、津、液和元氣。

    夏天不要熬夜,早睡早起,適量運動加艾灸可以很好的排出溼氣。夏天適量運動,走步不要超過10000步,老年人不要超過6000步,走步適量出汗就可以,切記不要大汗淋漓。

  • 3 # 拾健康

    現在已進入七月,將迎來三伏天,夏季也正式啟動了“燒烤”模式。在這樣一個繁華似錦卻又烈日炎炎下,體內溼氣也開始了四處作亂,疲勞困倦、沒有食慾、面板起疹、頭髮油膩、滿臉油光、臉上長斑等,都是溼氣太重的表現。夏季裡,祛溼調護的方法可不能糾結,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祛溼的食物和方法。

    要想快速有效祛溼,這4大食物別忘記吃

    1、薏仁

    薏仁,也就是我們最常說的“薏米”,它不僅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常吃的食物,而且還是一味常用的利水滲溼的中藥。

    【中醫解析】:薏仁性涼,味甘、淡,具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是緩和的清熱祛溼之品。不僅如此,薏仁對於面板也有很大的好處,它可以使面板光滑,減少皺紋,消除色素斑點,故還具有很不錯的美容功效。

    【食用方法推薦】:紅棗薏米汁。將適量紅棗、薏米清洗乾淨,薏米提前用清水浸泡2小時,紅棗去核切碎,然後將泡好的薏米、紅棗加入豆漿機,並加入適量的清水打汁,待煮熟後可根據自己口味加入適量冰糖調味即可飲用。

    2、山藥

    山藥,也是我們普遍都會吃的一種食物,它的吃法也是多種多樣,蒸、煮、炒、拌均可。山藥給我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它可以補脾,對於祛溼它並沒有直接的功效,但正是因為它可以補脾健脾,促進脾胃代謝水溼,間接可以有助於體內溼氣的徹底排出。

    【中醫解析】:山藥性溫、味甘,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的功效。在食用時,可以將山藥與薏米搭配食用,煮成薏米山藥粥,可達到健脾滲溼、滋補肺腎的效果,該粥品還適用於消化不良性腹瀉、大便溏洩、全身無力、心悸氣短等症狀者食用。

    【食用方法推薦】:薏米山藥粥。該粥品做好很簡單,先將薏米洗淨,提前一晚泡上,山藥去皮、切塊,適量粳米洗淨,將以上一同放入鍋中一起煮粥即可,還可加入適量的大棗一同煮。

    3、紅豆

    紅豆又有“相思子”之稱,平時煮粥的時候也總喜歡放些紅豆,紅豆可以製成多種美味的食品,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中醫解析】:紅豆性平,味甘,具有有健脾利水、清熱除溼、補血養血、調理腸胃、消腫解毒的功效。

    【食用方法推薦】:用紅豆煮水喝,可以很好地排出體內的溼氣。紅豆還可以做豆漿、甜品等。

    4、土茯苓

    【中醫解析】:土茯苓甘淡平和,淡滲利溼,進到肚腹裡,能夠稀釋體內的濁陰溼毒,從而淡化,將溼氣排出體外,土茯苓祛溼解毒的同時,又不傷及陽氣,是比較放心食用的一種祛溼食物。

    【食用方法推薦】:可以直接用水沖泡土茯苓粉喝,也可以熬土茯苓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樣的男人才是你選擇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