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Devil181172614

    魯智深,武松,晁蓋,阮氏兄弟,李逵,吳用!梁山五虎將沒有一個不想招安的,大多都是從朝廷那邊過來的,沒有人願意做一輩子草寇

  • 2 # 一蓑松雨

    《水滸傳》是明代小說家施耐庵所著,反映北宋農民起義軍的一部長篇小說,這部小說雖然反映的是北宋的事情,實際上也是對明末腐朽社會制度的鞭撻,施大爺藉著宋朝的事,寫出了明朝的現實,不過沒關係,明末沒人對這事感興趣,都忙著跟關外異族人勾心鬥角呢。

    《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

    《水滸傳》中大小頭領共計一百零八位,其中有被逼上山的,如林沖,有自願上山的,如武松,有被套路上山的,如盧俊義。說實話,按照現代的觀點來看梁山眾人,這一群人除了少數幾人外,(如林沖,盧俊義)其餘人都不是什麼省油的主兒,不是身負大案就是佔山為寇。不過話又說回來,有好日子過,誰願意上山當草寇呢。

    梁山108位好漢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林沖、武松、魯智深、李逵、盧俊義、阮氏三兄弟、吳用、宋江、時遷、公孫勝、關勝、扈三娘等。他們各自懷著不同目的上了梁山,但總目標就一個:避禍。

    這108個頭領在征戰方臘的過程中,死的死傷的傷,善終的沒有幾個,這都是宋頭領的“忠”造成的結果,所以說呀,宋頭領被毛主席列為投降派的典型反面教材,是量身打造,恰如其分的。

    梁山108將中反對招安的都有哪些人

    在梁山的一百零八天罡地煞星中,對朝廷招安持歡迎態度的要比持反對招安的人多,這些人主要是原來就在朝廷中任職的,或以前就是地方上的豪紳,比如關勝、呼延灼、楊志原來就是在朝廷中為官的,盧俊義、李應、柴進則是地方豪紳。而致力於將招安作為畢生奮鬥目標的,則以宋江、戴宗、蕭讓、裴宣、呂方、郭盛、朱武、燕青為代表,這在原著中都一一做了描寫,在此不做贅述。

    有支援招安就有反對招安的,反對招安的人中,以林沖當推第一。想當初林沖夫人被高衙內調戲,又被高俅計賺白虎堂,人生自此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心中的怒恨可想而知,他的心中只想殺了高俅雪恨前仇,怎麼可能接受再次寄仇人籬下的道路。再者就是魯智深、武松、李逵、李俊、阮氏三兄弟、朱武、楊春、段景柱、劉唐、史進、童氏兄弟、張順、張橫。這些人,他們生性豁達,對官場上那些繁文縟節,富貴名利、勾心鬥角根本就不屑一顧,所以自始至終對招安持反對意見。

    細細分析,梁山是分為幾個派系的,其中以宋江、盧俊義為首的兩大派系是支援招安的,以武松、魯智深為代表的反對招安。至於其他的派別,有心的朋友可自己分分類,很有意思的。

  • 3 # 文史洪荒小鯰魚

    《水滸傳》中108將,反對招安的好漢有:浪子燕青、黑旋風李奎、武松、阮氏兄弟等沒有做過官,也不是官宦世家的後代,一心想著光宗耀祖、封妻廕子的原生態平民或者黑道出身的“好漢”。

  • 4 # 陌上月初明

    不知道提問者是反對招安還是喜歡招安?不過,在我看來一百單八將,招安也傷,不招安必亡。所以,招安也還算不錯的出路。

    書裡有明確主張反對招安的好漢,第一個天傷星武松。在第七十一回,宋江填詞《滿江紅》讓樂和唱出“望天王早招安,心方足”,第一個惹惱了《水滸》中的打虎好漢武松,他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卻冷了弟兄們的心!”。第二個好漢是天殺星李逵,他一向對宋江敬若神明,此時也按捺不住心中情緒,接著粗言鄙語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還一腳把桌子踢個粉碎。

