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因為北方的北元拖後腿了嗎?
9
回覆列表
  • 1 # 文史宴

    明朝的疆域與元朝關係較大,能繼承的邊遠地區,是元朝打下來的;不能繼承的一些固有地區,也與元朝的存在有莫大的關係。

    明朝的體制是對內的,與人民為敵的,對外開拓是無力的,連北元都滅不掉就是明證,但它卻統治了一些以前唐宋搞不定的地區,比如雲南、東北,被人視為其牛逼之處,殊不知這些地方的政治實體已經被元朝幹掉了,導致缺乏之前作為大理、遼、金、西夏等政治實體的強大地方政權。當元朝的中央軍被張士誠殲滅,地方軍閥又在互相傾軋中走向滅亡的時候,明朝自然而然的就繼承了元朝的地盤,佔領了之前中原王朝統治比較薄弱的雲南、東北等地,但這些地方也因為明朝制度的垃圾而逐漸丟失給緬甸,或者自立為新王朝如滿清。

    但是正因為元王朝還存在,北元與明朝對峙,所以明朝對北元治下的勢力無法染指,如蒙古高原本部、蒙古高原西面的瓦剌、曾隸屬於元朝的西藏等,明朝就無法進行統治。

  • 2 # 木子簡言

    那是的中國的疆域就是皇帝能控制的區域,他的管制到哪裡那就是疆域,而且是隨著他的管制力的大小變化。元朝的疆域是蒙古鐵騎打到哪裡,那就是自己的疆域,明朝何曾有過這樣的戰力。內部紛爭就已經使他精疲力盡了,根本就沒有餘力去擴充套件自己的控制力。

  • 3 # 桃花石雜談

    北元的存在只持續到公元1388年

    比如北元時代的三個皇帝,除了後主脫古思帖木兒之外,都還有廟號。元順帝自然不必說了,他的廟號是元惠宗,而他的兒子廟號則是元昭宗。另外這三個皇帝到了長城以外之後,仍然都立有年號,元順帝退出中原之後仍然沿用至正的年號,而元昭宗的年號是宣光,最後一個北元后主在統治瀕臨崩潰的時候也沒忘了立年號,他的年號是天元。而漢文廟號和年號可以說都是中原王朝特有的一種標誌。

    北元昭宗雖然是在中原以外繼承的皇位,但他本人的漢化程度卻非常高

    另外其實元順帝和他的兒子元昭宗都可以說是漢化程度相當高的人,最典型的一點是他們兩人都會寫漢詩。元順帝有那首著名的《答明主》,而元昭宗愛猷識理達臘則更是漢文功底深厚,不但會寫一手可以亂真的瘦金體書法,而且連他自己的年號“宣光”都是他自己從杜甫的《北征詩》裡摘的。而下面這首他寫的《新月詩》也是堪稱佳作:

    昨夜嚴陵失釣鉤,

    何人移上碧雲頭。

    雖然未得團圓相,

    也有清光遍九州。

    在公元1388年,明朝大將藍玉再次領兵北伐,當年4月在捕魚兒海(貝加爾湖)附近大敗北元后主所率領的元軍,北元朝廷的實力明顯衰落。7個月之後,後主脫古思帖木兒被阿里不哥的後裔也速迭爾襲殺,北元就正式滅亡了。

    後來的蒙古各部

    雖然後來忽必烈的子孫也曾經重新奪回汗位,但卻沒有再使用過元朝這個國號,另外廟號和年號也都沒再使用過,所以就不能再被稱為北元了。之後中原就把後來的蒙古政權稱為韃靼了,因為這時的蒙古政權已經不再採用元朝的中原政權模式,轉而立足蒙古地區本身。

    不過後來的也先汗和達延汗時代還曾經短暫地使用過“大元”這個國號,但都是針對特定目的的,因此後來的韃靼時期是不能再被當成北元的。所以後來跟明朝長期沿長城對峙的蒙古勢力主要是韃靼,韃靼一直持續到明末的公元1634年左右才被努爾哈赤滅亡,只比明朝早了10年。

    後來將明朝阻於長城一線的,主要是韃靼

    不過在公元1449年的土木堡之變中,俘虜明英宗的也先汗雖然名義上是韃靼的首領,但他其實卻是來自蒙古西部地區,並非鐵木真後裔的瓦刺(lā)部。瓦刺部的首領在明成祖時期曾被明朝封為順寧王,後來在公元1434年再次統一了蒙古各部,也就是把韃靼也納入自己的控制之下。後來也先乾脆廢掉了韃靼的大汗,自己稱汗,瓦刺部成為整個蒙古地區的頭領。但之後東部蒙古再次興起,瓦刺部衰落,最後在公元16世紀被沙俄吞併,而當時明朝仍然存在。

    土木堡之變時期的蒙古政權,主要由瓦刺控制

    不過後來瓦刺部分裂出來的準噶爾部又在沙俄的支援下再次崛起,在從漠北到漠南再到青藏高原的廣大地區內稱霸,並給清朝造成了很大的麻煩,直到清朝乾隆時期才被平定。

    所以總體來說,後來造成明朝沒有完整繼承元朝疆域的主要原因是韃靼和瓦刺的存在,而北元其實給明朝造成的麻煩很小,而且在退出中原之後只過了20多年就滅亡了,它並不是與明朝對峙的主要對手。

