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只見滾滾長江東流水

    清王朝統治者在處理與蒙古族關係政策上比較得法,如八旗制度,封爵制度,滿蒙聯姻制度等等,使得蒙古成為清王朝穩定的北方長城,甚至在清王朝發生嚴重內亂時候,如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所領導的軍隊,無疑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從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建立八旗制度,清初統治者在蒙古仿照滿洲實行八旗制度。旗相當於現在的縣級行政單位,各旗互不統屬,每個旗有世襲的旗主一人,管理旗務。使得蒙古變成一個個小的部落,不能成為一個強大的政權。

    封爵制度,根據蒙古封建主原來的地位和功績,尤其是對清政府的效忠程度,清王朝分別授予他們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等爵位。跟滿族貴族一樣的爵位。清政府一般採用降等承襲的制度,少數採用世襲罔替的制度。但為了籠絡蒙古人,他們大多采用世襲罔替的制度。

    滿蒙聯姻的制度,這種聯姻制度,都是滿足政治目的。聯姻的人數和範圍,大大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朝代。如皇太極,有7個后妃是蒙古人。其中最有名的那個孝莊皇太后,就來自蒙古科爾沁草原,她是成吉思汗的後裔。清朝公主遠嫁蒙古,以及蒙古貴族的女兒遠嫁滿洲貴族,成為一個常態。

    總的說來,清朝政府在處理與少數民族關係方面,是成功的。

  • 2 # 低調與責任

    清朝的做法是:又打又拉,政治聯姻,出家有賞,設定八旗,既不使其坐大,又始終為己所用,是滿蒙一家親、滿有主導權,這種民族和解策略有效地鞏固了滿洲貴族的統治地位。而明王朝奉行華夷不兩立,民族矛盾長期尖銳,邊患嚴重,極大地動搖著明王朝的穩定統治。

  • 3 # 歷史宏觀

    北方遊牧民族侵擾中原政權是常態,一是貪圖富饒的中原地區,有實力的就想入主中原;二是中原地區的特產茶葉、鹽巴、鐵器等等一些都是草原稀缺的物品,關市一般都有諸多限制;三是一旦遇到天災牛羊畜大面積死亡遊牧民族就會南下劫掠。至於說被清朝制服,那是因為蒙古人之前被明朝軍隊打的太慘了,政權瓦解部落分裂,擰不成一股繩。蒙古人衰落,女真人興起,被征服也就不奇怪。而且後來滿洲人建立政權後,實行了滿蒙聯姻的政策。其實也不難理解,漢人人口眾多,拉攏蒙古人對統治更為有力。

  • 4 # 松林風濤

    其實草原(沙漠)遊牧民族襲擾搶掠農耕定居民族,這個問題已經存在了數千年之久,而且在亞歐大陸是普遍存在的,不僅僅是在中國。

    譬如中亞地區的遊牧民族南下搶掠印度,伊朗地區,西進搶掠東歐地區。而蒙古高原地區的遊牧民族則是就近搶掠南方的中原王朝。因為遊牧經濟能夠養活的人口有限,遊牧民不得不搶掠農耕定居民族,這樣才能維持。並不是什麼遊牧民族勇敢善戰,武德充沛,而定居民族則懦弱無能。

    但是情況到了17-18世紀情況就實現了逆轉(這一時期中國正好明朝滅亡,清朝建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下面我就從下面幾點分析一下;

    1、軍事。

    過去遊牧民對定居民存在軍事優勢,遊牧經濟便於遊牧民快速轉入戰爭狀態,這是經濟體制優勢;遊牧民本身除了牛羊一無所有,發動對定居民的戰爭,搶到了就是收穫,戰爭動力足;馬匹多,戰爭資源充足。過去定居的對遊牧民的戰爭通常都是消耗巨大的社會資源,造成慘重的損失。譬如漢武帝大規模北伐匈奴,雖然使得“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但也造成“海內虛耗,戶口減半”,而西方的波斯帝國的居魯士大帝甚至征討中亞的遊牧民族馬薩格特人時戰敗身死,連自己的頭顱都沒有保住。

    《將居魯士的頭獻給托米麗司女王》魯本斯作

    到了17世紀以後,隨著社會生產力和軍事科技的發展,定居民形成了對遊牧民的軍事優勢。充足的財源能夠建立精銳的常備軍,先進的火器徹底的抵消了遊牧民戰馬資源充足的優勢。少量的的擁有火器的就可以征服數量眾多的遊牧民,這一點俄華人就是一個例子,現在黑海北岸原來存在一個強大的克里米亞汗國,甚至一度攻陷莫斯科,但是到了17世紀後面的沙俄就開始屢戰屢敗,知道1783年被沙俄徹底吞併。而征服西伯利亞的的哥薩克,都通常是一支攜帶火槍只有幾百人的隊伍,但一路上的遊牧民族沒有一個能阻擋他們一直打到了太平洋。而東方的蒙古人也擋不住擁有先進火器的清朝西進和北上的步伐,當時蒙古人中最能打的衛拉特蒙古蒙古組建的準格爾汗國也沒被清朝徹底消滅,真正的亡國滅種,連平民百姓都被殺的乾乾淨淨,成了現在的一個地理名詞。

