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當時關中地區在項羽的控制之下,項羽可以隨時殺掉劉邦,為什麼沒有再殺劉邦?
13
回覆列表
  • 1 # 新時媒

    有很多機會的,不過劉邦手下的謀士武將太厲害了,陳平成功離間范增,蕭何月下追韓信,韓信跟彭越不斷騷擾項羽,讓他無法專心攻打劉邦.

    項羽是一頭虎,但架不住劉邦手下狼豹多啊.加上項羽個性謀略不足,剛愎自用,又自以為大度似的慈悲,關鍵時刻缺少決斷,都導致其無法對付狡詐謀略十足的劉邦.

    所以,不是他不想殺劉邦,而是劉邦及手下的一大幫謀士將領不斷的在消耗項羽的實力,讓他疲於奔命,無法消滅劉邦.

  • 2 # 唐人聊歷史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當時在鴻門宴之後還是有機會殺劉邦。那麼為什麼項羽沒有殺掉劉邦,反而被劉邦所殺,我覺得還是因為項羽本身性格問題。

    項羽是當世之豪傑,項羽霸王之王威震天下,年紀輕輕便統領義軍推翻暴秦統治,成就霸王之名,可能正是因為如此,項羽過於膨脹,認為自己所向披靡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根本就不把劉邦放在眼裡,一點也沒有注意到劉邦的威脅。

    還有一點便是項羽為人光明磊落,做事坦坦蕩蕩。這點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固然好,可是對於帝王來說,便是軟肋。而劉邦完全與項羽相反,原本只是個小混混,後來成為漢王,陰謀詭計對於他來說是家常便飯,劉邦為了逃命,自己兒女的性命都可以放棄,沒有什麼事是他不可以做的。

    要想戰勝這種人就不能有信義和仁慈可言,需要的是以牙還牙,而項羽偏偏不是這種人,他剛正不阿,嫉惡如仇,愛憎分明,同時代遇上劉邦,可以說是人生之不幸!

  • 3 # 此心光明604

    說實話,很難。鴻門宴是沙劉邦的最佳時機,當時項羽的兵力遠遠超過劉邦,要殺劉邦簡直易如反掌 。由於項羽的猶豫不忍,錯過了剷除劉邦的大好時機。之後,雖然有幾次斬殺劉邦的機會,但都被劉邦僥倖逃脫了。彭城大戰時,項羽率3萬大軍突襲劉邦反楚聯盟56萬大軍擒殺十餘萬,溺死十餘萬,劉邦倉皇逃跑,連自己的妻子老父也丟了,就這樣也照樣被楚軍追上,還是靠裝孫子,墮兒女才僥倖逃過了一難。後來,滎陽被圍時,多虧劉邦的謀士陳平出主意,大將紀信冒死偽裝劉邦,劉邦才又逃過一劫。之後,戰場形勢逆轉,劉邦靠著源源不斷的後勤支援以及得力大將與眾諸侯的努力,終於將項羽擊敗,成就了帝王之業。

  • 4 # 楚湘一夢

    這個問是要分幾點看:

    第一,鴻門宴項羽真要殺劉邦嗎?未必!雖然故事中把張良,項伯,范增,攀噲等寫精采無比。但依當時的形勢真殺劉邦對項羽並無好處。項羽雖然是當時最大的股勢力,但真正屬於他的部隊不到八萬人,此時他最大的敵人並不是劉邦,而是以後楚杯王熊心為首的舊貴族勢力集團。無理由殺死劉邦只會引起其他勢力的反叛。至於說劉邦有王關中之心,曹無傷告密之事。項羽此宴的目的不過是敲打下劉邦。

    第二,鴻門宴之後到劉邦就封漢中王這段時間,項羽是有機會殺劉邦的。當時兩人都在關中,項羽若真想殺劉邦還是可以辦到的。但問題同前面一樣,項羽沒有理由殺劉邦。因為劉邦此時是一路臣服,劉邦的軍隊也被裁至三萬。項羽大封諸王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原有的平衡,扶持新起勢力,打壓舊勢力,同時使他們之間相互敵對,以便將來真正統一天下。劉邦此時應為拉籠的物件。

