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華夏筆都—鵬譽軒筆莊

    柳公權以楷體著名,世稱“柳體"。他的行草水平相比他的楷體,略顯得不是很有名氣,但他的行草水平也是很高的,讓我們拿他的行草作品《蒙詔帖》(見下圖)來欣賞點評。

    柳公權的行草《蒙詔帖》,釋文是:公權蒙詔,出守翰林,職在閒冷,親情囑託,誰肯響應,深察感幸,公權呈。

    從這幅作品來看,用墨特點是,濃淡輕重,自然相發。

    從字的氣勢上,超邁雄健。

    從字形來欣賞,或大或小,或寬或窄,長短不一,但跌宕有姿。

    這幅行草作品的風格是:豪放俊逸,神氣清健,充分地體現了柳公權的風韻和骨力!

  • 2 # 黑白世界33972750

    柳公權的楷書世人皆知,但是行書傳世極少,個人認為柳公的行書卻是十分精到的,這也和他的楷書功底是分不開的,唐四家裡柳公的行書水準,絕不輸顏魯公。

  • 3 # 海瀾鑫語

    柳公權行草書法《蒙詔帖》墨本

    柳公權行草書《蒙詔帖》,又稱《翰林帖》,高26.8釐米,橫長57.4釐米,紙本7行,共計27個字,今藏故宮博物院。帖中文句:“公權蒙沼,出守翰林,職在閒冷。親情囑託,誰肯響應,深察感幸,公權呈。”此墨本是柳誠懸書於公元821年(長慶元年)四十四歲時所作。

    《蒙詔帖》整篇觀之用筆雄強健勁,字形大小長短寬窄,互動相攜,氣勢連綿豪宕,斷連有度,渾然天成。帖的開頭三字筆意行中寓楷,連筆而出,字大墨重而筆力雄健,透射出書者血氣剛健的性情。

    隨後三行大小錯落,遒勁流麗;墨色枯潤相生,字態平中取險。最後三行提筆以毫端書之結篇,筆墨澀勁遊絲潤達,相比前幾行字形由大變小一氣呵成,氣脈暢達豪情盡顯。

    整體章法上氣韻生動,豪放雄逸,墨色枯潤、濃淡、輕重、疾澀兼融,大開大合變化無窮。雖二十來字,讓人意猶未盡回味無窮,具有頓挫雄秀,開闊跌宕的藝術特點。此帖雖小,作為柳書行草的傑作,其中確包含了極大的書藝資訊量,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取法之處,《蒙詔帖》封為神品也不為過。

    關於《蒙詔帖》是真是假眾說紛紜。從帖中切筆、頓挫和行進的線質,還有內含柳字神韻方面流露出許多柳體行筆特徵,對此未深入考證,直覺為真。

    柳公權簡介以及書法特點

    柳公權(778~865),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官至太子少師、中書舍人,故世稱“柳少師”。柳公權初法鍾繇、王羲之,之後廣涉近代書法,學習虞世南、歐陽詢、顏真卿等,融會貫通,自成一家,有“柳體”之稱。

    柳公權的書法在唐朝當時極富盛名,他生活在唐代中後期,書法和其它藝術到達頂峰,也正是唐王朝在政治、文化等發展到最為鼎盛時期。這一時期無論是楷書、行書還是草書,都進入輝煌時期,柳公權在前人基礎上創造性的確立了自己的風格和地位。

    柳公權的字在唐穆宗、敬宗和文宗三朝一直倍受重視,仕途顯貴通達。穆宗當時很喜歡柳公權的書法,曾問他用筆之法,他答道:“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時穆宗荒縱,他以筆勸諫為使其改容,可見他的忠君愛國之心。還有唐文宗曾贊其書法,就算鍾繇、王羲之再生,也超不過柳公權之書。在當時的公卿大臣們為家族先人立碑,以得不到柳公權親筆所書碑文為不孝;並且他聲譽遠播,外夷在入貢唐王朝時,準備專門錢兩,以購得柳公權的書作為榮,並視為珍寶收藏。在民間也有“一字值千金”之說。

    他的楷書極有特點,結體嚴謹,中收外放,骨力猷勁,筆法精到點畫爽利,字字不苟各盡神態,相比顏體以瘦勁著稱,但又不失圓勁之韻,他的行草書同樣值得稱妙。由於柳公權書法獨有的風格特色,他的書法又有“顏筋柳骨”之稱。

