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初心必達科技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先了解和珅這個人的才能。和珅此人精明能幹,文武雙全,善於經商,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而且經營有道,可以說是非常有才的一位能臣,封建社會制度下,帝王需要這樣的人才來輔助政務,管理大臣,制衡朝野各方權勢,可以說和珅是非常忠於朝廷和政務的。對於領導而言,誰都喜歡幹實事的人,所以皇帝才會默許他的存在!至於貪腐一事,相對朝廷建設可以說是忽略不計。

    所以和珅的存在是對建設有利的,推動著社會的發展和歷史的進步!

  • 2 # 漁耕樵讀

    具官論

    南北朝時期,宇文泰聽聞蘇綽有王佐之才,於是他向蘇綽請教用人之法,立國之道。

    宇文泰問:“國何以立?”

    蘇綽:“立國在於用人”。

    宇文泰:“那應該怎麼用人呢?請先生教我。”

    蘇綽:“用貪,制貪”。

    宇文泰很迷惑:“為什麼要用貪官呢?”

    蘇綽:“你要有才智和能力的人為你賣命,就一定要給他們足夠的好處。但是你即便把國庫掏空,也養不肥他們。所以可以縱容他們貪瀆,這樣就不用國庫開支了。這樣他們不但會為你賣命,還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主動維護你的統治”。

    宇文泰又問:“那什麼又是制貪呢?”

    蘇綽:“貪官有三個好處:第一,貪官收買不到民心,對你沒有威脅。第二,貪官有把柄握在你手裡,可以讓他們聽話。第三,百姓們肯定知道有貪官,但是未必知道是誰。你可以用治貪來排除異己”。

    宇文泰又問:“那如果百姓對我用貪官不滿,該怎麼辦呢?”

    蘇綽:“大的貪官一定會培植黨羽,等他們壯大的時候,即便百姓不說也要殺掉了。殺了他們,沒收他們的財產,百姓們會稱讚你,國庫也會充實”。

    蘇綽:“具上可歸結四句話:用貪,以結其忠。制貪,以排除異己。殺貪,以得民心。收其財,以充國用”。

    曹操用人的轉變

    雖然上一段是後人假託蘇綽所作的《具官論》,但是它講述的道理確是真的。你覺得是和珅那樣的人好用,還是海瑞那樣的人好用?事實上曹操年輕的時候,對違法亂紀的行為非常難以忍受,要不是曹嵩頂事,他可能就被搞死了。

    曹操年輕的時候曾在洛陽城北區當派出所所長(洛陽北部尉),洛陽北區當時是達官顯貴的聚集區。曹騰把他安排在那裡,是想讓他結交權貴。結果曹操第一天到那裡就把權貴得罪完了,當時規定的有夜禁。在其他人在這裡做所長的時候,對這些權貴都是睜一眼閉一隻眼。但是曹操到了之後,就規定:“有犯禁者,皆棒殺之”。

    權閹蹇碩的叔叔蹇圖因為違禁,蹇碩非常受漢靈帝信任,漢靈帝在臨死前甚至把劉協託付給了他,他叔叔就這樣被曹操直接打死了。還好曹嵩頂事,一看勢頭不對,把曹操調到其他地方去當了一個縣令。年少輕狂的曹操,終於懂得了什麼該管,什麼不該管。

    後來曹操當家的時候,雖然曹操治理貪官也很嚴,但是對很多事都睜一眼,閉一眼了。陳群曾對曹操說郭嘉這人貪財好色,為官不正。但是曹操並不在意,他雖然誇獎了陳群正直,但是卻對郭嘉的事情不聞不問。據《三國志》記載

    初,陳群非嘉不治行檢,數廷訴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悅焉。

    漢高祖的時候,陳平的品行也不好,但是劉邦卻非常信任他。蕭何甚至主動去貪,來降低劉邦對他的防備。

    在東魏杜弼曾勸說高歡治理貪官,高歡對他說道:“我若急正綱紀,不相假借,士子悉奔蕭衍,人物流散,何以為國?”意思就是我現在治理的太急的話,能幹的大臣都跑了,怎麼立國呢?

  • 3 # 非非空

    我們在評價古代官員的時候,往往非忠即奸,非清即貪。

    可事實卻不是這樣的。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民間口口相傳,戲文為增加感染力,小說、電視劇為豐富情節,吸引眼球,從而產生了以訛傳訛的現象。

    其實任何一個人,只要是混到了位極人臣的地位,自有過人之處。和紳也不例外。和紳旗人出身,御前侍衛起步,且為人精明,處世圓滑。所以很會揣摩聖意,善於為皇上分憂。而皇帝做為至高無上的君父,自然不喜歡臣子整天對自己指手劃腳,推三阻四。正是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導致歷朝歷代都會有溜鬚拍馬之徒圍繞著皇帝左右,即使明君身邊也不乏此人。

    另一種原因,可能大多數人都不想接受,那就是皇帝明明知道臣下有貪腐行為,而不處置,甚至還委以重仼。比如我們熟知的北宋名相寇準,大明首輔張居正,還有這位和紳。當然,和紳與前兩位的名聲是無法比擬的。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能替皇帝分憂解難,能做別人做不到的事,能讓皇權不受威脅,能讓皇帝放心。這才是主要原因。

    還有就是,精明的皇帝往往不讓一家獨大,成尾大不掉之勢而難以駕馭。所以在利用忠臣直臣治理天下的同時,也會有意培植多方勢力分權制衡,互相攻訐,皇帝居中調合,以保皇權的絕對領導。所以古代戲文中就產生了“潘楊鬥”、“嚴海鬥”、“紀和鬥”等等,在這些爭鬥中,皇帝才是最終的贏家。

    武則天以酷吏治酷吏,北周宇文泰以貪官治貪官,都是如此!

