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壽光蔬菜妹

    小麥化學除草原則

    要本著治早治小的原則,冬前普治、 春季補治。防治時期以秋季小麥分櫱期防治為主,以春季小麥返青期防治為輔。

    年前:正常年份麥田冬前雜草出苗90%以上,雜草處於 幼苗期,植株矮小,組織幼嫩,對藥劑敏感。此時除草效果最好,且用藥少,對環境的汙染小,是化學除草的最佳時期。

    年後:植株壯大,表皮臘質層加厚,耐藥性增強。防治難度加大。同時加大用藥後,對環境汙染,而且會對下茬敏感作物不安全。

    小麥田雜草主要種類

    闊葉雜草主要種類:豬殃殃、麥家公、澤漆、泥胡菜、大巢菜、播娘蒿(黃花菜)、薺菜、牛繁縷、野老 鸛 草。稻槎菜、田旋花等。

    禾本科雜草主要種類:看麥娘、早熟禾、硬草、罔草、野燕麥、牛筋草、狗尾草等

    防治禾本科雜草除草劑主要品種

    1)苯氧丙酸類除草劑(代表產品-炔草酸、精惡唑禾草靈)

    2)磺醯脲類(世瑪*德國拜耳*-甲基二磺隆、優先-啶磺草胺),此類除草劑用藥時無低溫時對小麥安全,但在連續低溫的情況下,會對小麥造成藥害,有明顯的失綠和矮化。

    3)取代脲類化合物(異丙隆)

    防治闊葉草主要品種

    1)吡啶羥酸類:氯氟吡氧乙酸

    2)磺醯脲類:苯磺隆、噻吩磺隆、苄嘧磺隆、唑草酮、闊世瑪。

    3)三唑啉酮類化合物:唑草酮,莖葉觸殺劑,用於防除闊葉雜草,用量大時對小麥葉片有灼傷現象,死草速度快,但除草易復發。

    4)合成激素類即苯氧羧酸類(2甲4氯,2,4--D),對十字花科雜草、莎草科效果好。

    注意事項

    1、 農藥的選擇:農藥一定要根據所要防治的物件合理選擇農藥,做到對症用藥,避免盲目用藥。

    2、要準確計算藥量和對水量,要先配成母液再進行稀釋(二次稀釋);

    3、農藥防治適期。任何一種草害,都有它的防治最佳時期,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用藥過早或過晚都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只有正確選擇防治適期才能達到最理想的防治效果。

    4、除草劑切忌重噴,一般情況下,低溫或小麥拔節後不能使用。如“麥金”低溫寒潮、田間澇漬時使用就容易產生藥害,使用時應該謹慎。

    5、無論是冬前還是春季用藥宜在土壤溼潤時晴天上午9點後至下午4點前用藥,氣溫高、光照足,增強草體吸收藥液能力。

    6、噴施除草劑最好選用扇型噴頭,噴霧要周到,忌重噴漏噴,麥田除草劑大都是雜草莖葉處理劑,草體不著藥,就沒有效果,同時在乾旱時要對足水量,畝用水量不少於30公斤。

    技術要點

    1、以播娘蒿、薺菜為主的田塊,可用苯磺隆或噻磺隆防治,可有很好的防效,同時節約成本。

    2、以豬殃殃、澤漆、牛繁縷為主要雜草的田塊,可用(氯氟吡氧乙酸)或唑草酮防治。

    3、以野燕麥、看麥娘為主的田快,可用金飄,或金飄馬。

    4、以雀麥、節節麥、早熟禾等難除禾本科雜草為主的田快,應用啶磺草胺或氟唑磺隆。

    5、以十字花科雜草如薺菜、播娘蒿為主

    或以莎草為主的田塊,可用二甲4氯,快奔(苯磺隆+二甲4錄).在小麥拔節前使用最安全,分櫱前和拔節後使用,都容易產生藥害.

    6、使用金飄馬,畝用量最好不要1.5個組合,否則會產生藥害.(15%麥極20-30毫升每畝)加大用量後除草效果不明顯,但藥害明顯會加重.

  • 2 # 瞭凡

    春天多陰雨天氣,那麼怎樣才能抓住有利時間進行小麥化學除草呢?1:化學進行小麥田間除草可以節省很多勞動成本,在溫度十度以上,沒有風的情況下進行噴霧作業。溫度低會影響除草劑的功能作用,不能充分發揮藥效;有風天會造成噴灑不均勻,造成空隔。在施藥過程中,四個小時內不能有雨,注意天氣變化,施藥後只要有四個小時後下雨除草劑便有效。2:小草四葉左右要抓緊田地除草,這時間農作物也不是很大,庶擋不住雜草,對田間除草最有利。如果旱天要加大除草劑的藥物用水量,最好溼度稍微大點更有效。3:除草劑要合理使用,要搞清楚弄明白,在買藥時要問清楚銷售商怎麼使用,不然也會對農作物造成傷害,使小麥減產。

  • 3 # 煙雨扶麥浪

    儘量防治結合吧,別等到草都長大了,看看傳統用的什麼除草劑,能用還是可以用的,進來市場上也有大量新型除草劑的,合理選用吧!不多評價,畢竟各有各的實驗效果。

    陰雨天的確是個麻煩,一下雨,藥效減弱,不少雜草又發出新芽,考慮成本!我感覺好多農戶還是會選用常用的,畢竟有保證,效果也不會差到哪去,是不是這種心理呢選好時間,儘量留足夠的藥效期吧

