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言論史
-
2 # 沉墨I方之城
當然是於少保!
從宋、明兩朝的情況以及岳飛和于謙對應的時期來說,于謙肯定對當時的朝局和情況影響更大。
我們先說南宋時期,金對宋的入侵和雙方戰爭是長期的,靖康之恥後,遷都杭州,偏安一隅,雖然還是受到了北方遼、金強大的壓力,但也不至於滅國之危。江南富裕的經濟,眾多的人口,以及對遼、金而言不可逾越的天險——長江,那個時候趙構要保住南宋江山幾十年是沒有問題的。
至於岳飛的出擊,開始是被動防禦的,那時候叫抗金前線,岳飛的確是個少有的軍事天才,歷代中原軍事力量中,是少有能和遊牧民族騎兵對抗的軍事團體,岳飛在節節勝利後,他膨脹了,總想迎回宋徽宗、宋欽宗,光復北部地區,還都汴京。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岳飛有軍事才能,但無政治頭腦,從古自今軍事永遠只是政治的一種手段,沒有一種力量能單純的依靠軍事力量來改變政治大潮。
單不說,南宋君臣想不想迎回兩帝,秦儈等重臣其實更有政治頭腦,對金、遼不可能速勝,對抗北方遊牧政權,最有限的手段是經濟,只有經濟的制約才能換得軍事的勝利。
至於岳飛的冤死,我覺得有一定的政治因素在裡面,他不全是冤枉的,你想想,那麼能打的將軍想要左右朝局,在宋朝那個極度堤防武將造反的朝代(趙匡胤怎麼開的國?)怎麼可能容忍呢?再說了,他的岳家軍居然還是私人軍隊,這還得了?和他同時期的,比岳飛更牛的韓世忠不就全身而退嗎,韓比嶽要聰明得多!
我們再說于謙,於少保。
明英宗時期,土木堡之變,瓦剌滅了明30萬精銳及朝中重臣,瓦剌騎兵直逼北京,情形已經危及到了帝國的生死存亡了,明要滅亡估計也就個把月的事情了,大家都在收拾行李準備遷都南京,和當初北宋滅亡一樣,準備和瓦剌劃江而治了,這個時候,于謙挺身而出,先是廢先帝號令,立英宗弟弟為帝,穩重朝局,力主抗戰,調動全國兵馬北上勤王。
于謙甚至親自身先士卒,出城拒戰!力挽狂瀾,扶大廈而不傾,力保了大明江山至少100年不倒。這些功績絕對可以說是彪炳史冊的,最後于謙也冤死了,他那是真冤。
很巧合的是,于謙和岳飛都埋在了西湖邊,受後人憑弔,都是我們民族的英雄和脊樑。
-
3 # 怪人童心
當然是于謙,于謙他若失敗,也先就直接進北京城了。
岳飛功勞也很大,他的召回,直接影響是邊境的失陷,金遼從此壓著大宋,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
說說歷史事件,于謙是明朝正統年間為了抵禦蒙古入侵而在北京城組織的一場保衛戰。由於大太監王振的專權,在土木堡葬送了當時大明的全部精銳,敵方的也先趁機擴大戰果,揮師直指北京城,這就是有名的“北京保衛戰”的開端。于謙以一個兵部侍郎承擔起救火重任,利用自己的自信,把京城留守的二線部隊還有逃兵組織成一隻可以抵禦也先的威武之師。最後成功的保衛了大明最後一道防線。
岳飛的功勞也不小,可以說有他在金遼進不了大宋一步,北宋也不會這麼早滅亡。但是從眼前來看還是于謙的影響大,因為他的成敗直接代表著大明的命運,岳飛他的生死導致了大宋的邊境的失守,間接導致了北宋滅亡。
怪人胡說多謝點評!
