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島男爵

    劉邦集團並不是一般認為的由始至終鐵板一塊,劉邦的領導地位也並非不可動搖,豐沛武裝是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磨合才確立劉邦無可爭辯的領導地位的!

    受影視劇影響,人們往往將歷史人物臉譜化,過程固定化好像劉邦登高一呼,王者之氣四洩,然後就眾人拜服了,然而事實卻不是那麼簡單。

    一、蕭何早期的地位是客,不是臣子。  酇文終侯蕭何:以客初起從入漢,為丞相,備守蜀及關中,給軍食,佐上定諸侯,為法令,立宗廟,侯,八千戶。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所謂的「客」,地位尊崇,來去自如,但稍顯生分。

    如果你還是不能理解「客」的性質,請看另外一個客。

    安國武侯王陵:以客從起豐,以廄將別定東郡、南陽,從至霸上。入漢,守豐。上東,因從戰不利,奉孝惠、魯元出睢水中,及堅守豐,封雍侯,五千戶。——《史記·功臣侯者年表》

    王陵也是客,王陵是豐人,劉邦老鄉,家勢比劉邦好,向來看不上劉邦。王陵的事蹟非常有趣,他長期脫離劉邦主力的行進路線,是獨立發現的一支武裝力量。

    王陵【別定東郡、南陽】,所謂【別】就是獨立指揮的意思,而且更有趣的是劉邦入漢中,王陵並沒有跟隨,而是佔據了南陽,成為了項籍分封體系之外的獨立武裝力量。直到劉邦東出之後才重新歸順劉邦。

    【客】的性質已經可以明瞭了,客可以聽從主的統一安排,也可以不聽,來去自如,但基於要對付同一個強大的共同敵人的需要,主客可以一起行動,但客有獨當一面的權力,主不同直接指揮客的部下。

    及高祖起為沛公,何常為丞督事。——《史記·蕭相國世家》

    蕭何在劉邦集團初期是沒有官職的,屬於劉邦的私人幕僚。

  • 2 # 今古講堂

    謝謝邀請。蕭何說這話是在一個特定的場合。早年劉邦到呂雉家喝喬遷酒,耍了一個滑頭,隨口說出一萬賀錢,實際上一個子都沒給。蕭何就對呂雉的爹說了這一番話,意思是,他就是這種人,喜歡吹牛逼,您別跟他計較。至於蕭何為何甘居劉邦之下,有其必然的原因。

    一、蕭何自我放棄了當老大的機會。《史記·高祖本紀》記載:“蕭、曹等皆文吏,自愛,恐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儘讓劉季”。當時蕭何,劉邦等人造反,攻打下了沛縣,這個時候就要選舉一個領導人。當時縣令秘書蕭何、監獄長曹參都比劉邦的官大,其中最有資格當頭目的是蕭何。

    但是,造反是個高風險的工作,在當時來看,最後成功的可能性極小,滅族的可能性極大。而劉邦是個無賴,膽子大、不怕事,他願意承擔這個風險。因此蕭何就自願的讓劉邦去領頭。萬一造反真成功,自己也能分一杯羹。如果失敗,從犯也容易脫身。

    二、劉邦的造神運動。劉邦當沛公前後,開始了一系列的令人眼花繚亂的自我神話。

    先是讓人卜了一卦:“平生所聞劉季諸珍怪,當貴,且卜筮之,莫如劉季最吉。”意思是說,老天認為讓我來幹最吉,我就是大富大貴的命。

    接著宣傳自己不是他爹生的。“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說是劉邦他媽有一天被神龍盤在肚子上,於是生下了他。

    又讓酒店老闆和他媽宣傳,看到劉邦喝醉酒時,身上常常有龍盤旋。

    隨後在路上斬殺了一條大蛇。找了一個老婦做託,站在路邊哭泣。問她為什麼哭,老婦人說:“我兒子是白帝子,化為蛇,今天被赤帝子殺了,所以哭”。

    躲在芒山、碭山一帶打游擊時。讓呂后說:“那麼大的山,我為什麼能找到我老公?都是因為他住的地方上面有云氣”。

    透過上述這些自我炒作,讓跟著他後面造反的人都信以為真、死心塌地。

    三、劉邦有領導才能和人格魅力。一是善於用人。他自己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蕭何、張良、韓信他都能擺得平,為我所用。

    二是善於聽取別人意見。劉邦自己不學無術,但他每次遇到問題,都會問下屬:“為之奈何?”讓自己的下屬充分發揮,這和項羽的獨斷專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三是恩威並施。史記上經常有:“沛公罵曰”的描述,下屬幹得不好,或者其他事不讓他滿意,他上來就是劈頭蓋臉一頓臭罵。他甚至還當眾往儒生的帽子裡小便。看上去活脫脫就是一個地痞流氓。可是在那種亂世之中,這種地痞流氓風格,有時反而能鎮得住人。但他罵歸罵,大多時候並沒有什麼嚴厲的處罰。對於應當封賞的人,他也一點不吝嗇。

