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可樂今天睡醒了麼
-
2 # 音樂中文臺
曹操對待自己的僚屬自然是十分嚴酷的,對不滿意的人自然也是表現的十分明顯,也是個心直口快的人物,常常對不滿意的人當場剝下衣服打板子。這對自視甚高的文人來說自然是受不了的屈辱,在當時的時代,顏面可是比生命還珍貴的東西。在曹操的臣屬中,有個叫何夔的人物,不願意受此侮辱,一直隨身備有毒藥,準備一死了之。
何夔明知曹操的嚴酷,卻願意冒著自殺的風險,繼續為曹操效勞,顯然是著眼於個人才能的發揮和建功立業,以後果然如願以償,身居高位,子孫顯貴。可以說,當時的何夔是賭對了一把,讓自己能夠有個好的前程,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有他這樣好的命運,甚至也有丟掉性命的例子。
不管曹操對人怎樣嚴格,但是隻要有才能,在曹操的身邊總會有被髮掘的機會,馭人之術,曹操掌握的可謂是爐火純青,把自己手下的這批人控制的是服服帖帖,不枉“亂世奸雄,治世能臣”的評價,但是,有些手段畢竟是這批所謂高學文的人受不了的,自然也就有一批文人聞風喪膽了。
我們曾經在語文課本上學過的一個人物,楊修的死不就是這樣的例子。楊修這個人可謂是古代拍馬屁的鼻祖,把上司的心思摸得是一清二楚,但是,一旦馬屁拍不到正軌上,上司的心思可就是直接殺人了事了。當時的定軍山之戰,曹操大敗,結果,楊修這個人又揣測上司的“雞肋”事件,結果被曹操以擾亂軍心處罰,剛開始打板子覺得不解氣,最後給了他一個爽快的結果,一命嗚呼了,可謂是最悲慘的命運。
-
3 # 商文君
原意:“說曹操 曹操到”是一句流行的俗語。形容曹操的耳目眾多,動作迅速無所不在,隨時都可能出現在你我面前,是必須要提防的人。
引申:“說曹操 曹操到”是日常生活中對“未卜先知”的巧合之事所作出的總結。
2、來歷
有一天,有個人向漢獻帝推薦曹操,說他能保護皇上的安全,他正準備把曹操叫過來的時候,曹操就來了,漢獻帝就說,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啊。
(1)《孽海花》 二十九回 龍吟虎嘯跳出人豪 燕語鶯啼驚逢逋
“一壁笑著道:“無巧不成書!說到曹操,曹操就到。職道才和美菽在裁判所裡遇見陳千秋,正和美菽講哩!這個人,職道從小認識的,是個極聰明的少年,可惜做了革命黨。”
(2)呂布聽說,棄了曹操,縱馬向前追趕。(《三國演義》十二回)毛宗崗評:“見了曹操,反問曹操,舍卻曹操,別趕。曹操諺雲:方說曹操,曹操就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
4 # 改瑕
“說曹操曹操就到”一代梟雄為何讓人聞風喪膽?
所謂兵貴神速,“說曹操曹操就到”足矣說明曹操的行動能力快速,耳目眾多資訊掌握的及時。
在過去通訊裝置有限,訊息傳達緩慢,而在收到資訊之後及時再做出應對策略,這說明曹操這個人的反應能力是相當快速的。
至於說到他為何會讓人聞風喪膽,因為成大事者必要心狠手辣,不然如何能統一曹魏政權?
曹操之所以能夠建立一個曹魏政權,並被稱為一代梟雄,首先他是一個能文能武的人,而且他愛才,也懂得善用人才。
曹操不僅有突出的軍事才能,在文學方面的造詣也是相當不錯,在政治領域上的才能更是尤為突出。
在戰略上曹操能夠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在戰策上也能夠審時度勢。至於傳說中他的奸詐狡猾、陰險毒辣,除卻書寫歷史的史官對他的個人喜好外,誰不明白“一將成名萬骨枯”的道理?
能夠從曹阿瞞走到曹魏政權的領導地位,沒些手段又如何能夠成事?
我想能夠讓人聞風喪膽這一說詞,怕是因為曹操的那句名言“寧可我負天下人,不許天下人負我”
霸氣!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讓我們在曹操的《觀滄海》中結束,快來領略一代梟雄曹操的魅力所在吧!
