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亮愛生活

    包粽子是咱們國家在端午節時的習俗,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粽子有紅棗餡,蜜豆餡,肉餡,八寶餡等。

    包粽子用到的主原料是糯米,分享給你我包粽子的方法:

    材料:粽葉、糯米、紅棗

    做法:粽葉清水洗淨,開水煮兩三分鐘備用

    糯米和紅棗提前泡好,糯米需要泡半天

    取三片粽葉,疊放好,成不漏的鬥狀,放一勺米,兩顆棗,最後再放上米壓平,包起,用繩子捆結實

    鍋中放充足的水,放入粽子,最上面壓一塊石頭或其它重物,這樣粽子不會飄起來

    煮一個半小時至兩小時,再悶上一刻鐘,或者直接用電壓力鍋,更快

    這是我的回答,希望你能喜歡

  • 2 # 時逢陌生

    包粽子的來歷:早先是為了祭祀祖先,驅趕邪惡的蛟龍,將“角黍”丟入江中,後來在端午節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為了防止魚蝦去啃食他的身體,用筒粽投入江中去保護屈原的身體;因為後世的風俗習慣等改變,才有了粽子。

    包粽子的食材:

    第一,粽葉的種類有很多,

    箬竹葉普遍於南方地域,是南方人偏愛的一種粽葉;

    蘆葦葉普遍在於北方,它有藥用價值,深受北方人的喜愛,常用於北方;

    箸葉就是常用的粽葉,俗稱粽葉,有乾溼兩用,本人偏愛幹粽葉,香氣四溢,包好的粽子跟香;

    包粽子的米:

    第一糯米,這是普遍大家喜歡的,香甜軟糯,美味可口;

    第二江米,我也是近期才接觸的,包好的粽子,晶瑩剔透,滿口留香,非常美味;

    包粽子的餡料:

    可以用紅棗,蜜棗,紅豆,豆沙,這些都是早先的粽子了,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與創新,出了不少新的品種,譬如辣粽,三角粽,枕頭粽,涼粽,鹹粽,鹼水粽,四角粽,鮮肉粽子,八寶粽,梘水粽子,綠豆粽子,海參乾貝粽,鮮香靚肉粽,叉燒靚肉粽,多彩蜜豆粽,玫瑰豆香粽,板栗鮮肉粽,咖哩牛肉粽,鹹蛋黃粽,排骨粽,鹹肉粽等等。

    端午節即將臨近,在這裡祝大家端午節快樂,闔家幸福。

  • 3 # 無名海鮮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龍舟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形式。包粽子吃最早的來歷不是屈原

    最早文字記載出自許慎<<說文解字>>,食粽子習俗早於屈原去世400多年。最開始吃粽子是在寒食節這一天,是為了紀念介子推。

    端午與屈原

    相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為了寄託哀思,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

    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大夫的身體了,後來人們都紛紛效仿。

    一位老醫師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大夫。後來人們怕飯糰被蛟龍所食,人們想出了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現在人們為什麼說?端午節就是祭祀愛國詩人屈原

    原因一:屈原是五月初五,投江而死,老百姓過端午節是順便紀念屈原,現在發展主要紀念屈原為主的活動。

    原因二 :屈原在人民心中的良好形象,發自內心的想念他,紀念他。

    用什麼食材能包粽子

    包粽子必須的食材:棕葉、糯米和粽繩。粽子的餡料有很多:白糖、鹹蛋黃、豬肉、蜜棗、鴨肉、鹹肉、紅綠豆沙等等。只要你喜歡都可以放在粽子裡,一飽口福。

    關於棕葉;棕葉的採摘季節在7-10月份,受地域、儲存、運輸等環節影響。在第二年的端午前後,顏色肯定會發生變化,加上粽子在銷售前需要高溫蒸煮,棕葉的顏色不可能保持綠色的。用新鮮的粽葉包粽子少之又少。

    大家選購時一定要注意注意注意。有些商家為了粽子的賣相會採用化學手段:在浸泡棕葉是時,會加入硫酸銅、氯化銅等工業原料,讓棕葉已失原色的粽葉重新變綠。這些棕葉被為“返青棕葉”。這些棕葉在高溫蒸煮過程中,銅、汞等重金屬會滲透到粽子裡面,大量使用會引起中毒。

    關於糯米:選用有粘性的糯米,又叫江米,主要分為圓粒、長粒和黑糯米。

    關於粽繩: 選用野草葉當作繩子來捆綁粽子,千萬不能用塑膠繩子。

    中國南北過端午的不同之處真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端午節作為我們的傳統節日,但是南北有著很多的差異。

