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愛玉者說

    有無數的人步入古玩市場都是抱有撿漏的心理,誰不希望用最少的錢買到舉世無雙的寶物。豈不知自己就是無良商家的漏,只是撿到的人不是自己而是變成了商家。人的貪婪本性

    使人盲目自信,傲慢且缺少敬畏。從來沒有問過自已對歷史.藝術.浩如煙海的古物有何認知,相信自已的眼力就是不世出的天才。好運就一定落在你的頭上,真的會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嗎?

    仿品自有之,今後也一定會有。收藏就是不斷的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價值不是今天買明開賣能夠體現的,價值是收藏出了的。馬未都先生在八.九十年代閉著眼買的瓷器今天看來都是漏,但人們忘記了時間的價值。人要懂得敬畏,一個人窮其一生也不一定在古玩諸行裡搞懂一個行當。哪裡來的天生慧眼,多半是《黃金瞳》這樣的小說看多了。古玩使多少人著迷,又使多少人傾家當產。莫要等到面對滿屋的贗品傷心無淚時再後悔。千萬不要小看商家,商家即行家,他們私下裡交流怎麼判斷客人,不用語言交流,只看你拿著個放大鏡左看右看就知道你就是漏,不宰你宰誰。每個喜歡古玩的人應放棄撿漏的想法,用合適的錢買合適的東西。用你負擔的起錢買你喜歡的東西。從小東西上手經過佩戴盤玩找到一點感覺再繼續。循序漸進善於學習,聽得進不同意見或可大成。

    走過來之後這些事才明白,地攤不是那麼好逛的。攤主五十元進來的貨他楞是敢報一千元,一般人砍一半己是沾沾自喜了,攤主賺了十倍的利。這些賣老貨的攤主,由於文化水平低他鑽研的不是歷史文化,而是世故人情。可以說他們是研究人心理的專家。你到他攤位前說兩句話,上手兩件東西,你的基本狀況他己經心中有數了,你真懂還是假懂靠吹牛瞞不過他。接下來投你所好開始了他有目的推銷。他不停的說,說的天花亂墜,說的你無時間思考,暈乎乎的就把東西買走了。說這些是提醒諸位放棄撿漏的心思,地攤不是那麼好逛的,地攤殺人的刀厲害著呢。以下是我在地攤上搜羅的東西,算不上好但價格可不低,當年我也是菜鳥。

  • 2 # 華美的袍2

     早年間,聽過無數的古玩撿漏故事,什麼某某人用幾塊大洋買了件瓷器,轉手賣了幾千塊;哪年哪月,誰誰誰用買石頭的價格淘到了一塊高古玉,轉手換了輛小汽車,等等等等。諸如此類的撿漏故事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加入到收藏撿漏的大軍中。據有關媒體披露,目前中國民間收藏大軍已經達到了7000----8000萬人!這是一個何其龐大的數字啊!那麼現在的古玩市場真的還有漏可以撿嗎?這個問題相信困擾了很多已進古玩圈和想進古玩圈的朋友們。今天我們就聊一聊這個話題。

         類似張伯駒、王世襄這樣的收藏大家的撿漏故事咱在這裡就不再重複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些文章來看。單說上世紀80年代初期,國家剛剛進入市場經濟時代,很多人家中的老物件無人賞識,加上生活拮据,很多現在看來十分貴重的物品,被人們競相以白菜的價格出售給了喜歡古董文玩的“有錢人”,比如馬未都先生在當時就收藏了很多的黃花梨傢俱和青花、粉彩等官窯瓷器,在經過了一定的積累後,開了新中國第一傢俬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他的撿漏故事在收藏界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個時期能夠有漏可撿,最大的原因還是整個社會對文物和文化的潛在價值沒有概念,更沒有敢於餓著肚子搞收藏的遠見。

    進入20世紀後,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文化事業的繁榮,眾多的撿漏故事刺激了大眾一夜暴富的夢想,文物市場迅速升溫後,市場上真的東西基本被蒐羅一空,假的文物為逐利仍在大肆仿製牟利,導致現在的古玩市場中贗品、仿品大行其道,真品百中無一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當前的市場已經無漏可撿了,甚至很多朋友用“假、騙、蒙”來形容當前的古玩市場,失望之心可謂昭然若揭。

    其實,在古玩市場“晃盪”了十餘年來,我認為當前的市場還是有漏可撿的。這種漏不是指你用百把塊錢就可以買到一兩萬甚至幾十上百萬的東西,更不是你隨便在市場上一出手,就可以實現一夜暴富的夢想的那種漏,而是一種相對於你的付出會多出一兩倍、三五倍的那種漏,真的想撿到一個“天漏”不僅需要你有專業的知識、充足的金錢,還要有超過買彩票中500萬的好運氣。

    下面我們就說說有那些的漏是有可能撿到的:

    1、珍普之漏。一件東西明明是到代的珍品,卻因為賣家知識有限,將其鑑定為是一件普通的藏品,甚至是後世仿製的藏品,如果買家的眼力足夠好,又有充分好的運氣,還是可以撿到這樣的漏的。