  • 4 # 質躍

    兩個不同文化習俗的民族建立的政權更替,中間是隔閡敵對的,元朝蒙古族民族等級制度貶大漢族為四等人中最低一等,現在反過來了,大明政權建立了以漢族為主的政權,相對明朝而言蠻夷韃子那一系列糟粕的也要完全繼承嗎,肯定是需要的則用,不需要的就廢棄了,蒙元遊牧民族當時開拓疆土橫跨歐亞,包含眾多少數民族,大明滅了元朝,元朝的殘餘就往北逃回老家了,那個時代,沙漠、草原地帶不是漢族為主的中原農耕文明所向往的地方,能收則收,臣服的就接受臣服,實在對立的就往外趕殺,結合實際國防利益,那麼一些暫時不能控制的當然就沒必要窮兵黷武式的刻意收服了,否則得不償失。

    元朝統治時對於大漠地域,草原地區是蒙古人的專長區域,對於農耕文明就未必了。所以大明朝即使是有心收服也未必如意能得。就是此理而已。

  • 5 # 寧靜致遠liu

    名義上,元朝皇帝是一切蒙古君主的君主,元朝對四大汗國擁有最高的宗主權,但是實際上各個汗國都各自為政,甚至有時互相交戰,因此元朝的疆域實際上只包括中國和蒙古本土,而並不包括各汗國領土 統治全國的元朝被推翻之後,蒙古貴族企圖收復中原,於是不斷組織力量反擊。朱元璋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對蒙古採取征討和招撫並用的策略。其結果,雙方都沒有能夠如願以償,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明在二十多年間,對北元進行了一系列軍事征討,取得了很大的勝利。然而他們知道,這離徹底消滅撤離中原的中央王朝元朝所謂殘餘勢力還差得很遠。蒙古的軍事力量雖然在元朝後期一度衰敗,但迴歸到了草原,蒙古人很快就恢復了昔日剽悍勇武的素質再次表現出吃苦耐勞、能征慣戰的特點。

    同時,明軍儘管三五次深入北方作戰,可是由於後勤、生活習慣諸方面原因,並未能佔據草原地區多久。北元一蒙古終始是明王朝的巨大威脅。《明史·兵志》說:"終明之世,邊防甚重",主要就是指對北方蒙古防禦而言的。為了保障北方邊境的安全,明朝在一系列軍事勝之後,在能夠控制的蒙古地區和蒙明邊境建立了許多設定。

    這些設定,有的旋設旋滅,有的長期存在並有所變化。 (一)設立羈縻衛所 這類衛所以降附明朝的首領為都督、都指揮使、指揮使、千戶、百戶、鎮撫等官職,自己管理內部事務定期嚮明廷朝貢。蒙古地區最著名的是泰寧衛(今吉林洮安一帶),初以遼王阿札失裡為指揮使;福餘衛(今齊齊哈爾一帶),以海撒男答奚為指揮同知;朵顏三衛(今綽爾河流域),初以脫魯察兒為指揮同知。泰寧、福餘、朵顏三衛統稱兀良哈三衛或朵三衛,一直存在至明朝末年。

    在三衛的的西北面還曾設立斡難衛(今鄂嫩河流域)、堅河衛(今額爾古納左旗根河一帶)、海剌千戶所(今海拉爾一帶)、哈剌孩衛(今哈刺哈河流域)等,這些衛所在設立後不久都消亡了。在今包頭、呼和浩特、集寧地區一度設立官山、失寶赤、五花城、斡魯忽奴、燕只、甕吉剌等千戶所,隨著蒙古勢力的逐漸南下,這些千戶所也很快消亡了。 在明朝的西北地區,即今甘肅、青海西部,以及東察合臺汗國地區先後設立安定、阿端、曲先、罕東、罕東左、沙州、赤斤蒙古、哈密等八衛,以蒙古族首領為指揮使等官,有的還封以王號。

    修築長城壕垣 從鴨綠江起,沿著今撫順;昌圖,遼河下游、黑山、義縣、山海關一線,修築了壕垣。東從山海關起,西至嘉峪關,經過十八次大興土石,修築了長城,稱為邊牆,其中宣化、大同之南還修築了內長城,稱為次邊,這就是今日見到的萬里長城。這些化費了無數人力、物力、財力而修築的長城和壕垣,基本上都是為了防禦蒙古騎兵的南下。

    沿長城壕垣設定重鎮,派駐重兵 自明初至中葉,明朝先後設定了九個重鎮統領前線軍士,這九個重鎮統稱九邊鎮,即:遼東鎮(治廣寧,今遼寧北鎮)、薊州鎮(治三屯營,今河北遷西縣西北)、宣府鎮(治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鎮(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山西鎮(治所在今山西寧武)、延綏鎮(治所在今陝西榆林)、寧夏鎮(治所在今銀川)、固原鎮(治所在今寧夏固原)、甘肅鎮(治所在今甘肅張掖)。各鎮都有總兵官、巡撫,數鎮之上還有總督。這些封疆大吏統領的兵力,多時達百萬,少時也有幾十萬,約佔全國兵力的三分之二。如此眾多的兵力,當然基本上也是為了阻止剽悍的蒙古騎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爬在桌子上或者腿折起來手被壓著一會就非常麻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