    柳公權還精於《尚書》、《左傳》、《國語》等,學識精深,並通曉音律亦工詩。但他確不喜歡聽演奏,他常說:“聽音樂易使人產生驕慢情緒。” 可見他律己剛正的性情,值得為之稱讚。

    柳公權書法碑帖代表作品

    有《玄秘塔碑》、《神策軍碑》、《金剛經碑》、《洛神賦》、《平西郡王李晟碑》、《馮宿碑》、《大唐回元觀鐘樓銘》、《羲陽郡王苻璘碑》、《劉沔碑》、《魏公先廟碑》、《原道碑》、《復東林寺碑》、《高元裕碑》,行草書有《辱向帖》、《伏審帖》、《十六日帖》等,還有墨跡本《蒙詔帖》、《蘭亭詩帖》、《王獻之送梨帖跋》傳世。

    歷史上對柳公權的評價如何?

    李恆:我於佛寺見卿筆跡,思之久矣。

    李昂:卿有諍臣風。辭清意足,不可多得。鍾、王復生,無以加焉!

    李煜:善法書者,各得右軍之一體……

    范仲淹:延年之筆,顏筋柳骨。散落人間,寶為神物。

    朱長文:蓋其法出於顏,而加以遒勁豐潤,自名一家。

    董其昌:柳誠懸書,極力變右軍法,蓋不欲與《禊帖》面目相似…… 自學柳誠懸,方悟用筆古淡處。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趨右軍也。

    蘇軾:柳少師書本出於顏,而能自出新意。

    米芾:柳公權如深山道人,修養已成,神氣清健,無一點塵俗。

    王世貞:所書《蘭亭》帖,去山陰室雖遠,大要能師神而離跡者也。

    關於自己學習柳體書法的體悟

    柳公權的成功在於他繼承了前人和近代諸多碑帖,博採眾長,勇於創新,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藝術風格。我對柳體情有獨鍾,從小受家庭薰陶就喜歡書畫。六歲那年,從父親所集的眾多帖目中,憑自己朦朧的審美感,一眼相中了《神策軍碑》,被帖中雄勁爽利、骨秀豐潤的筆畫結體所著迷,抱著它愛不釋手時常臨習,成為自己入門法帖。

    柳公權《神策軍碑》

    出於對柳體喜愛,就藉此篇開頭問題展開相關內容與大家分享,我覺得柳體相比顏、歐等楷書要好入門,從中可借鑑吸收的養分不少,有以下幾點:

    1、從柳體成字高度上看總結前人自成一體,已達登峰造極之境,點畫形狀清晰確切,對學書者來說臨習柳楷筆畫字形具體不模糊,能較快入帖,易出成果,對初學者是絕佳範本;

    2、常說“書貴有骨方通神”,可見字有骨氣的重要性,對字形筆畫軟弱無力者,可學習柳體得其骨通其神,筆力與楷書功底兼收;

    3、柳體結字內收外放,即中宮緊外緣放。柳體獨有的結字特點可醫治一些學書者字形鬆散之病;

    4、書貴字字賦其神,細觀柳字神態盡顯,各具異趣,學悟柳體可得結字之神態,使自己書作更靈動有趣,富有生命;

    5、相比之下,古人對柳體的學習和深入度要多於今人,這顯現了柳體本身的獨特魅力。在早些年的小高中書法普及教育中以柳體為範本。

    上面是我學柳的幾點體會。那麼今人學柳的為何少?首先是柳體碑帖相對少,特別對後續學行草者可供臨寫的碑帖極少;其次認為學柳易寫僵滯,不好出帖,我認為這是大多學柳者只看到突顯的骨力而忽視筆畫內含丰韻的一面,沒讀得柳字全神,可在行筆中加入精微提按筆法潤之就可解決,需習字時用心體會;再者當今寫柳的書法老師少,學顏和歐者居多。

    對此我認為用適宜的方法學徑取柳字精髓,避其不足是最重要的,比如在學柳體諸碑帖基礎上,依喜好選學其它碑帖,像趙孟頫的《膽巴碑》、《壽春堂》等名帖以破其稜角峻厲和板滯感,向行楷過渡。黃庭堅的《松風閣》等帖,歐陽詢的書體系列都可寫。王羲之的《聖教序》也是楷行過渡的絕佳碑帖,走二王路。在學習原則上以一家為根,由專而博,楷不離手(練功底),行草並行。用正確的方法,勤練加勤悟,才能走的高、走的遠!