  • 4 # 唯戀無名

    前言:在古代,無論是皇帝用人直接關係到朝堂的興衰,一位明君必須具備多種條件,首要的一點就是慧眼識人,能夠依靠用人來左右朝局,創造康乾盛世的乾隆皇帝就是其中之一,難道他不知道和珅是鉅貪?他心裡清楚的很,只是,和珅可以為這個朝堂帶來的是更多的利益,作為一個左右朝堂政局的重要人物,再加上和珅又是有才又是非常擅長溜鬚拍馬,這樣的人,古代皇帝為什麼會不喜歡呢?

    一,清高宗乾隆,和珅的簡單介紹

    1.清高宗弘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軍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這位皇帝屬於比較幸運的皇帝之一了,在爺爺康熙和父親雍正的雙重努力下,乾隆繼位後,清朝國力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巔峰狀態,國力強盛穩定,經濟發展迅猛,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2.再介紹一下我們這位和珅和大人,和珅大家都不陌生,影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和珅紀曉嵐乾隆皇三人組拍了五部,吸引了多少觀眾粉絲,宰相劉羅鍋裡也有和珅角色。王剛老師演繹的和珅真的是惟妙惟俏人物角色入骨三分。和珅,原名善保,字致齋,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二甲喇人。生於乾隆十五年,從一個小小的世襲輕車都衛一直升到領班軍機大臣,首席大學士,內務府大總管等十數個職位,和珅能力出眾,善於經營官場,溜鬚拍馬,少年時就博學多才,通漢、滿、蒙、藏等語言。因此甚得乾隆喜愛,即便乾隆到了晚年,也是和珅陪伴左右。

    二,為什麼說和珅與乾隆堪稱絕配呢?到底和珅有什麼過人之處?

    1.和珅情商高,懂得怎麼和乾隆說話

    “鐵齒銅牙紀曉嵐”影視劇介紹的很清楚,我們這位和珅大人,很能揣摸乾隆的心思,乾隆有些小的舉動,和珅立馬心知肚明,其實在真實的歷史當中,和珅就是這樣的人,他知道在乾隆面前怎麼掌握好尺度,該說真話說真話,該拍馬屁就拍馬屁,而且即使是說假話,也能讓乾隆聽著很有道理,這樣的人乾隆皇帝會不喜歡嗎?

    2.和珅會替乾隆理財

    雖然乾隆算得上是一代明君,但是在享樂上也耗費了大量財力,和珅執掌內務府前,國庫一直處於虧空狀態,但是和珅進入內務府後,國庫便開始充盈起來。他還透過設立議罪銀等方式幫乾隆搞到錢。這樣的管家誰不喜歡?(這裡多說一句,乾隆不是一個昏君,其實和珅貪墨也好腐敗也好,其實心中都有數,只是為什麼不動他,因為和珅能為這個朝堂創造更大的利益,也是左右朝堂局勢的重要人物。

    3.和珅有遠見,有能力,有格局

    和珅在官場上算得上是一個“暴發戶”,到了後期更是身兼數職。可以說,和珅已經成為了當時清朝的總管家。不論事務大小,和珅都能妥善處理好,這和他本身的才華是分不開的。

    4.和珅長相清秀

    根據史書記載,和珅長相清秀,是個十足的美男子!而根據野史記載,乾隆對美男子也頗有興趣,甚至曾經有過男寵。更有野史記載,乾隆小時候曾因為失手害死一名女子,而和珅身上一個特殊的胎記讓乾隆誤以為他是之前的宮女投胎,所以對她心生幾分愧疚和憐愛。

    綜上所述,和珅的能力,和珅的溜鬚拍馬以及理財能力都是乾隆對他喜愛的原因,但是最關鍵的一點:留和珅是給兒子嘉慶帝誅殺就是為了做一個局,皇帝乾隆還是深謀遠慮的,真的歲數大了老糊塗了,未盡然,老皇帝難道不知道和珅弄權,是個鉅貪?左右逢源之術,朝堂之上,就是需要兩股實力均衡,要是都是正直廉政之士那誰幫著皇帝斂財呢?你和珅儘管去貪,能花用多少,到時候還是一鍋燴,只要不侵擾到皇權,老皇帝是聽之任之的。很大的一個局,乾隆晚年,把和珅留在身邊照顧,其實就是對他進行看管,可以讓自己兒子騰出手來,乾隆一死,嘉慶馬上處置了和珅,繼得了驚人的錢財,又震懾穩定了人心,給自己做穩江山鋪平了道路,不得不說,乾隆皇帝真的是深謀遠慮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的業務員口才並不好,可是銷售業績卻非常棒,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