-
4 # 歷史百家爭鳴
對題主提兩個建議:1、歷史人物儘量用真名,不要用頭銜,有些人會摸不著頭腦;2、圖片嘛相關聯一點,這樣是對歷史的尊重
下面我們正式開始這個問題的探討
我認為于謙和岳飛對當時的影響主要還要從兩個方面來說吧,第一個就是對於當時的朝廷,第二個就是對當時的明見老百姓。
我們一個個來分析。
先來說說二人對於當時的朝廷的影響。
岳飛的出現無疑對當時的宋朝廷來說定心丸,當然還有韓世忠等其他的名將,但是岳飛無疑是一個定心丸的作用,靖康之恥大家都是瞭解的,北方的金朝攻破北宋的都城東京,俘虜了徽欽二帝,挾持宮女嬪妃金銀財寶到北方,當時的宋朝廷已經岌岌可危了,因為跑出來的皇子只有趙構。
在岳飛韓世忠都沒有出現以前,趙構是非常狼狽的,雖然一路難逃,但是金國一直沒有放棄,想抓住趙構,一鼓作氣滅掉宋朝,甚至還喊出了搜山檢海捉趙構,趙構跑的也很狼狽,幾次都跑到大海上漂泊,在逃跑的過程中,趙構還失去了生育能力,岳飛的出現,不僅讓趙構坐穩了皇帝寶座,還抵擋了金國的進攻,甚至還組織起了有效的反攻,也不是因為秦檜和趙構對皇帝的考慮,岳飛可能真的反攻成功,迎回二帝不敢說,但是收回部分失地還是有可能的。
可以說沒有岳飛,可能趙構做皇帝就沒那麼穩,所以岳飛對於朝廷來說那是非常重要的。
再來看看于謙,對於于謙大家也瞭解的,其實主要功勞就是組織了北京保衛戰,當時明英宗朱祁鎮被北方的瓦剌俘虜,並且揮師南下,到了北京城下,當時很多官員也非常的緊張,有人建議南遷,但是在於謙的堅持下,才立了新皇帝,展開了北京保衛戰,抵擋了瓦剌的進攻。
實際上當時的明朝雖然說遭遇了困難,但是還沒到宋靖康之恥的地步,只是缺乏一個主心骨,明朝的實力還是在的,于謙對於朝廷的影響無疑要小於岳飛。
再來看看對於老百姓的影響。
金人南侵,百姓水深火熱,而岳飛帶領的部隊可以做到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對於老百姓來說,那簡直是太好了,所以對於岳飛的軍隊老百姓非常的支援,而且江南的老百姓因為有岳飛過上了沒有戰亂的生活,這無疑影響非常大。
而於謙對於百姓的影響,主要還是侷限於北京城,因為當時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瓦剌南侵的事件,所以對於北京城的百姓來說,于謙是他們的大恩人,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可能只是緊張,還沒有體會到戰況的激烈。
綜上,岳飛對於當時的影響要多於于謙對於當時的影響。
-
5 # 把不滿說出來
于謙的影響無疑更大。但岳飛的名氣更勝,原因無礙於幾點。
于謙當時一柱擎天,力挽大廈於將傾。守京城,抗外敵,定皇位大事,挽救了國家命運。而岳飛當時是抗金主力,但南宋當時還有韓世忠,劉琦等名將七八人。所以岳飛不在還可守半壁江山。由此,岳飛影響當不及於謙。
但宋朝有不殺重臣的傳統,岳飛算唯一特例。而且在高宗尚在時就被平反。再者,宋朝開明,為人喜愛,若一朝大勝外族,自然沒有了唯一缺憾。基於此,讓岳飛名氣更大了。反觀于謙,明朝從開國就立下爛殺大臣的傳統,于謙不過是眾多被冤殺裡的一個。況石亨等死後,英宗都不肯平反。還有,于謙處在明朝建國八十年左右,正應該是盛世,卻遇到昏君。對於這樣的從為人到功績都堪稱萬世楷模的人,這樣的結局,人們更多的是心痛,不值。
-
6 # 醉夜有夢
謝謝邀請:對題主的這個問題我認為不是太妥當。不同歷史時期的歷史人物對當時的影響都是很大的。從南宋來說,岳飛的出現打破了金兵不可戰勝的神話,使金兵不再對南宋趕盡殺絕,採取了和談,保住了漢人王朝的半壁河山,使漢家文華保留下來,雖未能完成統一大業從中國歷史上,或當時來說都是很濃重的一筆。于謙於少保把一個幾乎滅亡的明朝從危機中解救出來,使國家再一次免於滅頂之災。這在不同時期都造成巨大的影響,請問如何比較?
。
-
7 # 文軒春秋
1449年,瓦剌軍打到北京城下。于謙說對將領說“遇到這些囂張的敵人,我們如果示弱,會助長他們的氣焰,我們要把握主動,給他們一個痛擊”于謙把城外的人馬布置好以後,帶一支部隊出門後,就叫人把城門鎖起來。並且下令:士兵不聽指揮,或脫逃的將斬殺,將領後退的,就斬殺將領。于謙的精神感動了士兵,士兵鬥志昂揚,下定決心同瓦剌軍拼死戰鬥。經過5天的激戰,瓦剌軍死傷無數,北京保衛戰獲得了勝利。于謙也受到了北京軍民的愛戴。
岳飛靠著自己的戰功一步步升為統兵大帥。這是南宋朝廷對岳飛能力的直接肯定。岳飛還帶出一支能“以一敵十”戰鬥力巨大的抗金勁旅岳家軍,當時南宋將士和百姓對岳飛有所瞭解的,都認同岳飛的能力和才幹,也十分尊崇岳飛。
回覆列表
“賴有嶽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嶽少保和於少保都是我非常尊重的民族英雄,更是漢人的守護神,強行在他們跟前比一個高低是不公平的。如果硬要分個高低的話,我認為相對而言,于謙在當時的影響比岳飛更大。
于謙的功績是什麼?打贏了北京保衛戰。這場仗可以說真的是決定了當時大明的國運,因為一旦戰敗就意味著三百年前的靖康之恥再次重演,朱祁鎮徹底變成了趙佶,而且擊敗漢人的還是那個一百五十年前剛剛在崖山的蒙古人!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幫大明續了差不多二百年的陽壽,于謙的功績,彪炳千秋。
而嶽少保,則相對悲情一些了。他雖然也曾擊敗過無數女真人,也收復了許多失地,但是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最後又全部丟掉了。在岳飛含冤離世的時候,他所取得的實體成績基本上已經全部丟掉了。他的成就,主要在給了南宋以及北方漢地軍民以信心,並且告訴女真人漢人絕不是好欺負的,僅此而已。這不是他無能,而是當時的歷史背景以及掌權者所造成的。
因此,雖然嶽鵬舉的名氣比于謙還高,但是論及當時的影響,於少保還是要高於嶽少保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