    宋江自然是大怒,你道為何?這行者武松原來是主張招安的,現在卻言而無信,第一個出言反對,李逵不消說了,梁山好漢中第一個保鏢,比親兄弟鐵扇子宋清還要可靠。別人也還罷了,偏偏是他二人出頭反對。所以宋江當即就要殺了李逵,被眾弟兄勸住。酒醒以後,他把武松叫來,並沒有當眾挑明他出爾反爾,而是說:“兄弟,你也是個曉事的人,我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如何便冷了眾弟兄的心?”,這裡宋江用“曉事”二字提醒武松以前說過“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的言語,武松自然無話可說。這時卻急了花和尚魯智深,那魯達到底做過提轄,有些見識他道:“只今滿朝文武,多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宋江見這才是一些好漢不願招安的原因,所以好言善勸,“眾皆稱謝不已”。

    此後宋江去東京明說賞燈,其實為招安走李師師的門路,帶了一眾好漢前去。當中有兩個心裡不忿招安的,九紋龍史進和沒遮攔穆弘,兩人在東京警備深嚴之地也敢酒後狂言:浩氣沖天貫鬥牛,英雄事業未曾酬。手提三尺龍泉劍,不斬奸邪誓不休!“奸邪”在那東京指的是誰,當然是童、楊、高、蔡四大權奸,或許喜歡嫖妓的宋徽宗在他們眼裡也是其中之一,所以這兩人也可以算是反對招安的。

    再後來太尉陳宗善奉旨第一次招安,活閻羅阮小七私自把御酒喝了,換上河水,有意破壞招安。果然眾人一見聖旨寫的不善,二見御酒如此不堪,足以顯出朝廷並無招安誠意,所以李逵、武松、魯智深、史進、穆弘加上赤發鬼劉唐一起發作,就要殺人解恨,得虧宋、盧二人周全,不然陳宗善回不得長安矣。

    所以,明確反對招安的就是以上七人。

    另外有一個題外話,梁山不管招不招安都滅亡定了,並且招安是其最好的出路。你道為何?梁山好漢,來歷三教九流,出身五花八門。不招安,那些草莽英雄尚可,朝廷軍官出身的和身負名望的人哪裡會世世代代落得賊寇的名聲。其中玉麒麟盧俊義、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雙槍將董平,沒羽箭張清、青面獸楊志、急先鋒索超、撲天雕李應、霹靂火秦明、金槍手徐寧、浪子燕青等等武功超絕之輩怎會容許自己渾渾噩噩,酒肉一生?再說這些人為什麼肯投降“鄆城的一個小吏”,不就是宋江許下承諾要“招安”嗎?如果宋江不兌現諾言,這些人怕是要結夥反出梁山了。你看看這些牌面,是鼓上蚤時遷、矮腳虎王英等可以對敵的嗎?就是豹子頭林沖也是礙於高俅的仇恨,否則也是願意招安的。

    所以我的結論就是,招安大家還能在一起為朝廷建立功勞,贏得生前身後名。不招安,朝廷一旦分而治之,分裂必成定局,到時候兄弟廝殺,那就是另一種結局了。

  • 5 # Devil181172614

    魯智深,武松,晁蓋,阮氏兄弟,李逵,吳用!梁山五虎將沒有一個不想招安的,大多都是從朝廷那邊過來的,沒有人願意做一輩子草寇

  • 6 # 使用者王者孝

    北宋末年,由統治階級的殘酷壓榨,自然災害連年不斷,階級矛盾激化,爆發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宋江領導的起義軍就是其中的一支。《粱山泊》起義軍不斷髮展壯大,起義軍所向無敵,勢如破竹。攻城奪府無不馬到成功。在一系列的勝利中,封建統治階級的力量不斷被削弱,起義軍的力量不斷壯大。他們向北攻下大名府,(宋時北京)向南“鬧江州”(今江西),向西“鬧華山”(今陝西),向東發展到山東半島的最東端。故事發展到七十一回排座次,革命達到高潮。

    排座次之後,起義軍隊伍中的招安思想大大抬頭。儘管梁山還取得了“兩贏童貫”、“三敗高俅”的勝利,殺得官軍人亡馬翻,但整個革命形勢已經趨於低潮,招安終於成事實。梁山起義軍裡,有農民、漁民、豬戶、屠夫,還有從統治階級內部分化出來的官僚地主。

