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顧前史而言今
-
2 # 談古論金
清朝能滅準葛爾,卻始終無法打敗緬甸的原因是多方面複雜的,且只說一個點吧。
這是因為清代中期,正值緬甸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貢榜王朝興起。
貢榜王朝(Konbaung Dynasty,1752~1885),也被譯作雍籍牙王朝、阿瑙帕雅王朝或瑞帽王朝、瑞波王朝。貢榜王朝由緬族領袖雍籍牙(緬名阿郎帕耶Alaungpaya,1714年8月24日—1760年5月11日,1753—1760年在位),在貢榜(今緬甸瑞波縣瑞波 Shwebo)建立,故有此名,它是緬甸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不僅統一了上下緬甸的大部分地域,而且吞併了寮國(今寮國)和暹羅(今泰國),成為了東南亞異軍突起的霸主。
清緬戰爭的起因就與貢榜王朝向中緬邊界土司大肆徵收賦稅導致當地土司不堪重負向清朝求援有關,清軍四戰皆北,失去了原先擁有的現今緬北大部分地域的控制權,只取得了緬甸名義上的臣服,因而嚴格來說確實並未能獲得戰爭的真正勝利。乾隆帝妻舅傅恆即是清軍方面的主帥,他事實上就是因為抱病在緬甸征戰而導致在班師後一暝不視。
清軍失敗或曰未能取勝的關鍵之一,就是貢榜王朝曾經和西方殖民者有過軍事衝突,也學習使用了燧發槍等殖民者的武器,當事人回憶,緬軍所持的西方火器威力驚人,在戰爭勝負的天平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事後,參戰過的清軍將領向乾隆帝呈報過此事,建議清軍也配置學習,但為乾隆帝所拒絕,清朝錯過了一次失敗換來的經驗教訓可能產生的變局機會。
-
3 # WarOH協虎
清朝在康熙在世的時候準葛爾就已經存在了,可準葛爾的實力太強,康熙也打不過,經過雍正,乾隆等才打敗了準葛爾。之後緬甸騷擾大清王朝的邊境,向清朝的地方收取費用,不交費就下令攻打,這是很明顯的挑戰,見到這種情況,清朝肯定要維護自己的國家面子,還要考慮百姓的生活,下令攻打緬甸勢在必行,讓他閉嘴或者讓他成為附屬國。所以在乾隆時期有四次出兵攻打緬甸,時期總計達七年之久,最近雙方都扛不住連續的戰爭,終於議和結束戰爭。要知道,那時的清朝可是屬於國力鼎盛的時期,可是卻打不贏緬甸,這是為什麼?原因有幾個:
一.技術的不一樣,緬甸能夠跟西方人一樣能夠製造使用西洋武器,西洋對戰中原的刀劍,還沒近身就被打了,怎麼比較呢。所以在這項上清朝趨於弱勢。雖然在這事在戰鬥後曾經彙報給了乾隆知道並建議學些西方技術,但是乾隆拒絕這個建議。清朝是以騎射起家的,面對西方的技術可能不屑一顧,覺得那是西洋鬼子的東西,就覺得會給對自己國家的帶來不幸,所以清朝後期才有閉關鎖國的政策。這點來看還是可能。所以即使清朝兵力善戰,面對有先進武器的緬甸軍,也無法攻破。
二.俗話說,天時地利人和。對打戰的軍隊來說,這三點缺一不可。在對抗準葛爾的時候,在氣候和環境方面的清朝都是非常適應的,清朝的軍隊也是騎射出身的,這個時候打起戰來必然能夠全力以赴。但是對抗緬甸的時候可不是這樣了,畢竟準葛爾與緬甸的氣候環境不一樣,士兵們的感覺就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後勤部分。
在第一次出征緬甸的時候,明瑞軍就遇到了後勤補給的問題,一開始清軍連戰連捷,因糧於敵。在之後第二次征戰緬甸,在戰鬥還沒開始前大軍軍隊就開始染病,既然染病,那大軍也就無法進行戰鬥了。在第三次出征,士兵兵力不夠,那時候由於死的死,病的病,自然也就打不起來了。第四次就全力進攻了,畢竟在前三次的影響下,終於醒悟了,也瞭解到緬甸軍軍力的強大,不敢輕視了。可惜最終還是沒打贏。最後緬甸請求議和,清朝也只能接受了。
-
4 # 冥蝶讀書
其實不是無法打敗,只是不想打而已。
清朝和準噶爾之間的戰爭持續了68年,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準噶爾部終被滅。
五年之後,乾隆二十七年,緬甸軍隊騷擾雲南。乾隆三十年(1765年),緬甸戰役正式爆發。清軍發動了兩次大規模遠征,但是戰事不利。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雙方將領簽訂老官屯和約,緬方同意稱臣納貢,戰事結束,清軍撤回國內。但實際上緬甸在20年之後才真的上表納貢。