    1895年,俄羅斯,蘇里科夫,布面油畫 《葉爾馬克 征服西伯利亞》

    火槍擊敗騎兵

    2、戰略空間的變化

    過去遊牧民族一旦戰敗,就能逃到遙遠的內陸腹地,中國歷史上北方的草原民族經常是一旦戰敗就遠遁漠北,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後再次恢復南下襲擾。元朝滅亡後蒙古人就撤回北方草原,明朝初年經過長期的戰爭,特別是明成祖五次親征,漠南被一掃而空,蒙古北逃。但是還沒有30年經過休養生息的蒙古再度強大起來,製造了土木堡之變。

    但是時間到了清朝時期就不一樣了,原本北方廣大的西伯利亞地區俄華人吞併,那裡再也不是蒙古人的備份區了,可以說俄華人對清朝的解決蒙古問題是最大的功臣。

    可以看出,從17世紀開始俄羅斯的擴張程序,堪稱狂飆猛進,蒙古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到了極致。

    3、農業技術的進步和新的農作俄羅斯的擴張程序,的引進。

    過去中原王朝即使花費巨大的代價,打敗了北方的草原遊牧民,佔領他們的地方,但是因為這些地方無法種植農作物,或是能種下去的收穫量也很小,使得只能駐紮軍隊進行軍事佔領,但是軍隊所需的物資全部要靠內地輸送,代價巨大,長此以往得不償失,只能把幸苦打下了的土地拱手相讓。然後沿著適合農耕的地方建起防線,阻止遊牧民頻繁的到內地搶掠,這就是長城。實際上長城這是一種定居民對遊牧民一種普遍的防禦手段,不僅僅是中國有。羅馬哈德良時代在英格蘭和蘇格蘭交界的地方就修建了哈德良長城,防禦北方的皮克特人。中東的薩珊波斯因為地理原因,甚至在三個方向建立了長城,東北方向的呼羅珊地區防禦河中地區的遊牧民南下,和北方的高加索地區防禦中亞的蠻族南下,而西南的兩河流域要防禦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北上。而且實踐證明當定居民的國家穩定強大時期,長城是很優秀的防禦體系。明朝時期當朝廷穩定,軍備完善時,軍隊每年秋季北上燒荒,長城斷絕南北的物資交易,蒙古人各類鐵器奇缺,以致做飯的鐵鍋都沒有,南下搶掠時甚至優先搶鐵鍋,有些部落甚至退化到使用骨器的程度。但是一旦定居民族的國家衰落,遊牧民就又能大規模入侵搶掠了。

    哈德良長城

    薩珊波斯呼羅珊邊境的戈爾根長城地圖

    但是這種得其地卻不能用的雞肋情況,到了明朝末期就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明朝末期開始新大陸的玉米,土豆,紅薯等高產,耐寒,耐旱作物的引進,以及其他農作物的改良,使得北方原本不適合農作物生長的地方,開始適合種植糧食,而從明朝末期開始,蒙古人也開始招募漢人在現在的呼和浩特地區種植糧食,蒙古人自身對農作物的依存度加強了,不再像過去那樣的大範圍遊牧,流動性降低,清朝的軍隊能透過這些適合種植糧食的地方找到蒙古人的主力給他們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至於清朝的其他招數,古代的各個王朝都有用過,不是清朝的獨特發明

    拉攏遊牧民族,讓一部分遊牧民族變成自己人。清朝拉攏蒙古人,成立蒙古八旗,和蒙古通婚。事實是唐朝時期這招就用過,唐朝時打敗突厥後在北方草原設立羈縻州,各個部族的首領擔任長官,必須接受朝廷的命令徵調不對隨同朝廷大軍出征,但是唐朝的實力稍有衰落,他們就跳出來造反了。而貴族通婚這種手段就是和親了,如果和親管用,漢武帝就不會搞什麼北伐了。

    大清朝皇帝兼任蒙古大汗。這部唐朝的皇帝也是天可汗嗎?在利益面前這都是屁。

    還有清朝的一個終極大妙招就是鼓勵蒙古人信仰喇嘛教,,腐蝕讓他們徹底喪失戰鬥力,但是蒙古人也不是清朝才開始信仰喇嘛教的,明朝中後期喇嘛教就在蒙古各部廣泛傳播開來了,清朝時最能打的衛拉特蒙古準格爾汗國也是篤信喇嘛教,甚至葛二蛋在出任大汗前一直都是在西藏當喇嘛。還不是一樣很能打,從康熙達到乾隆才消滅他們。

    所以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上面的三大條才是真正的原因。

    再總結複習一下

    第一,火器的進步,使得蒙古人喪失了軍事優勢;

    第二,俄國的擴張,使得蒙古人喪失了戰略迴旋空間;

    第三,新農作物的引進和蒙古人自生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蒙古人的土地不再是雞肋,蒙古人不再大範圍遊牧,也不再像過去一樣飄忽不定,無法捕捉。

  • 5 # 使用者67724358697

    確切說,並不是被清朝制服,而是被康熙制服。

    康熙8歲登基,內有鰲拜未死,三藩未平,臺灣未收,天地會反清復明,外有蒙古西藏新疆葛爾丹,沙俄彼得大帝尼布楚北侵,你自己說小康熙如何統一大中國?

  • 6 # 寂寞遠山冰雪

    此一時彼一時,清朝滿族的祖先金國,還不是被成吉思汗時期的蒙古給滅了,還不是被蒙古制服?而明朝那時相對走向衰弱了,試問明太祖和明成祖時期明朝怕過蒙古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衛猛現在幹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