    一百零八名好漢中,李逵、武松、魯智深、林沖、阮氏三雄、李俊、李立、張橫、張順、解珍、解寶以及石秀、顧大嫂等等。他們來自社會最底層,來自於受封建社會殘酷的壓迫和剝削的農民中,或者來自統治階級底層的被壓迫者,他們出身貧苦革命性和反抗性最強烈,立場最堅定,可以說是梁山起義軍的核心、骨幹和先鋒。他們堅決反對招安。他們起義的目的是推翻宋王朝,殺盡貪官,追求美好生活"梁山八方共城,異性一家"。政治一律平等,大家“哥弟稱呼,不分貴賤”;經濟上,“論秤分銀,異樣穿釉錦",“成甕吃酒,大塊吃肉”;社會分工方面,“各有偏長”,“迶才器使”;在對敵鬥爭方中,“生死相依,吉凶相救,患難相扶"。而不是自私自利的官爵升遷,封妻子。招安不可能給他們帶來任何好處。事實上,他們沒有跟宋江走,去尋找理想的生活去了。

  • 7 # 一蓑松雨

    《水滸傳》是明代小說家施耐庵所著,反映北宋農民起義軍的一部長篇小說,這部小說雖然反映的是北宋的事情,實際上也是對明末腐朽社會制度的鞭撻,施大爺藉著宋朝的事,寫出了明朝的現實,不過沒關係,明末沒人對這事感興趣,都忙著跟關外異族人勾心鬥角呢。

    《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

    《水滸傳》中大小頭領共計一百零八位,其中有被逼上山的,如林沖,有自願上山的,如武松,有被套路上山的,如盧俊義。說實話,按照現代的觀點來看梁山眾人,這一群人除了少數幾人外,(如林沖,盧俊義)其餘人都不是什麼省油的主兒,不是身負大案就是佔山為寇。不過話又說回來,有好日子過,誰願意上山當草寇呢。

    梁山108位好漢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林沖、武松、魯智深、李逵、盧俊義、阮氏三兄弟、吳用、宋江、時遷、公孫勝、關勝、扈三娘等。他們各自懷著不同目的上了梁山,但總目標就一個:避禍。

    這108個頭領在征戰方臘的過程中,死的死傷的傷,善終的沒有幾個,這都是宋頭領的“忠”造成的結果,所以說呀,宋頭領被毛主席列為投降派的典型反面教材,是量身打造,恰如其分的。

    梁山108將中反對招安的都有哪些人

    在梁山的一百零八天罡地煞星中,對朝廷招安持歡迎態度的要比持反對招安的人多,這些人主要是原來就在朝廷中任職的,或以前就是地方上的豪紳,比如關勝、呼延灼、楊志原來就是在朝廷中為官的,盧俊義、李應、柴進則是地方豪紳。而致力於將招安作為畢生奮鬥目標的,則以宋江、戴宗、蕭讓、裴宣、呂方、郭盛、朱武、燕青為代表,這在原著中都一一做了描寫,在此不做贅述。

    有支援招安就有反對招安的,反對招安的人中,以林沖當推第一。想當初林沖夫人被高衙內調戲,又被高俅計賺白虎堂,人生自此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心中的怒恨可想而知,他的心中只想殺了高俅雪恨前仇,怎麼可能接受再次寄仇人籬下的道路。再者就是魯智深、武松、李逵、李俊、阮氏三兄弟、朱武、楊春、段景柱、劉唐、史進、童氏兄弟、張順、張橫。這些人,他們生性豁達,對官場上那些繁文縟節,富貴名利、勾心鬥角根本就不屑一顧,所以自始至終對招安持反對意見。

    細細分析,梁山是分為幾個派系的,其中以宋江、盧俊義為首的兩大派系是支援招安的,以武松、魯智深為代表的反對招安。至於其他的派別,有心的朋友可自己分分類,很有意思的。

