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猜猜馬迷
-
2 # 美食界一哥
轉眼之間一年的時光匆匆,不知不覺中到了2019年的小年。當然,小年並非專指一個日子,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小年的到來,意味著新年將要來臨了,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進行大掃除!鞭炮齊鳴鑼鼓喧天,準備年貨,製作一些小年獨有的美食!不知道大家的家鄉過不過小年,過小年的時候有什麼特色的美食呢?今天就介紹我們這裡過小年都吃哪些美食。
⒈首先餃子是不能不提的,我是北方人,北方人過小年,一頓餃子是肯定跑不了的,一家人團團圓圓,在家裡包餃子,母親擀皮兒,父親剁餡,兒女就在一邊包餃子,這幅畫面是真的非常溫馨!這樣的情景也是很多北方家庭的真實寫照。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上一頓自己包的餃子,別提多舒服了!由於現實的殘酷,而今有越來越多了的朋友們還遠在他鄉,不停的努力奮鬥著未來,不能與家人團聚。
⒉記得小時候還有麻糖吃,我們這邊有民間俗語:“二十三吃麻糖,吃不到麻糖啃指頭”!北方人相信小年是灶王爺上天述職的日子,所以這個時候都要用甜的東西去討好灶王爺,多說好話!圖個吉祥,所以呢過小年的時候是需要做麻糖吃的!
⒊俗謠:二十三糖瓜粘。很多地方都有吃糖瓜的習俗。我們這邊也有吃糖瓜的習俗,只是我們這邊的糖瓜,跟網上這些不一樣。這是一種用糖和花生做成的,然後用擀麵杖或是酒瓶趕成薄片,然後用刀切成方形,又甜又脆好吃得很呢,我在許多地方都沒有見到過這種美食,現在年輕人更不會做,甚至是都沒吃到過沒見到過。
⒋每年小年,很多家庭都會蒸年糕吃年糕來應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同時小年吃年糕還有一個說法,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不說人間壞事。
其實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
3 # 茉茉花
也許是地域不同,俺家鄉的小年是臘月二十四。但相同的應該都跑不了,離不開吃!
印象中的小年,家裡的每個角落都會先打掃一遍,該洗刷的東西都洗乾淨,然後就是做六個菜,只有六個哦,沒有固定的菜式,滿足口味就可以,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小年就是那樣低調的過去了!
-
4 # 信哥181996114
謝謝邀請,過小年吃什麼這跟地域有很大的關係,各個地方的習俗不一樣,吃的東西也不一樣,就跟過小年有的地方是二十三有的地方是二十四。北方有地方過小年祭灶神必吃糖瓜,廣東好像不怎麼有過小年的習俗,廣東這邊習俗是冬至大過年。我們老家過小年沒有什麼必須要吃的東西,基本都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個飯就行了。也不像過大年要準備多少多少菜。
-
5 # 楊柳涵煙
我們這裡吃芝麻糖,也說是祭灶!為了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黏上他的嘴!祈求來年諸事順利,吉祥安康!
-
6 # 劉小胖是隻芒果仔
按照傳統來講,小年是吃餃子。由於地域差異,南方和北方在小年的日期也不一樣,北方小年臘月二十三,南方小年部分地區臘月二十四;北方人的晚餐除了吃餃子,還有芝麻糖,是一種象徵。小胖昨天還吃了韭菜肉的餃子。
-
7 # 邊走邊吃哈
小年夜應該吃什麼,這個應該每個地區有每個地區的風俗吧,題主應該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自己應該吃什麼。
一、先說下我們老家的習俗,我老家過小年又叫“辭灶”,有這麼一句俗語“官辭三,民辭四,烏龜王八二五六”,意思就是當官的臘月二十三辭灶,老百姓二十四辭灶,其餘的二十五六辭灶,當然這個是帶有封建思想歧視的意思,把人分成三六九等,這個不提倡,從小到大一直到自己成家我家都過二十四,一般越辭的晚越好,辭灶這一天,中午飯和晚飯合在一起,當然到我這就不這樣了,午飯還是要正常吃,晚飯辭灶後再吃,一般主食都是米飯,菜就是白菜肉片,再加上湯,祭灶時五碗米飯,五碗菜,祭灶時燒錢紙,再往錢紙里加上麥芽糖或者糖塊,意思灶王老爺上天說話嘴甜,言好事,保一家平安健康,日子越過越好,然後大人小孩給灶神磕頭,最後小鞭炮一掛放上,辭灶儀式結束,一家人可以開飯了,有的人家再在灶頭貼上灶王爺像,等過年初七接灶時再把灶王爺像揭下來,這是年後的事,這寓意著灶王爺從小年夜開始一直會在天上,用灶王爺像守護著全家幸福安康,這一過程中有的是要剔除的糟粕(比如辭灶時間不一等),有的則意味著以前老百姓吃喝溫飽問題(比如午飯和晚飯一起吃,說明以前老百姓吃喝不足),當然現在基本上都是作為一個節日來犒勞全家了,也意味著年關越來越近,家家戶戶都集中備年貨了,小年過後就可以祭祖了。
二,題主說的應該吃什麼,其實現在一般家庭在吃喝上都不成問題,難就難在吃什麼更好吃,讓孩子不再挑食,我有一年因工作出差小年沒回家,實在常熟,客戶家小年夜過的和平常沒啥區別,無非是加了幾個菜,一家在一起吃個平常飯,因這個時候還不是休息的時候,該怎麼忙生意還得怎麼忙,一般家庭也是這樣,我老家這邊也是,我如果小年夜在家就當一個節日過,除辭灶儀式該有的,另外再加幾個菜,先問問孩子願意吃什麼,再採購回家做,想增加罕見的一般也不容易,就是看看孩子的口味來。
以上是我自己的見解和我們這的習俗,不喜勿噴!祝大家新年發大財!
