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言論史

    哪裡是什麼“有大臣提到讓呂姓大臣掌權時,她卻流淚了”,而是在呂雉和大臣們達到政治妥協後,她才流出了哭兒子的眼淚。

    《史記-呂太后本紀》記載了這個令人髮指的故事:

    孝惠帝崩。發喪,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張闢彊為侍中,年十五,謂丞相曰:「太后獨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闢彊曰:「帝毋壯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請拜呂臺、呂產、呂祿為將,將兵居南北軍,及諸呂皆入宮,居中用事,如此則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脫禍矣。」丞相乃如闢彊計。太后說,其哭乃哀。

    當呂雉的獨子劉盈駕崩的時候,太后以下所有人都要致哀,當大家都在哭的時候,張良之子卻發現,呂雉卻是隻打雷不下雨,一滴淚水不掉。

    這個十五歲的少年立刻找到陳平,跟他說:“太后死了獨子都不哭,您知道是為什麼嗎?”陳平也有點懵。張闢疆說:“大行皇帝沒有成年的兒子,太后是怕您這些漢朝老臣啊!您如果讓呂家那幫人統帥禁軍,並且入宮護衛太后,她就安心了,您也就脫險了。”

    陳平聽從了張闢疆的話,把呂家那一票人全部推上軍隊崗位。呂雉這才“悅”,打雷才開始掉雨點。

    一個母親,連死了親生兒子都不心疼,還在那孜孜不倦地算計;而當她的政治目的達成以後,她卻又能哭出來,還哭得那麼真摯。這讓人不得不感嘆,實在是最毒婦人心。

  • 2 # 共賞五千年
    越強勢的人越容易心生——恨鐵不成鋼

    呂后在朝堂上是逼逼奪人的“霸道Quattroporte”;在後宮中那也是令子生畏的“虎媽”角色。

    在這一類人的眼裡——沒有吃不進的苦;

    在那一種人的心裡——沒有幹不成的事!

    “強人”有一種通病——就是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身邊的人,而缺乏准入情況、標準參照,最終也只能說是急功近利,拔苗助長!

    然後這些類似“強人”很快就悲觀到絕望(太成功的人往往太自信,也會自負! 認為對於自己來說很簡單的事情,別人卻很難做到,從而心生厭惡而敬而遠之……),說出了諸多如此同出一轍的話:

    “你這個不孝子,想氣死我啊!”

    “想當年我像你這個年紀的時候……”

    “你要有我的一半……”

    “我怎麼生了你這個……”

    因為在強者的人生觀裡是——“見榮譽就上,見紅旗就扛”。由於他們骨子裡養成的“大將之風”,會使他們在潛在意識裡和卑微者、柔弱者們格格不入,極其的排斥……

    “虎媽”的不甘;“貓子”的不解——

    造成了“虎媽”和“貓子”成了永不相交的平行線,勢同水火,雖然戰略“貓子”開始先會落下風,然一旦爆發出來局面便不可收拾,通常會兩敗俱傷,造成“雙輸”的境地……

    而呂后顯然屬於這類人的代表,“虎媽”一般都有點偏執狂,但這類人通常都會對子女有種近乎癲狂的愛!都想著一切都灌輸給他,讓孩子能像她一樣……

    然而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除後宮,殺功臣,拼了半生,結果兒子坐著她冒著天下罵名而換來的江山時——卻時常總指責她太“血腥”……她也不得不給兒子講“狼外婆”的故事;經常也會罵其“軟弱”——和天下所有想“反面激發”孩子鬥志的父母一樣……卻沒料到矛盾越積越深,一觸即發……)

    “強人”有多麼強勢,內心就有多麼柔軟!

    您能看出她發狂的作品“人彘”背後那顆昏暗無光的雙眸嗎?

    您聽見她身體裡那顆千瘡百孔、獻血直滴的心聲了嗎?

    還有那喃喃一萬遍“這沒出息的……這個小混蛋……”祥林嫂似的“恨鐵不成鋼”的蒼白無助靈魂了嗎(以上只從一個母親的角度去分析情況,呂后本身好壞不再闡述範圍)……

    很多父母在與自己水火不容或犯了大錯的子女訣別時——

    有一種表達方式不但不哭,還罵他(她)不孝……

    還有一種是也不哭,罵他(她)不中用,走了好……

    儘管無淚!

    然都能看出擋不住的落寂……

    但大都——

    或呆如木雞;或神情恍惚;或刁鑽張狂

    ……

    呂后當政十五年間——

    敏感神經,瘋狂至極……

    不正是說明一切了嗎——

    她眼睛沒有流淚,

    她的心卻在滴血

    ……

    政治家喜劇不形於色

    強人們也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慾的,他們不是不會傷心,只不過和普通人的表達方式不太一樣——也是政治條件決定的!

    也就是說大局未定,她連哭的資格就沒有——慈禧如果當時還在承德哭先皇,我想她也就成了名不見經傳的後宮小婦人一枚,誰以後還能知道她,也就沒有以後了!

