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意思的丸子
-
2 # 卿心君悅
從你的描述中來看,你恐懼的未必是婚姻,所恐懼的是一成不變的生活。但從實際上來說,這種考慮完全沒有必要,首先即便你不結婚,未必你就能夠保持餘生一直能與不同的人過不一樣的生活;其次你所恐懼的一成不變,並非是現實而是個人的心態所致,同時,還需要注意的是結婚未必就會對你今後的生活產生多大的束縛。
很多人對一層不變的生活會產生恐懼,但是一層不變的只是個人的心態想象與一個人過幾十年的同樣的生活,很多人會覺得恐懼。但是若不結婚,一個人過幾十年與前者的生活又會有什麼區別?其實,並沒有實際性的區別,相反兩個人生活會比一個人的生活樂趣與體驗更多。
當然這其中如果說有區別的話,可能就是在結婚之後,意味著一部分的未知成為了已知,在婚姻這件事情上已成了定局,而若是不結婚,這件事情上的未知狀態會一直儲存。我們小時候渴望長大,又恐懼長大,可能就是同樣的狀態。但是長大是必然的結果,而結婚在很多時候也同樣是必然的選擇,對此恐懼的意義就不大。同時,曾經的恐懼隨著時間的變化也會發現完全是多此一舉的,就像長大後雖然有煩惱,但是有能力獲取更多的快樂,結婚後雖然平淡,但是卻能擁有更多的幸福一樣。
即便你真的害怕一層不變的生活,但生活永遠都是一樣的,不同的在於:有些人能從生活中找尋到不一樣的東西,而有些人卻只能在生活中保持或看到相同的生活方式。因為相同的是事實,不同的是心態。
幸福的狀態往往都是從平穩中獲取的,而所謂的新鮮與變化所能產生的只是激情恐懼與一個人生活,出發點是擔心無法獲取幸福,還是無法獲取刺激與激情,想來也是這個問題的本質之一。
如果說為了獲取幸福,那麼很顯然的一個道理,幸福是平和的,是能否心安的,是踏實不浮躁的,而這樣的就是婚姻生活,也就是所謂的“與一個生活幾十年”的肝膽相照。
但是如果說為了獲取刺激與激情,那麼確實在一層不變的婚姻中很難持續的供應這種需求,但是刺激與激情也並非應該從婚姻愛情中獲取的,獲取的方式應該是事業、工作、旅行、運動等等方面。
因此,當因為擔心不能從婚姻中獲取激情與刺激而產生對婚姻的恐懼狀態,就等同於因為擔心正常的工作不能暴富一樣而產生對工作的恐懼狀態類似。當然也其中也有略微的不同,後者可以為了暴富去更換工作,但是前者卻不能因為激情與刺激而更換婚姻。但實際上,所謂的暴富本來就不是正常工作可以給予的,你完全可以透過其他的方式一點點努力。
如果,覺得上面說的有些囉嗦,那麼簡單的概括來說:每個人從一件事物上能夠獲取的東西都是有限的,不是事物本身存有問題,而是你把一些額外的要求賦予了不能承受的事物上。
其實,不要想的太多,婚姻是大多數人必然的經歷之一,你所恐懼的當你步入婚姻之後就不會再去恐懼,不論是婚後生活中的甜蜜,還是婚後生活中的責任,到時就會改變你的想法。
至於,你現在的恐婚狀態,首先應該放下對婚姻牴觸心理,適當可以選擇與親人長輩聊一聊天,然後當你遇到中意的人時,自然就會期待婚姻了。因為很多時候恐婚也有原因是:未曾遇到願意陪伴一生的人。
-
3 # 秦伊楚
人生這短短几十年,快樂的方式只有一種,那便是未來的不必擔憂,過去的不要追究。
1.婚姻並非每個人必經之路何必去想未來幾十年都要面對同一人這種尚未發生的事呢?人生的可能性一直不止一種,也從來沒有人說過,你這一輩子後半生只能和一個人過完一生。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不婚。這並不是自私或者不負責任,追求自己的內心才是最負責任的行為。假如不想結婚,那就不結好了。婚姻,未必比不婚好,已婚,未必比單身更幸福。就像有人說過的一段話:在生活這個魔術師面前,婚或不婚,其實都殊途同歸,他們都通往同一條路,一條叫做通向自我的路。在這條路上,如果你沒有任何改變,無論婚或不婚,你都會在同樣的地方迷失,在同樣的地方哭泣,在同樣的地方得意忘形,然後再次失去。
假如很愛,不婚也可以幸福,假如不愛,結了婚也是地獄。1965年出生的吳君如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紀,她和著名導演陳可辛感情穩定,還育有一個可愛的女兒。
可你知道嗎?他們一直沒有結婚。並非是陳可辛不想娶,他曾數次求婚,可每次都被吳君如拒絕。後來兩個人約定在一起十五年的時候結婚,結果不知不覺又錯過了,索性也不去想這個形式了。吳君如對婚姻的看法很前衛:沒有必要用一張紙和一個孩子束縛別人。
她自己也不願意被婚姻的形式所束縛。