    第三,劉邦進漢中王后,基本沒機會了。劉邦去漢中後,兩人基本沒交集了。項羽想殺劉邦也只能想想。雖然後來楚漢相爭有幾次差點殺掉劉邦,但無奈天不遂人願。即使有范增這樣的謀臣也是無可奈何。

  • 5 # 石大哥14

    自陳勝、吳廣舉起反秦大旗,各路諸侯也隨之紛紛獨立,割據一方。在這股洪流之中,脫穎而出兩匹黑馬,項羽和劉邦。

    項羽,名將之後,勇力過人。經過“破釜沉舟”之戰,一戰成名,追隨者逐漸擴大,成為反秦隊伍不可小視的一支生力軍。後又立楚懷王,成為名正言順的反秦大軍。劉邦,那個時代的底層人物代表,吃喝、嫖賭全能。為人仗義,視金錢如糞土。這種性格造就了他日後成大業的本錢。在反秦的抗戰中,廣招賢士、謀臣。聽諫、採納良謀。張良、蕭何、陳平、曹參等為主幹,運籌為握,決勝千里。用韓信為軍隊良將,平各方割據軍閥,開疆擴土,穩固戰果,步步為營。劉邦在弱小中發展壯大,羽翼漸豐。

    項羽在“鴻門宴”中伴演了婦人之仁,不聽亞父範曾之言,把唯一的大好時機錯過,放虎歸山,使劉邦成為日後自己的掘墓人。

    項羽的至命錯誤:首先,“鴻門宴”沒有除掉強敵劉邦,放虎歸山成大禍。在兩軍對陣時,沒有果斷殺掉劉邦的父母及妻子,可見項羽有婦人的一面,沒有成大業者的氣質。其二,假借楚懷王的名,分封各路軍閥為候、王。急勿勿回鄉,顯貴。項羽的名言: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一時的勝利充昏了頭腦,驕傲、自大、狂妄。

    其三:錯誤之極,暗中指使人殺掉楚懷王,民心大失。給劉邦找了個最好的藉口,討伐!

    其四,聽信讒言,失去主要謀臣範曾,如鳥失去雙翼,虎失去利爪。其五:敗退中不聽勸,平借一時之勇,陷入十面埋服之中。”四面楚歌“成了項羽的絕唱,使他的輝煌一去不復返。其六:如領殘部渡江,以存實力,也說不定東山再起,再圖霸業,也是極可能有機會的。說什麼:無臉見江東8000子第的父母。在地下就有臉與他們相見?可笑、幼稚之極的想法。

    劉邦,市井無賴,流氓皇帝。

    特點:首先,沒有名門那些人的臭架子,我行我素。

    其次:戰敗途中,為保全自己的性命,可將親生兒、女蹬下車。保全自己為先,沒有婦人之人。項羽要殺他親人,他還要討一杯羹。賴皮之極,古今少有。

    其二,有功者封賞,錢財身外物,不吝嗇。用人的長處,不看他的短處。陳平相傳好色,劉邦用之。趣味相投,不於言表。

    其三,聽良言,用良將,只要你有才,無論身份是貴、是貧,一概用之。蕭何推薦韓信,韓信貧賤。劉邦認為無所謂,只要你有真才實學,能打勝仗就行。

    綜上所述,項羽和劉邦兩人相比較,優、劣自然明瞭。也就是項羽錯過了最好的機會,從此,殺劉邦的機會也就等於零。

  • 6 # 遙望燕園

    在劉邦劫掠五諸侯兵攻陷項羽都城前,劉邦並不是項羽唯一的競爭對手,甚至未必是項羽最大的競爭對手,一旦項羽對劉邦執行斬首行動,則是授其他競爭對手以口實,把自己擺在不利的競爭地位。

    因此,雖然在鴻門宴上,項羽有機會殺掉劉邦,也沒有選擇殺劉邦。鴻門宴後,項羽再也沒有輕易斬殺劉邦的機會。

    別說是兩軍交戰了,就是街頭打鬧,也要找個藉口,是吧?