  • 8 # 赤子丹心16

    這個太多了吧。。。

    我挑幾個主要的跟你說說吧~

    宋江,花容等人原來就是官府的人,後來被迫入綠林,雖喜歡這種生活但還是渴望做官,他們是主張招安的代表

    魯智深,武松,李逵,三阮等一些武將,喜歡兄弟們一起永遠生活在綠林,都是反對招安的代表。晁蓋也是不支援招安的,但是死得很早,不算一百單八將裡面的。

    吳用,公孫勝,我覺得他們應該是不支援的,但是卻因為信賴愛戴宋江而幫助他成功招安。

    我記得招安的時候有一段描寫說108將中大部分都身著官府啊還是什麼,就吳用穿的是書生的服裝吧,公孫勝是道袍,魯智深武松什麼的都不是那種衣服。

  • 9 # 文史洪荒小鯰魚

    《水滸傳》中108將,反對招安的好漢有:浪子燕青、黑旋風李奎、武松、阮氏兄弟等沒有做過官,也不是官宦世家的後代,一心想著光宗耀祖、封妻廕子的原生態平民或者黑道出身的“好漢”。

  • 10 # 水採田潔

    《水滸傳》中最先提出招安的是宋江,最先反對的是武松。

    在對招安的不同態度上,來自社會底層的李逵等人是堅決反對的;封建文人出身的吳用主張有條件的招安;來自官軍的絕大部分的將領則是殷切地盼望著招安。這種不同的態度,可以從他們各自的身份、經歷中找到充分的根據。作者站在被壓迫者一邊,歌頌了農民起義領袖們劫富濟貧、除暴安良的正義行為。肯定了他們敢於造反、敢於鬥爭的革命精神。

  • 11 # 陌上月初明

    不知道提問者是反對招安還是喜歡招安?不過,在我看來一百單八將,招安也傷,不招安必亡。所以,招安也還算不錯的出路。

    書裡有明確主張反對招安的好漢,第一個天傷星武松。在第七十一回,宋江填詞《滿江紅》讓樂和唱出“望天王早招安,心方足”,第一個惹惱了《水滸》中的打虎好漢武松,他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卻冷了弟兄們的心!”。第二個好漢是天殺星李逵,他一向對宋江敬若神明,此時也按捺不住心中情緒,接著粗言鄙語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還一腳把桌子踢個粉碎。

    宋江自然是大怒,你道為何?這行者武松原來是主張招安的,現在卻言而無信,第一個出言反對,李逵不消說了,梁山好漢中第一個保鏢,比親兄弟鐵扇子宋清還要可靠。別人也還罷了,偏偏是他二人出頭反對。所以宋江當即就要殺了李逵,被眾弟兄勸住。酒醒以後,他把武松叫來,並沒有當眾挑明他出爾反爾,而是說:“兄弟,你也是個曉事的人,我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如何便冷了眾弟兄的心?”,這裡宋江用“曉事”二字提醒武松以前說過“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的言語,武松自然無話可說。這時卻急了花和尚魯智深,那魯達到底做過提轄,有些見識他道:“只今滿朝文武,多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宋江見這才是一些好漢不願招安的原因,所以好言善勸,“眾皆稱謝不已”。

    此後宋江去東京明說賞燈,其實為招安走李師師的門路,帶了一眾好漢前去。當中有兩個心裡不忿招安的,九紋龍史進和沒遮攔穆弘,兩人在東京警備深嚴之地也敢酒後狂言:浩氣沖天貫鬥牛,英雄事業未曾酬。手提三尺龍泉劍,不斬奸邪誓不休!“奸邪”在那東京指的是誰,當然是童、楊、高、蔡四大權奸,或許喜歡嫖妓的宋徽宗在他們眼裡也是其中之一,所以這兩人也可以算是反對招安的。

    再後來太尉陳宗善奉旨第一次招安,活閻羅阮小七私自把御酒喝了,換上河水,有意破壞招安。果然眾人一見聖旨寫的不善,二見御酒如此不堪,足以顯出朝廷並無招安誠意,所以李逵、武松、魯智深、史進、穆弘加上赤發鬼劉唐一起發作,就要殺人解恨,得虧宋、盧二人周全,不然陳宗善回不得長安矣。

