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落葉小軒軒
-
2 # 歷史要長喝
北宋末期,遼國日漸衰落,同時女真興起,強弱一看便知。當時金國攻打遼國,北宋沒有幫忙,沒有聯合遼國抵抗強大的金國,致使遼國滅亡,北宋還在那偷笑,可唇亡齒寒,殊不知遼國滅亡兩年後北宋也被金國所滅,徽欽二帝被浮北上,造成奇恥大辱,從此北宋滅亡。這在當時還是跟北宋已大國自居,沒有看出自己的弱勢有關,沒認為自己很弱。所以沒有聯合,幫助遼國,致使自己兩年後也被金人所滅。北宋聯金,反被金滅。
整個宋朝——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都是經濟文化比較繁榮但軍事上比較懦弱的朝代。北宋建國伊始,就在北部邊境與少數民族契丹建立的遼國形成對峙。長期對峙之後,公元979年,遼宋之間爆發第一場重大戰役——高梁河之戰(高梁河位於今北京西直門外)。這場戰爭是北宋首先發起的,但終以北宋大敗而結束,遼國名將耶律休哥率9000鐵騎把10萬宋軍打得全軍覆沒,御駕親征的宋太宗身中數箭,慌亂中乘驢車逃歸開封。
高梁河之戰結束後,宋軍計程車氣急轉直下,從此以後屢遭遼國進犯邊境,騷擾邊民。宋軍在與遼軍的作戰中屢戰屢敗,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此時的宋朝上下,已經對契丹人產生了一種巨大而普遍的恐懼心理。只要契丹人一來,宋朝這邊就呈現出“兵比民跑得快、官比兵跑得快”的恐慌狀態。
公元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再次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遷都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勸阻,才勉強至澶州督戰。雙方激戰多日之後,宋真宗畏敵,遣使議和,後與遼訂立了屈辱的和約,規定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北宋一直被遼國欺負得抬不起頭來,但這時遼國東部的女真族開始崛起,女真部落是遼國的附屬國,他們定期向遼稱臣納貢,世代受到遼國契丹貴族的壓迫和剝削。公元12世紀初,女真部落在他們的民族英雄完顏阿骨打的率領下,起兵反遼。北宋統治者對遼國痛恨已久,這時看到金強遼弱的形勢,遂遣使從海路赴金,商議聯合滅遼事宜。雙方商定:金取遼中京大定府(今遼寧昭烏達盟寧城縣境內),宋取遼南京析津府(今北京),遼亡後,宋將原給遼之歲幣轉納於金國,金同意將被遼國強佔的燕雲十六州之地歸還宋朝。因雙方使臣由渤海往來洽談,故稱“海上之盟”。
“靖康之難” 在金朝鐵蹄之下,皇室女子慘遭蹂躪,二位帝王被擄走,受盡折磨,北宋滅亡。“靖康之難”將自視為上邦之國的漢民族的自尊心蹂躪殆盡,成為後代中原漢文化不忍直視也不敢揭開的一道屈辱的傷疤。
“海上之盟”的最大贏家不是宋朝而是金國。金國透過“海上之盟”才真正強大起來。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沒有“海上之盟”就沒有以後的“靖康之難”,就沒有北宋的滅亡。
-
3 # 蟈蟈的文史原創
北宋之所以167年就被金人所滅,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宋太祖趙匡胤
1.過於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導致皇權過大,地方實力削弱。採取分化事權的辦法,將宰相的職位由多人分擔,同時還設定了樞密使、參知政事、三司使,設定樞密使、參知政事、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軍政大權。同時實行官員官銜與實際職務分離的官吏任用制度,即“官、職、差遣”制度。這一切都有利於強化中央集權,但皇權的過於強化,會引發行政效率緩慢的問題,宋朝常被人譏笑說“宋人議論未定,金兵已經渡河”。同時地方權力被大大削弱,他們是宋朝的基本放線,基本防線不堪一擊。
科舉考試現場
2.文人治天下。北宋確立了文人治國的理念,透過科舉制度,選拔大量人才在國家機構中擔任重要職務,為推動大宋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但是由於過度重文輕武,導致部隊無常帥,帥無常軍,武官地位低於文官,這就早晨部隊的戰鬥力不強,部隊是保障國家安全的最基本條件,而這個最基本的條件在大宋也是最弱的,部隊沒有戰鬥力,國家輕而易舉的滅亡。
王安石
3.統治集團內部不和。面對日益嚴峻的國家發展形勢,慶曆年間范仲淹提出改革,史稱慶曆新政,但就是因為改革觸碰了一部分官僚地主集團的利益,遭遇朝廷保守黨的反對和阻止最終失敗,提倡改革的人被迫離職,僅僅存在一年時間。後又有王安石變法,也叫熙寧變法,以富國強兵為宗旨,但又是因為保守勢力過於強大導致變法失敗,後英宗皇后高氏徹底廢除新法所有條款,恢復以前傳統的老辦法,如此之不思進取不亡才怪。
4.妥協的邊疆政策。也許宋朝所處的外部環境是非常惡劣的,北有遼和西夏,而且實力還不一般,他們在多年學習借鑑漢民族優秀文化和生產力,使得他們自身勢力不斷增強,強大了就會虎視眈眈,而北宋又是一個不注重軍事建設的國家,每次與其發生戰爭,不是失敗就是歲貢,一旦吃到甜頭,如何能割捨下,所以北宋的邊疆問題實際上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解決。邊疆虎視眈眈,而統治者又固步自封,怎能不亡國。
-
4 # 部分使用者皮先生
首先一提兩宋,人們腦海中盡是弱宋,倒不是因為國不富,民不強,只是軍事實力不行。
首先一點,宋時期真是文人昌盛武行偏弱嗎?個人感覺不完全是,至少在宋初不是的。大家知道經歷了晚唐和五代這樣的大爭之世大亂之世出來的軍隊不保證有非常的戰鬥力,但至少不可以稱之為“弱旅”。為什麼對遼打戰總是不讓人滿意?