《觀滄海》兩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
5 # 小刀刀說史
“說曹操曹操到”是一句流行的俗語。有時候在談論某人或者關於這人的事情時,這人突然出現在面前,這時侯常常會說:“說曹操,曹操到”這句話,既應景又貼切。
“說曹操曹操到”這句話的出處*這是出自於《三國演義》中,關於曹操和“傀儡專業戶”漢獻帝的故事。東漢末年,董卓挾持漢獻帝劉協敗壞朝綱,後來董卓中了大臣司徒王允的離間計,被部將呂布所殺。但是司徒王允沒有好好採摘勝利果實,董卓另外的部將李傕、郭汜趁機起兵攻破長安,司徒王允戰死,呂布被迫逃出了長安。
*漢獻帝劉協不愧“傀儡專業戶”,死了一個董卓,又來了李催、郊汜,東漢朝政再次落入旁人之手。公元195年,李傕和郭汜因為爭奪東漢主權而大打出手,這個時侯是劉協逃跑的絕好時機,這時有人推薦曹操可以救駕,然而派出去的信使還沒有出去呢,曹操已經來到把劉協給救了,漢獻帝高興道:“說曹操,曹操到”。
這便是“說曹操曹操到”典故的出處了。這本來是形容曹操耳目眾多,動作迅速無所不在,隨時都有可能出現的意思。後來才泛指在談論某人或者關於這人的事情時,這人突然出現在面前。
一代梟雄曹操為何讓人聞風喪膽?先來看看在這亂世中曹操做了些什麼。東漢未年是一個群雄割據的混亂局面:袁紹佔據冀、青、並三州;公孫瓚佔幽州;其他袁術、劉表、孫策等,都是割據一方的勢力,只有劉備沒有固定地盤,只能四處投靠。
(孫權)
這些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實力雖然有差別,但卻都是心懷鬼胎的一方之主,為了分“正統”東漢天下一杯羹,各勢力之間連年摩擦、戰爭不斷,使得平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據《曹操集》載:“中華大地出現的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的慘狀。這時候董卓殺漢靈帝,立劉協為傀儡皇帝(漢獻帝),把持東漢朝政,弄得關中民不聊生。後來董卓中了司徒王允的離間計,被“義子”呂布所殺。但司徒王允沒有安撫好董卓的部下,被李傕、郭汜攻破長安,呂布兵敗出逃。
入主長安後,李傕、郭汜又都想入主東漢權力中心,就在二人大打出手之際,李傕手下楊奉叛離,於公元196年護送漢獻帝從長安逃到了洛陽。
當時洛陽殘破不堪,文武百官三餐也難以為繼。這時候曹操剛在剿滅“黃巾軍”戰役打了勝仗,先是忽悠楊奉,表示自己糧草充足,以接濟為名得以入主洛陽,後又以求糧為名,將漢獻帝及朝廷百官遷到自己的根據地許縣,並作為了都城。自此,曹操開始了“挾天子而令天下”的生涯。
師出有名的曹操,從此意氣風發而不可收拾。先消滅了袁紹、袁術、張繡、呂布等割據勢力,統一了漢朝北方,結束了北方群雄割據、生靈塗炭的局面。
據陳壽《三國志》對曹操的評價:“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統一北方後,曹操釋出了《置屯田令》,大力置屯農田,讓北方的農業和經濟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另外在軍事上,曹操的雄心壯志在於徹底的一統天天,南下江東的孫權,投靠劉表而駐守荊州的劉備,就是曹操問鼎中原的攔路虎。
公元208年,曹操揮軍南下,以號稱80萬(實際只有20萬)大軍的兵力對孫權、劉備宣戰。自感兵少勢弱的劉、孫組成了抗曹聯盟,以周瑜為軍事指揮官,於長江赤壁借風力火燒曹營的連環船,火勢還蔓延到曹軍設在陸地上的營寨。遮天蔽日的濃煙大火,讓曹軍20萬人馬死傷過半。眼見戰事無望,又怕後方有失,曹操只得狼狽班師回朝。
《三國志》載:“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併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郡”。赤壁之戰的失利,讓曹操失去了在短時間內統一全國的機會。之後從公元213年開始,不死心的曹操繼續南征,終於在公元217年擊敗孫權,孫權被迫降曹。孫權、劉備自此再無聯軍的可能性。
公元219年,曹操聯結孫權大敗關羽,佔領了蜀漢要地荊州,關羽為孫權軍所殺。公元220年,身有壯志而未酬的曹操在洛陽病逝,終年六十六歲。
縱觀曹操的戎馬生涯,經歷很多的大小戰役,就像《三國志》描述,曹操確實是亂世中一代人傑,有數萬精兵大破袁紹十萬大軍的“官渡之戰”;也有倉促備戰,被周瑜火燒連環船的赤壁之敗,讓其失去了一統天下的最好時機。由此也證明,曹操有異於常人的軍事才能,但不是百戰不殆的常勝將軍,所以“曹操讓人聞風喪膽”是一個偽命題,三國亂世中不存在這種說法。
回覆列表
1曹操這個人心狠手辣,陰險狡詐,但是曹操最後還是統一了天下,建立了曹魏政權,後來曹操被稱為一代梟雄文武全才,2能文能武 曹操也講道理,守信義 3他愛才,善用人,善將將4曹操有比較好的戰略戰術 5他更堅毅頑強,經得起失敗,臨危不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