就像陳可辛所說:相比於吳太太,她更願意做吳小姐。但這樣的不婚主義在現在這個社會,也並沒有被廣泛的接受。我們的父母家人肯定會是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但歸根結底,他們也是為了我們好,假如我們也像吳君如一樣戀愛生孩子什麼都不耽誤,結不結婚好像也並不重要。有句話這樣說:只有當不婚成為一種社會常態,婚姻才有可能距離愛情更近一些。此話未免絕對,但也有一些道理,結婚前,你必先明白,你是為了愛情還是為了別的。生活只能求仁得仁,不能買一贈一。2.婚姻並非犧牲,而是雙贏幸福的婚姻,只會發生在兩個獨立的個體上。假如一段婚姻讓你感到犧牲自我,痛苦不堪,那它便是錯的。假如一段婚姻如李誕所說“應該是一個殼,堅固到就算婚姻沒有了,它還能保護我們。”那便是對的。婚姻從本質上是一場合作,好的婚姻是雙贏的合作。正如影帝劉青雲和港姐郭藹明的婚姻。兩人相識時,郭藹明是史上最高學歷的港姐冠軍。
劉青雲是不知名的十八線演員。但戀愛了兩人就立刻公開了。郭藹明說:“我與他都是對感情、對自己負責的人,我們不能一面暗地拍拖,一面又說沒有這回事。”劉青雲面對優秀的戀人絲毫不慌,坦坦蕩蕩坐上港姐的車約會。婚後也從不自卑,坦言雖然老婆學歷高,但是她不會修電視機。他還跟著老婆一起學英文、學騎馬、學繪畫,學畫畫學成了“影壇畢加索”。
他成名獲影帝之後,絲毫不飄,沒有和任何人慶祝,只帶著老婆去了茶餐廳單獨約會。
婚姻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錦上添花。
維持婚姻不能只靠道德,更要靠利益。最好的婚姻是彼此成就,在這其中,兩人的利益又緊密相關,誰也離不開誰,這才是完美的婚姻。3.幸福的婚姻以愛情為基礎別以為有了利益就不需要愛情了。愛情一定是婚姻的基礎。張愛玲說:“如果結婚只是為了維持生計,那麼婚姻就是長期賣淫。”所以婚姻不是用了脫貧的,而是用來幸福的。假如你遇到一個人,只想算計和他結婚能從中獲利多少,那是不可能幸福的。真正幸福的婚姻出發點只會是愛情,甚至是從未考慮過利益的愛情。《真正的幸福》一書中說到:只有我們在所愛的人眼中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婚姻才可能是深沉的、甚至是不理性的承諾。
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描述婚姻是一座圍城,進去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
似乎婚姻如同牢籠,充滿了心酸和無奈。可現實中,他和楊絳先生的婚姻卻十分美滿。他對楊絳先生說:“沒遇見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和你結婚後,我沒想過別人。”1932年,清華大學學生宿舍古月堂門口,他對楊絳一見鍾情。那之後他化身為林黛玉、李商隱,時常寫一些傷春悲秋的情書給楊絳,表達相思之苦。一年之後,他們火速訂婚,從此結為伉儷,一生一世都未分離。
在你沒有遇到對的人之前,對未來或許充滿了恐懼。
可當有一天那個人站在那裡,你便知道,這一生給他也無妨了。就像有句話說的:“婚姻,對不願付出的人來說是墳墓,對於懂愛的人來說是樂園。”當你真的愛一個人,付出不再是一種折磨,而是一種幸福。如楊絳先生2014年在上海《文匯報》中發表的《錢鍾書生命中的楊絳》所說:我一生是錢鍾書生命中的楊絳。這是一件非常艱鉅的工作,常使我感到人生實苦。但苦雖苦,也很有意思,錢鍾書承認他婚姻美滿,可見我的終身大事業很成功,雖然耗去我不少心力和體力,不算冤枉。會有那麼一個人出現,打破你所有的規則,安撫你所有的恐懼,只要他伸出手,前方縱是地獄,你也義無反顧。
如《勝者為王》裡父親送給女兒的那麼一段話:她不應該為父母結婚,她不應該到外面聽到什麼風言風語,聽多了就想結婚,她應該想著跟自己喜歡的人白頭偕老的結婚,昂首挺胸的,特別硬氣的,憧憬的,好像贏了一樣,有一天帶著男方,出現在我面前,指著他跟我說:“爸,我找到了,就這個人,我非他不嫁”。當有一天,你找到了這個人,就再也不會害怕婚姻了。
回覆列表
恐婚只是沒有那個讓你交出真心的人,時間會有最好的證明,吸引力法則,讓自己變得更好,會吸引你想要的那一類人,任何人都需要心靈和靈魂伴侶,越往好的方面想成功的機率會越大
有共同興趣,共同愛好,三觀一致,不管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可以相濡以沫
祝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