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專注大農業
-
2 # 斌哥話農
你說的對,農民種菜不容易,也很辛苦。尤其是辛辛苦苦種的菜,卻得了病蟲害,輕則使自己的收入受到影響,重則可能全年辛苦打了水漂。因此說,蔬菜防治病蟲害非常重要,一點也馬虎不得。
要防控蔬菜病蟲害,首先得會辨別病蟲害,瞭解病蟲害的防治方法,再對症下藥,才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真菌病、細菌病和病毒病,是蔬菜的三大病害,它們是怎樣區分的呢?
首先說說真菌性病害:
這類病害的種類很多,如白粉病,鏽病,炭疽病,葉枯病等,這些病害的共同點都會產生不同形狀的病斑,病斑上會產生不同顏色的黴狀物或粉狀物,無臭味。
具體如白粉病,它危害幼嫩新梢和葉片,多發生於葉背。發病時,先在嫩葉表面產生小圓斑,病斑逐漸擴充套件形成白粉層,老病斑上的白粉層變灰白色。嚴重時,整個葉片佈滿白粉,甚至病葉縱卷,新梢扭曲、萎縮。還有炭疽病,它常常為害葉緣和葉尖。發病初期在葉片上呈現圓形、橢圓形紅褐色小斑點,後期擴充套件成深褐色圓形病斑,中央則由灰褐色轉為灰白色,而邊緣則呈紫褐色或暗綠色,最後病斑轉為黑褐色,併產生輪紋狀排列的小黑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盤。病斑可形成穿孔
下面說說細菌性病害:
這類病害也在蔬菜上時有發生, 葉片上病斑無黴狀物或粉狀物,而且病斑處很薄易破裂或穿孔。它另一個特徵是能讓莖葉易腐爛、有臭味。 它會使果實潰瘍或瘡痂,果面出現小突起。還能讓根部青枯,根尖端維管束變成褐色。
細菌性角斑病初為水漬狀淺綠色,後變淡褐色,因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往往呈油漬狀,病斑上無黴層、黑色小顆粒、粉狀物等,潮溼時有時可見到汙白色或蛋清狀菌膿。
溼度大時,手觸控病斑背面,會有發粘的感覺或滴一滴清水在上面,則會變渾濁。
發病部位明顯變薄成膜狀,對著光觀察呈半透明狀或直接穿孔。
病毒性病害:
病毒侵入植物一般不會立刻殺死植物,主要是改變植物生長髮育過程。病毒在侵染寄主後,不僅與寄主爭奪生長所必需的營養成分,而且破壞植物的養分輸導,改變寄主植物的某些代謝平衡,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致使植物生長困難,產生畸形、黃化等症狀,嚴重的造成寄主植物死亡。
分清真菌病害、細菌病害和病毒病這三種病害,對於防治,特別是藥劑防治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不同藥劑防治不同病害,能殺真菌的藥劑未必能防病毒,能治病毒的又管不了細菌。由於能夠使作物生病的真菌是一些絲狀體,細菌是單細胞,病毒是沒有細胞結構的分子生物,他們的新陳代謝方式以及脾氣秉性也有很大區別,對症的藥劑也就不同了。
因此說,防治這三種病害,要採取不同的方法,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
3 # Laughing
真菌性病害:一般都是葉片、果實等長出一些不規則斑點或者毛黴等。
細菌性病害:病發處薄、透、破,一般水分大時會有臭味發出。
病毒性病害:病毒病抑制細胞分裂生長,病處皺縮矮小等。
-
4 # 植物病蟲害防治
蔬菜和糧食是民眾的必需品,每天家家戶戶都得吃,需求量很大,種植面積也非常大,各種病蟲害發生嚴重,真菌病,細菌病和病毒病,在蔬菜普遍發生,是侵染性病害, 種植蔬菜的農民很難分辨清楚,如果用藥錯誤,就會錯過防治最佳時間,不但造成浪費,還會造成損失。
真菌性病害:
真菌病害種類繁多是蔬菜發生最多的病害,真菌病是菌絲扎進細胞內吸取養分,對蔬菜正株都會有侵染,葉片出現病斑,果實、和花腐爛壞死,莖杆、根部會枯萎,並常伴有病菌菌絲,黴狀物和粉狀物。但根據各病種類不同,也有肉眼看不到菌絲和黴狀物的。應仔細辨別,謹慎判斷!
細菌性病害:
細菌病害是細菌破壞細胞壁,讓物質外滲來營養繁殖自己,阻斷營養物質和水分在植物體內運輸,導致蔬菜腐爛、萎蔫,沒有黴狀物和粉狀物,這是和真菌性病害的主要區別。
病毒性病害:
是病毒毒素入侵細胞,它不會讓細胞馬上死亡,而是讓細胞扭曲變形,致使植株顏色退綠,和葉片扭曲變形,黃化、蕨葉和壞死斑等。主要是從植株頂端開始發展漫延,發病植株矮化,開始是單株或零星分佈,相鄰的蔬菜會逐漸受到傳染擴充套件,但不會造成植株馬上死亡,這是判斷病毒病的標準。
綜上所述:
菜農必須認真研究、分析、判斷,確定發病型別和原因,採取相應的措施,對症用藥,儘早治療,以免造成損失。建議做好田間管理,做好提前預防,減少病害的發生。讓蔬菜高產、優質,有更好的收入!
