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書法中國
-
2 # 子衿書法
歐陽詢沒有受《蘇孝慈》碑的影響,而是受隋代書法風格的影響。
《蘇孝慈碑》是隋仁壽三年的時候刻的,歐陽詢出生於南梁,學習書法的時間在南陳,而書法的成熟期,則是在整個隋朝,進入唐代的時候,他已經是暮年了,書風早已定形。
唐初四大家中的歐陽詢和虞世南,他們對唐代書法的影響力十分巨大,但他們二人的書法,是開啟唐代書法的源頭,他們的書法活躍期就是在隋朝。自然受隋朝書法的影響。
在隋朝不多的幾塊碑中,《蘇孝慈碑》,《董美人碑》,《龍藏寺碑》,《趙韶暮志》等,體態各有不同,但從筆法上來著,卻一致的保留著隸意的用筆。這在歐陽詢的幾個碑帖中也有這樣的用筆。
古代的碑刻,並非如我們現在這樣,只要有一件拓片,便能大量的印刷出來。歐陽詢雖然身處整個隋代,他可能根本就沒有見過《蘇孝慈碑》。在當時,這樣的墓碑多如牛毛。而倒是《蘇孝慈碑》的作者受到歐陽詢的影響,學習歐陽詢的可能性更大。象歐陽詢、虞世南這樣的人,出身在官宦之家,在隋代就有很大的書名,應該是《蘇孝慈碑》的作者學習過歐陽詢才對。要知道,《蘇孝慈碑》的時間,歐陽詢已經將近五十多,正是他書法的黃金年齡段。《蘇孝慈碑》的作者學習他是完全可能。而歐陽詢不可能知道世上還有一塊《蘇孝慈碑》。就象我們現在一樣,誰知道現在所立的碑有哪些?哪一塊碑讓我們學習書法的人一定要去看一看?
-
3 # 藝術匯r
.
透過對歐陽詢和魏碑的研究,歐陽詢的筆法源於《蘇孝慈墓誌》,結構源於《董美人墓誌》,險絕源於《張猛龍碑》,高雅源於《龍藏寺》。
歐陽詢少有爭議,這是因為他把法度寫到了頂峰。一千多年來,無人可及
-
4 # 江南文藝印記
《蘇孝慈碑》是隋代大臣蘇孝慈的墓誌,碑文書法是唐代歐陽詢一派楷法的先驅
1、歐陽詢(557年---641年)是初唐著名的書法家,也是楷書四大家之一,他的楷體被稱為歐體。歐陽詢的楷書用筆嚴謹方整,平正峭勁,略帶隸意,氣勢奔放,有疏有密,一絲不苟。他的書法熔鑄了漢隸和晉代楷書的特點,又參合了六朝碑書,可以說是廣採各家之長。書法業界人士認為,他的書法應當亦受到隋朝書法《蘇孝慈碑》的影響。依據很充分。
2、《蘇孝慈碑》是隋代大臣蘇孝慈的墓誌,碑文內容記載了蘇孝慈(537-601)的家世及任職經歷,他歷仕西魏、北周及隋朝,病逝於交州(今越南中北部),仁壽三年三月七日歸葬同州(今陝西大荔縣),此志即為該年刻立。碑高、寬83.2釐米,志文楷書,計三十七行,每行三十七字。該碑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在陝西出土,碑文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不僅從內容上是珍貴的一手資料,可以校正《隋書》記載的錯誤之處,補充文獻資料的記載之不足,從書法及漢字的演變過程看,蘇孝慈碑堪稱是隋代書法的代表作,為研究楷書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依據。世人對孝慈碑文書法大都讚賞有加,稱此冊楷書,點畫清峻,筆意精到,字形結構勻稱妍美,端莊平和,除結字略扁而稍帶六朝遺意外,與唐人楷法已十分接近,是唐代歐陽詢一派楷法的先驅。
3、清毛枝鳳在《關中金石文字存逸考》卷九評曰:“此志楷精健絕倫,實為佳刻。蓋隋人楷法,集魏齊之大成、開歐、虞之先路,其沉著痛快處,有唐人所不能到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亦評此碑曰:“蘇慈碑以其端整妍美,足為幹祿之資;而筆畫完好,較屢翻之歐碑易學。於是翰林之寫白折者,舉子之寫大卷者,人購一本,期月而紙貴洛陽。信哉其足取也!然氣勢薄弱,行間亦無雄強茂密之象。趙萬里《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贊此碑曰:“文累千二百餘言。字型方整,開歐柳之先河。關中所出隋志,除咸陽近出獨孤羅墓誌外,無出其右者。”研究該碑文,可以為漢字楷書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本。
-
5 # 90逅小菻
個人對書法,感覺有一定的經歷在裡面!我從小學開始就喜歡楷書顏體,感覺自己一看到那端莊帥氣的毛筆字,就覺得精神抖擻!
這裡面,我覺得我還要感謝我的哥哥,因為他寫字非常漂亮,小學二年級受到毛筆老師的關注,那時候老師還送了他一本顏真卿的字帖,多寶塔碑字帖,從那時起,我也有機會接觸到楷書,不斷學習,欣然,自己也有了不少感觸!應該說受益匪淺!
如今一晃十多年過去,我也不再是小學生了,已經出來社會工作了!而那本字帖如今還在,只是有些破舊,不過看到上面的字還是非常熟悉!