-
8 # 白領奶爸嬴政
小的時候快到過年就很興奮,不管是小年還是大年,距離過年還有一個半月的時候家裡就開始置辦起年貨來了,買肉,花生,瓜子,糖塊,冰棒(那時候家裡還沒有冰箱就在外面倉庫凍著)對聯、還有鞭炮!
到了小年的時候家裡提前一天晚上就把餃子包好,酸菜餡或者是芹菜餡,(過年基本是芹菜,農村的說法是這一年都勤快)到了小年的一早上起來老爸就放鞭炮,(因為是小年,鞭炮只放一百響或者二百響的)老媽在廚房煮餃子,八點左右的時候熱騰騰的餃子就上桌了
現在長大結婚了不在父母身邊了,參加工作了,小年的時候也在上班,過年的氣氛沒有那麼濃郁了,但是心裡對這個小節日還是很期待和憧憬的,下班後回家做兩個平時不常吃的菜,有時候太累了就煮餃子,想把最隆重的那頓留給春節哈哈!
-
9 # 跟我學公文
二十三,糖瓜粘。小年就是二十三,當然是吃糖瓜了。想想一年從春到夏,從秋到冬,忙活了一年了,有辛苦也有休養,有痛苦也有快樂,在努力的過程中,遇到的麻煩事當然是太多了,這都到了小年了,提示你該以過年的心態來調整自己了,有個真正的休假了,這時候,當然要叫糖瓜,按照風俗,也是該讓你吃點甜頭了。
從今天開始,你就邁入了年的假期,把心態放輕鬆,把心事寄存在爪哇島,把對來年美好生活的期盼掛到臉上,自信人生二百年!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事,就是忙年。煮肉、買年貨、貼對子、張燈結綵,關鍵是從今天開始,讓自己心情快快樂樂,把過去的一年,放到春天裡。
小年應該吃糖瓜。還應該吃點葷菜,犒勞一下自己,給自己一個良好的評價。吃什麼?當然是吃最想吃的,家鄉美味啦!
-
10 # 重返經典
在過年前後,有一個日子被人們稱為“小年”,“小年”的具體日期在各地都有差異,北方普遍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各地都有不同的日子!這個日子其實並不是一個傳統的節日,只是宣佈了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到了小年,就說明已經到了春節,在外地的人們開始陸續的回到家鄉過年,和家人團聚;各家各戶也開始準備年貨,給家裡做個大掃除!說起這樣的日子,就一定離不開吃,那麼各地在小年時都有什麼樣的吃食風俗呢?一起來看看。
餃子
大多數北方地區對餃子都情有獨鍾,不管是過什麼節日都要來一頓餃子才行!就像很多北方人在外地,過節想不起來要吃什麼,這個時候就要遵循逢年過節吃頓餃子這個道理!準是沒有錯的!而在小年的時候,大多數在外面拼搏的北方人也都回了家,和家人一起吃一頓美味的餃子,也是最常見的事!
粘糕
魯西地區在小年時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謠,吃了粘糕就能夠把灶王的嘴給粘上,不到天上去說人間的壞話!而粘糕也是山東地區常見的美食小吃,多是用黃米和紅棗做成,綿軟美味!
米餅
米餅是廣西地區在小年時吃的傳統食物!米餅和我們常見的月餅相似,但是卻又不同!米餅主要是用糯米粉作為原料,加入花生、芝麻、白糖等配料,放入模具中行成各種形狀,再高溫蒸熟食用!鮮香美味,別具特色!
火燒
火燒是北方地區常見的一種食品,最出名的就要說河間的驢肉火燒了!將做好的驢肉放到火燒中間,就著蛋花湯,簡直美味!而在一些北方地區,過小年的時候也要吃火燒,每到這個時候,街上的火燒攤都十分熱鬧!
粽子
南方的部分地區在過節時都有吃粽子的習俗,在小年時也不例外,而且還給這個時候吃的粽子起了個名,叫做“年粽”!粽子在南北方有不同的做法,北方人愛吃甜棗粽,而南方鹹肉粽居多,你喜歡哪一種呢?
回覆列表
說實話,我們小年不過的,隨便吃點。就象我今天正好是小年,我就肉片炒西蘭花,再放點山藥片,老百姓是慢慢過日子的,不能有了一頓脹,沒了燒火向。這是四川地方俗語,意思是有吃的了一頓吃光,沒吃的了只能燒火看著,沒吃的可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