    昔日,淮陰少年看不慣淮陰侯韓信仗劍過鬧市,意圖殺殺韓信的威風,也只是先挑釁挑釁,沒有直接動手收拾韓信。

    這也是為什麼韓信仔仔細細地看了看淮陰少年的原因,韓信仔細看了以後,明白了,對方跟自己沒仇,只是想讓自己屈服而已,所以韓信直接跪下,從淮陰少年胯下鑽了過去,匍匐而去。

    同樣的,之所以有鴻門宴,是因為劉邦派兵把手函谷關,意欲拒絕友軍入關,獨自佔領關中之地併吞下秦政府的全部財產,這是項羽和諸侯軍所不能容忍的。

    所以項羽派兵打下函谷關後,還繼續恐嚇已經還軍霸上的劉邦。為了守住革命果實,劉邦只得忍辱負重,當面向項羽解釋清楚。

    劉邦一到鴻門,就向項羽稱臣,並且說自己的功勞便是項羽的功勞。可以說,劉邦的言辭,已讓項羽沒有動刀兵的藉口了,再加之曾經並肩作戰的經歷,項羽自然認為,劉邦比其他諸侯更可靠,也就不願意難為劉邦了。

    後來,劉邦從漢中跑出來,攻打三秦王,也不是說幹便幹的,而是找了一個非常是理由的理由,即昔日懷王有約,先入關中者為王。

    劉邦一路篳路藍縷,千難萬難,方才拿下關中,但項羽竟把關中分給了三個秦朝的降將,不公,所以,劉邦要拿回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

    正因為懷王之約確實存在,素與楚為仇的田榮又在東邊搞事情,項羽才在救章邯和打田榮之間,選擇了打田榮。

    後來,劉邦劫掠五諸侯兵東進,也是找了理由的,理由也同樣充分,即項羽放殺義帝。

    據記載,劉邦在洛陽聽聞了義帝死亡的訊息,袒而大哭,隨後便為義帝發喪,哭吊了三天,然後派出使者聯絡各諸侯,把項羽的暴行公之於眾,表示自己願意打頭陣,誅滅項羽:

    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今項羽放殺義帝於江南,大逆無道。寡人親為發喪,諸侯皆縞素。悉發關內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漢以下,願從諸侯王擊楚之殺義帝者。

    如果沒有這樣一個好理由,漢軍雖強,其他諸侯也不會聽漢王號令啊。

    當然,這件事也能看出來,項羽的對手,並不是只有一個劉邦,其他諸侯也想滅了項羽,只不過忌憚項羽的實力罷了,而一旦有人挑頭,又有滅項羽的可能,其他諸侯自然就衝上來了。

    從這段故事中,我們能夠看到,項羽之所以不殺劉邦,不是殺不了,而是殺之無益,只增禍耳。

    項羽殺了一個已徹底淪為傀儡的義帝,都被劉邦搞得那麼慘,如果項羽在鴻門宴上殺掉一個軍事實力很強的諸侯,其他諸侯還不找機會搞項羽嗎?劉邦的手下會善罷甘休嗎?

    事實上,還原整個楚漢爭霸,我們能夠發現,項羽唯一殺掉的一個諸侯王,便是韓王成,可韓王成前腳剛死,他的重要謀士張良就跑到劉邦那邊,攛掇劉邦為韓王成復仇了!

    如果項羽殺的是上下更加團結的劉邦,項羽索要面臨的軍事壓力,恐怕會更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只記住角色,卻始終沒記住他(她)名字的演員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