    所以,明確反對招安的就是以上七人。

    另外有一個題外話,梁山不管招不招安都滅亡定了,並且招安是其最好的出路。你道為何?梁山好漢,來歷三教九流,出身五花八門。不招安,那些草莽英雄尚可,朝廷軍官出身的和身負名望的人哪裡會世世代代落得賊寇的名聲。其中玉麒麟盧俊義、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雙槍將董平,沒羽箭張清、青面獸楊志、急先鋒索超、撲天雕李應、霹靂火秦明、金槍手徐寧、浪子燕青等等武功超絕之輩怎會容許自己渾渾噩噩,酒肉一生?再說這些人為什麼肯投降“鄆城的一個小吏”,不就是宋江許下承諾要“招安”嗎?如果宋江不兌現諾言,這些人怕是要結夥反出梁山了。你看看這些牌面,是鼓上蚤時遷、矮腳虎王英等可以對敵的嗎?就是豹子頭林沖也是礙於高俅的仇恨,否則也是願意招安的。

    所以我的結論就是,招安大家還能在一起為朝廷建立功勞,贏得生前身後名。不招安,朝廷一旦分而治之,分裂必成定局,到時候兄弟廝殺,那就是另一種結局了。

  • 12 # 使用者王者孝

    北宋末年,由統治階級的殘酷壓榨,自然災害連年不斷,階級矛盾激化,爆發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宋江領導的起義軍就是其中的一支。《粱山泊》起義軍不斷髮展壯大,起義軍所向無敵,勢如破竹。攻城奪府無不馬到成功。在一系列的勝利中,封建統治階級的力量不斷被削弱,起義軍的力量不斷壯大。他們向北攻下大名府,(宋時北京)向南“鬧江州”(今江西),向西“鬧華山”(今陝西),向東發展到山東半島的最東端。故事發展到七十一回排座次,革命達到高潮。

    排座次之後,起義軍隊伍中的招安思想大大抬頭。儘管梁山還取得了“兩贏童貫”、“三敗高俅”的勝利,殺得官軍人亡馬翻,但整個革命形勢已經趨於低潮,招安終於成事實。梁山起義軍裡,有農民、漁民、豬戶、屠夫,還有從統治階級內部分化出來的官僚地主。

    一百零八名好漢中,李逵、武松、魯智深、林沖、阮氏三雄、李俊、李立、張橫、張順、解珍、解寶以及石秀、顧大嫂等等。他們來自社會最底層,來自於受封建社會殘酷的壓迫和剝削的農民中,或者來自統治階級底層的被壓迫者,他們出身貧苦革命性和反抗性最強烈,立場最堅定,可以說是梁山起義軍的核心、骨幹和先鋒。他們堅決反對招安。他們起義的目的是推翻宋王朝,殺盡貪官,追求美好生活"梁山八方共城,異性一家"。政治一律平等,大家“哥弟稱呼,不分貴賤”;經濟上,“論秤分銀,異樣穿釉錦",“成甕吃酒,大塊吃肉”;社會分工方面,“各有偏長”,“迶才器使”;在對敵鬥爭方中,“生死相依,吉凶相救,患難相扶"。而不是自私自利的官爵升遷,封妻子。招安不可能給他們帶來任何好處。事實上,他們沒有跟宋江走,去尋找理想的生活去了。

  • 13 # 赤子丹心16

    這個太多了吧。。。

    我挑幾個主要的跟你說說吧~

    宋江,花容等人原來就是官府的人,後來被迫入綠林,雖喜歡這種生活但還是渴望做官,他們是主張招安的代表

    魯智深,武松,李逵,三阮等一些武將,喜歡兄弟們一起永遠生活在綠林,都是反對招安的代表。晁蓋也是不支援招安的,但是死得很早,不算一百單八將裡面的。

    吳用,公孫勝,我覺得他們應該是不支援的,但是卻因為信賴愛戴宋江而幫助他成功招安。

    我記得招安的時候有一段描寫說108將中大部分都身著官府啊還是什麼,就吳用穿的是書生的服裝吧,公孫勝是道袍,魯智深武松什麼的都不是那種衣服。

  • 14 # 水採田潔

    《水滸傳》中最先提出招安的是宋江,最先反對的是武松。

    在對招安的不同態度上,來自社會底層的李逵等人是堅決反對的;封建文人出身的吳用主張有條件的招安;來自官軍的絕大部分的將領則是殷切地盼望著招安。這種不同的態度,可以從他們各自的身份、經歷中找到充分的根據。作者站在被壓迫者一邊,歌頌了農民起義領袖們劫富濟貧、除暴安良的正義行為。肯定了他們敢於造反、敢於鬥爭的革命精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期腎虛今想撥缶減肥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