這兩次戰爭的結果之所以差別巨大,跟統治層的動機及目的有很大關係。
一、中華宗藩體系的產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中華文明有獨特的天下觀,這個天下就是以中原為核心,中原即是中華,而四方邊遠之地皆是四夷。佔據中原的王朝,無論建立者是誰,都想維持一種四夷賓服的宗藩體系。
這種觀念一直延續到清末,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才開始逐漸放棄。當時一部分人搞洋務運動,頑固派就非常反對,比如大學士倭仁,他是滿人,以華夏自居,敵視西方科技。
乾隆時期,是清朝宗藩體系的發展巔峰,藩屬國共有19個。即使對待當時來華貿易的英華人,乾隆也是以四夷的態度對待。這個怨不得乾隆,畢竟幾千年的傳統觀念一時間肯定是改不過來的。
在這個宗藩體系下,誰入主中原,誰就得到了天下。清朝入主中原,得到天下,自然就不會放過其他有想法的勢力。
準噶爾和緬甸都是在挑戰中華宗藩體系,自然是清朝不能容忍的,但是兩者情況不同,結果也就不一樣。
二、準噶爾的野心準噶爾屬於蒙古四部之一的衛拉特部,噶爾丹的野心很大,他想恢復蒙古帝國的光輝。
而當時蒙古大汗的頭銜已經落到了清朝皇帝頭上。明末,作為正統的察哈爾部的林丹汗敗亡之後,皇太極成為蒙古大汗,之後蒙古大汗之位一直由清朝皇帝繼承。
噶爾丹先統一了衛拉特部,然後四處征戰,稱雄中亞,隨後開始東征,跟清朝發生了衝突,拉開了準噶爾與清朝持續68年的對抗。
雍正後期以及乾隆初期,準噶爾發生了內亂,導致實力削弱。而清朝經歷了雍正改革後,國力大增,為乾隆時期的用兵提供了財政保障。
乾隆二十二年,準噶爾部最終被滅,丟失了近千年的西域也重新回到中原王朝的控制之下。
對清朝來說,準噶爾不僅是挑戰蒙古大汗的地位,也對清朝天下之主的地位造成了威脅,是無論如何都要消滅的。
三、緬甸雍笈牙王朝對宗藩體系的挑戰在中華宗藩體系中,在很長的時間內,中南半島都沒有形成有足夠實力的挑戰者。大概是氣候原因,當時中南半島上人煙稀少,形成了幾個小國,對中原王朝沒有足夠的威脅,而且甘心臣服。
緬甸雍笈牙王朝之前的東籲王朝曾經朝貢過,但是後來東籲王朝滅亡,雍笈牙王朝取而代之。
雍笈牙王朝統一緬甸後就開始了對外擴張,先滅了西部的曼尼普爾,迫降了寮國等國,然後大規模東征,滅了暹羅的大成王朝,幾乎就要一統中南半島了。
與此同時,緬軍還在往北進攻,攻打東籲王朝的殘餘勢力,一直追擊到雲南境內,跟清軍發生了衝突。
最初,雲南地方官並不知道緬甸發生了什麼事情,以為只是緬甸土司的劫掠,這在之前也經常發生,所以以匪患上報乾隆帝,既然是匪患,乾隆也就沒當回事,只是責成地方剿匪。
在宗藩體系下,藩屬國內部發生政權更迭,中原王朝一般不會干涉,只要新政權繼續臣服朝貢,就可以得到冊封。
但是剿匪失利後,乾隆才發現對方根本就不是什麼匪,而是緬甸軍隊。乾隆也得到了大成王朝被緬甸滅亡的訊息,才意識到緬甸是想稱霸中南半島啊,這是在挑戰宗藩體系,絕對是不能容忍的。
於是先後兩次大軍出征,但是出兵規模遠遠比不上平定準噶爾,每次出兵規模在2萬人左右。
由於遠征軍不熟悉地形,道路難走,氣候又不適應,戰事很不順利。將士水土不服,戰鬥力大減,而後勤補給也很困難。
緬甸也好不到哪裡去,軍隊主力調回來對付清軍,暹羅將領鄭信率軍反抗緬軍。緬甸國內由於長期戰亂,民眾非常不滿,紛紛抗議。內外交困之下,緬甸提出了議和,最終雙方簽訂了《老官屯和約》。
對中原王朝而言,只要中南半島不出現一個強權,不破壞宗藩體系即可,因此,只要緬甸被打回自己的地盤,同時承認稱臣納貢,即可獲得原諒。
回覆列表
清朝和緬甸的戰爭是發生在1765年至1770年。當時的緬甸是剛建立不久的貢榜王朝,其軍隊和英、法殖民者交過手,繳獲和購買了大量先進火器,另外士氣也比較高昂。
清朝當時正是乾隆統治下的強盛時期,和緬甸開戰時剛剛平定了準噶爾。因為清朝本就是以騎射起家,騎兵力量強大,對付同是遊牧民族的準噶爾自然得心應手。
當清朝和緬甸對戰後,一方面緬甸地形、環境清軍都不熟悉,後勤也很難應付。清軍四次出征死傷5萬多,大半都是生病、瘴氣等非戰鬥減員。另一方面清軍的主力騎軍對陣緬甸的火槍也不佔優勢,反而有些被剋制。這一點戰後清軍將領就向乾隆上書,請求購買新式火器,並僱傭西方技師加以仿製以加強國力。但乾隆帝置若罔聞,不予理會,使中國接觸近代化的時間又推遲了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