這很多都是五代遺留的問題。
宋承襲唐末和五代可以說是保守軍閥之禍,每家每戶都是當兵的武人,幾乎讀書人都快絕跡了。也因為經歷過兵禍深知軍人對其社稷危害所以開國起就崇尚文人壓制武人。
遼先宋成立五十餘年,可以說是燕雲十六州已經被消化完全了。先不說能不能打得過,就算佔得土地恐怕消化戶籍和安撫民興問題還要好一陣。
所以太祖皇帝也說將來國家太平還是要遷都。
說完上述問題為什麼宋這麼不經打。再來說下為什麼宋不能打。
宋代軍隊有禁軍和廂軍。還有配軍(臉上要刺字),配軍不用說,這樣的絕對肯定是沒有戰鬥力的。
禁軍和廂軍的區別,當時軍隊需要精壯,那麼需要有一個標準,當定製了標準後達標的兵源都被送去當中央禁軍。那麼不合標準的就留在當地當廂軍。
廂軍大多在地方當雜役,地方政府要做什麼工程就是廂軍上,可以直接認為是雜役這樣的應該不能算上是軍人。
那麼這樣沒有戰鬥力的廂軍可以說就成了國家包袱,太祖時期軍隊是20萬,太宗時期是60餘萬到了仁宗時期是120萬。在古代一個朝代要養活120萬的軍隊是非常沉重的負擔。比如說現代中國在改革初期都有百萬大裁軍,可以說古時候的朝代要養活兵源是非常不容易的。一般來說4個人養1個兵是比較標準的,宋代這樣的軍人數量也可以看出當時宋代的經濟確實是很強,經得起折騰。
軍人數量多並不代表有戰鬥力,太宗時期北伐中箭傷亡後宋廷便不再言對遼開戰。那麼你不打人家了,你還是要防著人家,因為國防前線只要一打敗戰開封立馬就告急。在這樣的情況下養著兵卻不打戰,知道不會打戰又不能把前線兵源裁撤,這樣的問題一直困擾宋代也成為了沉重的政府財政負擔。
宋的兵制是不退役的。要養到60歲那麼越往後會有越多的冗兵,為了要壯年兵源要繼續招募新兵,人數就越來越多。就算是宋代在這樣的負擔下,財政最後也沒能扭轉過來。
然後就是指揮權,宋代的兵和將是分開的,將不動軍隊一直在調防,這樣的話將不知兵兵不知將戰鬥力低下也是自然。當然這也是唐代和五代的後遺症怕擁兵自重,害怕出個像安祿山那樣的節度使。還有原因便是太祖開國的經歷實在讓宋廷必須要加以防範。
用百萬千萬之餉養百萬無用之兵,也可以說是讓宋朝滅國的主要因素。
還有一個導致戰鬥力不行的就是兵種,再火器不先進冷兵器盛行的古代,騎兵是國家的利器。這也是宋朝一個很致命的問題,沒有養馬地。眾所周知養馬地在遼人和西夏人手上一個東北,一個西北。那麼宋境可以養馬嗎,可以養馬但是絕對沒有高寒地區養的馬精壯。而且需要用田地來養馬,因為養馬需要大量土地所以官方來養馬的話沒有地,所以在王安石新政中有散養的辦法。看似行得通但實際上馬在非高寒地區容易生病,在當時的條件下極易死亡。馬死了要給政府賠錢,所以民間一直就不積極,朝廷也沒有辦法改變。
上述總結就是,有兵但不能打戰,有錢但是要養冗兵冗吏而拖垮經濟,無險可守無國防可言,沒有馬匹缺少騎兵導致正面打戰吃虧,有將因歷史問題不敢重用,這些都導致了宋一代在軍事上一直在吃虧。
北方遊牧後金崛起後連遼都無力招架的情況下北宋居然和後金一起攻打和睦百年無戰事的遼國。最終證明宋軍的戰鬥力連自身難保的遼都戰不過,也讓後金看出了宋朝廷的虛弱而在滅完遼國後直接南下滅了北宋。
回覆列表
重文輕武,重中央輕地方,導致地方軍隊實力弱,聯金滅遼導致屏障丟失,皇帝昏庸無能。三冗一直沒有解決,奸臣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