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rt張小玉

    來,

    先來直觀感受一下席勒的繪畫作品:都是極為簡單的人體畫,沒有太多複雜背景,只有線條和少數的顏色構成。但是,看到這些畫,有沒有感受到一種力穿紙背的bang bang的衝擊感呢?

    沒錯,這就是埃貢席勒人體素描成為藝術家追捧的“教科書”級別的原因:

    線條的力道極強。

    模特扮演的席勒人物形象

    席勒筆下的素描形象

    席勒最為人稱道的是他繪畫作品中線條的運用。

    席勒的線條強大到什麼程度呢?透過上面的照片和繪畫對比我們能夠清楚的感受到,即使是真人身上的肌肉線條呈現,都不如席勒簡簡單單的用線條畫出來感覺飽滿和真實。

    畫家運用線條繪製的人體,既有用有稜角的線條去突出和表現那種壓抑的要爆棚的生命力,也有用流暢彎曲的線條勾勒出一種溫和的意味。

    可以說,

    席勒的線條使用充滿了對比強烈的節奏感,這些大膽放縱的線條卻又格外簡潔,營造出的畫面卻是誇張而帶有強烈對比效果的。

    因此,

    並不需要完全細緻而逼真的寫實,卻可以用線條刻畫出線條和筋骨、肌肉,這種手法符合席勒作品中人物的神經質和陰鬱氣質,

    也是很多畫家所望塵莫及的。

    人物線條流暢,構圖動感,且集中突顯了人物起伏的幾何形體。能以最簡單的線條來營造最飽滿的情緒,這還不夠教科書嗎?

  • 2 # 疾飛昏鴉

    熱愛藝術的人絕不會只單單握有一本“教科書”的,更不會只沉浸在一種藝術形式與表達中而漠視其他。

    昏鴉說:女人不可以博愛,但是藝術一定要博愛!

    埃貢·席勒是昏鴉一見鍾情的所愛之一,那是帶有某種霸道的,具有某種侵略感的、粗野的視覺轟炸;那是搶入視線、奪人眼球的不容商榷。

    圍繞著埃貢·席勒的一生有很多爭議和毀謗。

    持才自傲的天才少年、英俊的自戀狂、特立獨行計程車兵、放浪形骸的情慾狂、離經叛道者……。看管過犯人,也被看管過。作品曾被在法庭當眾焚燒,身後卻大師加持,榮光無限。

    希勒毫不諱言自己作品裡的情慾意味,“歷史上又有那位畫家的作品沒有涉及到過情慾呢?”希勒如是說。

    同為“維也納分離派”的希勒的老師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相較而言顯得溫文爾雅和“世故”的很多,在各個方面包容了個性張揚,不諳世故的埃貢席勒,為其籌劃展覽,安排作品的推銷與售賣,他更傾向於唯美的象徵主義,而希勒則是不折不扣的表現主義。

    在希勒的藝術世界裡,本能的慾望就是人類最原始真實的動力,所有類似羅曼蒂克的情感粉飾皆是無病呻吟。

    弗洛伊德認為“本我”是一切心理的能量之源,他首先遵循的正是“快樂原則”。

    有趣的是這位對女性迷戀近乎瘋狂的希勒先生卻成為了西方現代“女性解放”的啟蒙者。

    希勒對國內八、九十年代的繪畫領域有著廣泛的影響,粉絲頗多。其極具表現力的線條和近乎平塗的色彩表達與東方藝術有著某種神秘的契合。很多希勒的作品裡都有類似國畫篆刻的印章,初見還以為某位東方藝術家的作品呢。

    隨著深入瞭解我們會發現希勒的線條和國畫裡的線條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前者充滿了表現的衝動和慾望,線的形式是外擴的和張揚的;國畫的線條是收縮與內斂的。

    埃貢·席勒是難能可貴少有的真實的藝術家,那怕是以放縱肆意之慾望所作的真實展現,做忠實於本我慾望的藝術家就是埃貢席勒驚世駭俗的決絕與篤定。

    鮮活的肉體,神經質骨感的線條,誇張的無處安放的大手,瀰漫在氛圍中的死亡氣息……。

    看希勒的原作你能清晰的感覺到他創作的過程就是造愛的過程,沒有挑逗也沒有渲染,更沒有遮遮掩掩的粉飾,你會隨著線條起伏觸控,由嬉戲到雲山霧罩的高峰……,原來,生與死也可以如此神聖。

    天妒英才,過慧易夭。在希勒妻子愛迪絲因疾患西班牙流感離世後的三天他也隨之而去了。

    向“維也納分離派致敬”;向“表現主義”致敬;向埃貢·席勒致敬;向線條“教科書”致敬。還有一位和希勒有些類似的線條大師――莫迪裡阿尼,有機會昏鴉再同大家一起學習分享吧。