    呂后兒子走了,她的局面肯定是沒有哭的“環境”的——被政敵搶到皇位,也許連葬身之地都不知會不會妥善安置,她肯定不能想情感禮儀哪!對於她來說也是奢侈的事情。

    正如很多我們看過的電影裡的俠客——

    留著眼淚一直到“大仇得報”的那一天才號啕大哭……

    要不然我們還真以為所謂的“俠客”就是個“冷血人”,其實都是受環境所迫(如抗戰時期家人即使被害也只能面不改色而不能暴露目標一樣的道理……)

    呂后或許在政治上是一個狂人、儈子手!

    但在家庭上不得不說其也是一個慈愛的母親!

    她的“虎媽”角色;她的失常教育;

    她的急功近利;她的政治環境

    ……

  • 3 # 史學達人

    漢惠帝劉盈就是呂后的兒子,劉盈死的時候,呂后確實是沒有流淚。

    關於這件事很多大臣也感覺到不理解,至少宰相陳平就觀察到,呂后為何只是在葬禮上一味地幹吼,卻不流一滴眼淚?

    就在所有大臣都不理解的時候,年齡僅有十幾歲的張良的兒子張闢疆,他猜到了呂后的心思了。

    到了晚上,張闢疆找到了陳平,他問陳平,你知道太后為何在兒子的葬禮上不哭嗎?

    陳平說不知道呀,我一直在捉摸這個問題。

    張闢疆告訴陳平,因為你們這些大臣。我告訴你,你們就要大難臨頭了。

    陳平一聽有點急了,為何漢惠帝死,我們就大難臨頭了?

    張闢疆告訴他,你想想呀。呂后可就這麼一個兒子,如今她的兒子死了,也就是她沒有後臺了。她是怕以後,你們這些功臣不聽話,功高蓋主,她會拿你們沒辦法。

    所以,因為你們會對她造成威脅。說不定她就會先把你們這些功臣給殺了。

    陳平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個意思。

    陳平問張闢疆要怎麼破?

    張闢疆說,你們若是想繼續活命,就必須讓太后趕到安全。

    如今能讓她感到安全的事情,也只有一個了。那就是提拔她的侄子,讓她的侄子呂碌和呂產,掌握都城裡的南北兩軍。

    只要他們呂家的人,掌握了軍隊。太后就會對你們放心了,畢竟那時候生殺大權,全部掌握在了她的手裡。

    陳平不得不對張闢疆投去讚賞的眼光,真是老子英雄兒好漢呀。

    第二天,陳平找到呂后,然後告訴她,讓呂碌和呂產掌管南北軍。呂后聽到這個訊息,在漢惠帝的葬禮上,才真正的哭了起來,真正的流了眼淚。

    要不說呂后是個政治家呀,她知道什麼時候,動用什麼心思,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掌管了防衛都城安全的南北軍,才能運用自己手裡的生殺大權,才能捍衛自己的權利,保證自己的安全。

    結果呂后掌權後,劉邦的兒子們就苦了。

    劉邦總共八個兒子,直接或者間接被呂后整死的就有五個。當然,那都是後話了,今天我們只說呂后為何在兒子的葬禮上不流淚。

  • 4 # 大郭鍋

    哪裡是什麼“有大臣提到讓呂姓大臣掌權時,她卻流淚了”,而是在呂雉和大臣們達到政治妥協後,她才流出了哭兒子的眼淚。

    《史記-呂太后本紀》記載了這個令人髮指的故事:

    孝惠帝崩。發喪,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張闢彊為侍中,年十五,謂丞相曰:「太后獨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闢彊曰:「帝毋壯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請拜呂臺、呂產、呂祿為將,將兵居南北軍,及諸呂皆入宮,居中用事,如此則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脫禍矣。」丞相乃如闢彊計。太后說,其哭乃哀。

    當呂雉的獨子劉盈駕崩的時候,太后以下所有人都要致哀,當大家都在哭的時候,張良之子卻發現,呂雉卻是隻打雷不下雨,一滴淚水不掉。

    這個十五歲的少年立刻找到陳平,跟他說:“太后死了獨子都不哭,您知道是為什麼嗎?”陳平也有點懵。張闢疆說:“大行皇帝沒有成年的兒子,太后是怕您這些漢朝老臣啊!您如果讓呂家那幫人統帥禁軍,並且入宮護衛太后,她就安心了,您也就脫險了。”

    陳平聽從了張闢疆的話,把呂家那一票人全部推上軍隊崗位。呂雉這才“悅”,打雷才開始掉雨點。

    一個母親,連死了親生兒子都不心疼,還在那孜孜不倦地算計;而當她的政治目的達成以後,她卻又能哭出來,還哭得那麼真摯。這讓人不得不感嘆,實在是最毒婦人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稻田養殖小龍蝦怎樣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