    四是充分放權。無論是文官蕭何、張良,還是武將韓信、彭越,他都放手讓他們獨當一面。尤其是讓韓信和彭越各帶兵馬去開闢其他戰場,在楚漢相爭中起到了巨大的戰略作用。這和項羽萬事親力親為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四、蕭何不是帥才。他是典型的文官,文官可治國,是宰相之才,不是帝王之才。他是沛縣吏掾出身,長期從事秘書工作。 讓他去搞好大後方的治理,抓一抓後勤保障,這是他的強項。他善於協調各方面的關係,同時又非常細心,考慮問題周全,事無鉅細都處理得很穩妥,不需要劉邦操心。

  • 3 # 講古場

    一、蕭何預感到了秦帝國的滅亡

    蕭何在秦帝國擔任一名基層幹部,官不大,但是比劉邦的官還是大一些的。蕭何的行政能力很強,曾經在秦中央政府的幹部考核中,名列第一。此時,秦中央政府徵調蕭何到首都工作,可蕭何死活不去,就是要留在地方,紮根基層。這說明蕭何對秦帝國是非常不看好的,所以才拒絕去中央工作。不然的話,他何必主動拒絕這麼好的發展機會呢?

    既然蕭何不看好秦帝國,認為秦帝國存在不了多長時間了。那麼,蕭何就一定會為自己的將來謀劃。一旦哪一天,天下大亂,自己該何去何從?這麼大的家族該何去何從?首先,蕭何是一個文人,擅長政務。但是這樣的人可不適合在亂世中生存,怎麼辦?這就需要廣交豪傑,以便將來在亂世中能夠有所依附。

    二、劉邦是蕭何的理想人選

    無疑,蕭何是看好劉邦的,但是蕭何絕不會只看好劉邦一人。人之常情嘛?誰也沒有慧眼,一眼就能看出來劉邦將來能當上皇帝。但是,劉邦的很多素質,都表明劉邦是那種能夠在亂世中幹出一番事業的人。

    不守常規、敢於嘗試;

    朋友眾多、素有人望。

    蕭何說劉邦“固多大言少成事”,是因為沛令為前來投靠的好友接風,劉邦來了之後,聲稱自己隨禮一萬錢,可實際上呢?劉邦一分錢也沒出。在這樣的情況下,蕭何出來打圓場,才說了“固多大言少成事”這句話,“少成事”的意思是說劉邦沒有那麼多錢,並不是說劉邦幹不成事的意思。蕭何為什麼這麼說呢?一個是擔心劉邦惹麻煩。另一個,蕭何負責收禮,不說清楚,這一萬錢就對不上了。弄不好就得蕭何出了,這可是蕭何好幾年的工資啊!

    但是這件事情說明劉邦是一個不守常規的人,膽子很大,而且心理素質也奇好。劉邦和沛令的貴賓們一起喝酒,侃侃而談,毫不怯場。最後呢?劉邦不僅沒有惹麻煩,還靠個人魅力征服了沛令的好友,騙了個媳婦,就是日後的呂后。

    劉邦的另一個素質就是善於交際,朋友眾多,而且大都是關係非常好的朋友。劉邦在落草為寇之前就有很多的好朋友,比如夏侯嬰,為了掩護劉邦,吃了不少苦,還蹲了一年監牢。任傲,當呂后坐牢的時候,有獄吏對呂后無禮。任傲因為和劉邦關係好,挺身而出,保護呂后。其餘的還有天下名士張耳、狗屠樊噲、曹參、王陵、盧綰、審其食……這些人都是劉邦早期的朋友。說明劉邦廣交當地豪傑,人脈很廣。正是由於劉邦具備這些素質,一旦天下大亂,可作為依附之人。所以蕭何利用自己的職權,處處維護劉邦。私下和劉邦的關係也非常好,劉邦公差外出,蕭何隨禮的錢數總是比別人多。

    所以,蕭何的那句“固多大言少成事”,沒有看不起劉邦的意思,而是為了維護劉邦。蕭何不僅看得起劉邦,而且還很看重劉邦。就是因為劉邦“固多大言”,才具備做大事的素質啊。文質彬彬,謹小慎微,每句話都言之有據的人,怎麼可能在你爭我奪、弱肉強食的亂世中,帶領眾人幹出一番事業呢?

    三、天下大亂時,劉邦是蕭何依附的最佳人選

    後來,由於陳涉在大澤鄉首舉義旗,天下紛紛響應。各地少年殺縣令、郡守,響應義軍。此時,沛縣縣令害怕了,找蕭何、曹參商量,自己也想起義。蕭何一看,機會來了。正好劉邦已經有了自己的隊伍。於是蕭何曹參策劃,幫助劉邦殺了沛令,奪去了沛縣,開始了劉邦開掛的人生。

    從此以後,蕭何就一直跟隨劉邦,從未離開。其實,在劉邦沛縣起兵之時,就跟隨劉邦的人,很少有背叛劉邦的。只有雍齒背叛過劉邦,但是後來又投靠劉邦了。劉邦非常恨雍齒,但是就因為雍齒有功勞,所以劉邦不僅沒有殺雍齒,還給封了侯。這說明劉邦非常會用人,所以,蕭何對劉邦不離不棄也就可以理解了。

    注:劉邦的發小盧綰在劉邦晚年的時候叛亂,但主要是因為害怕呂后,而不是真心反對劉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喉炎前期有什麼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