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關略萌

    如題,文武不分家容易導致地方集權,不利於統治者皇權穩定。最早的官僚體制中,王侯公卿不僅手抓行政權力,同時還兼管軍事,這樣的後果就是容易造成地方政權的形成和割據。而宋太祖趙匡胤自身就是透過兵變奪得的江山,對於文武分家格外重視。因此,宋朝建立後,趙匡胤便開始明確文武分家,甚至重文抑武,並且文官的權力大過武將,就是為了防止兵變奪權的事情再度發生。

    一、文武不分家的弊端明顯

    文武分家在秦漢之後便開始逐漸施行起來。但由於文武分家不明確,以及權力分配不均衡,導致地方集權仍然不在少數。手裡既掌管地方行政權,同時還手握著兵權,日子久了勢力範圍壯大了難免會有“私心”。並且這種形勢並不是單一的存在,各方諸侯王公盡皆如此,只要有一方“叛亂”,便容易造成整個國家的混亂不穩。

    二、文武雙全者少,文武分家能更好施行地方統治穩定

    文武不分家,也就是行政、軍事兩手一起抓,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並沒有那麼簡單。畢竟文武雙全者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相對來說都是極少數的存在,要想治理好一方百姓,不但需要在政治上的才幹,還需要軍事上的能力,這集中在一人身上負擔太重。行政、軍事分開由各自擅長的人來主管,往往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三、趙匡胤對於兵變奪權深有體會,文武分家是必然

    宋太祖趙匡胤透過兵變建立了大宋王朝,他自身對於兵權集中帶來的後果深有體會。因此他開始施行“崇文抑武”的政策,壓制武官,將兵權轉移到資歷較淺的軍官身上,並且將文官的地位提升,用來制約武將。著名的“杯酒釋兵權”就是一個明證。對於地方行政和軍事大權劃分明顯,並且確立文官權力在武將之上。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抑制武將的權力,有效的防範兵變的發生。

    四、文武分家,皇權集中

    事實證明,文武分家不但是有效治理地方的最佳政策,還是防範地方政權割據的方法之一。對於皇權統治者來說,這是一個最有利的方法。文武互相制衡約束,實際大權卻牢牢集中在皇帝身上,可謂一舉兩得。

  • 2 # 野草的沉思

    文,武自古便有區別。文一般指治理國家,管理經濟和文化;武則專門從事軍事工作,征伐或守衛國家。

    在早期,文,武分得不是很分明,例如春秋時的管仲,戰國時的商鞅,他們即負責治理國家,有時也帶兵去前線作戰。他們能這樣做,是因為他們具有文武全才。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是文武全才。例如漢代周勃,是名將,戰功赫赫,因此被任命為宰相。但當皇帝詢問他一些經濟上的問題時,他張口結舌,答不上來。而問陳平,陳平就輕易回答出來了。

    隨著社會發展,人口增多,事務增多,對於政治經濟方面管理的需要增大,文官的需要量也隨之增大。在一切和平時期,文官相對於武將,都重要一些。

    但有一個問題是古來一致的,就是搞政變和篡權奪位的,幾乎全是掌握軍權的武將。“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兩句話可以說是對歷史經驗的精闢總結。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有了宋朝的文武明確分家,並且重文抑武。

    宋太祖趙匡胤是北周名將,勇冠三軍,因此獲得了極高的地位和眾多的文武人才,他藉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取代北周,做了大宋皇帝。

    趙匡胤當皇帝后,擔心別的武將將來也學他的樣子取代他,便召集手下大將喝酒,酒宴當中,他直接了當地問:"要是將來有人把皇袍披在你們身上,你們會怎麼樣呢?"那些大將一聽都害怕了,這話裡明明隱藏著濃濃的殺機。於是紛紛要求交出兵權。趙匡胤妥善地安排了這些武將的職位,使他們都得以善終。一這就是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的故事。

    之後,趙匡胤又制定了重文抑武的政策。這些措施確實減少了武將篡權的威脅,加強了中央集權,但也造成了嚴重的負面效果。這就是武力軟弱。北宋始終未能實現全國大一統,不僅幽雲十六州沒有收回來,還不斷受到遼,西夏,金的侵擾,直到發生靖康之變那樣的大慘劇,父子兩代皇帝同時被俘被辱,北宋滅亡。

    "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理天下"。在一個國家建立以後,適當地提高文臣的地位,加強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領導。這沒有錯。武裝力量可以適當精簡,但不能削弱。趙匡胤的錯誤,在於過早地削弱了武裝力量,過大地提高了文臣的地位。實踐證明,這樣做弊大於利。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要張弛有度。"矯枉不能過正,過正則不能矯枉"。北宋的歷史證明了這些道理。