    吃粽子:“南甜北鹹” 但是現在都反過來了,“南鹹北甜”了

    粽子形狀:南方粽子的形狀多為三角形、長條形,方形。餡料豐富有火腿、臘肉、蛋黃等等北方人喜歡 蘸白糖甜甜糯糯十分可口。

  • 4 # 佈施

    粽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在春秋之前就已經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已經被正式定為端午節慶的食品,並且還流傳到北韓,日本及東南亞各國。民間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傳承下來的。

    包粽子有講究,首先要選正宗的粽子葉。它以蘆葦葉,箬葉為主。這些葉子裡含有對人體有益的葉綠素和多種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清熱止血,解毒消腫,抗癌的作用。純天然生長,無毒,無汙染且一次性使用。有的也用桂竹葉,芭蕉葉,荷葉,月桃葉等。

    優質糯米。糯米是粘性米,香糯粘滑。是一種溫和的滋補品。它又叫江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鐵,磷,維生素B1,B2,煙酸和澱粉,它營養豐富,是溫補強狀食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的作用。

    餡料有:紅棗,排骨,精瘦肉,鹹鴨蛋黃,蔬菜,豆沙,火腿,冬菇等,有的還新增中草藥益智仁,稱為益智棕。

    口味有:甜,鹹,鹼等。

    將粽子葉放水中泡好,刷洗乾淨。糯米淘洗乾淨,放入水中泡3-4小時。紅棗洗淨,排骨剁成小塊,精肉切小塊,蔬菜洗淨備用。

    以紅棗粽子為例:

    用兩個粽子葉錯開,大約1/3,成圓錐體形狀。放入糯米,錐底放一個紅棗,放入糯米,再放入兩個紅棗頂上再放入糯米,包好,用麻繩或馬蓮草纏繞,一個紅棗粽子的半成品就完成了。

    我們這裡一般晚上煮粽子。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擺放好,按結實,上面放上篦子,篦子上面壓塊像石頭那樣的硬物體,然後再放入水,水高過篦子,水的量可根據粽子的多少,不能太少。大火燒開,慢火煮一小時停火。不要開鍋,粽子放入鍋中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撈出。粽子葉的清香氣,糯米的粘稠,紅棗的甜味,全融合在一起,味道美極了。

    千百年來,每年的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中國的百姓家都要浸糯米,洗棕葉,包粽子。粽子已經成為中國歷史文化傳統小吃不可缺少的重要美食。

  • 5 # 胖嘟嘟ym

    每年端午節吃粽子都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民間有吃粽子的習俗,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都是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據說在幾千年前,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殺,人們為了不讓江中的魚吃屈原的屍體,就用竹葉包了很多飯,包成菱形投入江中,被人們稱為粽子,所以幾千年以來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習俗。

    做粽子看你是做甜口味的還是做鹹口味的。需要的原料很常見有糯米、粽葉、蜜棗,白糖,豆沙,火腿,鮮肉,蛋黃等等,根據個人喜愛的口味來做什麼餡。

  • 6 # SOUL覓in珠海

    包粽子吃的來歷

    當我們還不用背楚辭和離騷,沒有經歷過文言文鞭撻,從還是小學的課本上就知道,端午節包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也是中國歷史第一位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原本是春秋時期楚國楚懷王身邊的大臣,他力主聯合齊國對抗秦國,卻遭到貴族的陷害,被罷免官職,趕出了都城,流放到了沅、湘流域。

    公元278年,大秦的鐵騎攻陷了楚國的都城,屈原看到自己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五日寫下絕筆《懷沙》後,抱石投入汨羅江……

    楚國百姓聽聞屈原投江殉國,紛紛趕到汨羅江弔唁屈原,江邊的漁夫們嘗試打撈屈原的屍身,奈何搜尋無果,又怕江裡的魚蝦啃食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裡丟入飯糰,雞蛋等物,希望餵飽河裡的魚蝦,免得讓屈原屍體被咬食……百姓看到後紛紛效仿。

    經過千載萬代,當初具體的事實情況也只有前人能知了,如今,我們只瞭解,端午節包粽子、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葉都是必做的習俗。

    包粽子的食材

    我是廣東人,廣東地區包粽子,除了必備的糯米外,一般會放的食材有綠豆、紅豆、花生、鹹蛋黃、瑤柱、醃漬過的五花肉、紅絲線。(看個人喜好搭配,比如我因為不喜歡豆子的口感,自家的粽子都會包一部分沒有放豆子的。)

    甜口的可能會放紅棗、豆沙,或者鹼水粽(吃的時候蘸白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三個月奶水不夠吃,吃些什麼下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