  • 4 # 農村土秀才

    春天季節反常,說下雨就下雨,有時候啦啦啦能下幾天,有時候只晴一兩天又下。提出這個問題我知道,陰雨連天想打除草打不成,打吧!打了也白打,不打吧!眼看麥子越長越深,長到抜節再打就不好了。不管咋說小麥不打除草不行。

    常言說春雨貴似油下點也不多。全國多大面積有的要種早秋正需要雨,有的山區乾旱也需要雨。至於打除草它總不會一天不停吧?早停雨早打晚停晚打,打後只要有6個鐘點雜草全死。可有一條春天打除草必須把好濃度和溫度。之因溫度過低雜草不生長,只要不低5至10度它就生長,只要生長它就胃口大開,藥物正好被它吸收。再說,春天麥田雜草較嫩,粘上一點點就會要它的命就會全軍覆沒。

    另外春天雨量過多過大會引起水坑地澇,打藥過多會出現地下藥害不利下茬秋作物生長。打藥時要特別注意藥液不要過濃,不要重掃多掃。再者被打過除草的小麥暫會出現蹲長或慢長,這是受藥害和溫度影響造成的。不過影響也不太大,開啟天住雨一切恢復正常。

  • 5 # 農作物農技110

    我們一直都在說雨雪的事情,溫度忽高忽低,一直都在下雨,根據中央氣象臺的最新預報, 今明天,降雨就將再度發展增強,江淮、江南、華南北部等地將有一次中到大雨過程。中央氣象臺預計,今天,黃淮西部和東部、江淮大部、江漢、江南、西南地區大部和華南等地部分地區有小到中雨,其中,湖南東北部、江西中北部和廣西東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雨。

    對於這樣的陰雨天氣,春季小麥我們要做到這幾點。

    排水降溼,減輕漬害

    2019年新年前後氣候陰冷,降水偏多,稻茬田及低窪地塊漬害較重,造成部分田塊小麥生長不良,植株矮小,葉片發黃,黑根增加。要以清溝降溼促根生長為重點,全面排查並突擊清理稻茬小麥田塊內外“三溝”,確保麥田“三溝”暢通,排水順暢,做到雨止田幹、溝無積水,促進根系生長。開溝泥土要均勻散開,避免損傷麥苗。

    科學用肥,促弱轉壯

    部分稻茬麥播期偏晚,苗小苗弱,群體不足。要認真開展苗情調查,準確把握苗情動態,根據苗情開展分類管理,千方百計促進苗情轉化。抓住早春氣溫回升的有利時機,因苗實施管理,確保小麥返青起身期有充足的肥水供應,鞏固年前分櫱,加快春生分櫱生長,促進分櫱成穗。對於二、三類苗,一般於2月上中旬每畝追施尿素5-7公斤,趁雨撒施,促進春季分櫱早生快長。對群體數適宜、但葉片數偏少,根系發育差的晚播弱苗,可根據地力水平和基肥施用情況,適當推遲追肥時間,可直接追施拔節肥,每畝追施尿素8-10公斤。

    適時化除,控制雜草

    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沿淮和淮河以南地區降水較多,稻茬麥田塊雜草較多。春季化學除草的有利時機是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要在小麥返青初期及早進行化學除草,小麥拔節後不宜化學除。但要避開倒春寒天氣,噴藥前後3天內日平均氣溫在6℃以上,日低溫不能低於0℃,白天噴藥時氣溫要高於10℃。

    單子葉雜草中,以雀麥為主的麥田,可選用啶磺草胺+專用助劑,或氟唑磺隆等防治;以野燕麥為主的麥田,可選用炔草酯,或精噁唑禾草靈等防治;以節節麥為主的麥田,可選用甲基二磺隆+專用助劑等防治;以看麥娘為主的麥田可選用炔草酯,或精噁唑禾草靈,或啶磺草胺+專用助劑等防治。

    雙子葉和單子葉雜草混合發生的麥田可用以上藥劑混合進行莖葉噴霧防治,或者選用含有以上成分的復配製劑。要嚴格按照農藥標籤上藥劑標註的推薦劑量和方法噴施除草劑,避免隨意增大劑量造成小麥及後茬作物產生藥害,禁止使用長殘效除草劑如氯磺隆、甲磺隆等藥劑。

    精準用藥,綠色防控病蟲害

    在小麥返青到拔節期間,防治紋枯病、根腐病可選用250g/L丙環唑乳油每畝30~40毫升,或300g/L苯醚甲環唑·丙環唑乳油每畝20~30毫升,或240g/L噻呋醯胺懸浮劑每畝20毫升兌水噴小麥莖基部,間隔10~15天再噴一次

    防治小麥莖基腐病,宜每畝選用18.7%丙環.嘧菌酯50~70毫升,或每畝用40%戊唑醇.咪鮮胺水劑60毫升,噴淋小麥莖基部;防治麥蜘蛛,可畝用5%阿維菌素懸浮劑4~8克或4%聯苯菊酯微乳劑30~50毫升。同時加強小麥蚜蟲和赤黴病等病蟲害預測預報,做到早防早治,統防統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總是改不了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傷害了很多人,該怎麼去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