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莊說歷史
-
2 # 大智若愚WJW
我覺得第一非曹操莫屬!下面附曹操一首詩。
《龜雖壽》
漢 ·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是一個有雄心壯志的大才。可以說曹操為後來的魏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雖然最後一統三國的司馬家。但別忘了司馬懿曾在曹操手下俯首帖耳的,司馬懿也懼怕曹操。
-
3 # 史上雜談
一、曹操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豫州刺史部譙(今安徽亳州)人 。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3] ,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製”,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
二、司馬懿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1] ),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政治家、軍事謀略家、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司馬懿自幼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贅閹遺醜”,司馬懿一度拒絕曹操授予的官職,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後,強行闢司馬懿為文學掾。因司馬懿曾支援曹操稱帝,所以逐漸贏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幫助曹丕在儲位之爭中獲得勝利。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時,司馬懿屢遷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重職。明帝崩,託孤幼帝曹芳於司馬懿和曹爽。曹芳繼位後,司馬懿遭到曹爽排擠,升官為無實權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洛陽。自此,曹魏的軍政權力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事變。司馬懿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軍擒斬孟達,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
三、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1] ),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2]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 [3-6] 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合東吳孫權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佔荊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 [7] 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前後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寶雞岐山境內),享年54歲。劉禪追封其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諸葛亮
-
4 # 歷史笑春風
在三國時代,湧現出了無數英雄豪傑,但是算得上戰略家的人並不多。他們掌握著國家的興亡,是引領時代前進的人物。
我認為,這些人中,可以算戰略家的人至少有三個。分別是曹操、諸葛亮和魯肅。
先說曹操。曹操是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他終生沒有稱帝,但是卻掌握這全部的權力。他從一個只有幾千家族兵丁的小地方勢力,擴張為一個統一整個中國北方的政權,這和他正確的戰略思想分不開的。
曹操利用內線作戰的優勢,建立起自己的根據地,然後對周圍的勢力各個擊破,逐步擴大勢力。然後將漢獻帝接到自己的地盤,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政治是佔據了主動。然後在官渡之戰打敗袁紹,統一北方。
在赤壁之戰後,他審時度勢,採取修生養息的戰略,使統治區的百姓得以休息,發展經濟,為將來統一天下打下基礎。
可以說,沒有曹操正確的戰略思想,就沒有曹魏政權的存在。陳壽在《三國志》中稱讚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傑。”
諸葛亮則是大家都家喻戶曉的戰略家。他和劉備初次見面,就獻出了《隆中對》。他在《隆中對》中客觀的分析了天下局勢,為劉備指明瞭未來的發展方向。
劉備按照《隆中對》的戰略設想,在赤壁之戰後,終於走出了困境,收荊州,取益州,終於取得了天下三分。諸葛亮的戰略思想是蜀漢建國的基礎。
而東吳的戰略家則是魯肅。他和孫權初次見面,就獻上了他的“榻上對。”他為孫權指出漢室不可復興的未來。併為孫權設定了全據長江,爭奪中原的戰略設想。後來,孫權就是按照魯肅的設想割據了江南半壁江山。
魯肅更為難得的是他的戰略眼光。在他活著的時候,他努力維持孫劉兩家的聯盟,共同對抗曹操,使得曹操遭到很大的打擊,被迫採取守勢。可惜魯肅一死,江東無人再有魯肅的戰略眼光。
孫權背盟,呂蒙襲取荊州,接下來的夷陵之戰,使得孫劉兩家兩敗俱傷,曹魏坐收漁利。最後,雙雙走向滅亡。可以說,魯肅一身,繫著三國整體的走向。
回覆列表
論三國第一戰略家曹操
曹操,在三國時期,無論是在功業上,還是在才能上,對國家民族的貢獻上,在群雄之中,當推第一。曹操之成功,首先得之於戰略思想。曹操本身就是戰略家,他手下還有一個善於戰略運籌的人才集團。所以,曹操本人是略不世出的,又能駕馭群材為其所用,難怪諸葛亮讚歎道“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彷佛孫吳”。
戰略問題,從事後看來,似乎很簡單,其實從當事人看來,事情的表象與實質往往相反,各種言論相互混雜,讓人很難從中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抉擇。後人往往看到了郭嘉、荀彧、荀攸、賈詡等智囊團的出色表現,其實當時也有各種不同的意見,最困難的是曹操幾乎每次都從紛雜的言論中,找到了正確的策略,答案只有一條,曹操本人具有高超的戰略運籌能力,其戰略思想實可為後代效法。其實,當時袁紹手下也是人才濟濟,而袁紹基本每次都拒絕了正確的策略,因此江河日下。
戰略思想之一:取兗州深根固本,破黃巾壯大實力。曹操於討伐董卓失敗以後,率軍進入山東,擊敗了黃巾軍,選其精銳,加以整編,號為“青州兵”,成為曹操的主力軍。曹操看到群雄忙於在中原爭戰,遂避其鋒,而是採納了荀彧的策略“欲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不可不先定兗州之地。”經過苦心經營,曹操先後擊敗了陶謙、劉備、呂布,佔據山東兗州,先做立足之地,後為擴張之本。
戰略思想之二:興置屯田,足食足兵。東漢末年,經過董卓之亂,中原大亂,各地普遍饑荒,曹操詩中有“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之句,就是當時的實情實景。興置屯田,是曹操最終掃滅群雄,統一中原的重要原因。曹操與袁紹之戰,兩軍在官渡相持,袁紹所管轄的河北本身就是“民食桑椹”,軍糧很難籌措,況且曹操又出奇計燒烏巢之糧,袁軍遂敗。其後,曹操進關中,出河西,戰馬超,也是所到之處屯田,足食足兵。屯田之策,減輕了人民納糧的負擔,在政治上也得到了人民的擁戴。
戰略思想之三:挾天子令諸侯,打贏政治仗。戰爭的規律,就是政治決定軍事,軍事依靠經濟。在“挾天子令諸侯”這點上,後人似乎認為曹操輕易戰了便宜,而史實不然。其實,漢獻帝在當時,很多人不看好,甚至視為政治負擔。董卓之亂後,李傕等關西諸將,看到關中饑荒,有限的軍餉本來就不夠,還要來養天子和文武百官,視漢獻帝為垃圾,百般欺侮。袁紹的謀士首先提出要迎天子而制諸侯,袁紹認為好處不多,麻煩不少,沒有采納。而曹操卻聽從荀彧的策略“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若不時定,四方生心,後雖慮之,無及”,遂親自率軍到洛陽將漢獻帝迎至許昌,從此天下四方的注意力都聚焦到許昌了。
戰略思想之四:分化瓦解,各個擊破。戰略的本質特點之一,就是對抗。三國時期,群雄割據,正如諸葛亮所言“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能夠從群雄混戰中崛起,經常要同時面對數個敵手。歷代戰略家,都要避免兩線作戰,四面受敵。曹操為避免多面受敵,善用縱橫擺闔之策,分化瓦解,離間敵聯盟,擴大敵矛盾,從中漁利,各個擊破。例發,初據山東時,要對付袁術、呂布、劉備三個敵人,曹操因敵設計,先使袁呂相攻、劉袁相攻、劉呂相攻,取得了敵為我用、我收餘燼的效果。再如,戰關羽解襄樊之圍,也是誘使孫權順流西進,先鬥孫劉,等吳軍攻佔荊州後,精銳的關羽軍不戰自潰。
至於用兵行軍,出奇制勝,曹操在這方面也達到“彷佛孫吳”的境界,但這在軍事上屬於戰役指揮範疇,在此不具體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