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V微微愛
-
2 # 屏山品紅樓
賈寶玉、林黛玉愛情的萌發和成長在《紅樓夢》書中有兩個支柱和基礎,一個是寶黛愛情以心靈相通、精神一致,互為知音知已,作者還獨創了賈寶玉的“意淫”為思想基礎。另一個是寶黛(神瑛、絳珠)的“木石前盟”情緣為法理基礎。這兩個支柱基礎都是不容於世的,是與現實主流意識形態以及利益集團相桲的,是悲劇性的。作者將最美好撕碎、毀滅、湮沒。作者極力歌頌寶黛愛情,又營造大觀園這樣一個挑花源,但這些美好為世不容,作者“怡紅”的破滅、諸芳散盡,來控訴那個“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腐朽及末世結局。
先說第一個方面,就是作者借賈寶玉推崇的“意淫”,是與當世主流價值觀相悖,不容於世。“意淫”是作者的首創,是《紅樓夢》裡絕對的褒揚之詞,意淫之情就是純情、痴情、至情至性、細心體貼,警幻仙子推寶玉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就是此義,相當於今天精神之戀,柏拉圖式愛戀。“意淫”還有更廣博的內涵,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理解、友好平等,甚至打破了階級的界限,小說中有多處體現,比如:寶玉和晴雯,黛玉和紫鵑,小紅和賈芸,齡官等等。我們今天所講的“以人為本”,在《紅樓夢》裡,在很多地方有這樣的思想體現,這在當時的時代背景裡是非常了不起的。這也是寶黛愛情思想的重要基石。但這種感情在世人眼裡成了“呆子”、“傻子”、“傻痴”,為世人所嘲笑,世人寫寶玉的那兩首《西江月》就是證明,就連寶玉的親生母親王夫人也說他是個“孽根禍膽、混世魔王”,也是指他這一不為世所容的思想趨向。
所以,以“意淫”為主張、以“怡紅”為生命意義的寶玉的愛情當然為世所不容。
第二個方面,就是“木石前盟”的情緣,前世今生註定的緣法,算得是天意大道。那麼現實中,是家族裡王氏集團的利益為代表,是權力的干預,是人為的力量(金玉良緣)強扭“天意”。“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也可以延伸,廣義上就是人力違拗天意,終會是一場空,一場夢,也是作者借《紅樓夢》故事對映政治的違背天道,終將滅亡。作者書內有多處寫“末世”,表達的意思有一層即為此。
所以,寶黛愛情一為人力干預,一為世所不容,只能成為一場悲劇。
-
3 # 君箋雅侃紅樓
賈寶玉和林黛玉作為《紅樓夢》的主線,產生了一段哀婉的初戀,最後無疾而終。但就像《紅樓夢》文首所寫:為閨閣立傳,寶黛愛情只佔有不大的篇幅,甚至很難說林黛玉算不算《紅樓夢》女主角。我更傾向於主線的說法。
寶黛愛情是悲劇,但並不是很多人誇張的說成千古悲劇。實在談不上。這只是一段無疾而終的初戀而已。最終結束,世俗禮法不容在其次,林黛玉身體挺不住才是關鍵。
《紅樓夢》雖然是一部大旨談情的小說,卻絕不是一部愛情小說。很多人主觀的將《紅樓夢》認為就是描寫家族和世俗對寶黛愛情的迫害是不完全正確的。《紅樓夢》中賈寶玉對女孩子們的真摯感情,與長輩兄妹的倫理親情,與黛玉寶釵之間朦朧演變的三角戀情…處處都是情,卻不只愛情。
賈寶玉和林黛玉估計所有讀者都希望他們在一起。但這是用現在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如果代入到《紅樓夢》的社會中,寶黛愛情是違背倫理道德的。襲人聽到賈寶玉對林黛玉表白後的想法是(三十二回):
……將來難免不才之事,令人可驚可畏。想到此間,也不覺怔怔地滴下淚來,心下暗度如何處治方免此醜禍……襲人竟然因為賈寶玉和林黛玉朦朧的感情嚇哭了。可見這件事的嚴重。其中不才,醜禍是極嚴重的詞,可見那時候的男女愛情(也叫私情)與現在的亂倫的嚴重性幾乎可以劃等號了。而王夫人的反應是(三十四回):
王夫人聽了這話,如雷轟電掣的一般,正觸了金釧兒之事……難為你成全我孃兒兩個聲名體面,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王夫人一副嚇壞了的樣子,這都證明寶黛愛情在當時是極嚴重的問題。這絕不可以用現在的視角來解讀的。寶黛愛情註定不會有結果。甚至一開始就不見容世俗。愛情固然美好,但沒有計劃,只能粉身碎骨的愛情就是匹夫之勇。賈寶玉和林黛玉能為自己的愛情做的實在太少了,甚至什麼都做不了。
話說回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如果誰又能預測,把控自己的愛情,那也就不會有悲劇了。寶黛愛情之所以美好,就是因為他們是走在鋼索上的孤獨背影。他們不是第一對,也不是最後一對。但與梁祝不同的是,林黛玉先天不足,註定他們無疾而終,就算沒人阻攔,他們也長不了。這也是我不認為寶黛愛情是悲劇的原因。
《孔雀東南飛》和陸游唐婉都是悲劇,因為男人成了懦夫,拋棄了女子。那樣的感情跟醜陋。但林黛玉和賈寶玉他們的感情很美,很單純,他們也沒給世俗太多機會來反撲,戛然而止才更美好。這也是我堅持認為林黛玉死在賈寶玉和薛寶釵結婚之前。只有這樣,才能讓愛情更純粹,更美好!