  • 3 # 新氧生活

    席勒有一句話,說歷史上的每一位畫家,所畫的作品都有涉及過情慾。席勒的老師是“維也納分離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他是一個相對保守和世故的人,所以席勒和他相比就顯得離經叛道了一些。但是席勒能為大眾所知,也是這位老師的功勞,他幫助席勒開辦畫展,為他的作品制定售賣的計劃,讓席勒聲名大噪。

    看過席勒作品的人都知道,席勒想要表達的那種張狂、慾望都透過畫作體現得淋漓盡致了,在他的作品裡面,你根本不可能看到類似粉粉的羅曼蒂克的東西,他畫作的女性同樣充滿了力量,畫中的人物好像在對每一個人宣告她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一樣,讓看過的人都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席勒的畫作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他的線條張揚有力,眼神陰鬱,即使是很難描繪的人體肌肉線條,他也可以透過簡單的幾筆就勾勒出來,大膽又放縱,根本就不會去考慮對不對、合不合適的問題,但是作品的生命力彷彿就要噴張而出。他的厲害之處在於並沒有刻意在細節上吹毛求疵,而是透過自身獨有的這種線條表現手法,創造出一個個人體素描“教科書”,這也非常符合他個人的氣質,呃···在大多數人看來就是有點神經質。

    但是誰說不是呢?藝術不往往都是天馬行空的嗎?

  • 4 # 千千千里馬

    因為席勒既不是嚴格的古典繪畫風格,也不是馬蒂斯、畢加索這樣的超寫實主義風格。

    他的素描只能屬於二流畫家的造詣。假如在西方大師如雲的環抱下,還能居於二流地位,那也非常了不起了。

    我們先看看席勒的導師斯塔福-克里姆特的繪畫就知道了。

    克里姆特的作品,華麗夢幻富有東方色彩。宛如中國唐宋工筆畫。

    席勒與導師相比,確實有了很大的變化,那就是,克里姆特虛幻的華彩溫情,在席勒這裡完全分解出來。

    在席勒這裡運動感和誇張的形象,彷彿完全是一種東方的情調了。

    看看克里姆畫的人物臉蛋,是不是有點唐代周昉的仕女畫臉蛋兒的味道?

    事實上,作為後印象派的奧地利畫家,像克里姆特和席勒師徒這樣的藝術風格,在西方繪畫體系中已經完全拉開了距離,這在西方繪畫中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在西方繪畫體系中的鉅變。

    席勒就與導師大不相同了。你看他的線條多有表現力?關鍵是,他的線條本身就是中國畫的結構式線條。並不依賴陰影而立體自來。

    但是,處於資本主義社會矛盾危機,並且醞釀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夜的西方,對於東方藝術不能正常得到了解,他們試圖尋找新的美學靈感,又沒有途徑,所以,對他們的東方化的創新來說無疑是一次斷奶。

    席勒的線條誇張、變形、扭曲,很像中國畫的用筆,可惜沒有中國畫用筆的頓挫與節律。沒有中國畫經驗,容易失去中國畫的韻味兒。

    所以,這些沒有最後達到西方化東方繪畫風格,畢竟還是不完美的。

    所以,我說,引進席勒做教科書,那是一種失策。

    不過,所幸席勒熱也就一陣風而已,今天,席勒已經不屬於大家最,喜歡的西方畫家,這就比較正常了。

    那麼,今天我要說的是,為什麼席勒會被“追捧”?

    因為,我們同樣遇到與席勒學習中國畫同樣的命運。

    八九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剛剛開啟,我們選擇瞭解西方的途徑還非常有限,而國內出現了文化饑荒,我們當時可以用“飢不擇食”了形容對西方文化的需求。

    所以,席勒就容易被引進。因為,引進席勒主要是為華人物畫提供一些參考。

    尤其是青少年學習中國畫,更容易從席勒那裡找到共同語言。

    加上學習與應試教育相關,席勒的素描,可以快速提高速寫。所以,學生也願意接受這樣說素描。

    但是,我們嚴格來看,席勒的素描作為基礎學習,那是弊大於利的。

    用線條製造韻律和線性變化。

    我們可以快速提供一些技能,但是不能解決基礎問題。

    席勒的素描還不是嚴格精確的素描,初學就這樣似是而非,那是欲速則不達,貽害無窮的。

    所以,學習席勒的朋友,肯定會後悔的因為,他還要重新學習人體素描,也要重新學習人體結構。

    其實,席勒的繪畫是一種抒情的繪畫,我們可以學習借鑑,但是,不適合做基礎研究。

    一陣風的席勒熱,說明我們在學習西方繪畫上的初級階段。而我們的速寫也沒有因為席勒真正提高,恰恰相反,速寫的質量是有下降的。

    古人云:法乎其上,僅得其中。選擇基礎素描一定要選擇西方嚴謹的大師作品。

  • 5 # 無梅

    作為同時維也納分離派,人物畫方面我覺得克里姆特的比席勒的更好,還有穆夏的也很好,寫實也具有強烈裝飾和復古風,功底確實深厚,把古典主義變得扁平有深度又很大眾藝術,就好像今天的二次元橫行一樣,都是藝術發展的潮流化傾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28周的早產兒可以活下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