  • 3 #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說到這個問題,其實大家也都知道,中國古代歷史是一段“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歷史,中國古代存在著多個王朝,這些王朝有的高度統一、繁榮昌盛,但除了這些王朝,也有亂世天下、群雄並起的割據時期。而對於朝廷的統治,歷史上的皇帝一直以來都頗有心得。

    要問中國古代從宋朝以前是不是就文官武官混淆不分的話,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在宋朝以前其實也分文官和武官,只不過是宋朝之後加強了對文武官員之間的區別,讓兩者的權力體系極大地分開,所以才給後世的人們造成了這樣的感覺。都說軍隊是國家機器,這話放在古代也是一樣的,誰手握兵權就約等於誰手握權力,基本上掌握國家命脈了。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最清楚這個道理,這也是他為什麼這麼忌憚武官的原因。從五代十國的天下割據局勢一路混過來的趙匡胤,深知如果兵權分散了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如果兵權分散,各地都有軍隊,各地還都有了很強的自主意識,那麼重蹈曾經的割據覆轍就不是沒可能。

    所以宋朝的文武分明還是得“歸功於”開國皇帝趙匡胤,讓文官武官分明的原因主要還是為了鞏固中央集權,削弱地方權力。如果文官武官不分家,政治體系較為混亂的話,地方掌權官宦再手握兵權,沒多久肯定是要造反的。有了前車之鑑,所以趙匡胤才作此決定。

    不僅文武分家,還重文輕武。趙匡胤規定地方不僅要行政和兵權分離,更是讓文臣武臣互相約束,以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在對於軍隊的管制方面,趙匡胤規定軍隊將領要幾年更換一次,讓兵不識將、將不識兵,而軍餉則不由將領負責發放,以及其他各種政策結合在一起,這樣才更有力地限制了地方軍隊的權力,達到真正的中央集權。

    宋朝重視文臣、輕視武官的歷史已經由來已久,雖說這種行為讓趙匡胤更好地鞏固了統治集團的利益,避免了內亂。但是這樣的宋朝在面對外患時,也顯得羸弱不堪。畢竟很長一段時間重視的都是文官,宋朝的百姓也以讀書入仕為榮,更沒什麼人看得上武官的一身粗魯功夫了。這就導致宋朝軍隊的戰鬥力極其低下——不過這也是趙匡胤想要的結果。

    兵權強了則與中央抗衡,兵權弱了則受到外患騷擾。如何平衡內憂外患之間的關係,是古代統治者一直以來都無法逃脫的、令人頭疼的命題,宋朝的文武分明所帶來的後果也略顯慘痛,令人嘆惋。

  • 4 # 讀史之樂

    中國古代的王朝治理,內有文官理政,外有武官征戰,文臣和武官共同構成定國安邦的兩大支柱,維護王朝穩定,二者缺一不可,關係緊密。

    最初,文武是不分的。在夏商周時期,實行貴族政治,官位由貴族世代相傳,軍隊主要由貴族所屬部族成員組成,與指揮官之間具有濃厚的血緣關係,這時候的卿相身兼文武,除了治國理政之外,對外還帶兵打仗。

    西周的周公曾經帶兵東征,鎮壓商朝遺民的叛亂,用了三年時間,他帶的兵就是周族人組成的。文武不分是原始部落時代的遺留。

    到了戰國時期,文武開始分家。這個時期官僚政治開始出現,逐漸打破了貴族對國家政權的壟斷,血緣關係大大淡化,各國紛紛進行富國強兵的改革。最有名的莫過於秦國的商鞅變法,實行軍功爵制,爵分二十等,根據戰功封官授爵。同時,戰爭的規模也是空前的,動輒幾十萬的兵力,作戰需要更加專業的指揮者。

    經歷了各種改革和兼併戰爭,產生了大量的武官。他們手握重兵,實力強悍,又與統治者沒有多少血緣關係,比較容易叛亂,當時以下犯上,弒殺君主的事情層出不窮,防範武官就成為君主的迫切需要。

    這種情況下,文武開始分離。文武分家是君主防範叛亂,強化統治,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從戰國到明清時期,基本上都是文武分家的,其中,以宋朝為分界線,宋以前,文武分家還不是很清晰,宋以後,文武分家才涇渭分明。其原因是宋朝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強化了文武之別。

    第一,在中央,除了以中書門下為最高行政機構,另設定樞密院,專主軍政,樞密院還領導兵部,進一步分割了宰相的兵權。同時,樞密院只有軍事決策權,沒有統兵權,統兵由任命的將帥擔任。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合稱“二府”,對掌文武,相互獨立,互不統屬。在中央體制上,形成了“二府三司”體制,文武完全分開,涇渭分明。

    第二,在地方,規定文官擔任最高長官,節制武官,這對二者的地位做了明確的規定,使得文武之別更加清晰。同時,設定通判一職監督最高長官,防止文官與武官聯合,大大降低了武人叛亂的機率,加強了中央集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Phone7P、iPhone 8P和iPhone X中,哪款手機更適合作為備用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