    2、斷代之漏。很多東西賣家也認為很開門,斷定它是真品沒有問題,但具體的年代卻沒有準確的判斷。比如將一件清代乾隆款的瓷器看成了民國的仿品,將宋代的古玉看成了清代仿宋的東西,這個時候也是可以撿到漏的。

    3、冷門之漏。古玩既然是一種商品,就有被炒作的空間,也有炒作的時機。記得2003年我在北京曾遇到雞蛋大的粉紅碧璽,當時價格只有一兩千元,但由於我對碧璽沒有充分的認識而沒敢下手,錯過了機會。等到2008年後碧璽的價格一飛沖天,一塊比花生米大點的碧璽也敢要價萬元的時候,真是悔之晚矣。而我認識的一位老師,當年以極低的價格收入了還是冷門的銅鏡帶鉤,如今早已升值幾十倍。在銅鏡被炒出天價後,他又轉行收藏了別的冷門,提前入手低估值藏品,怎麼可能沒漏可撿呢?

    4、專業之漏。同樣在2008年的時候,朋友在北京北四環的一家古玩店裡,遇到了一塊滑鼠大的和田黃皮籽料手把件,當時由於這塊玉雕刻的佛像開臉沒開好,這件一兩百克的上好籽料開價只有5-6千元。他在仔細查看了玉質、皮色後,果斷買入後找到蘇州有名的玉雕工作室,重新進行了設計雕刻。幾年前,這塊和田籽料已經漲到了幾十萬,升值了近百倍。

    6、運氣之漏。我們都知道,前一段時間流傳的乾隆的一條殮被被一位秦姓藏家以9萬元入手後,卻被發現是極其珍貴的陀羅經被,入手三年後的2008年以6000萬元的高價拍出,幾年後又被拍出1.3億的天價。這樣的撿漏,就完全是運氣之漏了。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這麼多。總的來說,古玩市場上還是有漏可以撿的,只不過第一需要專業的知識,也就是眼力,第二還需要你有著能撿漏的好運氣。在這裡祝願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藏友,都有機會撿到自己心儀的藏品,倘若能像秦姓藏家一樣撿到一個大大的“天漏”,千萬不要忘了給廣大藏友們報個喜哦,讓大家都沾沾你的好運氣。

    附幾件館藏精品,供大家賞玩。

    圖一石家河玉人。圖二宣德爐。圖三春秋龍紋玉佩,圖四乾隆陀羅尼經被。

  • 3 # 聞道深般若

    撿漏這事兒,不但過去有,現在有,將來永遠會有。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我們要把撿漏這個詞掰清楚。撿漏,應該是憑藉你的知識、能力和膽量,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

    撿漏無非分三種類型:

    真假撿漏。當別人都不認為真跡,可是你用自己超凡的、獨到的眼光,憑藉深厚的知識和能力,在別人認為是贗品時,確認是一件真跡併成功拿下,OK, 你撿了漏了。

    預期撿漏。對某件寶物未來的增值預期,如果有獨到的眼光,在別人看不懂,或不符合當前流行的美學認知;市場對這種型別的藝術品並不待見,可是你基於對藝術或美學的未來發展,有自己獨特的預期,在價格合適的情況下,你買下來。從未來市場證明了你的預期正確的角度看,你也是撿了漏了。

    當然,撿漏要注意幾點,否則會有偷雞不著蝕把米的嚴重後果。

    第一是心態。在藝術品和古玩市場的大海里徜徉,千萬要抱著平和的心態,不能天天想著撿漏。你就是一天三遍唱著那英的“給我一雙慧眼吧”也是沒用。專注在某一個領域裡,踏實的學習和研究,並且從低價值的寶物入手,逐漸鍛鍊實戰的能力方能修成正果。

    第二是藉助外在的資源。專家或者更內行的朋友的提點,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加倍提升。

    第三就是所謂的膽商。當機會出現的時候,你不是很有把握,是一個漏嗎?怎麼辦?即需要抉擇時加入了賭的成分,你敢不敢賭?這事就需要你評估自己有沒有足夠的資源賭,也就是對成功的機率的理性考量,以及對萬一你看走眼,所能承受的損失的考量。膽商不是指你的膽子越大膽量越高,而是指你的膽量匹配你的實力和你的理性,匹配度越高,你的膽商就越高。

    最後一點就是你的談判的能力,在古玩市場跟古玩商做交易時,談判殺價也是需要有一個從實踐到提高的過程,這樣你才能把心儀的藝術品以最好的價格拿到手。從這個角度講,這也是撿漏的高階技巧。

  • 4 # 風之子e

    如果古玩市場沒漏可撿, 那麼古玩市場也沒就有意義了。沒有吸引力,他就會自然消失了。因為有漏可撿。才讓人覺得深不可測。才有吸引力。組必須是緣分和眼力並存的結果……

  • 5 # 廣華59

    撿漏來說永遠都會有,只是機率越來越小,評知識,憑經驗,憑手氣,憑緣份,因為有水就會有魚,只是大小,能否捉到而已,有些前輩收藏的東西,傳到後代不懂不喜歡就隨意賣了,丟了。,所以檢別人隨意賣,丟的漏還是有的。只是誰識貨,誰是幸運者而已。祝大家收藏快樂健康吉祥興旺為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1款朗逸儀表盤怎麼顯示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