-
5 # 朱頂紅花卉基地
蔬菜病害主要由真菌、病毒和細菌引起。
一般的病害是可以透過植株的莖稈、葉片和花苞的異常來診斷的。其中病毒是接觸性傳播病害,靠空氣和水不能傳播。最常見的傳播方式是蚜蟲在植株間叮咬,所以及時拔除病毒植株和消滅蚜蟲是最好的防治辦法。一般植株單體只要感染病毒病,基本就無法根治,所以病毒只有透過控制染源和傳播途徑的方式來防治,一般種植戶需要選擇好的土壤和氣候,控制傳染源(主要是蚜蟲)。
細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一般清除染病部位,如摘葉片,雖然對植株生長有一定影響,但仍可繼續栽培。細菌性病害可以透過土壤和水傳播,真菌性病害可以透過土壤、水和空氣傳播。所以,細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如果不及時控制,可能會快速大量爆發,對栽培產生毀滅性打擊。
細菌性病害。葉上產生圓形或橢圓形病斑,大小不一,長度2毫米∽10毫米以上。淺黃色到淺褐色。在某些品種中,斑點淺褐色,圍有清晰的紅紫色的邊緣,在潮溼的條件下,斑點很快的覆有一層灰色的黴。病斑干時變薄,一破裂,透明一般呈灰白色。嚴重時,整葉枯死。莖受侵染時,從侵染處腐爛折斷,芽變褐色腐爛。
傳播途徑:病菌以菌絲或菌核在落下的病組織殘體上越冬,次年產生分生孢子侵染危害,可多次重複侵染;溫室過分潮溼時容易發病。植株過密時發病重,偏施氮肥發病重。
真菌性病害。病害常發生在貯藏期。
-
6 # 鄉村4哥
首先我們認識真菌病、細菌病、和病毒病的特定和危害。
真菌病;真菌種類很多,常常引起蔬菜葉斑病、葉枯病、黑斑病等,壞死發生在根部或者莖稈形成根腐病、枯萎病。
常見的有;1,白粉類(在植物體上覆蓋白色粉狀物,後期散生狀針頭大顆粒,最後變黑,由白粉菌引起,2,鏽病(植物體出現條狀、毛狀或氈狀突起,後期破裂,出現淡黃色、枯黃色、鏽褐色,或黑色粉狀物)3,霜黴(危害葉、果‘枝,以葉片最為明顯,在葉片背面形成白色霜狀物)3,另外如白絹病、葉斑病、炭蛆病、畸形、潰瘍、腐朽病、猝倒立枯病等都是真菌引起的。細菌性病害;細菌破壞作物細胞壁,讓細胞內的物質外滲或者阻塞水和營養物質在植物體內的運輸,造成腐爛、萎蔫症狀。
1,葉片病斑無粉狀物和黴狀,2,根莖腐爛出現粘液,併發出臭味(如白菜軟腐病)3,果實潰瘍,果裡邊有突起(如西紅柿潰瘍病)3,根部青枯,根尖端管束變成褐色,(如辣椒青枯病)。病毒性病害;病毒侵入植物不會立刻殺死,它改變植物生長髮育過程,引起植物顏色和形狀的改變,就是變形和畸果。
1,花葉葉片皺縮,黃綠相間花斑,黃色花斑特別鮮豔,綠色花葉為深綠色。黃色部位下凹,綠色部位上凸。2,厥葉,葉片細長、葉脈上衝,重者呈線狀。3,卷葉,葉片扭曲向內彎卷。主要表現在成熟期果實有條斑。
回覆列表
百度複製的,這個基本網上都能查到,不算難
真菌性病害:
1. 會產生不同形狀的病斑。
2. 病斑上會產生不同顏色的黴狀物或粉狀物,無臭味。
如:白粉病,鏽病,炭疽病,葉枯病...
白粉病危害幼嫩新梢和葉片,多發生於葉背。發病時,先在嫩葉表面產生小圓斑,病斑逐漸擴充套件形成白粉層,老病斑上的白粉層變灰白色。嚴重時,整個葉片佈滿白粉,甚至病葉縱卷,新梢扭曲、萎縮。
炭疽病常常為害葉緣和葉尖。發病初期在葉片上呈現圓形、橢圓形紅褐色小斑點,後期擴充套件成深褐色圓形病斑,中央則由灰褐色轉為灰白色,而邊緣則呈紫褐色或暗綠色,最後病斑轉為黑褐色,併產生輪紋狀排列的小黑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盤。病斑可形成穿孔
細菌性病害:
1. 葉片上病斑無黴狀物或粉狀物,而且病斑處很薄易破裂或穿孔。
2. 莖葉易腐爛、有臭味。
細菌性角斑病初為水漬狀淺綠色,後變淡褐色,因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往往呈油漬狀,病斑上無黴層、黑色小顆粒、粉狀物等,潮溼時有時可見到汙白色或蛋清狀菌膿。
溼度大時,手觸控病斑背面,會有發粘的感覺或滴一滴清水在上面,則會變渾濁。
發病部位明顯變薄成膜狀,對著光觀察呈半透明狀或直接穿孔。
病毒性病害:
1. 花葉,葉片皺縮,黃綠相間,金黃易凹,深綠易凸。
2. 卷葉型,葉片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