-
4 # 青山紅豆心
釀成寶黛愛情悲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來自本身的因素
賈寶玉的"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的驚世駭俗言論,以及他罵讀書人是"祿蠹",反對"仕途經濟"哲學,稱之為"混帳話",這些叛逆思想觀點與當時的封建道德傳統觀念是格格不入的,這自然引起賈政等正統人物的深惡痛絕。
林黛玉在與賈寶玉相知相惜相愛的道路上,對賈寶玉的思想、觀念和做法一直持支援態度。
他們兩人的愛情建立在志同道合的基礎上,但他們的愛情與世俗婚姻是格格不入的,因此愛情阻力重重。賈寶玉自身的軟弱性使得他無力抗衡,只能逃避;林黛玉也只能用淚水和死亡去抗議。
精神上的戀愛和叛逆本身不容於社會,是造成寶黛愛情悲劇的必然。兩個人的叛逆沒有取得賈府上下的支援,兩人又不能脫離賈府走向新生,愛情始終在詩意般的"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的物質基礎上,離開現實生活,"有情人終成眷屬"成了一句空話,註定以悲劇收場。
二、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影響
在寶黛二人的戀愛世界裡,突然間薛寶釵的加入,使他們的情路變得坎坷曲折,因為世俗的眼光,寶釵的行為舉止及端方品格甚得賈府中人的喜愛。寶釵正值豆蔻年華,與賈寶玉在接觸中也自然產生了愛情。她關心他,盼望他"立身揚名",不止一次勸賈寶玉走符合當時社會規範的"仕途經濟"道路,這些行動無疑博得賈府統治者的歡心和信賴。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古代婚姻的基本形式,寶黛自由戀愛,本已違反規矩,王夫人對兩人的戀愛持反對意見。她的意見直接導致寶黛二人婚姻以悲劇收場。在賈府的支援下,薛寶釵如願嫁給賈寶玉,但他的心始終屬於林黛玉。"縱然是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每日裡"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最後賈寶玉飄然而去,出家為僧,以實際行動與家庭徹底決裂。
寶黛釵的婚姻悲劇,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最根本的是封建宗法制度和婚姻制度,他們的悲劇,既是命運悲劇,也是社會悲劇。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將這一宗宗悲劇彙集在"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結局中。
回覆列表
賈寶玉林黛玉都處於一個悲劇的時代,同時又具有悲劇性格的悲劇人物。他們的愛情悲劇主要由命運、性格以及社會背景的三個客觀因素造成的。
第一、命運的悲劇《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本身是生活在封建的清朝,經歷過大富大貴窮困潦倒的生活,一生中跌宕起伏,他深刻的體會到生活的悲劇在那個時代無處不在,但是他把這種悲劇歸結為命運的安排。在《紅樓夢》的開篇,作者就設計了一個荒謬而又有寓意的神話故事來表明這個故事是一出命運的悲劇。
第二、性格的悲劇兩個人來自於不同的出身背景,也造就了他們不同的性格特點。賈寶玉生於翰墨詩書世家,他從小生活在一個純潔的少女世界,在成長過程種認識到了男權社會的黑暗與醜陋,但他選擇了逃避,在少女雲集的賈府裡找到了理解他的人林黛玉。但是他卻又無法不聽父母之命,娶寶釵為妻。他性格中的逃避和軟弱,決定了他不可能用實際行動去反抗賈府統治者的安排。
林黛玉出於孤苦的身世和她強烈的自尊心,對於他人的歧視和譏諷格外敏感。所以出於自衛的心理,有時候出語未免尖刻,給人一種刻薄的小性子的印象,所以她很難融入賈府這個大家庭裡。在大觀園裡,寶玉和黛玉在長期的接觸中逐漸瞭解,他們的愛情是建立在蔑視功名富貴不談經濟仕途的一致思想上。這樣的思想在封建社會來說是大逆不道的。但是黛玉只是一個弱小的女子,生存尚且艱難,又何談追求自己的幸福。所以,當愛情受到阻力的時候,她只能用淚水和死亡來表達抗議。
第三、社會的悲劇寶玉和黛玉的愛情,在那個時代就代表著一對叛逆者的愛情。所以,賈府的統治者們作為封建社會的權利者衛道士,他們是不允許這樣的愛情存在和發展的。他們必須採取一切措施和手段來摧毀他們的愛情。這就覺得了他們的愛情只能以悲劇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