    以上是自己學柳的一些個人觀點和體悟,不妥之處請指正,希望對提問者有參考價值。

  • 4 # 書法內參

    柳公權29歲考中進士,開始做官,給太子當老師。那時候唐朝已經過了開元盛世和貞觀之治,也就是好日子已經過完了,後面皇帝上任如走馬燈,最短的唐敬宗李湛只幹了三年,18歲就死了。柳公權搞書法長壽,活了88歲,七朝元老。

    柳公權是文官,天天圍著皇帝轉,跟筆墨打交道,書法當然是一流的。他又很鑽研,遍觀唐代前輩們的法書,吸取了顏真卿、歐陽詢的長處,溶匯貫通,樹立了自家風格“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後世有“顏筋柳骨”之稱,影響延續到現在。

    得書道真傳,加之環境好,學問深,眼界高,柳氏的行草書自然不會差,只是世人尊其楷書,而掩其行草。但書史記載有《十六日帖》、《伏審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跡《蒙詔帖》、《王獻之送梨帖跋》傳世,深得晉人風神氣韻,都是鎮館級之作,其中《蒙詔帖》聲名最隆,內容是一封信,告訴對方自己年老體衰,能力有限,雖然有個閒官職位,可也不能為別人辦什麼大事,還請諒解自己的難處吧。

    此帖書法欹側多姿,險絕有致,不拘常規,放浪形骸,極少唐朝森嚴法度的束縛,筆墨酣暢,磅礴痛快,意象恢宏,有一種吞吐大荒的氣派。因是私人書信,不需要端著裝逼,可以放開來寫,情感得以真摯流露。真正好的作品都是這樣產生的,所以後人打分很高,評為傳世十大行書之列。

  • 5 # 梁君度養生書法

    柳公權才情都用到楷書上去了,行草實不及楷。其實能有楷書傳世就非常不錯了,不必五體皆能。我猜王羲之必定能寫篆、隸,不見傳世只怕是他沒興趣寫篆、隸而已。米芾也是獨沽一味,行書打天下!

  • 6 # 慕衡山

    柳楷是中國楷書的一座高峰,千年來沒有幾人那能與之媲美,我輩只能是仰視。我個人認為永遠也不可能有人超越!他的行草書在他之上的人還是很多的。

  • 7 # 優雅帆船j

    柳公權存世作品不多,大名鼎鼎的有玄秘塔、神策軍碑、蒙詔帖被收錄在三希堂法帖中,可見其行書作品功力非淺!而紙絹作品少源於唐末的戰亂,可能大部份作品毀於戰爭中,傳說是這樣的。

  • 8 # 鵠志齋主

    柳公權的柳體名列四大楷書之中,可見其書法功夫和境界,他最著名的行草書作品就是《蒙詔帖》,其用筆雄健,氣勢跌宕。第一行“公權蒙”三個字連綿不斷,相對其他字而言,字型碩大,筆力雄健,柳公權血氣方剛,精魄四射。其後三行字型大小錯落,筆鋒破空殺紙,遊絲則剛柔兼濟,氣勢一瀉千里。後三行,雖字由大而變小,隨手變格,轉換出瘦勁面目,然而氣脈貫通,豪氣貫穿於全篇,當然柳公權還有其他的行草書作品,雖是行草書,但筆畫如鐵畫銀鉤,仍展現出“顏筋柳骨”的風貌,在浩如煙海的古代行草書作品中,仍然是不可多得的神品之作。

  • 9 # 陳有宏書法

    柳公權才情都用到楷書上去了,行草實不及楷。其實能有楷書傳世就非常不錯了,不必五體皆能。我猜王羲之必定能寫篆、隸,不見傳世只怕是他沒興趣寫篆、隸而已。米芾也是獨沽一味,行書打天下!

  • 10 # 106492757089

    柳公權對行草比較生疏,不如楷書寫得成熟,或者他更喜歡寫楷書。

    行草運筆力度較弱,不如楷書險峻有力。

    險峻有力的風格特徵在行草中沒有反映出來,或者簡直是判若兩人。

    這有些像行草寫得很精熟的人,偶爾寫楷書,就顯得很不成熟,甚至風格也很不一樣。

    或者說,一個人究竟是適合寫行書,草書,楷書,這是有差別的。在打基礎階段,最好是從更早的字型秦簡開始,然後直接過度到自己喜歡的行草或正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中雨之希留得到了透明果實,那麼他的對手是索隆還是山治,你怎麼看?