我應該感謝這本字帖,它讓我小小年紀就接觸了顏體,那也算是重要的年紀吧!還要感謝我哥哥,他當時每個星期都會寫毛筆字,而且寫的漂亮,讓我得到觀賞的機會,也是我慢慢的把字型,結構深刻腦中!從小學四年級起,我的硬筆書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也成了班裡數一數二的字寫的好看的學生,初中高中,黑板上抄試卷答案的都是我,到了大學,很多獎學金獎狀上面的書寫也是被同學邀請去書寫,這期間那拿了一些書法比賽的獎,成了當地地級市的硬筆書法家會員!
其實也沒什麼,說這些,也不是為了炫耀,我也覺得沒什麼炫耀,畢竟這是我的愛好,非常喜歡,反而覺得內心平靜些!至於書寫,我想,用心,投入吧!
-
6 # 中和之水
歐體作為四大楷體之首,是有可能受到當時一切歐陽詢能看到碑帖的影響的。因為歐陽詢認學、善學而且苦學,所以成就了他的非凡書法地位。
按現在能查到的記載,《蘇孝慈碑》刻成於603年,歐陽詢生活在557年-641年間,那就是說《蘇孝慈碑》出現時,歐陽詢已經38歲了。雖然說這個年齡他的書法已經遠近聞名,但縱觀歷代書法大家,其書風在他的一生中也是一變再變,有的甚至是三變多變的。
在記錄歐陽詢孜孜以求學習的事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在歷代流傳。“據說有一次歐陽詢騎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晉代書法名家索靖所寫的石碑。他騎在馬上仔細觀看了一陣才離開,但剛走幾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馬觀賞,讚歎多次,而不願離去,便乾脆鋪上氈子坐下反覆揣摩,最後竟在碑旁一連坐臥了3天才離去。”那麼這樣的事並不應該是這樣一次吧。在他學習碑刻書法的過程中,也有可能看過《蘇孝慈碑》。因為看這個碑體原貌書法方正挺秀,用筆勁健利索,結字秀麗謹嚴,神態氣骨峻峭,有一定的險絕的傾向,由於碑刻痕跡明顯,更有柳體的筆意。有人說在整體風格還是與歐體相近。我到是感到也有可能,它是歐體和柳體兩大書法的分水嶺。後人把是《蘇孝慈碑》稱為是隋代楷書書法的代表作,為唐代歐陽詢一脈楷法先驅。清毛枝鳳在《關中金石文字存逸考》卷九評曰:“此志楷精健絕倫,實為佳刻。蓋隋人楷法,集魏齊之大成、開歐、虞之先路,其沉著痛快處,有唐人所不能到者。”
如果要臨寫楷書字帖,就《蘇孝慈碑》和《九成宮醴泉銘》比較,我建議還是臨寫後者,因為歐體的楷書更為成熟,也更近於帖而不是碑。《蘇孝慈碑》是刻在石頭上的,作者書法的筆意在鑿刻的過程中是有大量損失的,特別是早期的那些碑刻更是這樣。而歐體我們還可以看他寫的帖,特別是歐體成熟期的書法。我們會更看到歐陽詢書法特點是融會了漢隸和晉代楷書的特點,又汲取了六朝碑書的筆法,可以說,他是相容博採各家之長,成為楷書的集大成了。在學習書法的結構階段,還是多練習歐體為好。因為歐陽詢被稱為結構大師,他寫的字雖然嚴謹工整,但不呆板笨重,平正齊整中透出來的是險絕峭勁。有些字型的筆畫處理透過大膽的變形移位,呈現了出人意料而又讓人叫絕的藝術效果。
回覆列表
歐陽詢楷書好,但他的老師是誰?
都說歐陽詢的楷書最好,那歐陽詢又是跟誰學的呢!當然,現在都認為歐陽詢借鑑或者說參照了隸書、魏碑的筆意、筆法、結構,也確實是如此。但歐陽詢又具體學了誰呢?這個問題以前很不好回答,現在明白了。
《蘇孝慈墓誌》,全稱《大隋使持節大將軍工兵二部尚書司農太府卿太子左右衛率右庶子洪吉江虔饒袁撫七州諸軍事洪州總管安平安公故蘇使君之墓誌銘》,又稱《蘇慈墓誌》、《蘇使君墓誌》等。刻於隋仁壽三年(六〇三)。墓誌正方形,邊長八十三釐米,三十七行,行三十七字。清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夏出土於陝西省蒲城縣。原石現存陝西蒲城縣博物館。
此碑端整妍美,是為幹祿之資;而筆畫完好,較屢被翻拓的歐碑易學多了。此碑出土之後,清人都臨瘋了,期間,拓本供不應求,翰林之寫白折者,舉子之寫大卷者,人購一本,紙貴洛陽。康有為說:信哉其足取也!”足見此碑之影響力。
此志出土後,即由知縣張榮升在第三十一行“文曰”的“曰”字之下加刻跋文二行;此後跋文又被人鑿去,在整紙拓本中,可以清晰見到鑿痕。存世拓本依次可分為:初拓無跋本、有跋本、鑿跋本,初拓本“文曰”下有三芝麻大小點橫列於下,石面光滑無損。因張榮升刻跋後不久即被鑿去,故有跋本較初拓反倒少見。
此碑端整妍美,是為幹祿之資;而筆畫完好,較屢被翻拓的歐碑易學多了。此碑出土之後,清人都臨瘋了,期間,拓本供不應求,翰林之寫白折者,舉子之寫大卷者,人購一本,紙貴洛陽。康有為說:信哉其足取也!”足見此碑之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